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99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灯座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照明灯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灯具与灯座配合使用才可实现照明作用,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灯座产品。

需进一步指出,对于现有的同类型灯座而言,因结构局限成型后的灯座无法安装固定螺丝;如果要安装固定螺丝,只能在注塑成型时将灯座与固定螺丝注塑成一体,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生产速度慢、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灯座结构,该新式灯座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生产制备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灯座结构,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的塑胶灯座主体,塑胶灯座主体包括有分别呈半圆柱体形状的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第一塑胶壳体的竖向平面与第二塑胶壳体的竖向平面拼合且塑胶灯座主体由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共同组装而成,塑胶灯座主体的芯部开设有朝下开口的内螺纹,内螺纹由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共同围装而成,塑胶灯座主体的内部嵌装有分别卡装于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之间的正极弹片、负极弹片,塑胶灯座主体的上表面对应正极弹片、负极弹片分别开设有接线孔;

塑胶灯座主体的芯部于内螺纹的上端侧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圆形孔,圆形孔由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共同围装而成,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分别开设有与圆形孔的下端部连通且呈方形状的方形槽,第一塑胶壳体的方形槽与第二塑胶壳体的方形槽正对布置,圆形孔内嵌装有固定螺丝,固定螺丝的上端部延伸至塑胶灯座主体的上端侧,固定螺丝的下端部设置有呈方形状的方形定位块,方形定位块分别嵌插于第一塑胶壳体的方形槽、第二塑胶壳体的方形槽内;

塑胶灯座主体的中间位置于方形槽与内螺纹之间开设有径向完全贯穿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的铆接孔,铆接孔内嵌装有铆钉,第一塑胶壳体、第二塑胶壳体通过铆钉铆合。

其中,所述第一塑胶壳体的竖向平面设置有朝所述第二塑胶壳体侧凸出的定位凸起,第二塑胶壳体对应定位凸起开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嵌插于定位凹槽内。

其中,所述塑胶灯座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呈“人”字形状且侧向开口的出线槽,出线槽分别与各所述接线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灯座结构,其塑胶灯座主体包括第一、二塑胶壳体,第一、二塑胶壳体的竖向平面拼合且塑胶灯座主体由第一、二塑胶壳体共同组装而成,塑胶灯座主体芯部开设内螺纹,塑胶灯座主体内部嵌装正、负极弹片,塑胶灯座主体上表面对应正、负极弹片分别开设接线孔;塑胶灯座主体芯部于内螺纹上端侧开设圆形孔,第一、二塑胶壳体分别开设与圆形孔下端部连通且呈方形状的方形槽,圆形孔内嵌装固定螺丝,固定螺丝上端部延伸至塑胶灯座主体上端侧,固定螺丝下端部设置方形定位块,方形定位块分别嵌插于第一、二塑胶壳体的方形槽内;塑胶灯座主体中间位置开设铆接孔,铆接孔内嵌装铆钉。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生产制备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包括有:

1——塑胶灯座主体 11——第一塑胶壳体

12——第二塑胶壳体 13——内螺纹

14——接线孔 15——圆形孔

16——方形槽 17——铆接孔

18——定位凸起 19——定位凹槽

110——出线槽 21——正极弹片

22——负极弹片 3——固定螺丝

31——方形定位块 4——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式灯座结构,包括有呈圆柱体形状的塑胶灯座主体1,塑胶灯座主体1包括有分别呈半圆柱体形状的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第一塑胶壳体11的竖向平面与第二塑胶壳体12的竖向平面拼合且塑胶灯座主体1由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共同组装而成,塑胶灯座主体1的芯部开设有朝下开口的内螺纹13,内螺纹13由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共同围装而成,塑胶灯座主体1的内部嵌装有分别卡装于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之间的正极弹片21、负极弹片22,塑胶灯座主体1的上表面对应正极弹片21、负极弹片22分别开设有接线孔14;其中,正极弹片21、负极弹片22分别伸入至内螺纹13内。

进一步的,塑胶灯座主体1的芯部于内螺纹13的上端侧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圆形孔15,圆形孔15由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共同围装而成,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分别开设有与圆形孔15的下端部连通且呈方形状的方形槽16,第一塑胶壳体11的方形槽16与第二塑胶壳体12的方形槽16正对布置,圆形孔15内嵌装有固定螺丝3,固定螺丝3的上端部延伸至塑胶灯座主体1的上端侧,固定螺丝3的下端部设置有呈方形状的方形定位块31,方形定位块31分别嵌插于第一塑胶壳体11的方形槽16、第二塑胶壳体12的方形槽16内。

更进一步的,塑胶灯座主体1的中间位置于方形槽16与内螺纹13之间开设有径向完全贯穿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的铆接孔17,铆接孔17内嵌装有铆钉4,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通过铆钉4铆合。

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塑胶灯座主体1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即本实用新型的塑胶灯座主体1由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铆接拼合而成,生产加工过程中,先通过注塑方式加工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而后再将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组装成塑胶灯座主体1,加工方便且制备成本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组装过程中,固定螺丝3卡装于第一塑胶壳体11与第二塑胶壳体12之间,且固定螺丝3下端部的方形定位块31分别嵌插于第一塑胶壳体11的方形槽16、第二塑胶壳体12的方形槽16内;通过方形定位块31与方形槽16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固定螺丝3在锁紧灯座过程中出现转动,稳定可靠性好。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生产制备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塑胶壳体11的竖向平面设置有朝第二塑胶壳体12侧凸出的定位凸起18,第二塑胶壳体12对应定位凸起18开设有定位凹槽19,定位凸起18嵌插于定位凹槽19内。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定位凸起18与定位凹槽19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第一塑胶壳体11、第二塑胶壳体12快速对中定位,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组装速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塑胶灯座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呈“人”字形状且侧向开口的出线槽110,出线槽110分别与各接线孔14连通。需进一步解释,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出线槽110可以有效地增加电线的拉力,且可免打UL结或者免装线扣或者扎线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