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连接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671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孔防水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防水型连接孔。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其中现有的各种元件的防水性能要求不高,只要经受住淋水(下雨)考验即可,但是随着近年来降雨的增多,城市内涝和积水路面的增对,现有的元件的防水性能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其中很多元件本身可以实现防水功能的,但是其连接孔位置确很容易渗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水型连接孔,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载体上设置防水型连接孔,连接孔上设有外环和内环,通过与双防水密封圈配合,实现双防水功能,在载体泡水时,水由于压力作用慢慢的渗入到外环与外圈缝隙,会被内环和内圈形成的二道防水结构挡在孔外,大大的提高的载体上连接孔的防水效果,同时双防水密封圈上方设有锥形凸起,在螺栓挤压到锥形凸起时,可以使外圈和内圈发生膨胀,可以大大的提高双防水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使其不仅可以经受淋水考验,也可以经受泡水考验,适用范围广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型连接孔,包括载体、设置在载体上的连接孔、与其配合的双防水密封圈,所述的连接孔包括有外环、内环和支撑底,所述的外环和内环同心且上部均突出至载体上方,所述的支撑底设置在内环底部且中间设有与其同心的通孔,所述的外环和内环之间设有环形间隙、且环形间隙不通透,所述的双防水密封圈包括与环形间隙配合的外圈、与支撑底配合的内圈和设置在上方与外圈同心的锥形凸起,所述的内圈中间设有与支撑底圆孔同心、同径的圆孔。

进一步,所述的环形间隙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外圈上设有环形间隙配合的锥度。

进一步,所述的内环内孔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内圈外部设有与内环内孔配合的锥度。

进一步,所述的外环直径大于内环直径,所述的外环突出至载体上方高度大于内环突出至载体上方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水型连接孔,载体上设置防水型连接孔,连接孔上设有外环和内环,通过与双防水密封圈配合,实现双防水功能,在载体泡水时,水由于压力作用慢慢的渗入到外环与外圈缝隙,会被内环和内圈形成的二道防水结构挡在孔外,大大的提高的载体上连接孔的防水效果,同时双防水密封圈上方设有锥形凸起,在螺栓挤压到锥形凸起时,可以使外圈和内圈发生膨胀,可以大大的提高双防水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使其不仅可以经受淋水考验,也可以经受泡水考验,适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水型连接孔,包括载体1、设置在载体上的连接孔6、与其配合的双防水密封圈4,所述的连接孔6包括有外环61、内环62和支撑底63,所述的外环61和内环62同心且上部均突出至载体上方,所述的支撑底63设置在内环62底部且中间设有与其同心的通孔64,所述的外环61和内环62之间设有环形间隙、且环形间隙不通透,所述的双防水密封圈4包括与环形间隙配合的外圈42、与支撑底配合的内圈41和设置在上方与外圈同心的锥形凸起43,所述的内圈中间设有与支撑底圆孔同心、同径的圆孔;所述的环形间隙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外圈上设有环形间隙配合的锥度;所述的内环内孔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内圈外部设有与内环内孔配合的锥度;所述的外环直径大于内环直径,所述的外环突出至载体上方高度大于内环突出至载体上方高度。

载体上设置防水型连接孔,连接孔上设有外环和内环,通过与双防水密封圈配合,实现双防水功能,在载体泡水时,水由于压力作用慢慢的渗入到外环与外圈缝隙,会被内环和内圈形成的二道防水结构挡在孔外,大大的提高的载体上连接孔的防水效果,使其不仅可以经受淋水考验,也可以经受泡水考验,适用范围广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