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258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组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图中所示的键盘开关可以由底座半成品和上盖半成品组装而成,所述底座半成品包括底座01、接触片02、端子03、扭簧04和弹簧05,所述上盖半成品包括上盖06、触感片07和按挚08,现有的键盘开关是采用人工或多台设备分别将键盘开关的各部件组装在一起,存在组装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且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能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的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包括用于底座半成品的组装运输的第一流水线和用于上盖半成品的组装运输的第二流水线,所述第一流水线的侧边沿其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将底座输送到第一流水线上的底座上料机构、用于冲切接触片并将其装入到底座上的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用于冲切端子并将其装入到底座上的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用于扭簧装入到底座上的扭簧上料组装机构和用于将弹簧装入到底座上的弹簧上料组装机构,所述第二流水线的侧边沿其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将上盖输送到第二流水线上的上盖上料机构、用于将冲切触感片并将其装入到上盖上的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用于将触感片与上盖热铆固定的上盖及触感片组件热铆机构和用于将按挚装入到上盖上的按挚上料组装机构,所述第一流水线与第二流水线的末端之间装设有用于将位于第二流水线上的上盖半成品组装到位于第一流水线上的底座半成品上的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所述第一流水线的末端依次装设有用于翻转开关成品并将其输送到成品搬运机构的成品翻转送料机构和用于开关成品运输的成品搬运机构,所述成品搬运机构的侧边装设有用于将开关成品中的上盖与底座热铆固定的成品热铆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设有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第一流水线的侧边沿其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底座上料机构、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扭簧上料组装机构和弹簧上料组装机构,第二流水线的侧边沿其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上盖上料机构、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上盖及触感片组件热铆机构和按挚上料组装机构,第一流水线与第二流水线的末端之间装设有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第一流水线的末端依次装设有成品翻转送料机构和成品搬运机构,成品搬运机构的侧边装设有成品热铆机构,其可实现将键盘开关的各部件自动组装成完整的产品,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能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键盘开关的分解图;

图2是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座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座上料机构的分解图;

图5是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第一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推送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上料部分的分解图;

图11是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的冲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的冲切部分的分解图;

图13是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上料部分的分解图;

图15是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冲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冲切部分的分解图;

图17是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夹取组装部分的分解图;

图18是扭簧上料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扭簧上料组装机构的扭簧输出挡料装置、扭簧接料错位装置和扭簧推料旋转装置的分解图;

图20是扭簧上料组装机构的扭簧夹取组装装置的分解图;

图21是弹簧上料组装机构的弹簧振动盘、弹簧检测装置和弹簧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弹簧上料组装机构的弹簧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弹簧上料组装机构的弹簧检测装置和弹簧分料装置的分解图;

图24是弹簧上料组装机构的弹簧组装装置的分解图;

图25是上盖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上盖上料机构的错位移料装置的分解图;

图27是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冲切部分的分解图;

图29是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触感片夹取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的触感片夹取组装装置的分解图;

图31是第二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的分解图;

图33是直振输送轨道和输送轨道错位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第三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上盖及触感片组件热铆机构或成品热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按挚上料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按挚上料组装机构的按挚错位移料装置和按挚夹取组装装置的分解图;

图38是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的分解图;

图40是成品翻转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成品翻转送料机构的分解图;

图42是成品搬运机构的成品搬运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成品搬运机构的成品轨道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成品搬运机构的成品轨道推送装置的分解图;

图45是成品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成品测试机构的分解图;

图47是点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键盘开关自动组装机,包括用于底座半成品(包含底座01、接触片02、端子03、扭簧04和弹簧05)的组装运输的第一流水线和用于上盖半成品(包含上盖06、触感片07和按挚08)的组装运输的第二流水线,第一流水线的侧边沿其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将底座输送到第一流水线上的底座上料机构1、用于冲切接触片并将其装入到底座上的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2、用于冲切端子并将其装入到底座上的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3、用于扭簧装入到底座上的扭簧上料组装机构4和用于将弹簧装入到底座上的弹簧上料组装机构5,第二流水线的侧边沿其送料方向依次装设有用于将上盖输送到第二流水线上的上盖上料机构6、用于将冲切触感片并将其装入到上盖上的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7、用于将触感片与上盖热铆固定的上盖及触感片组件热铆机构8和用于将按挚装入到上盖上的按挚上料组装机构9,第一流水线与第二流水线的末端之间装设有用于将位于第二流水线上的上盖半成品组装到位于第一流水线上的底座半成品上的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10,第一流水线的末端依次装设有用于翻转开关成品并将其输送到成品搬运机构的成品翻转送料机构13和用于开关成品运输的成品搬运机构14,成品搬运机构14的侧边装设有用于检测开关成品是否能够通过通电测试的成品测试机构30、用于对不能通过通电测试的不良成品进行卸料的不良成品落料机构40、用于对开关成品中的扭簧进行点油的点油机构50、用于将开关成品中的上盖与底座热铆固定的成品热铆机构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底座上料机构1包括底座上料装置11和底座错位移料装置12,底座错位移料装置12装设在底座上料装置11的出料口,底座错位移料装置12的错位移料方向与第一流水线的送料方向相垂直。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上料装置11包括底座振动盘111、底座送料轨道112和底座直线送料器113,底座送料轨道112连接在底座振动盘111的出料口,底座直线送料器113装设在底座送料轨道112的底部。

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错位移料装置12包括底座错位支架121、底座错位移料座122、底座错位移料气缸123和底座错位移料块124,底座错位移料座122和底座错位移料气缸123分别装设在底座错位支架121上,底座错位移料气缸123带动位于底座错位移料座122内的底座错位移料块124做靠近或远离第一流水线的横向移动。

当底座从底座送料轨道112输送到底座错位移料座122时,底座错位移料气缸123能够带动底座错位移料块124将底座错位移送到第一流水线上,由第一流水线将底座输送到下一个工位。

如图2、图5至图8所示,第一流水线包括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第一输送带17、用于将第一输送带17上的底座组件错位移送到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的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19和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与第一输送带17依次排列,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19垂直装设在第一输送带17的末端与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的起始端之间,底座上料机构1的出料端位于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的起始端,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2、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3和扭簧上料组装机构4分别位于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的侧边,弹簧上料组装机构5位于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的侧边。

