一种能隔热保温的电池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58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隔热保温的电池组箱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隔热保温的电池组箱体。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均衡性在业内是一个重大难题,电动汽车电池组由多个电池串联叠置组成。尽管汽车电源系统将电池组看作单个高压电池,每次都对整个电池组进行充电和放电,但电池控制系统必须独立考虑每个电池的情况。如果电池组中的一个电池容量稍微低于其他电池,那么经过多个充电/放电周期后,其充电状态将逐渐偏离其它电池。如果这个电池的充电状态没有周期性地与其它电池平衡,那么它最终将进入深度放电状态,从而导致损坏,并最终形成电池组故障。针对这一问题业界目前已有的各种充放电实时管理系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这些被动性的管理检测方案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缺乏对电池组环境的均衡温度保护。电池组在车辆的不同部位接受不同环境温度的影响,是造成电池组不均衡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冷却系统一般是在运行过程中启动,在停车状态不开启。如果是在夏季,太阳直射条件下,地表温度最高甚至达到70℃,相当于电芯处于高温存储状态,温度过高的环境会使蓄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而使电池失水,引发电池活性下降,加速极板老化,使存储寿命衰减;如果是在冬季,电芯处于低温环境,即车在启动时电芯处于低温放电状态,降低电芯的功率,而且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存放,电解液在比重低时会结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电池组工作环境温度无法保持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隔热保温的电池组箱体,降低电芯与环境的热交换,保证电芯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存储及使用,改善电芯的存储寿命。

要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隔热保温的电池组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电池组设在上箱体和下箱体组合后形成的空腔内,箱体包括外框和内框,内框位于外框内部形成中空层,内框和外框通过橡胶块支撑;中空层在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接触边缘的开口处设有的密封条,外框的外侧壁上设有抽气阀和密封阀,电池组箱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内部电池组正负极和外部电路元件的通孔,通孔通过隔离套与中空层隔开。

通过箱体外侧设置的抽气阀使用抽气装置,将中空层的空气抽去。再使用密封阀关闭抽气口,保证电池组箱体中空层真空状态,以降低电芯与环境的热交换,保证电芯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存储及使用,改善电芯的存储寿命。

作为优选,上箱体的外框高度大于上箱体的内框,下箱体的外框高度小于下箱体的内框,密封条在中空层外部的端面为外框向内框过渡的斜面。上箱体端口的内凹结构和下箱体端口的外凸结构通过两者倾斜的过渡面完成啮合,使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位置固定。同时密封条的斜面结构增加了上箱体与下箱体的接触面积,增强了上箱体和下箱体彼此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上箱体和下箱体的外壁各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闭的橡胶软管。当箱体的中空层的密封性能完好且内部真空时,橡胶软管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紧密收缩贴合,当箱体的中空层泄露时,橡胶软管膨胀恢复成圆管状。通过橡胶软管可以观察中空层内是否完成真空。

作为优选,电池组的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接触边缘设有密封圈。增强接触面的密封性能,防止箱体内腔的气体与箱体外的空气连通而使电池组箱体失去保温隔热的功能。

作为优选,箱体的中空层厚度为1mm~10mm。这个范围的厚度可以合理的设置电池组箱体占据的空间,在节省电池组箱体耗材的同时保证电池组箱体的中空层形成真空后的隔热性能。

作为优选,橡胶块包括三片共圆心的所处平面两两垂直的扇形片,橡胶块径向边沿相互贴合的扇形片的外部径向边沿设有过渡倒角。橡胶块设在箱体外框的内底面的四个角落里,在起到稳定支撑作用的同时,防止占用过多的中空层空间,增强箱体的隔热性能;扇形片的径向边沿设有过渡倒角,除了能够方便箱体内框和外框的安装,还能在内框和外框装配时为橡胶块留下被挤压而膨胀的空间;橡胶块还能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减小电动车发生撞击时内框受到冲击力,保护内部的软包电池。

作为优选,箱体材质为钢、铝合金等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强度较高,在能承受较大气压不易变形的同时成本较低,适合流水线生产。

作为优选,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能保暖隔热的电池组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电池组箱体的中空层抽气达到真空的状态,形成真空层,降低了电池组箱体内部电芯与环境的热交换,保证电芯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存储及使用,改善电池的存储寿命。

内框和外框通过设有过渡倒角的橡胶块支撑连接,在内框和外框装配时为橡胶块留下被挤压而膨胀的空间;橡胶块还能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减小电动车发生撞击时内框受到冲击力,保护内部的软包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 上箱体11 下箱体12 外框101 内框102 中空层103 定位槽104 抽气阀2 密封阀3 橡胶块4 过渡倒角41 密封条5 橡胶软管6 密封圈7 隔离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一种能隔热保温的电池组箱体,包括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统称为箱体1,其中箱体1采用钢、铝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箱体1的形状通过实际需要的电池形状决定,电池组设在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组合后形成的空腔内。箱体1包括外框101和内框102,内框102位于外框101内部从而形成中空层103,内框102和外框101通过橡胶块4支撑连接;中空层103在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的接触边缘的开口处设有的密封条5,箱体1的中空层103厚度为1mm~10mm,中空层103的厚度视实际的需要决定。如图3所示,上箱体11的外框101高度大于上箱体11的内框102,下箱体12的外框101高度小于下箱体12的内框102,密封条5在中空层103外部的端面为外框101向内框102过渡的斜面。密封条5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梯形的两底边靠近直角侧边的一侧设有凹槽从而形成阶梯,可以卡贴合在内框102和外框101边沿的定位槽104内,当中空层103内为真空时,密封条5会往下贴合的更紧密,密封性能好。密封条5的外框101的外侧壁上设有抽气阀2和密封阀3,箱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内部电池组正负极和外部电路元件的通孔,通孔通过橡胶制成的隔离套8与中空层103隔开。如图1中所示,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的外壁各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密闭的橡胶软管6用来检验中空层103内的真空程度。电池组上箱体11和电池组下箱体12的接触边缘设有密封圈7,完成箱体内腔和外界的隔离,防止影响箱体的隔热保温性能。如图4所示,橡胶块4包括三片共圆心的所处平面两两垂直的扇形片,橡胶块4径向边沿相互贴合的扇形片的外部径向边沿设有过渡倒角41。

当电池组上箱体11盖在电池组下箱体12上时,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的中空层103连接结构相互吻合,密封圈7相互吻合,无空隙。通过箱体外侧设置的抽气阀2使用抽气装置,将中空层103的空气抽去。当橡胶软管6收缩贴合后,使用密封阀3关闭抽气口,保证电池组箱体中空层103处于真空状态,从而降低电芯与环境的热交换,保证电芯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存储及使用,改善电芯的存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