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导线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6655发布日期:2018-06-16 01:3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导线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导线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碳纤维导线是一种全新结构的节能型增容导线,与常规导线相比,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大、耐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高温弧垂小、导电率高、线损低、载流量大、耐腐蚀性能好、不易覆冰等一系列优点,综合解决了架空输电领域存在的各项技术瓶颈,代表了未来架空导线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助于构造安全、环保、高效节约型输电网络,可广泛用于老线路和电站母线增容改造、新线路建设,并可用于大跨越、大落差、重冰区、高污染等特殊气候和地理场合的线路。应用在新建线路中,可提高线路的单位输送容量,确保电网的坚强性,长远经济性更好。

碳纤维导线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加工生产铝层所用的铝杆的工艺和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

在使用上述工艺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设备使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导线制造工艺,从而满足加工碳纤维导线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为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导线制造工艺。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导线制造工艺,包括加工生产铝层所用的铝杆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根待加工铝杆盘放在地上或线盘上的,铝杆通过铝杆导线架进行导向;

(2)通过铝杆校直装置对铝杆进行第一次校直;

(3)对第一次校直后的铝杆通过清洗箱进行清洗,去除铝杆表面的杂质;

(4)对铝杆进行第二次校直,保证铝杆无缠绕、无弯曲;

(5)将校直后的铝杆通过铝杆转向调节装置导向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中;

其中,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将碳纤维芯棒放在放线架上,然后,将其拉出后穿过导向装置;

(7)对碳纤维芯棒进行第一次校直;

(8)经过步骤(5)的两个铝杆和校直后的碳纤维芯棒,同时进入挤压机构,在经过高温400℃以上、压力270MPa以上的密封模腔内通过成型模具将铝杆挤成铝管;将碳纤维芯棒从成型模具进口处送入铝管中,从而完成铝管包覆碳纤维芯棒的初步工作,此处的铝管为无缝管体;

(9)利用碳纤维导线冷却装置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进行冷却;

(10)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进行第一次干燥;

(11)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的长度进行测量;

(12)通过牵引设备和拉拔设备将挤出的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拉拔为需要的外径尺寸,去除铝层和碳纤维芯棒之间的间隙,已达到铝层碳纤维芯棒达到紧密结合;

(13)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长度测量;进行两次测量可以计算长度变化率;

(14)通过的碳纤维导向收线架将碳纤维导向收入线盘上;

包括在步骤(1)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线架、在步骤(2)中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铝杆校直装置、在步骤(3)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清洗箱、在步骤(8)之前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转向调节装置、在步骤(9)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冷却装置、在步骤(10)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干燥装置、在步骤(12)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牵引装置、在步骤(14)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的收线架,所述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线架包括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U型钢,所述两根U型钢的底端通过底梁连接,每根U型钢的上端焊接一根斜支撑杆,所述两根U型钢上端连接有顶导向轮,所述顶导向轮下方设置有限位导向机构,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U型架和纵向设置的纵向U型架,所述纵向U型架上端连接横向U型架一端,所述纵向U型架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且每侧设置上下排列的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在U型钢的U型槽内滚动,所述横向U型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上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下侧的横向U型架上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纵向U型架通过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梁上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纵向U型架,且与所述纵向U型架螺纹连接。

(三)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的时候,先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下降,将铝杆从两个下导向轮之间穿过,再从两个上导向轮之间穿过,然后,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上升,到达预设高度以后,将铝杆从顶导向轮上方穿过,然后,连接下一工序的设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而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向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清洗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铝杆直向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风扇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铝杆,2-顶导向轮,3-上导向轮,4-下导向轮,5-横向U型架,6-上导向轮,7-斜向连接杆,8-下导向轮,9-纵向U型架,10-U型钢,11-底梁,12-斜支撑杆,13-第一导向杆,14-升降电机,15-第二导向杆;

图3-图5中:1-前导向机构,2-纵向轮,3-横向轮,4-支撑架,5-下固定导向轮,6-支撑平台,7-第二连接板,8-支撑块,9-后导向机构,10-后移动导向轮,11-第二调节螺栓,12-固定块,13-第一连接板,14-上移动导向轮,15-第一螺母,16-第一调节螺栓,17-第二铝杆校直装置,18-前固定导向轮,19-第二螺母;