具体而言,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和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分别包括左轨道座161、右轨道座162、轨道座支架163、推动条164、底座推动件165、推送气缸166、底座定位块167、复位弹簧和定位块挡块168,左轨道座161与右轨道座162平行设置并分别装设在轨道座支架163上,左轨道座161与右轨道座162之间设有底座通道和位于底座通道下方的推动条通道,推送气缸166的输出轴与推动条164相连接并带动推动条164在推动条通道内横向移动,底座推动件165可翻转地安装在推动条164的多个安装孔内并可伸入到底座通道内,底座推动件165与推动条164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底座定位块167装设在右轨道座162的多个侧面通孔内,定位块挡块168装设在右轨道座162的侧面上并与每个底座定位块167的位置相对应,复位弹簧位于每个底座定位块167与定位块挡块168之间。

当底座进入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后,推送气缸166能够带动推动条164上的底座推动件165将底座横向移动到下一个工位。当推送气缸166带动推动条164复位时,底座定位块167能够压紧对应的底座,防止底座跟随推动条164回退,在推动条164的带动下,底座推动件165向下翻转并脱离对应的底座。

如图7所示,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19包括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191和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块192,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191带动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块192沿第一输送带19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

当底座从第一输送带17输送到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19时,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191能够带动第一输送带错位移料块192将底座错位移送到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

如图9所示,接触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2包括接触片料盘支架26、接触片料带放料盘27、接触片料带托架28、用于对接触片料带的废纸料进行回收的接触片废纸料收卷装置29、用于对接触片料带进出冲切的接触片料带冲切装置210、用于将接触片料带送入到接触片料带冲切装置210内的接触片料带送料装置211和用于将冲切后的接触片下压组装到位于第一流水线的底座上的接触片下压组装装置212,接触片料带放料盘27、接触片料带托架28和接触片废纸料收卷装置29分别装设在接触片料盘支架26上,接触片废纸料收卷装置29位于接触片料带放料盘27的下方,接触片料带冲切装置210位于接触片料盘支架26的一侧,接触片料带托架28位于接触片料带放料盘27与接触片料带冲切装置210之间,接触片料带送料装置211和接触片下压组装装置212分别装设在接触片料带冲切装置210上。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接触片废纸料收卷装置29包括接触片废纸料收卷电机291、接触片废纸料收卷轴292和两个第一法兰293,接触片废纸料收卷电机291装设在接触片料盘支架26,接触片废纸料收卷电机291的输出轴与接触片废纸料收卷轴292相连接,两个第一法兰293间隔安装在接触片废纸料收卷轴292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接触片料带冲切装置210包括第一接触片冲切支架2101、第二接触片冲切支架2102、横向浮顶气缸2103、横向浮顶块2104、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接触片冲切气缸2106、接触片切刀安装座2107、用于与横向浮顶块2104相配合冲切接触片料带的接触片切刀2108和用于对接触片料带进行定位的接触片料带定位针2109,横向浮顶气缸2103和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分别装设在第一接触片冲切支架2101上,横向浮顶气缸2103能够带动横向浮顶块2104从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一端插入到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横向通道内,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接触片料带进料口,接触片冲切气缸2106装设在第二接触片冲切支架2102上,接触片冲切气缸2106通过接触片切刀安装座2107带动接触片切刀2108从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另一端插入到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横向通道内,接触片料带定位针2109装设在接触片切刀安装座2107的上并位于接触片切刀2108的两侧,第一接触片冲切支架2101与第二接触片冲切支架2102之间装设有接触片废料盒2110。

如图11和图12所示,接触片料带送料装置211包括接触片料带进料导向座2111、接触片料带送料气缸2112、接触片料带送料支架2113、第一滑轨组件2114、接触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2115和用于将位于接触片料带进料导向座2111内的接触片料带往下推送到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接触片料带送料钩2116,接触片料带送料支架2113和接触片料带进料导向座2111分别装设在第一接触片冲切支架2101上,接触片料带进料导向座2111的料带导向通道与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接触片料带进料口相连通,接触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2115通过第一滑轨组件2114与接触片料带送料支架2113滑动连接,接触片料带送料气缸2112装设在接触片料带送料支架2113上,并带动连接在接触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2115上的接触片料带送料钩2116伸入接触片料带进料导向座2111的料带导向通道上下移动。

如图11和图12所示,接触片下压组装装置212包括接触片下压气缸2121、下压组装块安装座2122、用于将冲切后的接触片下压组装到底座上的接触片下压组装块2123、用于在接触片下压组装时对底座进行定位的第一底座定位针2124和用于限位的限位柱2125,接触片下压气缸2121装设在第一接触片冲切支架2101上,接触片下压气缸2121与下压组装块安装座2122传动连接,接触片下压组装块2123、第一底座定位针2124和限位柱2125分别装设在下压组装块安装座2122的底部,接触片下压气缸2121能够带动接触片下压组装块2123穿过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上开设的接触片下压孔将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内的接触片下压组装到底座。

工作时,从接触片料带放料盘27输送出来的接触片料带在经过接触片料带托架28后会伸入到接触片料带送料装置211的接触片料带进料导向座211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之后由接触片料带送料气缸2112带动接触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2115上的接触片料带送料钩2116伸入接触片料带进料导向座211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将接触片料带向下推动,从而将接触片料带送入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接触片料带进料口内。

当接触片料带送入到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内时,横向浮顶气缸2103能够带动横向浮顶块2104从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一端插入到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横向通道内,接触片冲切气缸2106能够通过接触片切刀安装座2107带动接触片切刀2108从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另一端插入到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的横向通道内,这样接触片切刀2108就能够将接触片料带的接触片冲切出来,后续,接触片下压组装装置212的接触片下压气缸2121就能够带动接触片下压组装块2123穿过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上开设的接触片下压孔将接触片冲切凹模座2105内已冲切好的的接触片下压组装到底座上。

