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断路器的螺旋式灭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1004发布日期:2018-06-05 20: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断路器的螺旋式灭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断路器的螺旋式灭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力断路器是一种在电力中起到对电路的短路、过载、漏电起到保护作用的开关,能够在电路短路、过载和漏电发生时起到切断电路的作用,电路在接通或者闭合过程中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会产生高温高热的电弧,若电弧无法迅速的导出并且熄灭,将会烧蚀两触头之间的接触点,并且对电力断路器的壳体造成较大的破坏,更重要的是电弧会使电路断开延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灭弧机构对于电力短路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为增加对突发大电流的电弧的熄灭作用,设计更为可靠的灭弧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电力断路器的螺旋式灭弧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断路器的螺旋式灭弧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力断路器的螺旋式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端、U形支耳、开关块、第一固定板、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第一齿轮、第三皮带轮、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双锥齿轮、螺旋杆、第一锥齿轮、引弧板、第三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轴、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驱动齿轮、第四固定轴、回位弹簧、限位板、第五固定轴、第一T形槽、第二T形槽、圆柱销、第六固定轴、第二T形块、第一T形块、第七固定轴、第四皮带轮、第二齿轮、第二皮带轮、第三齿轮、第一单向环、第二单向环、第四锥齿轮,其中U形支耳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端面一侧;开关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U形支耳上;驱动齿轮安装在圆柱销上;第一固定板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开有第一T形槽与第二T形槽;第一固定板下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端面上;第七固定轴一端安装有第一T形块;第七固定轴通过第一T形块与第一T形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六固定轴一端安装有第二T形块;第六固定轴通过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七固定轴上,且第二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第四皮带轮安装在第七固定轴上;第三齿轮安装在第六固定轴上,且第三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第六固定轴上;第一T形槽与第二T形槽内均安装有回位弹簧;第一T形槽内的回位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一T形槽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T形块端面上;第二T形槽内的回位弹簧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槽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块端面上;第二固定板下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端面远离U形支耳一侧;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二锥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第四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三皮带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第二皮带安装在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上;第三锥齿轮通过第一单向环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且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第四锥齿轮通过第二单向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且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呈90度分布;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固定轴远离第四锥齿轮一端上;第一皮带轮一侧外圆面上开有外齿;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固定轴上,且第一皮带轮外圆面上所开外齿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皮带安装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上;双锥齿轮两端均具有锥形齿;双锥齿轮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第五固定轴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下端面上;限位板一端安装在第五固定轴端面上;双锥齿轮通过T形环槽与限位板的配合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且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四固定板上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下端面上;螺旋杆外圆面上开有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的旋转方向相同,但是第一螺旋槽的螺距是第二螺旋槽螺距的2倍;螺旋杆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第一锥齿轮安装在螺旋杆上,且第一锥齿轮与双锥齿轮啮合;固定端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固定端上端面与开关块配合;引弧板一端安装在固定端下端面上,且引弧板与螺旋杆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T形块与第七固定轴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圆板连接;第二T形块与第六固定轴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圆板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开关块焊接在圆柱销外圆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齿轮通过键安装在圆柱销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回位弹簧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T形块与第一T形槽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