图6-图9中:1-盖体,2-第二铝杆,3-第一铝杆,4-第一套筒,5-第一进气管,6-进水管8-限位块,9-第二进气管,10-第二套筒,11-储水腔,12-水泵,13-滤网,14-上连通腔,15-清洗块水腔。

图10-11中:1-驱动电机,2-支撑平台,3-水平旋转导向辊,4-凹槽,5-纵向固定板,6-转向导向轮,7-转向导向辊,8-斜面块,9-铝杆第二转向机构,12-下压轮,13-下压气缸,14-倒U型块。

图12-15中:1-箱盖,2-分隔板缺口,3-箱体缺口、4-箱体,5-回水腔,6-纵向分隔板,7-导向轮,8-浸泡腔,9-喷嘴,10-蛇形管,11-分水器,12-进水管,13-出箱导向轮,14-水平分隔板,15-连接水管,16-储水腔,17-循环水泵,18-沉淀板,19-冷却风扇机构,191-过滤网,192-风机,193-叶片。

图16-图17中,1-底梁,2-倒U型框架,3-支撑板,4-下盒体、5-上盒体,6-上多孔板,7-线缆,8-下多孔板,9-进气通道,10-排水管,11-透明门体,12-接水箱,13-水杯,14-进气管,15-加热箱,16-电加热棒,17-气泵。

图18-19中:1-前导向机构,2-从动轮,3-固定架,4-压紧机构,5-输送带,6-驱动电机,7-主动轮,8-后导向机构,9-限位轮,10-涨紧轮,11-倒U型架,12-配重块,13-配重杆,14-气缸,41-压紧气缸,42-滚动轮固定架,43-滚动轮。

图20-22中:2-右侧立柱,3-滑动杆,4-套筒,5-左侧立柱,6-驱动电机,7-移动机构,8-第一限位导轨,9-升降电机,10-丝杠,11-移动块,12-第二限位导轨,13-插块,14-线盘,21-连接轴,23-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加工生产铝层所用的铝杆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根待加工铝杆盘放在地上或线盘上的,铝杆通过铝杆导线架进行导向;

(2)通过铝杆校直装置对铝杆进行第一次校直;

(3)对第一次校直后的铝杆通过清洗箱进行清洗,去除铝杆表面的杂质;

(4)对铝杆进行第二次校直,保证铝杆无缠绕、无弯曲;

(5)将校直后的铝杆通过铝杆转向调节装置导向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中;

其中,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将碳纤维芯棒放在放线架上,然后,将其拉出后穿过导向装置;

(7)对碳纤维芯棒进行第一次校直;

(8)经过步骤(5)的两个铝杆和校直后的碳纤维芯棒,同时进入挤压机构,在经过高温400℃以上、压力270MPa以上的密封模腔内通过成型模具将铝杆挤成铝管;将碳纤维芯棒从成型模具进口处送入铝管中,从而完成铝管包覆碳纤维芯棒的初步工作,此处的铝管为无缝管体;

(9)利用碳纤维导线冷却装置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进行冷却;

(10)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进行第一次干燥;

(11)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的长度进行测量;

(12)通过牵引设备和拉拔设备将挤出的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拉拔为需要的外径尺寸,去除铝层和碳纤维芯棒之间的间隙,已达到铝层碳纤维芯棒达到紧密结合;

(13)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长度测量;进行两次测量可以计算长度变化率;

(14)通过的碳纤维导向收线架将碳纤维导向收入线盘上;

包括在步骤(1)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线架、在步骤(2)中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铝杆校直装置、在步骤(3)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清洗箱、在步骤(8)之前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转向调节装置、在步骤(9)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冷却装置、在步骤(10)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干燥装置、在步骤(12)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牵引装置、在步骤(14)中使用用于碳纤维导线的收线架,所述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线架包括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U型钢,所述两根U型钢的底端通过底梁连接,每根U型钢的上端焊接一根斜支撑杆,所述两根U型钢上端连接有顶导向轮,所述顶导向轮下方设置有限位导向机构,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U型架和纵向设置的纵向U型架,所述纵向U型架上端连接横向U型架一端,所述纵向U型架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且每侧设置上下排列的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在U型钢的U型槽内滚动,所述横向U型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上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下侧的横向U型架上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纵向U型架通过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梁上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纵向U型架,且与所述纵向U型架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先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下降,将铝杆从两个下导向轮之间穿过,再从两个上导向轮之间穿过,然后,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上升,到达预设高度以后,将铝杆从顶导向轮上方穿过,然后,连接下一工序的设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而且效果好。