如图13所示,端子上料冲切组装机构3包括端子料盘支架31、端子料带放料盘32、端子料带托架33、用于对端子料带的废纸料进行回收的端子废纸料收卷装置34、用于对端子料带进出冲切的端子料带冲切装置35、用于将端子料带送入到端子料带冲切装置35内的端子料带送料装置36、用于将冲切后的端子进行左右错位的第一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7、用于将左右错位后的端子进行前后错位的第二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8和用于将前后错位后的端子夹取组装到位于第一流水线的底座上的端子夹取组装装置39,端子料带放料盘32、端子料带托架33和端子废纸料收卷装置34分别装设在端子料盘支架31上,端子废纸料收卷装置34位于端子料带放料盘32的下方,端子料带冲切装置35位于端子料盘支架31的一侧,端子料带托架33位于端子料带放料盘32与端子料带冲切装置35之间,端子料带送料装置36、第一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7和第二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8分别装设在端子料带冲切装置35上,端子夹取组装装置39位于端子料带冲切装置35的一侧。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端子废纸料收卷装置34包括端子废纸料收卷电机341、端子废纸料收卷轴342和两个第二法兰343,端子废纸料收卷电机341装设在端子料盘支架31,端子废纸料收卷电机341的输出轴与端子废纸料收卷轴342相连接,两个第二法兰343间隔安装在端子废纸料收卷轴342上。

如图15和图16所示,端子料带冲切装置35包括冲切支撑座351、下压浮顶气缸352、下压浮顶块353、下压切刀块354、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端子冲切气缸356、端子冲切气缸安装座357、端子切刀安装座358、用于与下压浮顶块353相配合冲切端子料带的端子切刀359和用于对端子料带进行定位的端子料带定位针3510,下压浮顶气缸352通过浮顶气缸支架3513装设在冲切支撑座351上,端子冲切凹模座355装设在冲切支撑座351上并位于下压浮顶气缸352的正下方,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内部横向贯穿有端子料带通道,下压浮顶气缸352能够带动下压浮顶块353向下插入到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切刀通孔中和带动下压切刀块354向下插入到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下压刀通孔中,端子冲切气缸356通过端子冲切气缸安装座357装设在冲切支撑座351的底部,端子冲切气缸356带动装设在端子切刀安装座358上的端子切刀359和端子料带定位针3510上下移动,端子切刀359能够插置于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切刀通孔中,端子料带定位针3510能够插置于端子料带通道内,端子冲切凹模座355上装设有端子废料滑道3511,端子废料滑道3511的下方设有端子废料盒3512。

如图15和图16所示,端子料带送料装置36包括端子料带进料导向座361、端子料带送料支架362、第二滑轨组件363、端子料带送料气缸364、端子料带送料钩安装座365和用于将位于端子料带进料导向座361内的端子料带往前推送到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端子料带送料钩366,端子料带进料导向座361和端子料带送料支架362分别装设在冲切支撑座351上,端子料带进料导向座361的料带导向通道与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端子料带通道相连通,端子料带送料钩安装座365通过第二滑轨组件363与端子料带送料支架362滑动连接,端子料带送料气缸364装设在端子料带送料支架362上,并带动连接在端子料带送料钩安装座365上的端子料带送料钩366伸入到端子料带进料导向座36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前后横向移动。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7包括第一端子错位移料气缸371和第一端子错位移料块372,第一端子错位移料气缸371带动第一端子错位移料块372左右横向移动。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8包括第二端子错位移料气缸381和第二端子错位移料块382,第二端子错位移料气缸381带动第二端子错位移料块382前后横向移动。

如图17所示,端子夹取组装装置39包括端子夹取支架391、第三滑轨组件392、端子夹取横移板393、端子夹取横移气缸394、第四滑轨组件395、端子夹取升降板396、端子夹取升降气缸397和端子夹子气缸398,端子夹取横移板393通过第三滑轨组件392与端子夹取支架391滑动连接,端子夹取横移气缸394装设在端子夹取支架391上并带动端子夹取横移板393做靠近或远离第一流水线的横向移动,端子夹取升降板396通过第四滑轨组件395与端子夹取横移板393滑动连接,端子夹取升降气缸397装设在端子夹取横移板393上并带动端子夹取升降板396上的端子夹子气缸398上下移动。

工作时,从端子料带放料盘32输送出来的端子料带在经过端子料带托架33后会伸入到端子料带送料装置36的端子料带进料导向座36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之后由端子料带送料气缸364带动端子料带送料钩安装座365上的端子料带送料钩366伸入到端子料带进料导向座36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将端子料带向前推动,从而将端子料带送入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端子料带进料口内。

当端子料带送入到端子冲切凹模座355内时,下压浮顶气缸352能够带动下压浮顶块353向下插入到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切刀通孔中压住端子料带,端子冲切气缸356能够带动端子切刀安装座358上的端子切刀359和端子料带定位针3510向上移动,对端子料带进行定位和冲切,同时,在下压浮顶气缸352带动下压浮顶块353下压时,下压浮顶气缸352也能够带动下压切刀块354向下插入到端子冲切凹模座355的下压刀通孔中,将剩下的端子料带余料进行切断,使其通过端子废料滑道3511掉落到端子废料盒3512内进行回收。后续的,第一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7的第一端子错位移料气缸371带动第一端子错位移料块372将冲切完成的端子往右侧错位移送到第二端子错位移料装置38的第二端子错位移料块382上,接着,第二端子错位移料气缸381带动第二端子错位移料块382将端子向前移动,以便于端子夹取组装装置39将端子夹取组装到位于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的底座上。

