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575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组,具体是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组在振动或撞击时容易导致相邻的电池损坏甚至短路,因此,需要设置绝缘保护板,现有的绝缘保护板功能单一,只有隔离的效果,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由于电池工艺技术的需要,每个软包装单体锂电池的正负电极材料分别采用铜和铝材料,串联时将软包装锂电池正负极相连,目前,国内软包装锂电池集成制造商采用直接将铜铝电极片贴合连接,但将正极铜片与负极铝片直接连接有弊端,因为铜、铝元素的金属活动顺序不同,连接在一起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尤其是潮湿环境更严重,当铜、铝两种金属的接触面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作用下极易形成电解液,从而形成了以铝为负极、铜为正极的原电池,使铝表面产生电化腐蚀,生成灰白色的三氧化二铝,造成铜、铝极片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增大,锂电池的电极片由于面积大,电池间的正负极片贴合面有间隙,长时间使用后,铝片氧化生锈,导致电阻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之间设置有绝缘保护板,锂电池之间通过电极处串联;所述绝缘保护板左右两侧均分布有凸棱,绝缘保护板与凸棱粘接;所述每个凸棱外端部均设置有一个橡胶垫,凸棱与橡胶垫粘接;所述橡胶垫粘接在锂电池的壳体上;所述电极处内设置有正极端和负极端,电极处通过正极端和负极端的串联电连接在锂电池的顶部;所述正极端呈L板状,正极端内设置有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正极端底部设置有下夹板,正极端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下夹板由镀铝铁板或铝材料制成,下夹板内设置有螺孔并通过螺孔与镶铜螺旋旋转连接;所述负极端呈L板状,负极端内设置有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负极端与正极端之间设置有复合导电片,负极端顶部设置有上夹板;所述复合导电片由铜基层和铝基层组成,复合导电片内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在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所述上夹板顶部设置有镀铜垫圈,上夹板通过通孔与镶铜螺旋卡接;所述镀铜垫圈顶部设置有镶铜螺旋,镀铜垫圈内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与镶铜螺旋卡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极端的第二侧板向锂电池的一侧延伸,第二侧板与铝基层贴合,第二侧板通过螺纹旋转在复合导电片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侧板电连接在锂电池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侧板与铜基层贴合,第一侧板向锂电池的另一侧延伸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在上夹板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侧板电连接于锂电池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基层与锂电池的正极端电连接,铜基层表面与锂电池的正极端的表面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铝基层与锂电池的负极端电连接,铝基层的表面与锂电池的负极端的表面贴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镶铜螺旋穿过镀铜垫圈、上夹板、正极端、复合导电片、负极端的通孔并与下夹板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凸棱使得绝缘保护板与电池之间具有散热用的空隙,有利于电池的散热,另外,弹性的橡胶垫,能在电池组安装和振动时提供缓冲,结合紧密,不易损坏,复合导电片内的铜基层与锂电池的正极端贴合连接,铝基层与锂电池的负极端贴合连接,从而实现锂电池之间的串联,锂电池的正极端、负极端的连接处均为同一种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活性相同,因此也就没有电化学反应产生,而且由于铝基层与铜基层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复合导电片上的铝基层与铜基层之间不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和锈蚀,正极端、负极端的连接处的电阻不会增大,即使锂电池在进行大电流放电和充电时,正极端、负极端也不会严重发热和高温烧红,从而避免了锂电池着火的事故发生,因此本发明软包装电池组安全性高,延长了锂电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中电极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极端,2-橡胶垫,3-绝缘保护板,4-凸棱,5-锂电池,6-正极端,7-电极处,8-镶铜螺旋,9-镶铜垫圈,10-上夹板,11-第一侧板,12-复合导电片,13-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第四侧板,16-铜基层,17-铝基层,18-下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具有新型绝缘保护板结构的软包装锂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5;所述锂电池5之间设置有绝缘保护板3,锂电池5之间通过电极处7串联;所述绝缘保护板3左右两侧均分布有凸棱4,绝缘保护板3与凸棱4粘接;所述每个凸棱4外端部均设置有一个橡胶垫2,凸棱4与橡胶垫2粘接;所述橡胶垫2粘接在锂电池5的壳体上,凸棱4使得绝缘保护板3与电池之间具有散热用的空隙,有利于电池的散热,另外,弹性的橡胶垫2,能在电池组安装和振动时提供缓冲,结合紧密,不易损坏;所述电极处7内设置有正极端6和负极端1,电极处7通过正极端6和负极端1的串联电连接在锂电池5的顶部;所述正极端呈L板状,正极端6内设置有第二侧板13和第三侧板14,正极端6底部设置有下夹板18,正极端6与锂电池5电连接;所述正极端6的第二侧板13向锂电池5的一侧延伸,第二侧板13与铝基层17贴合,第二侧板13通过螺纹旋转在复合导电片12底部;所述第三侧板14电连接在锂电池5上;所述下夹板18由镀铝铁板或铝材料制成,下夹板18内设置有螺孔并通过螺孔与镶铜螺旋8旋转连接;所述负极端1呈L板状,负极端1内设置有第一侧板11和第四侧板15,负极端1与正极端6之间设置有复合导电片12,负极端1顶部设置有上夹板10;所述第一侧板11与铜基层16贴合,第一侧板11向锂电池5的另一侧延伸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在上夹板10的底部;所述第四侧板15电连接于锂电池5上;所述复合导电片12由铜基层16和铝基层17组成,复合导电片12内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在正极端6与负极端1之间;所述铜基层16与锂电池5的正极端6电连接,铜基层16表面与锂电池5的正极端6的表面贴合;所述铝基层17与锂电池5的负极端1电连接,铝基层17的表面与锂电池5的负极端1的表面贴合;所述上夹板10顶部设置有镀铜垫圈9,上夹板10通过通孔与镶铜螺旋8卡接;所述镀铜垫圈9顶部设置有镶铜螺旋8,镀铜垫圈9内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与镶铜螺旋8卡接;所述镶铜螺旋8穿过镀铜垫圈9、上夹板10、正极端6、复合导电片12、负极端1的通孔并与下夹板18螺纹连接,复合导电片12内的铜基层16与锂电池5的正极端6贴合连接,铝基层17与锂电池5的负极端1贴合连接,从而实现锂电池5之间的串联,锂电池5的正极端6、负极端1的连接处均为同一种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活性相同,因此也就没有电化学反应产生,而且由于铝基层17与铜基层16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复合导电片12上的铝基层17与铜基层16之间不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和锈蚀,正极端6、负极端1的连接处的电阻不会增大,即使锂电池5在进行大电流放电和充电时,正极端6、负极端1也不会严重发热和高温烧红,从而避免了锂电池5着火的事故发生,因此本发明软包装电池组安全性高,延长了锂电池5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凸棱4使得绝缘保护板3与电池之间具有散热用的空隙,有利于电池的散热,另外,弹性的橡胶垫2,能在电池组安装和振动时提供缓冲,结合紧密,不易损坏,复合导电片12内的铜基层16与锂电池5的正极端6贴合连接,铝基层17与锂电池5的负极端1贴合连接,从而实现锂电池5之间的串联,锂电池5的正极端6、负极端1的连接处均为同一种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活性相同,因此也就没有电化学反应产生,而且由于铝基层17与铜基层16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复合导电片12上的铝基层17与铜基层16之间不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和锈蚀,正极端6、负极端1的连接处的电阻不会增大,即使锂电池5在进行大电流放电和充电时,正极端6、负极端1也不会严重发热和高温烧红,从而避免了锂电池5着火的事故发生,因此本发明软包装电池组安全性高,延长了锂电池5使用寿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