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手机电池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5464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量手机电池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大容量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用户对手机电池的储电量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市场上的电池容量小,对于喜爱出游的人士、常出差的人士来说,面临着以下缺点:一是户外很难找到充电电源;二是充电需要一定的时间,会耽误行程。即使用户通过多带几块备用电池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其携带及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便。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锂电芯手机电池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容量手机电池封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大容量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池外壳、锂电芯模组、锂电芯外壳、印刷电路板,该锂电芯模组安装于锂电芯外壳内,锂电芯模组连接印刷电路板,该锂电芯模组与印刷电路板内置于电池外壳中,所述锂电芯模组与电池外壳之间设置有缓冲边框,所述锂电芯模组有多个锂电芯,多个锂电芯等间距地设置在上膜和下膜之间,各锂电芯的极耳伸出上膜和下膜的顶边,在各个锂电芯的周边热封装隔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锂电芯的顶部的上膜和下膜上设有顶封隔墙;所述多个锂电芯的两侧的上膜和下膜上设有侧封隔墙,所述多个锂电芯的底部的上膜和下膜上设有中封隔墙,所述上膜和下膜的底边设有底封隔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膜和下膜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外壳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至少一块侧板为五金侧板,其余侧板为塑胶侧板,该五金侧板与各塑胶侧板为一体镶嵌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边框包括一热熔胶层、一吸震散压层,该热熔胶层与吸震散压层之间夹设有一立体织物层,该立体织物层包括

一表面层,为一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

一底层,为一具有织物组织的底层;

一结接层,为一于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状弯曲且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而该表面层会经由该结接层与该底层连接,以形成一立体织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外壳上设有极片,该极片分为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分别与锂电芯模组的极耳电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产品之手机电池内的锂电芯模组是由多个锂电芯封装而成,将多个锂电芯并联形成7800-10200mAh的大容量电池,满足目前手机长时间供电需求;此外,在锂电芯模组与手机外壳之间设置缓冲边框,可以增加整体的缓冲、吸震及散压功效。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机电池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机电池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机电池的缓冲边框的层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机电池的多个锂电芯的封装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机电池的多个锂电芯的封装后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电池外壳 11、前侧板

12、左侧板 13、后侧板

14、右侧板 15、极片

20、锂电芯模组 21、锂电芯

211、极耳 22、上膜

221、定位孔 23、下膜

24、顶封隔墙 25、侧封隔墙

26、中封隔墙 27、底封隔墙

30、锂电芯外壳 40、印刷电路板

50、缓冲边框 51、热熔胶层

52、吸震散压层 53、立体织物层

531、表面层 532、底层

533、结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大容量手机电池封装结构,包括电池外壳10、锂电芯模组20、锂电芯外壳30、印刷电路板40,该锂电芯模组20安装于锂电芯外壳30内,锂电芯模组20连接印刷电路板40,该锂电芯模组20与印刷电路板40内置于电池外壳10中,所述锂电芯模组20与电池外壳10之间设置有缓冲边框50。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缓冲边框50包括一热熔胶层51、一吸震散压层52,该热熔胶层51与吸震散压层52之间夹设有一立体织物层53,该立体织物层53包括:一表面层531、一底层532、一结接层533,该表面层531为一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该底层532为一具有织物组织的底层;该结接层533为一于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状弯曲且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533,而该表面层531会经由该结接层533与该底层532连接,以形成一立体织物。而该立体织物层53具有优良的缓冲性以及柔软触感的构造特性。由于该立体织物层53具有缓冲、散压效果,因此,可增加整体的缓冲、吸震及散压功效。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锂电芯模组20有多个锂电芯21,多个锂电芯21等间距地设置在上膜22和下膜23之间,各锂电芯21的极耳211伸出上膜22和下膜23的顶边,在各个锂电芯21的周边热封装隔墙。藉由这种封装结构,使手机电池内并联多个锂电芯21,形成7800-10200mAh的大容量电池。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锂电芯21的顶部的上膜22和下膜23上设有顶封隔墙24;所述多个锂电芯21的两侧的上膜22和下膜23上设有侧封隔墙25,所述多个锂电芯21的底部的上膜22和下膜23上设有中封隔墙26,所述上膜22和下膜23的底边设有底封隔墙27。以及,所述上膜22和下膜23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221。具体生产步骤是通过顶封、侧封、注液、第一底封、抽气、化成、第二次底封等步骤,可一次性将多个锂电芯21封装为一体,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外壳10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前侧板11、左侧板12、后侧板13、右侧板14,至少一块侧板为五金侧板,其余侧板为塑胶侧板,该五金侧板与各塑胶侧板为一体镶嵌成型。这样,可以增加电池外壳10的强度,非常耐摔。以及,所述电池外壳10上设有极片15,该极片15分为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分别与锂电芯模组20的极耳211电相连,用于实现充电和放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