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插座连接件及带该连接件的无线延伸导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17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导轨插座连接件及带该连接件的无线延伸导轨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插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插座导轨的连接件以及具有该连接件的无线延伸导轨结构。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电路接线的可插入的座。通过插座可以给电器设备提供电源接口,以使电器设备通电工作。现有的插座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在墙壁上不可移动的墙壁插座;另一种是移动排插。在实际使用中,如果一些家用电器的插接电线不够长的话,家用电器的插头很难插入墙壁插座中,此时常见的做法是用一个移动排插接在墙壁插座上,然后将移动排插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供电器插接。此种做法存在三问题,一是受到插接电线长度的限制,移动排插不能随心所欲移动至任意位置;二是移动排插上的插孔有数量和空间大小的限制,不能同时满足多个电器同时插接使用的要求;三是当家用电器的位置距离墙壁插座的位置过远时,需要接多个排插,排插线摆放凌乱,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用电线就可将多个导轨插座连接起来的连接件结构以及利用该连接件组成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导轨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轨插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铜片,第二连接铜片和绝缘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铜片固定设置在绝缘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一连接铜片插接在第一导轨插座的第一长导体U型结构内并与第一长导体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铜片固定在绝缘本体的第二侧面,第二连接铜片插接在第二导轨插座的第二长导体U型结构内并与第二长导体接触电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铜片和第二连接铜片位于一对平行的侧面上。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铜片和第二连接铜片位于一对垂直的侧面上。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铜片位于绝缘本体L型结构的第一支臂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铜片位于绝缘本体L型结构的第二支臂的第二侧面上,且第一侧面平行于第二侧面。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铜片位于绝缘本体L型结构的第一支臂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铜片位于绝缘本体L型结构的第二支臂的第二侧面上,且第一侧面垂直于第二侧面。

其中,还包括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固定设置在绝缘本体的第三侧面上,且第三侧面同时垂直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定位凸缘的宽度与第一导轨插座或第二导轨插座滑槽的宽度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铜片包括三个第一导体铜片,第一长导体包括三根第一接线长导体,且三个第一导电铜片的位置与三根第一接线长导体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二连接铜片包括三个第二导体铜片,第二长导体包括三根第一接线长导体,且三个第二导电铜片的位置与三根第二接线长导体的位置相适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导轨插座连接件的可无线延伸导轨插座,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导轨插座连接件、导轨插座和电连接器;所述导轨插座上设有沿导轨插座长度方向的滑槽,且滑槽内固定设有U型结构的长导体,电连接器卡在滑槽内沿滑槽滑动,且电连接器的导体接触片与长导体接触电连接;导轨插座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铜片、第二连接铜片分别与两个导轨插座的U型结构长导体插接连接,导轨插座连接件分别与两个导轨插座接触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入滑槽内的旋转臂、导电连接体和带电源插孔的底壳,所述导电连接体的一端设有与长导体接触连接的导体接触片,且导体接触片卡嵌在旋转臂的凹槽中;所述导电连接体的另一端设有与外部电器件连接的弧形接触片,外部电器件的插头穿过底壳上的电源插孔与弧形接触片接触连接,且弧形接触片与导体接触片电连接;所述旋转臂沿滑轨长度方向插入滑轨的滑槽中,旋转旋转臂,导体接触片与长导体接触,外部电器件通过弧形接触片与长导体形成通路。

其中,所述导轨插座本体两侧部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边与导轨插座固定轴连接,盖板的另一边与导轨插座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在绝缘本体的两个侧面设置连接铜片,一端的连接铜片插在导轨插座长导体的U型结构中,另一端的连接铜片插在另一个导轨插座长导体的U型结构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可以将多个导轨插座连接起来,不需要利用电线即可将导轨插座引出至所需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插座,电连接器卡在导轨插座本体的滑槽中并与滑槽内的长导体电连接,同时电连接器还提供了电源插孔,外部电器、电连接器、导轨插座本体形成通路,导轨插座可为外部电器供电。本案的导轨插座,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插座连接起来,可以无限延长。一个导轨插座上可以插入多个电连接器,可同时为多个电器供电。并且电连接器可沿滑槽随意滑动至合适位置,不受现有技术排插上插孔空间上限制的,结构简单,使用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轨插座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又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又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轨插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件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导轨插座连接件 2、导轨插座本体