当端子错位完成后,在端子夹取组装装置39的端子夹取横移气缸394和端子夹取升降气缸397的带动下,端子夹子气缸398能够将端子夹取组装到底座上。

如图18所示,扭簧上料组装机构4包括扭簧上料装置41、用于对扭簧上料装置41输送出来的扭簧进行阻挡分料的扭簧输出挡料装置42、用于夹取扭簧上料装置41输送出来的扭簧并进行错位的扭簧接料错位装置43、用于将位于扭簧接料错位装置43上的扭簧推动旋转相应角度的扭簧推料旋转装置44和用于将旋转后的扭簧夹取组装到位于第一流水线的底座上的扭簧夹取组装装置45,扭簧输出挡料装置42和扭簧夹取组装装置45分别垂直装设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一侧,扭簧推料旋转装置44垂直装设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另一侧,扭簧接料错位装置43装设在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并位于扭簧输出挡料装置42与扭簧推料旋转装置44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扭簧上料装置41包括扭簧振动盘411、扭簧送料轨道412和扭簧直线送料器413,扭簧送料轨道412连接在扭簧振动盘411的出料口,扭簧直线送料器413装设在扭簧送料轨道412的底部。

如图19所示,扭簧输出挡料装置42包括输出挡料支架421、第一挡料气缸422、第一挡料块连接座423、第二挡料气缸424、第二挡料块连接座425、用于阻挡扭簧的第一挡料块426和用于阻挡下一个扭簧输出的第二挡料块427,第一挡料气缸422和第二挡料气缸424并排装设在输出挡料支架421上,第一挡料气缸422通过第一挡料块连接座423与第一挡料块426传动连接,第二挡料气缸424通过第二挡料块连接座425与第二挡料块427传动连接,第一挡料块426位于第二挡料块427的外侧,第一挡料气缸422带动第一挡料块426在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位置沿与其出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横向移动,第二挡料气缸424带动第二挡料块427在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位置沿与其出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横向移动。

如图19所示,扭簧接料错位装置43包括接料错位支架431、扭簧接料错位气缸432、接料错位气缸安装座433和用于夹住从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输送出来的扭簧的扭簧接料错位夹子气缸434,扭簧接料错位气缸432装设在接料错位支架431上,扭簧接料错位气缸432通过接料错位气缸安装座433带动扭簧接料错位夹子气缸434做远离或靠近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的横向移动。

如图19所示,扭簧推料旋转装置44包括推料旋转支架441、扭簧推料气缸442和扭簧推料旋转块443,扭簧推料气缸442装设在推料旋转支架441上,扭簧推料气缸442带动扭簧推料旋转块443横向移动,从而将由扭簧接料错位装置43夹持的扭簧推动旋转相应角度。

如图20所示,扭簧夹取组装装置45包括扭簧夹取支架451、第五滑轨组件452、扭簧夹取移送板453、扭簧夹取移送气缸454、扭簧夹取升降气缸455、扭簧夹取升降座456、扭簧夹取横移气缸457和扭簧夹子气缸458,扭簧夹取移送板453通过第五滑轨组件452与扭簧夹取支架451滑动连接,扭簧夹取移送气缸454装设在扭簧夹取支架451上并带动扭簧夹取移送板453做靠近或远离第一流水线的横向移动,扭簧夹取升降气缸455装设在扭簧夹取移送板453上,扭簧夹取升降气缸455通过扭簧夹取升降座456带动扭簧夹取横移气缸457上下移动,扭簧夹取横移气缸457带动扭簧夹子气缸458在扭簧上料装置41的出料口位置沿与其出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横向移动。

当扭簧从扭簧送料轨道412输送出来时,扭簧接料错位装置43的扭簧接料错位夹子气缸434能够夹住当前输送出来的扭簧,同时第二挡料气缸424能够带动第二挡料块427在扭簧送料轨道412的出料口沿与其出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横向移动从而将下一个输送出来的扭簧进行阻挡,以实现相邻两个扭簧之间的分料操作。当扭簧接料错位夹子气缸434夹住当前输送出来的扭簧时,第一挡料气缸422带动一直处在扭簧送料轨道412的出料口的第一挡料块426回退,接着扭簧接料错位气缸432带动扭簧接料错位夹子气缸434远离扭簧送料轨道412的出料口,之后扭簧推料旋转装置44的扭簧推料气缸442带动扭簧推料旋转块443将扭簧接料错位夹子气缸434上的扭簧推动旋转相应角度,以便于扭簧夹取组装装置45将扭簧夹取组装到位于位于第一推送轨道装置16的底座上。

当扭簧被推动旋转相应角度后,在扭簧夹取组装装置45的扭簧夹取移送气缸454、扭簧夹取升降气缸455和扭簧夹取横移气缸457的带动下,扭簧夹子气缸458将扭簧夹取组装到底座上。

如图21和图22所示,弹簧上料组装机构5包括弹簧振动盘51、第一弹簧输送管52、第二弹簧输送管53、用于对第一弹簧输送管52输送过来的相邻两个弹簧进行分开的弹簧分料装置54、用于检测弹簧是否进入弹簧分料装置的弹簧检测装置55和用于将弹簧组装到位于第一流水线上的底座上的弹簧组装装置56,弹簧振动盘51的出料口通过第一弹簧输送管52与弹簧分料装置54的进料口相连接,弹簧分料装置54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弹簧输送管53与弹簧组装装置56的进料口相连接,弹簧检测装置55装设在弹簧分料装置54上。

如图23所示,弹簧分料装置54包括弹簧分料支架541、弹簧分料升降气缸542、分料升降气缸安装板543、第六滑轨组件544、弹簧分料升降座545、弹簧分料进料座546、挡料架驱动气缸547、弹簧下料滑座548、弹簧下料气缸549、用于允许或禁止弹簧通过弹簧分料进料座546进入弹簧下料拉块5410的挡料架5411和用于将弹簧错位移动到出料口进行下料的弹簧下料拉块5410,弹簧分料升降座545通过第六滑轨组件544与装设在弹簧分料支架541上的分料升降气缸安装板543滑动连接,弹簧分料升降气缸542装设在分料升降气缸安装板543上并带动弹簧分料升降座545上下移动,弹簧分料进料座546装设在弹簧分料升降座545上,弹簧分料进料座546上装设有与第一弹簧输送管52相连接的进料头5412,挡料架5411通过弹性件装设在弹簧分料进料座546上,挡料架5411能够伸入到进料头5412内以阻挡弹簧通过进料头5412,挡料架驱动气缸547、弹簧下料滑座548和弹簧下料气缸549分别装设在弹簧分料支架541上,挡料架驱动气缸547位于弹簧分料进料座546和弹簧下料滑座548的一侧并可带动挡料架5411横向移动以远离进料头5412,弹簧下料滑座548位于弹簧分料进料座546的下方,弹簧下料滑座548的底部装设有与第二弹簧输送管53相连接的出料头5413,弹簧下料气缸549装设在弹簧分料进料座546和弹簧下料滑座548的另一侧,弹簧下料拉块5410的一端开设有弹簧容置通孔,弹簧下料气缸549带动弹簧下料拉块5410在弹簧下料滑座548内横向移动,并可将位于弹簧下料拉块5410的弹簧容置通孔内的弹簧错位移动到出料头5413。

