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接口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886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接口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接口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接口是设备与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端口,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终端等信息通讯产品及相关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一些新兴消费电子的与日俱增,消费者对通信接口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在目前现有技术中,通信接口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多次模内注塑及导电端子固定等制程,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接口及电子装置,以简化该通信接口的制作工艺、节约其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主体胶芯,其一体成型;多个导电端子,均沿平行于所述通信接口插接方向插嵌于所述主体胶芯。其中,所述主体胶芯包括连接端和接口端,所述连接端内设置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沿平行于所述通信接口插接方向贯穿所述连接端;所述接口端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凹槽与一所述通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凹槽的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与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所述通孔相通。其中,所述导电端子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插入,直至嵌入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外。其中,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组导电端子及第二组导电端子;所述多个通孔包括第一组通孔及第二组通孔,所述第一组通孔及所述第二组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端的平行于所述通信接口插接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凹槽包括第一组凹槽及第二组凹槽;所述第一组导电端子、所述第一组通孔及所述第一组凹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组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组通孔及所述第二组凹槽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组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组导电端子数量相同,且呈反向对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组导电端子及所述第二组导电端子均包括5个导电端子。其中,所述通信接口进一步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主体胶芯及所述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外壳进一步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置所述接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一侧面的两侧边的外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用于固定所述通信接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通信接口。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接口的主体胶芯为一体成型的单体,在通信接口的制作工艺中,只需将导电端子插嵌于主体胶芯上,即可完成通信接口的制作,该结构简单,能够简化通信接口的制作工艺,降低其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通信接口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通信接口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实施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图2实施例主体胶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实施例主体胶芯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通信接口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通信接口101包括主体胶芯102及多个导电端子103,多个导电端子103均沿平行于通信接口101插接方向插嵌于主体胶芯102。其中,主体胶芯102一体成型,也就是说主体胶芯102是一个不能分割的单体,并不是由其它组件构成的。本实施例通信接口101为通用串行总线(英语:universalserialbus,缩写:usb)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终端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01还可以是网线接口、同轴接口、火线接口或光线接口等。本实施例的导电端子103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可以导电的金属片等。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信接口101的主体胶芯102为一体成型的单体,在通信接口101的制作工艺中,只需将导电端子103插嵌于主体胶芯102上,即可完成通信接口101的制作,该结构简单,能够简化通信接口101的制作工艺,降低其生产成本。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接口,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通信接口在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接口的基础上进行描述。请一并参阅图2a、图2b、图3a及图3b,图2a是本发明通信接口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实施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图2实施例主体胶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实施例主体胶芯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通信接口201进一步包括外壳202,外壳202为中空结构,外壳202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主体胶芯203及多个导电端子204,外壳202进一步形成第一开口205和第二开口206,本实施例的主体胶芯207包括连接端208和接口端209,第一开口205用于容置接口端209,便于接口端209插接外部设备,第二开口206用于容置连接端208,便于将导电端子204引出。可选地,为将通信接口201固定于电路板210上,本实施例的外壳202的侧面两侧边的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固定脚211,固定脚211用于将通信接口201固定在电路板210上。本实施例的外壳202的侧面为面向电路板210的一侧,便于引出导电端子204。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主体胶芯203连接端208内设置有多个通孔212,且通孔212沿平行于通信接口201插接方向贯穿连接端208;接口端209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213,且凹槽213与通孔212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凹槽213与一通孔212位于同一直线上,凹槽213的靠近通孔212的一端与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通孔212相通。其中,连接端208用于将通信接口201与提供电信号的电路板210连接,接口端209用于将通信接口201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电路板210通过通信接口201与该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本实施例主体胶芯203的一一对应的凹槽213与通孔212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便于导电端子204能从通孔212远离凹槽213的一端插入,并嵌入凹槽213内。本实施例的多个凹槽213远离通孔212的一端选择性的延伸至接口端209表面的不同位置,以使多个导电端子201的嵌入凹槽213内的一端选择性的延伸至不同的位置;导电端子204远离凹槽213的一端延伸至通孔212远离凹槽213的一端外,便于与电路板210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主体胶芯203的用于容纳导电端子204的通孔212与凹槽213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如采用凹槽替换通孔212等。可选地,多个导电端子204包括第一组导电端子214及第二组导电端子215;主体胶芯203的多个通孔212包括第一组通孔216及第二组通孔217,第一组通孔216及第二组通孔217分别设置于连接端208的平行于通信接口201插接方向的相对两侧;凹槽213包括第一组凹槽218及第二组凹槽219;其中,第一组导电端子214、第一组通孔216及第一组凹槽218对应设置,第二组导电端子215、第二组通孔217及第二组凹槽219对应设置。为实现通信接口201无正反面区别,正反面都可以插接,本实施例主体胶芯203的第一组导电端子214与第二组导电端子215数量相同,且呈反向对称设置。该反向对称设置是指第一组导电端子214中的导电端子204与第二组导电端子215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导电端子204成轴对称关系。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组导电端子204与第二组导电端子215均包括5个导电端子204。各导电端子204功能定义如下表所示:表1通信接口导电端子功能定义第一组导电端子307a1a2a3a4a5功能定义gndvbuscc1d+d-第二组导电端子308b1b2b3b4b5功能定义d-d+cc2vbusgnd其中,gnd为接地、vbus为电源、cc1及cc2为正反插接标识、d+为正电压数据、d-为负电压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组导电端子213与第二组导电端子214呈反向对称设置。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电子装置401包括通信接口402。本实施例电子装置40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403,通信接口402用于将处理器403与外部设备404连接,使处理器403与外部设备404进行通信。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电子装置401的通信接口402结构简单,能简化通信接口402的制作工艺,节约其生产成本,进而简化电子装置401的制作工艺,节约其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