相对于传统的断路器技术,本发明U形支耳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端面一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圆柱销,同时便于开关块运动;开关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U形支耳上的作用是与固定端上端面配合,从而达到断路器开合的作用;驱动齿轮安装在圆柱销上的作用是便于将圆柱销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齿轮或者第三齿轮上;第一固定板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开有第一T形槽与第二T形槽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T形块与第二T形块;第一固定板下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七固定轴与第六固定轴;第七固定轴一端安装有第一T形块的作用是使得第一T形块与第一T形槽形成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七固定轴可以沿第一T形槽滑动;第七固定轴通过第一T形块与第一T形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齿轮和第四皮带轮;第六固定轴一端安装有第二T形块的作用是与第二T形槽形成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六固定轴可以沿第二T形槽滑动;第六固定轴通过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三齿轮与第二皮带轮;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七固定轴上,且第二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作用是将驱动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七固定轴上;第四皮带轮安装在第七固定轴上的作用是通过第二皮带,从而将第七固定轴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三皮带轮上;第三齿轮安装在第六固定轴上,且第三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作用是将驱动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六固定轴上;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第六固定轴上的作用是通过第一皮带的作用,从而将第六固定轴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皮带轮上;第一T形槽与第二T形槽内均安装有回位弹簧的作用是便于第一T形块与第二T形块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第二固定板下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上端面远离U形支耳一侧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一固定轴、第四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三锥齿轮或者第四锥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双锥齿轮上;第四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三皮带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三皮带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的作用是便于第二皮带带动第四固定轴运动;第三锥齿轮通过第一单向环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且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作用是便于第三锥齿轮可以驱动第二锥齿轮运动,但是第二锥齿轮不会驱动第三锥齿轮运动;第二固定轴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四锥齿轮和第一齿轮;第四锥齿轮通过第二单向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且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呈90度分布的作用防止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同时当第四锥齿轮可以驱动第二锥齿轮运动,第二锥齿轮不会驱动第四锥齿轮运动,从而达到单向驱动的目的;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固定轴远离第四锥齿轮一端上的作用是与第一皮带轮外圆面上所开的外齿配合,从而将第一皮带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固定轴上;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固定轴上,且第一皮带轮外圆面上所开外齿与第一齿轮啮合的作用是便于第一皮带可以驱动第三固定轴运动;双锥齿轮两端均具有锥形齿的作用是便于第二锥齿轮可以通过双锥齿轮驱动第一锥齿轮运动;双锥齿轮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的限位板配合,从而达到安装双锥齿轮的目的;第五固定轴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下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限位板;限位板一端安装在第五固定轴端面上的作用是在限制双锥齿轮运动的同时不会影响双锥齿轮围绕自身轴线运动的目的;双锥齿轮通过T形环槽与限位板的配合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且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二锥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锥齿轮上;第四固定板上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下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螺旋杆;螺旋杆外圆面上开有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的旋转方向相同,但是第一螺旋槽的螺距是第二螺旋槽螺距的2倍的作用是第一螺旋槽在适应电弧运动过程中,螺旋杆又可以将电弧分割为许多段,从而使得电弧可以更好的被螺旋杆消灭;第一锥齿轮安装在螺旋杆上,且第一锥齿轮与双锥齿轮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双锥齿轮上的运动传递到螺旋杆上;固定端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固定端上端面与开关块配合的作用是与开关块配合,从而达到断路器开合的目的;引弧板一端安装在固定端下端面上,且引弧板与螺旋杆配合的作用是便于将断路器开合过程中形成的电弧引导在螺旋杆处;第一T形块与第七固定轴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圆板连接的作用是,当第七固定轴在沿第一T形槽运动的过程中,第七固定轴又可以围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第二T形块与第六固定轴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圆板连接的作用是,当第六固定轴在沿第二T形槽运动的过程中,第六固定轴又可以围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第一T形块与第一T形槽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的作用是便于第一T形块运动。