如图23所示,弹簧检测装置55包括弹簧检测横向气缸551、弹簧检测座552、第二光纤感应器553和弹簧检测棒554,弹簧检测横向气缸551装设在弹簧分料支架541上,弹簧检测横向气缸551带动弹簧检测座552做靠近或远离弹簧下料滑座548的横向移动,第二光纤感应器553和弹簧检测棒554分别装设在弹簧检测座552上,弹簧检测棒554能够检测弹簧检测棒554在弹簧检测座552上的位移。

如图24所示,弹簧组装装置56包括弹簧组装支架561、弹簧组装升降气缸562、第七滑轨组件563、弹簧组装进料座564、组装下压气缸安装座565、弹簧组装下压气缸566、第二底座定位针安装座567、用于在弹簧组装时对底座进行定位的第二底座定位针568和用于将弹簧组装进料座564内的弹簧装入到底座上的弹簧组装下压杆569,弹簧组装进料座564通过第七滑轨组件563与弹簧组装支架561滑动连接,弹簧组装进料座564上设有进料口,弹簧组装升降气缸562装设在弹簧组装支架561上并带动弹簧组装进料座564上下移动,弹簧组装下压气缸566通过组装下压气缸安装座565装设在弹簧组装进料座564的顶部,弹簧组装下压气缸566能够带动弹簧组装下压杆569向下插入到弹簧组装进料座564的内部,第二底座定位针568通过第二底座定位针安装座567装设在弹簧组装进料座564的底部。

当弹簧振动盘51内的弹簧通过第一弹簧输送管52输送到弹簧分料装置54的弹簧分料进料座546内时,挡料架驱动气缸547能够带动挡料架5411横向移动以远离弹簧分料进料座546上的进料头5412,此时弹簧能够从弹簧分料进料座546下落到弹簧下料拉块5410的弹簧容置通孔中,接着弹簧检测装置55的弹簧检测横向气缸551能够带动弹簧检测棒554横向插入到弹簧下料拉块5410的弹簧容置通孔中检测是否有弹簧,若有弹簧时,第二光纤感应器553能够感应到弹簧检测棒55与弹簧检测座552发生相对移动,若没有弹簧,则弹簧检测棒55与弹簧检测座552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当判定弹簧下料拉块5410的弹簧容置通孔中有弹簧时,挡料架驱动气缸547带动挡料架5411复位堵住弹簧分料进料座546上的进料头5412,阻挡下一个弹簧下落,之后弹簧分料升降气缸542带动弹簧分料进料座546向上移动,使当前位于弹簧下料拉块5410的弹簧容置通孔中的弹簧与下一个弹簧分开,以便于弹簧下料气缸549带动弹簧下料拉块5410将当前的弹簧进行错位下料。

当弹簧下料拉块5410将弹簧错位移动到弹簧下料滑座548底部的出料头5413时,弹簧能够被气体吹入到第二弹簧输送管53,从而使弹簧输送到弹簧组装装置56的弹簧组装进料座564。当弹簧进入到弹簧组装进料座564时,弹簧组装升降气缸562能够带动组装下压气缸安装座565底部的第二底座定位针568向下移动对位于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的底座进行定位,之后弹簧组装下压气缸566带动弹簧组装下压杆569将弹簧组装进料座564内的弹簧组装到底座上。

如图25所示,上盖上料机构6包括上盖上料装置61和用于将上盖错位移送到第二流水线上的错位移料装置62,上盖错位移料装置62装设在上盖上料装置61的出料口与第二流水线的起始端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25所示,上盖上料装置61包括上盖振动盘611、上盖送料轨道612和上盖直线送料器613,上盖送料轨道612连接在上盖振动盘611的出料口,上盖直线送料器613装设在上盖送料轨道612的底部。

如图26所示,上盖错位移料装置62包括上盖错位移料支架621、上盖错位移料气缸622、上盖错位移料座623、上盖错位移料块624、上盖错位推料气缸625、上盖错位推料座626和用于将上盖错位移料块624错位移送过来的上盖推入到第二流水线的上盖错位推料块627,上盖错位移料气缸622、上盖错位移料座623和上盖错位推料座626分别装设在上盖错位移料支架621上,上盖错位移料座623与上盖送料轨道612和上盖错位推料座626相垂直,上盖错位移料气缸622带动置于上盖错位移料座623上的上盖错位移料块624沿上盖送料轨道612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上盖错位推料气缸625带动置于上盖错位推料座626上的上盖错位推料块627沿上盖错位移料座623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

当上盖从上盖送料轨道612输送出来时,上盖错位移料气缸622能够带上盖错位移料块624将上盖横向错位,之后再由上盖错位推料气缸625带动上盖错位推料块627将上盖推入到第二流水线的第二输送带20上。

如图27所示,触感片上料冲切组装机构7包括触感片料盘支架71、触感片料带放料盘72、触感片料带托架73、用于对触感片料带的废纸料进行回收的触感片废纸料收卷装置74、用于对触感片料带进出冲切的触感片料带冲切装置75、用于将触感片料带送入到触感片料带冲切装置75内的触感片料带送料装置76和用于将冲切好的触感片夹取组装到由上盖上料机构6输送出来的上盖上的触感片夹取组装装置77,触感片料带放料盘72、触感片料带托架73和触感片废纸料收卷装置74分别装设在触感片料盘支架71上,触感片废纸料收卷装置74位于触感片料带放料盘72的下方,触感片料带冲切装置75位于触感片料盘支架71的一侧,触感片料带托架73位于触感片料带放料盘72与触感片料带冲切装置75之间,触感片料带送料装置76装设在触感片料带冲切装置75上,触感片夹取组装装置77位于触感片料带冲切装置75的一侧。