3、电连接器 11、第一连接铜片

12、第二连接铜片 13、绝缘本体

14、定位凸缘 21、滑槽

22、长导体 31、旋转臂

32、导电连接体 33、电源插孔

34、底壳 35、导体接触片

36、弧形接触片 37、保护轴套

38、旋转轴套 39、贯穿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轨插座连接件1,包括第一连接铜片11,第二连接铜片12和绝缘本体13,第一连接铜片11固定设置在绝缘本体13的第一侧面,第一连接铜片11插接在第一导轨插座的第一长导体22的U型结构内并与第一长导体22接触电连接;第二连接铜片12固定在绝缘本体13的第二侧面,第二连接铜片12插接在第二导轨插座的第二长导体22的U型结构内并与第二长导体22接触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在绝缘本体13的两个侧面设置连接铜片,一端的连接铜片插在导轨插座长导体22的U型结构中,另一端的连接铜片插在另一个导轨插座长导体22的U型结构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可以将多个导轨插座连接起来,不需要利用电线即可将导轨插座引出至所需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同一固定面内,多个导轨插座连接方式一般是成直线无线延长,如图2所示,绝缘本体11的截面为矩形结构,第一连接铜片11和第二连接铜片12位于一对平行的侧面上。当然也存在多个导轨插座在一个平面内垂直连接,如图3所示,绝缘本体11的截面为矩形结构,第一连接铜片11和第二连接铜片12位于一对垂直的侧面上。上述两种连接件的结构一般适用在同一固定面内连接多个导轨插座,第一种直线式连接可将多个导轨连接成直线,电连接器3在导轨插座中任意滑动,可以适应不同位置的电器。第二种垂直式连接可以将多个导轨插座垂直连接,相比直线式连接方式,可以合理利用空间,同时也可以适应高度、不同位置的电器。当然以上实施例中绝缘本体为矩形结构只是一般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绝缘本体的形状并不限于矩形,梯形、圆台形、圆柱形、不规则形状都可以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

当需要插接的电器位于不同的固定平面内时,此时我们需要将导轨插座连接至不同的固定平面,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绝缘本体11的截面为L型结构,第一连接铜片11位于绝缘本体13的L型结构的第一支臂的第一侧面上,第二连接铜片12位于绝缘本体13的L型结构的第二支臂的第二侧面上,且第一侧面平行于第二侧面。这样连接件设计为L型,且连接件固定在两个平面的拐角处,此时在L型的两个支臂上设置连接铜片,就可将位于两个固定面的导轨插座连接起来。图4中提供的是其中一种直线式连接方式,即此时两个导轨插座虽然位于两个平面内,但两个导轨插座依然是处于同一水平面。图5中的连接件是不同固定面内的垂直式连接方式,绝缘本体13的截面为L型结构,第一连接铜片11位于绝缘本体13的L型结构的第一支臂的第一侧面上,第二连接铜片12位于绝缘本体13的L型结构的第二支臂的第二侧面上,且第一侧面垂直于第二侧面。图5中的连接件既可以将不同固定面内的导轨插座连接起来,还可以使导轨插座不在同一平面内,方便使用者根据电器的位置,合理连接导轨。图4和图5中的连接件还可以配合图3和图2中的连接件一起使用,将多个导轨插座在同一固定面内、不同固定面内都连接起来。

