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式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921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导式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残疾人辅助器具和电源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导式电源插座,便于有视力障碍的群体使用,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家居更是成为国内外研究和产品推广的焦点。残疾人作为智能家居特殊的消费者,对其有着特殊的需求。为开发出适用于残障人士的智能家居终端,提高其生活质量物品正逐渐受到各专家学者和企业的重视。

专利号为201210597090.8的“一种安全的电源插座”为引导盲人将插头插入设计了凹槽,但是盲人在使用过程中或者无视力障碍者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时仍难以对插孔进行准确定位;专利号为200920255362.X的“盲人插座”为引导盲人寻找到插座及插头,利用遥控器来启动设置在插座上的蜂鸣器以及在插孔处设置凸起来对插座进行定位,但是利用声音对插座来进行定位准确率太低,同样,在插孔周围设置一圈凸起仍难以对插孔进行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盲人引导插入结构设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导式电源插座,能够使使用者对插孔进行准确定位,方便、安全地使用该电源插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引导式电源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和设置在其上的插孔,在所述插座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平底凹台,所述平底凹台覆盖了所有插孔区域,在所述平底凹台内,至少有一个插孔处设置有凹陷结构。

其中,所述凹陷结构的底部设置在插孔内,并沿着插孔向插座主体的外表面延伸至平底凹台,且凹陷结构的外边缘接近平底凹台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式电源插座为两线式插座,其插座主体上的零线插孔处设置有凹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式电源插座为三线式插座,其插座主体上的地线和/或零线插孔处设置有凹陷结构。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插座的安全性能,所述引导式电源插座还与一遥控装置配对使用,在所述插座主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LED指示灯和蜂鸣器,在所述插座主体内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电路使得电源插座能够与一遥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配对使用。

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LED指示灯、蜂鸣器、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电压转换,为与其连接的各模块供电;所述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分别与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蜂鸣器以及LED指示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还与所述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引导式电源插座通过设置在插座主体外表面的平底凹台以及插孔处的凹陷结构所形成的二次引导结构来实现对插头接入该插座的引导,能够方便使用者尤其是视力障碍者的使用,大大节省了盲人的操作流程,提升了使用者生活的便捷性;进一步通过智能控制电路实现对插座的无线控制,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在插座插头未拔出情况下的电源导通和关断控制,提升电源插座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引导式电源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引导式电源插座的智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两线式电源插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a)为两线式电源插座的俯视图,图3(b)为两线式电源插座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三线式电源插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a)为三线式电源插座的俯视图,图4(b)为三线式电源插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的引导式电源插座,包括插座主体1和设置在其上的插孔2,在插座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平底凹台3,该平底凹台3覆盖了所有插孔区域,在平底凹台3内,至少有一个插孔处设置有凹陷结构4;在插座主体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蜂鸣器5和LED指示灯6;在该插座主体1内还设置有智能控制电路使得电源插座能够与一遥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配对使用。

如图2所示,设置在插座主体1内的智能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蜂鸣器5、LED指示灯6、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连接,为这些模块供电;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分别与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蜂鸣器5以及LED指示灯6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还与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

上述遥控装置可以采用按键式遥控器,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无线通信方式可以采用蓝牙或者wifi。在移动终端上利用应用软件app实现控制,可以减少相关遥控器硬件,app可以通过物理地址实现自动扫描并发现周围可连接控制的电源插座,然后通过app操作连接对应的电源插座并获取电源插座当前状态,同时也可以通过操作实现对电源插座的断开或闭合操作。

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遥控装置来对该引导式插座进行安全控制,将该引导式插座连接交流电,设置在插座主体1内的智能控制电路开始工作,供电模块将所连接的交流电转换为蜂鸣器5、LED指示灯6、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所需的电压等级。当使用者触发遥控装置后,遥控装置发送电源分合控制指令,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接收该电源分合控制指令并进行解析,随后传送给所述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蜂鸣器5和LED指示灯6;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首先检测插座状态,这里的插座状态指的是插孔2的带电状态,如果插孔2未带电,则将插孔2接通交流电,如果插孔2已带电,则将插孔2断开交流电,在完成插座状态切换后,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将最新的插座状态反馈给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最新的插座状态控制蜂鸣器5发出不同的指示声,例如:当插座状态为未带电,则控制蜂鸣器发出约2s的断开指示声音,当插座状态为已带电,则控制蜂鸣器发出约1s的闭合指示声音,为了便于区分,两种指示声音可以采用不同的音源;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最新的插座状态控制LED指示灯6,例如:当插座状态为已带电,则LED指示灯6亮,当插座状态为未带电,则LED指示灯6灭;最后,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将最新的插座状态反馈给遥控装置,遥控装置根据不同的插座状态做出提示,例如:当插座状态为已带电,则遥控装置震动10s,插座状态为未带电,则遥控装置震动30s。使用遥控装置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对引导式插座进行控制,蜂鸣器5和LED指示灯6使使用者所能感受到的距离范围相对较近,因此,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向遥控装置反馈插座状态,可以使使用者直接感受到插座状态的切换,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该引导式插座。

在使用时,为减少遥控器数量,可以将遥控装置与多个引导式插座进行配对使用,使得遥控装置可以控制多个电源插座,因此使用者仅需1个遥控装置即可实现对多个电源插座的无线控制,对多个电源插座进行控制的方法与对单个电源插座进行控制的方法区别仅在于,遥控装置所发送的电源分合控制指令中还包括了待响应引导式插座的物理地址,与其配对的多个电源插座在接收到电源分合控制指令后,对该指令进行解析,判断其中的物理地址是否为本地物理地址,如果是则对该指令做进一步响应,若不是本地物理地址则不再对该指令做进一步响应。这里的响应,如前所述,指的是:电源插座的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接收将解析后的电源分合控制指令传送给所述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插座状态检测及电源分合控制模块根据该电源分合控制指令对插座状态进行切换,并将切换后的插座状态反馈给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控制LED指示灯根据插座状态进行亮、灭状态切换;无线接收及控制模块控制蜂鸣器根据插座状态发出不同的指示声。可以利用电脑端专用软件修改与遥控装置所配对的电源插座,即将需要控制的电源插座的物理地址写入到遥控装置中。

常用的插头形式包括两线式和三线式,如图3所示的两线式插座,在插座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二次引导机构,该二次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一个平底凹台3,平底凹台3覆盖了两个插孔2,在平底凹台3内,两个插孔2处还设有凹陷结构4,凹陷结构4的底部设置在插孔2内,并沿着插孔向插座主体1的上表面延伸至平底凹台3,且凹陷结构4的上沿接近平底凹台3的边缘。

使用该引导式电源插座时,将待接入插头在引导式电源插座表面平移滑动,被引导至平底凹台3处,然后将电源插头插片沿着平底凹台3的边缘移动,插片被进一步引导至凹底凹陷处,从而实现引导插头插片进入插孔的目的,可以有效协助盲人有效地识别感知插孔位置。

同样的,如图4所示的三线式插座,在插座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二次引导机构,该二次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一个平底凹台3,平底凹台3覆盖了三个插孔2,在平底凹台3内,在接地线的插孔2处还设有凹陷结构4,将凹陷结构4设置在地线插孔处,可以进一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上述凹陷结构4对于两线式插座,可以在两个插孔2处均设置,也可以仅在一个插孔2处设置,相对而言,设置在零线的插孔2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同样的,对于三线式插座,可以在三个插孔2处均设置,也可以仅在一个插孔2处设置,相对而言,设置在零线和/或地线的插孔2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