具体而言,如图27所示,触感片废纸料收卷装置74包括触感片废纸料收卷电机741、触感片废纸料收卷轴742和两个第三法兰743,触感片废纸料收卷电机741装设在触感片料盘支架71,触感片废纸料收卷电机741的输出轴与触感片废纸料收卷轴742相连接,两个第三法兰743间隔安装在触感片废纸料收卷轴742上。

如图28所示,触感片料带冲切装置75包括料带冲切支架751、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触感片冲切气缸753、触感片冲切气缸安装座754、下拉切刀块755、浮顶下压块756、浮顶限位块757、压料带浮顶块758和用于对触感片料带进行定位的触感片料带定位针759,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装设在料带冲切支架751上,触感片冲切气缸753通过触感片冲切气缸安装座754装设在料带冲切支架751的底部,触感片冲切气缸753带动下拉切刀块755穿过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上的切刀通孔上下移动,下拉切刀块755上开设有供触感片料带穿过的下拉切刀孔,触感片料带定位针759装设在压料带浮顶块758的底部,触感片料带定位针759穿过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的顶盖7510对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与顶盖7510之间的触感片料带进行定位,触感片料带定位针759上套设有位于压料带浮顶块758与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的顶盖7510之间的复位弹簧,浮顶下压块756装设在下拉切刀块755的顶部,浮顶下压块756能够推动压料带浮顶块758向下移动,浮顶限位块757装设在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上并位于压料带浮顶块758的两侧。料带冲切支架751上装设有位于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的出料侧的触感片废料滑道7511,触感片废料滑道7511的下方设有触感片废料盒7512。

如图28所示,触感片料带送料装置76包括触感片料带进料导向座761、触感片料带送料支架762、第八滑轨组件763、触感片料带送料气缸764、触感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765和用于将位于触感片料带进料导向座761内的触感片料带往前推送到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的触感片料带送料钩766,触感片料带进料导向座761和触感片料带送料支架762分别装设在料带冲切支架751上,触感片料带进料导向座761的料带导向通道与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的触感片料带通道相连通,触感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765通过第八滑轨组件763与触感片料带送料支架762滑动连接,触感片料带送料气缸764装设在触感片料带送料支架762上,并带动连接在触感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765上的触感片料带送料钩766伸入到触感片料带进料导向座76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前后横向移动。

如图29和图30所示,触感片夹取组装装置77包括触感片夹取支架771、触感片夹取横移气缸772、触感片升降气缸安装座773、触感片夹取升降气缸774、触感片夹取升降板775、第九滑轨组件776和触感片夹子气缸777,触感片夹取横移气缸772装设在触感片夹取支架771上,触感片夹取横移气缸772带动触感片升降气缸安装座773往靠近或远离第二流水线做横向移动,触感片夹取升降板775通过第九滑轨组件776与触感片升降气缸安装座773滑动连接,触感片夹取升降气缸774装设在触感片升降气缸安装座773上并带动装设在触感片夹取升降板775上的触感片夹子气缸777上下移动。

工作时,从触感片料带放料盘72输送出来的触感片料带在经过触感片料带托架73后会伸入到触感片料带送料装置76的触感片料带进料导向座76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之后由触感片料带送料气缸764带动触感片料带送料钩安装座765上的触感片料带送料钩766伸入到触感片料带进料导向座761的料带导向通道内将触感片料带向前推动,从而将触感片料带推动穿过下拉切刀块755的下拉切刀孔,接着触感片冲切气缸753带动下拉切刀块755向下移动,此时下拉切刀块755能够与触感片冲切凹模座752相配合下拉切断触感片料带中的触感片。在下拉切刀块75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拉切刀块755能够带动浮顶下压块756压下压料带浮顶块758,使压料带浮顶块758底部的触感片料带定位针759压住触感片料带,这样便于触触感片料带送料气缸764带动触感片料带送料钩766回退。

当触感片冲切完成后,在触感片夹取组装装置77的触感片夹取横移气缸772和触感片夹取升降气缸774的带动下,触感片夹子气缸777将触感片夹取到上盖上料机构6,使触感片与位于上盖错位推料块627上的上盖组合安装,再由上盖错位推料块627将其组件推入到第二流水线的第二输送带20上。

如图2、图31至图34所示,第二流水线包括第二输送带20、用于将装有触感片的上盖错位移送到直振输送轨道的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21、直振输送轨道22、用于将热铆好触感片的上盖错位移送到第三输送带23的输送轨道错位移料装置24、第三输送带23和用于将上盖半成品错位移送到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10的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25,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21位于第二输送带20的末端与直振输送轨道22的起始端之间,输送轨道错位移料装置24位于直振输送轨道22的末端与第三输送带23的起始端之间,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25位于第三输送带23的末端,上盖上料机构6的出料端位于第二输送带20的起始端,上盖及触感片组件热铆机构8位于直振输送轨道22的侧边,按挚上料组装机构9位于输送轨道错位移料装置24与第三输送带23的交接处。

如图31和图32所示,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21包括输送带错位移料支架211、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212、排不良品错位移料气缸213、移料气缸滑座214、移料气缸滑块215、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排不良品下料气缸217、排不良品下料块218、排不良品滑道219、排不良回收盒2110、第一错位推料气缸2111、第一错位推料座2112、用于将第二输送带20输出来的两个装有触感片的上盖同时错位的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和用于将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上的已铆接好触感片的上盖推入到直振输送轨道22的第一错位推料块2114,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212、移料气缸滑座214、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装设在输送带错位移料支架211上并分别与第二输送带20相垂直,排不良品错位移料气缸213通过移料气缸滑块215滑动连接在移料气缸滑座214上,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212带动移料气缸滑块215上的排不良品错位移料气缸213沿第二输送带20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排不良品错位移料气缸213与置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上的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传动连接并带动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沿第二输送带20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呈u型形状,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上装设有位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的两推臂中间的阻挡定位块2115,阻挡定位块2115上开设有上盖定位槽,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顶部设有用于检测上盖是否装有触感片的第一光纤感应器2116,排不良品下料气缸217装设在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两侧,排不良品下料气缸217带动排不良品下料块218沿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排不良品滑道219装设在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两侧底部并延伸至排不良回收盒2110,第一错位推料气缸2111和第一错位推料座2112分别装设在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出料口一侧,第一错位推料气缸2111带动第一错位推料块2114穿过第一错位推料座2112并沿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以将位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出料口的上盖推入到直振输送轨道22。

