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及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736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及锂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及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运用最广泛的动力电池,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鉴于其自身的性能特点,锂电池组具有其最适合的工作温度,一般在35-45℃,一方面,而在低温条件下其充放电性能将大大衰减,另一方面,为了保持锂电池组能保持大倍率的放电,又需要给所述锂电池组散热。

为了解决锂电池组低温时充放电性能衰减严重及高温需要散热的问题,目前很多制造厂商为锂电池组同时配备了加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但是这种配备了加热系统和散热系统的锂电池组往往体积较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使得所述锂电池组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有效改善锂电池组低温时的充放电性能,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能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具有较好的低温充放电性能。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用于加热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锂电池组,所述硅胶加热片放置于所述锂电池组的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之间,包括:

用于产生热量的发热元件;

上层导热硅胶片,一侧贴合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上侧,另一侧设有粘接物,通过所述粘接物可将所述硅胶加热片粘接于所述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中的一组锂电池包的侧面;

下层导热硅胶片,一侧贴合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下侧,另一侧与所述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中的另一组锂电池包的侧面相接触;和

温控元件,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用于测量所述发热元件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元件为金属发热电阻丝。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加热片与所述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的侧面面积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加热片还包括两根电源引线,所述发热元件通过所述两根电源引线与所述电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加热片通过所述粘接物与散热片相粘接。

进一步地,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硅胶加热片与所述散热片插入所述锂电池组的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之间。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包及上述的硅胶加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锂电池包与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硅胶加热片和所述散热片竖直装配在所述水冷底板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及锂电池组,通过在锂电池组的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之间设置所述硅胶加热片,在低温时对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加热,可以有效改善锂电池低温时的充放电性能;并且所述硅胶加热片还设置有温控元件,能够使得所述锂电池组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有利于维持其最佳的充放电性能,并且这种硅胶加热片的体积小,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锂电池组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锂电池组的结构爆炸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用于加热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锂电池组,所述硅胶加热片10放置于所述锂电池组20(参见图2)的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201(参见图2)之间,其一般性地可以包括用于产生热量的发热元件101、上层导热硅胶片102、下层导热硅胶片103、温控元件104和两根电源引线106。所述发热元件101为金属发热电阻丝,通过所述两根电源引线106与外部电源相接形成电路,所述电路的电流通过所述发热电阻丝使其产生热量。所述上层导热硅胶片102的一侧贴合于所述发热元件101的上侧,另一侧设有粘接物105,通过所述粘接物105可将所述硅胶加热片10粘接于所述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201中的一组锂电池包201的侧面。所述下层导热硅胶片103的一侧贴合于所述发热元件101的下侧,另一侧与所述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201中的另一组锂电池包201的侧面相接触。所述温控元件104与所述发热元件101相连,用于测量所述发热元件101的温度。所述硅胶加热片10与所述车辆电池的侧面面积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锂电池组20的硅胶加热片10,通过在锂电池组20的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201之间设置所述硅胶加热片10,在低温时对所述锂电池组20进行加热,使得锂电池组20的温度达到适宜的工作温度,避免了因低温而带来的充放电性能衰弱,即有效地改善了锂电池组20低温时的充放电性能。并且所述硅胶加热片10为导热硅胶片,这种导热硅胶片的导热效果好,能快速将发热元件101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所述锂电池组20,对所述锂电池组20的加热效果较好。并且所述导热硅胶片为软性材料,能很好地贴合锂电池表面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容纳电池发热时的膨胀空间。

由于所述硅胶加热片10设置有温控元件104,与所述发热元件101相连,通常串联在所述发热元件101的电路中,能有效控制所述锂电池的工作温度。在低温时,所述发热元件101通电产生热量,对所述锂电池加热,当加热温度过高时,所述温控元件104使得发热元件101的电路断开,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对锂电池性能的不利影响。

当所述锂电池组20设有散热片30时(参见图1),例如均温板,所述硅胶加热片10还可以通过所述粘接物105与所述散热片30相粘接,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硅胶加热片10与所述散热片30插入所述锂电池组20的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201之间。通常当车辆在高速运行时,所述锂电池组20的温度较高,此时通过散热片30对所述锂电池组20进行散热。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硅胶加热片10粘接在所述散热片30上,所述导热硅胶片的导热性能好,能将锂电池组20的热量快速传递到散热片30。在低温需要加热时,所述硅胶加热片10的热量又可以通过散热片30传递到所述锂电池上。粘接在一起的硅胶加热片10和散热片30能起到低温加热和高温散热的作用,并且这种结构体积小,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组20,包括了多个锂电池包201、水冷底板202、硅胶加热片10及散热片30。所述硅胶加热片10的一侧通过粘接物105与所述散热片30的一侧相粘接,所述硅胶加热片10的另一侧以及所述散热片30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相邻的两组锂电池包201的相对侧面贴紧。所述多个锂电池包201与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硅胶加热片10和所述散热片30竖直装配在所述水冷底板202处。

所述锂电池组20的加热和散热过程与实施例1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由于所述硅胶加热片10的导热硅胶片为软性材料,能很好地贴合锂电池表面以达到较好地热量传递效果,并且其软性特质使得所述导热硅胶片能在一定范围内容纳电池发热时的膨胀空间。并且,粘接在一起的硅胶加热片10和散热片30能起到低温加热和高温散热的作用,这种结构体积小,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另外,由于所述粘接在一起的硅胶加热片10与散热片30和所述锂电池包201为面接触散热,相较于传统的电池底板散热,本实施例的面接触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更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