为了使得升降更加平稳,提高操作安全性,所述升降电机的两侧的底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与所述丝杠平行设置,其穿过所述纵向U型架,且与所述纵向U型架滑动连接。

另外,水平设置的横向U型架和纵向设置的纵向U型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根斜向连接杆连接。

实施例2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铝杆校直装置,所述第一铝杆校直装置包括前导向机构、后导向机构以及支撑架、上下校直机构、水平校直机构,所述支撑架的前端设置有前导向机构、后端设置有后导向机构,所述支撑架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上下校直机构,在所述上下校直机构后侧的支撑平台上通过前后两个支撑块连接有水平校直机构,所述前导向机构、后导向机构结构对称,均包括前后侧开后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内设置有两个纵向的纵向轮和两个横向的横向轮;所述上下校直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三个上移动导向轮和四个下固定导向轮,所述上移动导向轮和下固定导向轮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水平校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包括三个后移动导向轮和四个前固定导向轮,所述后移动导向轮和前固定导向轮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铝杆依次通过前导向机构、上下校直机构、水平校直机构、后导向机构。

使用的时候,铝杆依次通过前导向机构、上下校直机构、水平校直机构、后导向机构,先穿过前导向机构的两个纵向轮之间,然后,穿过两个横向轮之间,进入上下校直机构,依次通过上移动导向轮、下固定导向轮,上移动导向轮、下固定导向轮均并排间隔设置,然后,进入水平校直机构,依次通过前固定导向轮、后移动导向轮,所述前固定导向轮、后移动导向轮并排间隔设置,最后通过后导向机构,先穿过后导向机构的两个横向轮之间,然后,穿过两个纵向轮之间,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其中,还包括第二铝杆校直装置,同时对两个铝杆进行校直,所述第二铝杆校直装置与第一铝杆校直装置呈对称结构设置,其包括第二前导向机构、第二上下校直机构、第二水平校直机构、第二后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前导向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后导向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后端,所述第二上下校直机构设置在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水平校直机构同样通过两个支撑块与支撑平台连接。

为了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导向轮的松紧度,设置了导向轮调节机构,其中,上移动导向轮通过导向轮调节机构调节其高度,所述导向轮调节机构的包括第一螺母、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轮轴滑动槽,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与第一螺母连接后,伸入所述轮轴滑动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下端连接有上移动导向轮的轮轴,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带动所述上移动导向轮上升或下降。

调节的时候,旋转调节螺栓,调节到需求的位置后,旋转螺母将位置固定。

其中,后移动导向轮通过导向轮调节机构调节其与前固定导向轮之间的距离,所述导向轮调节机构的包括第二螺母、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轮轴滑动槽,所述第二调节螺栓与第二螺母连接后,伸入所述轮轴滑动槽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下端连接有后移动导向轮的轮轴,通过旋转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带动所述后移动导向轮上升或下降。

实施例3

如图6-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盖体和箱体,所述盖体和箱体铰接连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一铝杆清洗机构,所述第一铝杆清洗机构包括连接在箱体前端的第一气体清洁机构、设置在箱体内的清洗块以及连接在箱体后端的第二气体清洁机构,所述第一气体清洁机构包括第一套筒以及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套筒横向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套筒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气体清洁机构包括第二套筒以及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套筒横向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套筒内腔连通,所述清洗块为块状结构,包括上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块,以及下侧的储水块,所述限位块设置有用于第一铝杆穿过的水平铝杆孔,所述储水块内设置有清洗块水腔,所述清洗块水腔与所述水平铝杆孔连通,连通处设置有带喷水孔的板,所述清洗块水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清洗块的下方为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清洗块连接。

使用的时候,铝杆从第一气体清洁机构的第一套筒进入,然后,通过与第一套筒的连通的第一进气管进行吹尘,然后,进入清洗块上的限位块,由于限位块上的水平铝杆孔与出水腔连通,出水腔连通有水泵,因此,通过喷水孔将铝杆进行高速水流冲洗,依次进过多个限位块的清洗,然后,进入第二气体清洁机构,利用气流进行吹尘,清洗效果较好,

