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稳定的宽频吸顶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82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稳定的宽频吸顶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信号稳定、宽频特点的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全向吸顶天线是室分中用于信号覆盖的主要天线类型,其结构一般包括上辐射振子、下辐射振子、同轴电缆。传统的吸顶天线,上辐射振子和下辐射振子之间仅同轴电缆共轴连接,或者通一个简单的绝缘零件辅助固定,上辐射振子和下辐射振子之间容易产生位置偏移,导致电气性能一致性差并且不稳定;另外传统的吸顶天线,同轴电缆未经过固定,因此在施工过程的扭动等操作,容易造成电缆与辐射振子连接处的损伤,导致电气性能不稳定。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信号稳定、宽频、高传输速度等,传统的全向吸顶天线难以满足现代通信系统的要求,存在这样的技术缺陷:(1)电气性能一致性差、不稳定;(2)60°~85°辐射角的增益低,信号覆盖面积小;(3)在高频段信号集中分布在小于60°的辐射角以内,信号容易穿透楼层造成干涉;(4)不圆度较差,信号覆盖不均匀。

基于现有技术的全向吸顶天线的缺陷,有必要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宽频吸顶天线,且具有电气性能稳定、一致性好、覆盖范围广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全向吸顶天线的电气性能一致性差、不稳定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制备、电气性能稳定、一致性好、宽频等优点的全向吸顶天线。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稳定的宽频吸顶天线,包括上辐射振子、下辐射振子、底板和同轴电缆;所述上辐射振子与下辐射振子同轴设置,所述底板设置在下辐射振子的底部,所述同轴电缆设置在底板的下方;所述下辐射振子的顶部还设有与上辐射振子的底部相接的中间导体;特别地:所述上辐射振子为单个片状的辐射块、或者是由若干个片状辐射块组成的;所述下辐射振子的顶部还安装有用于固定上辐射振子的托架,所述托架为空心罩体,托架上预留有与所述中间导体位置对应的通过孔;所述托架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上辐射振子的辐射块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辐射振子采用的是为单个片状的辐射块、或者是由若干个片状辐射块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辐射面积大、制造容易、成本低等优点;其次是在下辐射振子的上方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结构简单,既能稳定地固定上辐射振子,也不影响上、下辐射振子的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上还设有竖直地设置在托架表面的寄生条,所述寄生条与所述上辐射振子互相错开设置;所述托架的外周边缘上设有寄生条安装槽,所述寄生条是固定在所述寄生条安装槽中的;优选地,设有至少两根寄生条。寄生条可以调节天线的增益和不圆度,使天线信号在水平面更均匀的覆盖,满足网络覆盖的要求。

进一步地,同轴电缆的安装结构作了锁线设计,使其更牢固,防止可靠性不强导致的信号不稳定。具体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锁线螺丝和同轴螺杆;所述锁线螺丝包括外螺纹段和空心锥状爪,所述外螺纹段连接在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同轴螺杆包括空心内螺纹段,所述同轴电缆设置在同轴螺杆的内部、空心内螺纹段的下方;所述同轴螺杆的内螺纹段与锁线螺丝的外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锁线螺丝的空心锥状爪锁紧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

较佳地,为保证上、下辐射振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性,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所述托架的底部与下辐射振子的顶部是通过钩扣配合连接的;具体地,托架的底部设有钩扣爪,下辐射振子的顶部表面设有扣孔,钩扣爪扣于扣孔内使托架稳定地安装在下辐射振子表面。

优选地,所述托架的上表面设有四个辐射块安装槽,用于固定由两块互成角度交叉连接的辐射块组成的上辐射振子。

本实用新型的吸顶天线,具有电气性能稳定、一致性好;频宽,可实现698-2700MHz良好的电气性能;覆盖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吸顶天线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实施例的吸顶天线的主视结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的吸顶天线的主视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的吸顶天线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的同轴螺杆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上辐射振子;2-下辐射振子;21-扣孔;3-中间导体;4-托架;41-通过孔;42-钩扣爪;43-辐射块安装槽;44-寄生条安装槽;5-寄生条;6-底板;7-锁线螺丝;71-外螺纹段;72-空心锥状爪;8-同轴螺杆;81-内螺纹段;82-同轴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为本实施例的吸顶天线,包括上辐射振子1、下辐射振子2和底板6;上辐射振子1为单片状的辐射块,上辐射振子1与下辐射振子2同轴设置,下辐射振子2的顶端与上辐射振子1的底端通过中间导体3相接。底板6设置在下辐射振子2的底部。

在下辐射振子2的顶部安装有托架4。下辐射振子2的顶部设有扣孔21,托架4的底部设有钩扣爪42,钩扣爪42扣紧在扣孔21内使托架4固定在下辐射振子2的上方。托架4为为空心罩体,托架4上预留有与所述中间导体3位置对应的通过孔41。托架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上辐射振子1的辐射块安装槽43,上辐射振子1插装在辐射块安装槽43中固定。托架4的外周边缘上设有寄生条安装槽44,寄生条安装槽44中安装有相对托架4表面竖直的寄生条5。寄生条5与上辐射振子1互相错开设置。

如图2和图5,底部6的下方连接有同轴电缆82。底板6的下表面设有锁线螺丝7和同轴螺杆8;锁线螺丝7包括外螺纹段71和空心锥状爪72,外螺纹段71连接在底板6的下表面;同轴螺杆8包括空心内螺纹段81,所述同轴电缆82设置在同轴螺杆8的内部、空心内螺纹段81的下方。安装时,同轴螺杆8的内螺纹段81与锁线螺丝7的外螺纹段71螺纹配合固定,锁线螺丝7的空心锥状爪72锁紧在所述同轴电缆82的外部,使其结构更稳固。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辐射振子1可以是由若干个片状辐射块组成的,如,是由两块互成角度交叉连接的辐射块组成的;相应地,每块辐射块均可固定在托架4的上表面的辐射块安装槽43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