连接件上的两个连接铜片的位置大小都与导轨插座内的长导体的位置大小相适应设置,这样可以保证连接铜片准确插入长导体内。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在侧面与导轨插座里的长导体插接连接,由于导轨插座的中间部位会设置滑槽21,为了方便连接铜片与长导体的准确插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在绝缘本体13上还设置有定位凸缘14,定位凸缘14固定设置在绝缘本体13的第三侧面上,且第三侧面同时垂直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定位凸缘14的宽度与导轨插座滑槽21的宽度相适应。这样在插接连接件时,只需要将定位凸缘14与导轨插座的滑槽21对齐,那么相应的连接铜片就会与长导体准确对齐,降低插接的困难系数。并且设置定位凸缘14也方便使用者抓拿连接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表述的第一连接铜片11、第二连接铜片12、第一长导体22和第二长导体22只是一种代称,并不表示在数量上进行对其进行了限制。实际使用中,会在导轨插座的滑槽21中设置三根长导体22,即此时的第一长导体22、第二长导体22在数量上都是三根。此时为了与三根长导体22插接,第一连接铜片11、第二连接铜片12都会设置三个铜片,即一个绝缘本体13的第一侧面会设置三个铜片,第二侧面也会设置三个铜片。三根长导体22分别固定在滑槽21的两侧,至于三根长导体22是固定在同一侧还是固定在两个侧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旦三根长导体22的位置固定后,那么六个铜片的位置也是确定的。本实用新型在导轨插座内设置三根长导体,是为了与火线、地线、零线相接,增加了导轨插座的安全性。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长导体在数量上还可以设置两根,此时绝缘本体的第一侧面上相应设置两个铜片,第二侧面上也相应设置两个铜片,此时两根长导体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导轨插座的两侧会设置盖板(图未示),将导轨插座两侧的长导体包覆住,避免使用中发生触电的危险。同时导轨插座为了方便与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导轨插座本体2两侧部还设有盖板,盖板的一边与导轨插座本体2固定轴连接,盖板的另一边与导轨插座本体2卡扣连接。在需要连接连接件时,盖板另一边的限位块从导轨插座本体的卡扣中拔出来,然后打开盖板,将连接件插入导轨插座中就可实现连接导轨插座。这种盖板一端固定、另一端卡扣连接的结构,既可以保证了导轨插座的安全性,又方便与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导轨插座连接件的可无线延伸导轨插座,包括上述方案中的导轨插座连接件1、导轨插座本体2和电连接器3。请参阅图7,导轨插座本体1上设有沿导轨插座本体2长度方向的滑槽21,且滑槽21内固定设有U型结构的长导体22,电连接器3卡在滑槽21内沿滑槽21滑动,且电连接器3的导体接触片35与长导体22接触电连接;导轨插座连接件1的第一连接铜片11、第二连接铜片11分别与两个导轨插座本体2的U型结构长导体22插接连接,导轨插座连接件1分别与两个导轨插座本体2接触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插座,电连接器卡3在导轨插座本体2的滑槽21中并与滑槽21内的长导体22电连接,同时电连接器3还提供了电源插孔33,外部电器、电连接器3、导轨插座本体2形成通路,导轨插座可为外部电器供电。本案的导轨插座,通过连接件1将多个插座连接起来,可以无限延长。一个导轨插座上可以插入多个电连接器3,可同时为多个电器供电。并且电连接器3可沿滑槽21随意滑动至合适位置,不受现有技术排插上插孔空间上限制的,结构简单,使用更灵活。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3包括插入滑槽21内的旋转臂31、导电连接体32和带电源插孔33的底壳34,导电连接体32的一端设有与长导体22接触连接的导体接触片35,且导体接触片35卡嵌在旋转臂31的凹槽中;导电连接体32的另一端设有与外部电器件连接的弧形接触片36,外部电器件的插头穿过底壳34上的电源插孔33与弧形接触片36接触连接,且弧形接触片36与导体接触片32电连接。旋转臂31沿导轨插座本体2长度方向插入滑槽21中,旋转导电连接体32,导体接触片35与长导体22接触,外部电器件通过弧形接触片36与长导体22形成通路。电连接器3还包括保护轴套37,保护轴套37的底板上设有三个贯穿导套39,三个弧形接触片36分别卡入三个贯穿导套39中,且三个贯穿导套39的位置与底壳34上电源插孔33的位置相适应。电连接器3还包括旋转轴套38,旋转轴套38的一端设有旋转凹槽,导电连接体32底盘的凸缘卡在旋转凹槽中。旋转轴套38的另一端设有缺口槽,底壳34的锁舌卡在缺口槽中。

上述方案中的导体接触片35、弧形接触片36的数量都是与长导体22的数量相对应的,当长导体22的数量为三根时,分别与火线、零线、地线连接时,导体接触片35、弧形接触片36的数量均为三个;当长导体22的数量为两根时,分别与火线、零线连接时,导体接触片35、弧形接触片36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轨插座,三根长导体22固定设置在滑槽21的两侧壁上,且三根长导体22分别与火线、地线、零线连接,当电连接器3插在滑槽21中,旋转电连接器3,固定在电连接器3旋转臂中的导体接触片35与滑槽21中三根长导体22接触电连接,当外部电器件与电连接器3的弧形接触片36接触后,外部电器件、弧形接触片36、导体接触片35、长导体22形成通路,可为外部电器件供电。当再次反向旋转导电连接体32时,固定在电连接器3旋转臂31中的导体接触片35与滑槽21中三根长导体22断开连接,电路断开,通过旋转导电连接体32可以控制电路的接通与断开,使用更方便。同时三根长导体22沿导轨插座本体2长度方向固定在滑槽21中,电连接器3沿滑槽21滑动,可在任意位置接通电路,使用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可以将多个导轨插座连接起来,不需要利用电线即可将导轨插座引出至所需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设置定位凸缘14既方便铜片与长导体准确插接,也方便使用者抓拿连接件,使用更加方便;

3、盖板一端固定、另一端卡扣连接的结构,既可以保证了导轨插座的安全性,又方便与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插座,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插座连接起来,可以无限延长;并且电连接器3可沿滑槽21随意滑动至合适位置,不受现有技术排插上插孔空间上限制的,结构简单,使用更灵活。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