上述的带喷水孔的板设置在水平铝杆孔下端面,为了提高清洗效果,在上端面也设置带喷水孔的板,且通过上连通腔与清洗块水腔连通。

其中,所述清洗块与储水腔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以便过滤到碎屑,避免堵塞循环管路。

另外,箱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有第一铝杆清洗机构结构对称的有第二铝杆清洗机构,同时进行两根铝杆的清洗。

实施例4

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撑平台以及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铝杆直向导向机构、铝杆第一转向机构,所述铝杆直向导向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水平旋转导向辊、纵向固定板、下压气缸、下压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水平旋转导向辊连接,且驱动所述水平旋转导向辊旋转,所述水平旋转导向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对两个铝杆进行导向,所述纵向固定板设置在水平旋转导向辊一侧,其上端设置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缸上连接有倒U型块,所述倒U型块的两侧板之间铰接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下压轮,两侧的下压轮分别与所述水平旋转导向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使用;所述铝杆第一转向机构包括斜面块,所述斜面块的上端面斜向设置,所述斜面块上端面上设置有两组相配合使用的转向导向轮和转向导向辊,所述转向导向轮和转向导向辊的旋转面与所述斜面块的上端面平行。

使用的时候,两个铝杆分别通过两侧的下压轮与所述水平旋转导向辊设置有凹槽相配合的结构进行限位,下压气缸带动所述下压轮下压在沟槽上,铝杆从两者形成的结构之间穿过,然后,绕在转向导向轮上,为了防止脱落,对铝杆进行限位,设置于转向导向轮相配合使用的转向导向辊,铝杆从转向导向轮和转向导向辊之间通过。因此,所述转向导向轮具有一定的斜度,因此,将其进行导向。

为了保证铝杆在进入挤压机构之前保证直向进入挤压机构,从而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设置铝杆第二转向机构,所述铝杆第二转向机构设置在芯棒的行进路线上,所述铝杆第二转向机构包括第二转向机构斜面块,所述第二转向机构斜面块,所述第二转向机构斜面块的上端面斜向设置,所述第二转向机构斜面块上端面上设置有两组相配合使用的转向导向轮和转向导向辊,所述转向导向轮和转向导向辊的旋转面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斜面块的上端面平行,第二转向机构斜面块的倾斜角度与斜面块的倾斜角度一致,从转向导向轮出来的铝杆进过铝杆第二导向机构后,进入挤压机构。

实施例5

如图12-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包括箱体和与其铰接连接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箱体弧形缺口,所述箱体通过水平分隔板将箱体分为储水箱以及浸泡箱,所述水平分隔板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水平分隔板之间为回水通道,所述回水通道的开口上设置滤网,所述回水通道的一侧为回水腔,所述支撑板上部通过纵向分隔板分为多个浸泡腔,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分隔板缺口,所述分隔板缺口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回水通道与储水腔通过连接水管连通,所述箱体的壁上设置有用于为浸泡腔供水的进水管,所述储水腔与进水管连通,且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使用的时候,将芯棒依次通过左侧的箱体缺口、多个分隔板缺口,最后通过右侧的箱体缺口进入下一工序,在浸泡腔内,通过水浸泡降温,水循环设置,浸泡腔的水通过分隔板缺口进入回水腔,进入回水腔后,通过滤网后,进入回水通道,然后,通过连接水管进入储水箱,储水箱内的水经过循环水泵进入到进水管,从而进入浸泡腔,如此循环,冷却效果好。

另外,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最右侧的浸泡腔的壁上,且箱体壁上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分水器,所述分水器通过蛇形管连接有喷嘴,通过喷嘴喷水对芯棒降温。

另外,在储水腔内设置有沉淀板,所述沉淀板与水平分隔板具有间隙,所述沉淀板将储水腔分为沉淀腔和净水腔,从连接喷嘴进来的水,先进入沉淀腔,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水漫过沉淀板的上端面,然后,进入净水腔。