在使用过程中,当断路器在合上过程中时,开关块将会在人的作用下围绕圆柱销运动,运动的开关块将会带动圆柱销运动,圆柱销将会带动驱动齿轮运动,驱动齿轮将会带动第二齿轮沿第一T形槽运动,此时的第二齿轮将不会和驱动齿轮啮合,此时的第二齿轮将会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沿第一T形槽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的驱动齿轮将会和第三齿轮啮合,运动的驱动齿轮将会驱动第三齿轮运动,第三齿轮将会驱动第六固定轴运动,第六固定轴将会驱动第二皮带轮运动,运动的第二皮带轮将会驱动第一皮带运动,第一皮带将会驱动第二皮带轮运动,第二皮带轮将会驱动第一齿轮运动,第一齿轮将会驱动第二固定轴运动,第二固定轴将会驱动第二单向环运动,第二单向环将会驱动第四锥齿轮运动,第四锥齿轮将会驱动第二锥齿轮运动;第二锥齿轮将会驱动双锥齿轮运动,同时运动的第二锥齿轮将会在第一单向环的作用下不会驱动第三锥齿轮运动;双锥齿轮将会驱动第一锥齿轮运动;第一锥齿轮将会驱动螺旋杆运动;运动螺旋杆将会在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的作用下将断路器合上一瞬间形成的电弧,分割成许多段,同时旋转的螺旋杆将会适应电弧的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旋槽可以随时适应电弧的运动,使得电弧的能量可以被螺旋杆全部吸收;当断路器在打开过程中时,开关块将会在人的作用下围绕圆柱销运动,运动的开关块将会带动圆柱销运动,圆柱销将会带动驱动齿轮运动,驱动齿轮将会带动第三齿轮沿第二T形槽运动,此时的第三齿轮将不会和驱动齿轮啮合,此时的第三齿轮将会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沿第二T形槽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的驱动齿轮将会和第二齿轮啮合,运动的驱动齿轮将会驱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将会驱动第七固定轴运动,第七固定轴将会驱动第四皮带轮运动,运动的第四皮带轮将会驱动第二皮带运动,第二皮带将会驱动第三皮带轮运动,第三皮带轮将会驱动第四固定轴运动,第四固定轴将会驱动第一单向环运动,第一单向环将会驱动第三锥齿轮运动,第三锥齿轮将会驱动第二锥齿轮运动;第二锥齿轮将会驱动双锥齿轮运动,同时运动的第二锥齿轮将会在第二单向环的作用下不会驱动第四锥齿轮运动;双锥齿轮将会驱动第一锥齿轮运动;第一锥齿轮将会驱动螺旋杆运动;运动螺旋杆将会在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的作用下将断路器打开一瞬间形成的电弧,分割成许多段,同时旋转的螺旋杆将会适应电弧的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旋槽可以随时适应电弧的运动,使得电弧的能量可以被螺旋杆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U形支耳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开关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锥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螺旋杆结构(一)示意图。