当连续三个上盖从第二输送带20输送出来后,第一个上盖会置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的第一根推臂的卡槽中,第二个上盖会置于阻挡定位块2115的上盖定位槽中(固定不动),第三个上盖会置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的第二根推臂的卡槽中。之后第一光纤感应器2116能够检测置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的卡槽内的上盖是否装有触感片,若上盖漏装触感片,则排不良品错位移料气缸213会推动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将置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的卡槽内的第一个不良上盖和第三个不良上盖推送到排不良位置,此时排不良品下料气缸217能够通过排不良品下料块218将第一个不良上盖和第三个不良上盖下料,若上盖已装有触感片,则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212会带动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件2113将第一个上盖和第三个上盖错位移动到上盖及触感片组件热铆机构8(如图35所示)的热铆位置,当上盖及触感片组件热铆机构8将上盖与触感片热铆完成后,第一错位推料气缸2111带动第一错位推料块2114穿过第一错位推料座2112并沿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以将位于第二输送带错位移料座216的出料口的上盖及触感片组件推入到直振输送轨道22。

如图33所示,输送轨道错位移料装置24包括输送轨道错位移料支架241、输送轨道错位移料气缸242、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座243、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块244、第二错位推料气缸245、第二错位推料座246和用于将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块244错位移送过来的已铆接好触感片的上盖推入到第三输送带23的第二错位推料块247,输送轨道错位移料气缸242、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座243和第二错位推料座246分别装设在输送轨道错位移料支架241上,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座243与直振输送轨道24和第二错位推料座246相垂直,输送轨道错位移料气缸242带动置于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座243上的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块244沿直振输送轨道24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第二错位推料气缸245带动置于第二错位推料座246上的第二错位推料块247沿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座243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

当热铆完的上盖及触感片组件从直振输送轨道24输送出来时,输送轨道错位移料气缸242带动输送轨道错位移料块244将上盖及触感片组件错位移动到第二错位推料座246,之后第二错位推料气缸245带动置于第二错位推料座246上的第二错位推料块247将上盖及触感片组件推入到第三输送带23。

如图34所示,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25包括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251和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块252,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251带动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块252沿第三输送带23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

当上盖半成品从第三输送带23输送出来时,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气缸251带动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块252将上盖半成品错位移送到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10。

如图36所示,按挚上料组装机构9包括按挚上料装置91、用于将按挚上料装置91输送出来的按挚进行错位的按挚错位移料装置92和用于将错位后的按挚夹取组装到位于第二流水线的上盖上的按挚夹取组装装置93,按挚错位移料装置92垂直装设在按挚上料装置91的出料口,按挚夹取组装装置93装设在按挚上料装置91的出料口一侧。

具体而言,如图36所示,按挚上料装置91包括按挚振动盘911、按挚送料轨道912和按挚直线送料器913,按挚送料轨道912连接在按挚振动盘911的出料口,按挚直线送料器913装设在按挚送料轨道912的底部。

如图37所示,按挚错位移料装置92包括按挚错位支架921、按挚错位移料座922、按挚错位移料气缸923和按挚错位移料块924,按挚错位移料座922和按挚错位移料气缸923分别装设在按挚错位支架921上,按挚错位移料气缸923带动位于按挚错位移料座922内的按挚错位移料块924沿与按挚上料装置91的出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横向移动。

如图37所示,按挚夹取组装装置93包括按挚夹取组装支架931、按挚夹取组装横移气缸932、按挚夹取组装升降气缸933和按挚夹子气缸934,按挚夹取组装横移气缸932装设在按挚夹取组装支架931上,按挚夹取组装横移气缸932带动按挚夹取组装升降气缸933做靠近或远离上盖半成品的横向移动。

当按挚从按挚送料轨道912输送出来时,按挚错位移料气缸923能够带动按挚错位移料块924将按挚错位,之后在挚夹取组装横移气缸932和按挚夹取组装升降气缸933的带动下,按挚夹子气缸934将按挚夹取组装到上盖上,使按挚、上盖和触感片组成上盖半成品。

如图38所示,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10包括上盖半成品中转座101、上盖半成品横移升降装置102、用于将由第二流水输送过来的上盖半成品夹取旋转180度并放置在上盖半成品中转座101上的上盖半成品夹持旋转装置103和用于将放置在上盖半成品中转座101上的吸取组装到位于第一流水线的底座半成品上的上盖半成品吸取组装装置104,上盖半成品夹持旋转装置103和上盖半成品吸取组装装置104分别装设在上盖半成品横移升降装置102上。

具体而言,如图39所示,上盖半成品横移升降装置102包括半成品横移升降支架1021、第十滑轨组件1022、上盖半成品横移板1023、上盖半成品横移气缸1024、上盖半成品夹持升降气缸1025、第十一滑轨组件1026、上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板1027、第一上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气缸1028和第二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气缸1029,上盖半成品横移板1023通过第十滑轨组件1022与半成品横移升降支架1021滑动连接,上盖半成品横移气缸1024装设在半成品横移升降支架1021上并带动上盖半成品横移板1023在第一流水线的末端与成品翻转送料机构13之间横向移动,上盖半成品夹持升降气缸1025装设在上盖半成品横移板1023上,上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板1027通过第十一滑轨组件1026与上盖半成品横移板1023滑动连接,第一上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气缸1028装设在上盖半成品横移板1023上并带动上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板1027上下移动,第二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气缸1029装设在上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板1027上。