为了增强冷却效果,在浸泡腔的箱体壁上设置有冷却风扇机构,所述冷却风扇机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叶片、风机以及过滤网,所述叶片为弧形叶片,其内侧端低于外侧端,使得溅起来的水从叶片回流到浸泡腔内。

实施例6

如图16-1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干燥盒,所述干燥盒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干燥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接触面上分别开有方形的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形成待干燥线缆通道,所述待干燥线缆通道贯穿干燥盒且在左右两侧均有开口,所述待干燥线缆通道上端面为带有多个孔的上多孔板,所述上盒体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通过上多孔板与待干燥线缆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进气管包括加热箱外侧段和加热箱内侧段,所述加热箱内侧段设置在加热箱内,且为迂回设置。

使用的时候,气泵通过进气管给进气通道送气,然后,利用上多孔板喷出的高速气流进行干燥,而且喷出的气流经过加热后,为热气流,干燥效果好。

其中,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水和用于给水加热的电加热棒。

其中,所述待干燥线缆通道下端面为带有多个孔的下多孔板,所述下盒体内设置有接水通道,所述接水通道通过下多孔板与待干燥线缆通道连通,所述接水通道通过接水管与接水箱连接,且深入所述接水箱内,所述接水管的出口下方设置有水杯。

所述接水箱设置在倒U型框架上,且接水箱设置有透明门体。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梁、倒U型框架、支撑板,倒U型框架下端与底梁连接,底梁与地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倒U型框架上端,所述干燥和盒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

实施例7

如图18-1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牵引装置主体,所述牵引装置主体包括纵向设置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结构对称的上输送机构和下输送机构,所述上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以及驱动电机、压紧机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旋转,从而带动输送带旋转,所述输送带之间的位置并排设置有多个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压紧气缸以及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安装在滚动轮固定架上,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与滚动轮固定架相连接,且带动所述滚动轮固定架上升或下降。

使用的时候,线缆通过上输送机构和下输送机构的输送带利用摩擦力调动所述线缆前进,所述上输送机构和下输送机构压紧气缸将所述滚动轮下压和上压,使得输送带将线缆夹紧,利用输送带旋转,带动所述线缆前进。

其中所述输送带为橡胶输送带具有弹性。

其中,所述固定架前后两侧设置有结构对称的前导向机构和后导向机构,所述前导向机构包括方形固定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两个纵向轮和两个横向轮。使得进线和保持一个较好的角度,提高加工的质量。

其中,所述滚动轮为多个且并排水平设置,随所述输送带旋转而旋转。

其中,还包括涨紧架,所述涨紧架设置在牵引装置主体前侧,线缆经过所述涨紧架后进入所述牵引装置主体,所述涨紧架包括限位轮、涨紧轮、倒U型架、配重块以及配重杆,所述倒U型架的两侧杆底端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配重杆倾斜设置,左高右低,其与所述倒U型架的左侧杆铰接连接,其左端设置有配重块,且右端设置有涨紧轮,所述倒U型架的左侧杆上、所述配重杆的下方铰接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配重杆铰接连接,所述涨紧轮下方设置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设置在倒U型架的右侧杆上。

线缆从左侧进入绕过涨紧轮下端面,限位轮与所述涨紧轮位置配合使用,线缆通过其两个轮之间,然后,进入牵引设备主体,利用涨紧机构,避免线缆松弛也避免扯断线缆。

实施例8

如图20-2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可调节架体以及设置在可调节架体上的线盘,所述可调节架体在并行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限位导轨和第二限位导轨上左右移动,所述左侧立柱下端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右侧立柱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左立柱上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右侧立柱上端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插入所述套筒内,且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左侧立柱以及右侧立柱设置有结构对称的纵向升降机构,所述纵向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丝杠、移动块以及插块,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立柱上,其输出轴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移动块且与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插在线盘两侧的固定孔内。

使用的时候,通过驱动电机旋转调节左右立柱的距离,从而将左右立柱上的插块插入线盘两侧的固定孔内且与所述固定孔滑动连接,通过升降电机使得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插块的高度,使用方便,效果好。

另外,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连接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左侧立柱上,其通过链条驱动所述连接轴旋转,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轮组,所述轮组包括与连接轴滑动连接的两个滚动轮,所述两个滚动轮卡在导轨上,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所述连接轴旋转,从而使得滚动轮旋转,进而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