图8是螺旋杆结构(二)示意图。

图9是第一限位圆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限位圆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固定端;2、U形支耳;3、开关块;4、第一固定板;5、第一皮带;6、第二皮带;7、第一皮带轮;8、第一齿轮;9、第三皮带轮;10、第二固定板;11、第三固定板;12、双锥齿轮;13、螺旋杆;14、第一锥齿轮;15、引弧板;16、第三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一固定轴;19、第二固定轴;20、第四固定板;21、第三固定轴;22、第一螺旋槽;23、第二螺旋槽;24、驱动齿轮;25、第四固定轴;26、回位弹簧;27、限位板;28、第五固定轴;29、第一T形槽;30、第二T形槽;31、圆柱销;32、第六固定轴;33、第二T形块;34、第一T形块;35、第七固定轴;36、第四皮带轮;37、第二齿轮;38、第二皮带轮;39、第三齿轮;40、第一单向环;41、第二单向环;42、第四锥齿轮;43、第一限位圆板;44、第二限位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它包括固定端1、U形支耳2、开关块3、第一固定板4、第一皮带5、第二皮带轮38、第一皮带轮7、第一齿轮8、第三皮带轮9、第二固定板10、第三固定板11、双锥齿轮12、螺旋杆13、第一锥齿轮14、引弧板15、第三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第一固定轴18、第二固定轴19、第四固定板20、第三固定轴21、第一螺旋槽22、第二螺旋槽23、驱动齿轮24、第四固定轴25、回位弹簧26、限位板27、第五固定轴28、第一T形槽29、第二T形槽30、圆柱销31、第六固定轴32、第二T形块33、第一T形块34、第七固定轴35、第四皮带轮36、第二齿轮37、第二皮带轮38、第三齿轮39、第一单向环40、第二单向环41、第四锥齿轮42,如图3所示,其中U形支耳2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上端面一侧;如图5所示,开关块3通过圆柱销31安装在U形支耳2上;如图5所示,驱动齿轮24安装在圆柱销31上;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板4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开有第一T形槽29与第二T形槽30;如图1、2、3所示,第一固定板4下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上端面上;如图5所示,第七固定轴35一端安装有第一T形块34;如图1、2、3所示,第七固定轴35通过第一T形块34与第一T形槽29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上;如图5所示,第六固定轴32一端安装有第二T形块33;如图1、2、3所示,第六固定轴32通过第二T形块33与第二T形槽30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上;如图5所示,第二齿轮37安装在第七固定轴35上,且第二齿轮37与驱动齿轮24啮合;如图5所示,第四皮带轮36安装在第七固定轴35上;第三齿轮39安装在第六固定轴32上,且第三齿轮39与驱动齿轮24啮合;如图5所示,第二皮带轮38安装在第六固定轴32上;如图3所示,第一T形槽29与第二T形槽30内均安装有回位弹簧26;第一T形槽29内的回位弹簧26一端安装在第一T形槽29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T形块34端面上;如图3所示,第二T形槽30内的回位弹簧26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槽30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T形块33端面上;第二固定板10下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上端面远离U形支耳2一侧;第一固定轴18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0上;第二锥齿轮17安装在第一固定轴18上;如图1、2、3所示,第四固定轴25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0上;如图6所示,第三皮带轮9安装在第四固定轴25上;如图6所示,第二皮带6安装在第三皮带轮9与第四皮带轮36上;如图6所示,第三锥齿轮16通过第一单向环40安装在第四固定轴25上,且第三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如图1、2、3所示,第二固定轴19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0上;如图6所示,第四锥齿轮42通过第二单向环41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且第四锥齿轮42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如图6所示,第四锥齿轮42与第三锥齿轮16呈90度分布;如图6所示,第一齿轮8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远离第四锥齿轮42一端上;第一皮带轮7一侧外圆面上开有外齿;如图6所示,第一皮带轮7安装在第三固定轴21上,且第一皮带轮7外圆面上所开外齿与第一齿轮8啮合;如图6所示,第一皮带5安装在第一皮带轮7与第二皮带轮38上;双锥齿轮12两端均具有锥形齿;双锥齿轮12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第五固定轴28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下端面上;限位板27一端安装在第五固定轴28端面上;如图3所示,双锥齿轮12通过T形环槽与限位板27的配合安装在第五固定轴28上,且双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如图1、2、3所示,第四固定板20上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下端面上;如图7、8所示,螺旋杆13外圆面上开有第一螺旋槽22与第二螺旋槽23,第一螺旋槽22与第二螺旋槽23的旋转方向相同,但是第一螺旋槽22的螺距是第二螺旋槽23螺距的2倍;如图1、2、3所示,螺旋杆13安装在第四固定板20上;如图1所示,第一锥齿轮14安装在螺旋杆13上,且第一锥齿轮14与双锥齿轮12啮合;固定端1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如图1、2、3所示,固定端1上端面与开关块3配合;如图1、2、3所示,引弧板15一端安装在固定端1下端面上,且引弧板15与螺旋杆13配合。

如图9、10所示,上述第一T形块34与第七固定轴35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圆板43连接;第二T形块33与第六固定轴32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圆板44连接。

上述开关块3焊接在圆柱销31外圆面上。

上述驱动齿轮24通过键安装在圆柱销31上。

上述回位弹簧26为压缩弹簧。

上述第一T形块34与第一T形槽29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

综上所述:

本发明U形支耳2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上端面一侧的作用是便于安装圆柱销31,同时便于开关块3运动;开关块3通过圆柱销31安装在U形支耳2上的作用是与固定端1上端面配合,从而达到断路器开合的作用;驱动齿轮24安装在圆柱销31上的作用是便于将圆柱销31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齿轮37或者第三齿轮39上;第一固定板4端面从上到下依次开有第一T形槽29与第二T形槽30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T形块34与第二T形块33;第一固定板4下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上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七固定轴35与第六固定轴32;第七固定轴35一端安装有第一T形块34的作用是使得第一T形块34与第一T形槽29形成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七固定轴35可以沿第一T形槽29滑动;第七固定轴35通过第一T形块34与第一T形槽29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齿轮37和第四皮带轮36;第六固定轴32一端安装有第二T形块33的作用是与第二T形槽30形成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六固定轴32可以沿第二T形槽30滑动;第六固定轴32通过第二T形块33与第二T形槽30的滑动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三齿轮39与第二皮带轮38;第二齿轮37安装在第七固定轴35上,且第二齿轮37与驱动齿轮24啮合的作用是将驱动齿轮24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七固定轴35上;第四皮带轮36安装在第七固定轴35上的作用是通过第二皮带6,从而将第七固定轴35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三皮带轮9上;第三齿轮39安装在第六固定轴32上,且第三齿轮39与驱动齿轮24啮合的作用是将驱动齿轮24上的运动传递到第六固定轴32上;第二皮带轮38安装在第六固定轴32上的作用是通过第一皮带5的作用,从而将第六固定轴32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皮带轮7上;第一T形槽29与第二T形槽30内均安装有回位弹簧26的作用是便于第一T形块34与第二T形块33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第二固定板10下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上端面远离U形支耳2一侧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一固定轴18、第四固定轴25、第二固定轴19、第三固定轴21;第一固定轴18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0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安装在第一固定轴18上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三锥齿轮16或者第四锥齿轮42上的运动传递到双锥齿轮12上;第四固定轴25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0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三皮带轮9和第三锥齿轮16;第三皮带轮9安装在第四固定轴25上的作用是便于第二皮带6带动第四固定轴25运动;第三锥齿轮16通过第一单向环40安装在第四固定轴25上,且第三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的作用是便于第三锥齿轮16可以驱动第二锥齿轮17运动,但是第二锥齿轮17不会驱动第三锥齿轮16运动;第二固定轴19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0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第四锥齿轮42和第一齿轮8;第四锥齿轮42通过第二单向环41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上,且第四锥齿轮42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第四锥齿轮42与第三锥齿轮16呈90度分布的作用防止第三锥齿轮16与第四锥齿轮42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同时当第四锥齿轮42可以驱动第二锥齿轮17运动,第二锥齿轮17不会驱动第四锥齿轮42运动,从而达到单向驱动的目的;第一齿轮8安装在第二固定轴19远离第四锥齿轮42一端上的作用是与第一皮带轮7外圆面上所开的外齿配合,从而将第一皮带轮7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固定轴19上;第一皮带轮7安装在第三固定轴21上,且第一皮带轮7外圆面上所开外齿与第一齿轮8啮合的作用是便于第一皮带5可以驱动第三固定轴21运动;双锥齿轮12两端均具有锥形齿的作用是便于第二锥齿轮17可以通过双锥齿轮12驱动第一锥齿轮14运动;双锥齿轮12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