如图39所示,上盖半成品夹持旋转装置103包括上盖半成品夹子旋转气缸1031,上盖半成品夹子旋转气缸1031通过夹子旋转气缸安装座1032与上盖半成品夹持升降气缸1025传动连接并由其带动上下移动,

如图39所示,上盖半成品吸取组装装置104包括半成品吸头安装座1041、上盖半成品吸头1042和上盖半成品组装定位针1043,半成品吸头安装座1041通过半成品吸头安装板1044与第二盖半成品吸取升降气缸1029传动连接并由其带动上下移动,上盖半成品吸头1042和上盖半成品组装定位针1043分别装设在半成品吸头安装座1041上。

当上盖半成品由第三输送带错位移料装置25错位移送到上盖半成品旋转组装机构10的工位时,上盖半成品夹子旋转气缸1031能够夹取错位移送过来的上盖半成品并旋转180度后放置在上盖半成品中转座101上,之后上盖半成品吸头1042将上盖半成品吸取组装到位于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上的底座半成品上。

如图40所示,成品翻转送料机构13包括用于将由第一流水线输送过来的开关成品翻转180度的成品翻转装置131和用于将翻转后的开关成品推入到成品搬运机构14的成品推料装置132,成品翻转装置131的进料口对准第一流水线的末端,成品推料装置132位于成品翻转装置131的出料口,成品翻转装置131的出料口对准成品搬运机构14的进料口。

具体而言,如图41所示,成品翻转装置131包括开关成品翻转支架1311、开关成品翻转气缸1312、开关成品翻转块1313和两块护板1314,开关成品翻转气缸1312和两块护板1314分别装设在开关成品翻转支架1311上,开关成品翻转气缸1312带动位于两块护板1314之间的开关成品翻转块1313旋转,开关成品翻转块131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关成品放置孔。

如图41所示,成品推料装置132包括开关成品推料气缸1321和成品推料气缸支架1322,开关成品推料气缸1321装设在成品推料气缸支架1322上,开关成品推料气缸1321的输出轴能够插入到开关成品翻转块1313的其中一个开关成品放置孔内。

当键盘开关成品被第二推送轨道装置18推入到开关成品翻转块1313一侧的开关成品放置孔中时,开关成品翻转气缸1312能够带动位于两块护板1314之间的开关成品翻转块1313旋转180度,之后开关成品推料气缸1321的输出轴能够插入到开关成品翻转块1313的开关成品放置孔内将翻转后的键盘开关成品推入到成品搬运机构14的成品搬运轨道141内。

如图42和图43所示,成品搬运机构14包括成品搬运轨道141和用于推动位于成品搬运轨道141内的开关成品移动的成品轨道推送装置142,成品轨道推送装置142位于成品搬运轨道141的侧边并可插入到成品搬运轨道141的内部。

具体而言,如图43和图44所示,成品轨道推送装置142包括成品轨道推送支架1421、第十二滑轨组件1422、插入传动板1423、插入传动气缸1424、第十三滑轨组件1425、成品轨道推送块安装座1426、成品轨道推送气缸1427和可插入到成品搬运轨道141的内部推动开关成品移动的成品轨道推送块1428,插入传动板1423通过第十二滑轨组件1422与成品轨道推送支架1421滑动连接,插入传动气缸1424装设在成品轨道推送支架1421上并带动插入传动板1423沿成品搬运轨道141的垂直方向横向移动,成品轨道推送块安装座1426通过第十三滑轨组件1425与插入传动板1423滑动连接,成品轨道推送气缸1427装设在插入传动板1423上并带动成品轨道推送块安装座1426上的成品轨道推送块1428沿成品搬运轨道141的长度方向横向移动。

当键盘开关成品被推入到成品搬运轨道141内时,在插入传动气缸1424和成品轨道推送气缸1427的带动下,成品轨道推送块1428能够带动成品搬运轨道141内的键盘开关成品往出料方向移动。

如图45和图46所示,成品测试机构30包括成品测试支架301、成品测试升降气缸302、探针安装座303、用于接触开关成品的端子与触感片以检测其是否导通的探针304和用于夹住上盖两侧的挂耳使其与底座的卡扣扣合到位的扣合夹子气缸305,成品测试升降气缸302装设在成品测试支架301上,成品测试升降气缸302带动装设在探针304安装座303上的探针304和扣合夹子气缸305上下移动。

当键盘开关成品在成品搬运轨道141内被推动到成品测试机构30的工位时,成品测试升降气缸302能够带动探针304和扣合夹子气缸305向下移动,此时探针304与键盘开关成品的端子与触感片相接触以检测其是否导通,扣合夹子气缸305能够夹住上盖两侧的挂耳使其与底座的卡扣扣合到位。

如图42所示,不良成品落料机构40包括不良品落料气缸401、不良品落料气缸支架402和不良品落料块403,不良品落料气缸401装设在不良品落料气缸支架402上,不良品落料气缸401带动不良品落料块403将成品搬运轨道141内的开关成品拉出卸料。

若成品测试机构30检测到键盘开关成品为不良品,则当键盘开关成品输送到不良成品落料机构40的工位时,不良品落料气缸401能够带动不良品落料块403将成品搬运轨道141内的开关成品拉出卸料。

如图47所示,点油机构50包括点油支架501、第十四滑轨组件502、点油横移气缸503、点油升降气缸504、点油升降气缸安装座505和带有针头的点油阀506,点油升降气缸安装座505通过第十四滑轨组件502与点油支架501滑动连接,点油横移气缸503装设在点油支架501上并带动点油升降气缸安装座505做靠近或远离成品搬运机构14的横向移动,点油升降气缸504装设在点油升降气缸安装座505上并带动点油阀506上下倾斜移动。

当键盘开关成品在成品搬运轨道141内被推动到点油机构50的工位时,点油升降气缸504能够带动点油阀506下降,对键盘开关成品的扭簧进行点油。

当键盘开关成品点油完成后,成品热铆机构15(如图35所示)能够将键盘开关成品中的上盖与底座热铆固定。热铆完成后,键盘开关成品从成品搬运轨道141的末端下落到开关成品收集盒60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实现将键盘开关的各部件自动组装成完整的产品,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能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