的作用是与安装在第五固定轴28上的限位板27配合,从而达到安装双锥齿轮12的目的;第五固定轴28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下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限位板27;限位板27一端安装在第五固定轴28端面上的作用是在限制双锥齿轮12运动的同时不会影响双锥齿轮12围绕自身轴线运动的目的;双锥齿轮12通过T形环槽与限位板27的配合安装在第五固定轴28上,且双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二锥齿轮17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锥齿轮14上;第四固定板20上端面安装在第三固定板11下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螺旋杆13;螺旋杆13外圆面上开有第一螺旋槽22与第二螺旋槽23,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23的旋转方向相同,但是第一螺旋槽22的螺距是第二螺旋槽23螺距的2倍的作用是第一螺旋槽22在适应电弧运动过程中,螺旋杆13又可以将电弧分割为许多段,从而使得电弧可以更好的被螺旋杆13消灭;第一锥齿轮14安装在螺旋杆13上,且第一锥齿轮14与双锥齿轮12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双锥齿轮12上的运动传递到螺旋杆13上;固定端1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固定端1上端面与开关块3配合的作用是与开关块3配合,从而达到断路器开合的目的;引弧板15一端安装在固定端1下端面上,且引弧板15与螺旋杆13配合的作用是便于将断路器开合过程中形成的电弧引导在螺旋杆13处;第一T形块34与第七固定轴35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圆板43连接的作用是,当第七固定轴35在沿第一T形槽29运动的过程中,第七固定轴35又可以围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第二T形块33与第六固定轴32之间通过第二限位圆板44连接的作用是,当第六固定轴32在沿第二T形槽30运动的过程中,第六固定轴32又可以围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第一T形块34与第一T形槽29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的作用是便于第一T形块34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为,当断路器在合上过程中时,开关块3将会在人的作用下围绕圆柱销31运动,运动的开关块3将会带动圆柱销31运动,圆柱销31将会带动驱动齿轮24运动,驱动齿轮24将会带动第二齿轮37沿第一T形槽29运动,此时的第二齿轮37将不会和驱动齿轮24啮合,此时的第二齿轮37将会在驱动齿轮24的作用下沿第一T形槽29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的驱动齿轮24将会和第三齿轮39啮合,运动的驱动齿轮24将会驱动第三齿轮39运动,第三齿轮39将会驱动第六固定轴32运动,第六固定轴32将会驱动第二皮带轮38运动,运动的第二皮带轮38将会驱动第一皮带5运动,第一皮带5将会驱动第二皮带轮38运动,第二皮带轮38将会驱动第一齿轮8运动,第一齿轮8将会驱动第二固定轴19运动,第二固定轴19将会驱动第二单向环41运动,第二单向环41将会驱动第四锥齿轮42运动,第四锥齿轮42将会驱动第二锥齿轮17运动;第二锥齿轮17将会驱动双锥齿轮12运动,同时运动的第二锥齿轮17将会在第一单向环40的作用下不会驱动第三锥齿轮16运动;双锥齿轮12将会驱动第一锥齿轮14运动;第一锥齿轮14将会驱动螺旋杆13运动;运动螺旋杆13将会在第一螺旋槽22与第二螺旋槽23的作用下将断路器合上一瞬间形成的电弧,分割成许多段,同时旋转的螺旋杆13将会适应电弧的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旋槽22可以随时适应电弧的运动,使得电弧的能量可以被螺旋杆13全部吸收;当断路器在打开过程中时,开关块3将会在人的作用下围绕圆柱销31运动,运动的开关块3将会带动圆柱销31运动,圆柱销31将会带动驱动齿轮24运动,驱动齿轮24将会带动第三齿轮39沿第二T形槽30运动,此时的第三齿轮39将不会和驱动齿轮24啮合,此时的第三齿轮39将会在驱动齿轮24的作用下沿第二T形槽30上下往复运动;此时的驱动齿轮24将会和第二齿轮37啮合,运动的驱动齿轮24将会驱动第二齿轮37运动,第二齿轮37将会驱动第七固定轴35运动,第七固定轴35将会驱动第四皮带轮36运动,运动的第四皮带轮36将会驱动第二皮带6运动,第二皮带6将会驱动第三皮带轮9运动,第三皮带轮9将会驱动第四固定轴25运动,第四固定轴25将会驱动第一单向环40运动,第一单向环40将会驱动第三锥齿轮16运动,第三锥齿轮16将会驱动第二锥齿轮17运动;第二锥齿轮17将会驱动双锥齿轮12运动,同时运动的第二锥齿轮17将会在第二单向环41的作用下不会驱动第四锥齿轮42运动;双锥齿轮12将会驱动第一锥齿轮14运动;第一锥齿轮14将会驱动螺旋杆13运动;运动螺旋杆13将会在第一螺旋槽22与第二螺旋槽23的作用下将断路器打开一瞬间形成的电弧,分割成许多段,同时旋转的螺旋杆13将会适应电弧的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旋槽22可以随时适应电弧的运动,使得电弧的能量可以被螺旋杆13吸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