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复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33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塑复合带。



背景技术:

铠装电缆、光缆是在电缆、光缆中设置钢带等机械铠装层,机械铠装层可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提高防侵蚀能力,是为易受机械破坏及极易受侵蚀的地区而设计的特种电缆。电缆加上铠装层的目的除了以上,还可以增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防老鼠撕咬。

铠装钢塑复合带是一种最常见的铠装材料,现有的这种钢塑复合带在铠装强度、耐腐蚀性、防水防潮性能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另外,现有的线缆都会在其外表面上设置热打印标记,但这种标记容易受外部磨损、环境腐蚀等因素而逐渐消失,在后期线缆维修、更换、或者出现线缆质量原因导致的事故时,不易辨识线缆信息,为相关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塑复合带,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较高的韧性和铠装强度,耐腐蚀性好,防水防潮性能好,另外,直接在复合带上设置的热打印标记不会消失,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来辨识线缆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塑复合带,该钢塑复合带用于电缆铠装,包括:从外往内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增韧层、不锈钢带铠装层、第二薄膜层、铝带层、第三薄膜层、铜带层和第四薄膜层,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每隔1~5米具有一个印有电缆信息的热打印标记,所述不锈钢带铠装层的厚度为100~120微米,所述铝带层的厚度为80~90微米,所述铜带层的厚度为50~60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层为编织增韧布,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结构相同,均是由10~15根尼龙纤维和15~20根涤纶纤维合并加捻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层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聚乙烯薄膜层、中间尼龙薄膜层和第二聚乙烯薄膜层,三层之间热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薄膜层、第三薄膜层和第四薄膜层均为聚乙烯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层、增韧层、不锈钢带铠装层、第二薄膜层、铝带层、第三薄膜层、铜带层和第四薄膜层之间通过粘结剂结合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每隔3米具有一个印有电缆信息的热打印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带铠装层的厚度为115微米,所述铝带层的厚度为85微米,所述铜带层的厚度为55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钢塑复合带,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较高的韧性和铠装强度,耐腐蚀性好,防水防潮性能好,另外,直接在复合带上设置的热打印标记不会消失,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来辨识线缆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塑复合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薄膜层,2、增韧层,3、不锈钢带铠装层,4、第二薄膜层,5、铝带层,6、第三薄膜层,7、铜带层,8、第四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钢塑复合带,该钢塑复合带用于电缆铠装,包括:从外往内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1、增韧层2、不锈钢带铠装层3、第二薄膜层4、铝带层5、第三薄膜层6、铜带层7和第四薄膜层8,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每隔1~5米具有一个印有电缆信息的热打印标记,该热打印标记位于线缆内部,不会消失,在后期线缆维修、更换、或者出现线缆质量原因导致的事故等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来辨识线缆信息,简单实用。

所述不锈钢带铠装层的厚度为100~120微米,所述铝带层的厚度为80~90微米,所述铜带层的厚度为50~60微米,不锈钢带铠装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不锈钢带铠装层、铝带层和铜带层相结合,铠装性能好,且具有较佳的屏蔽性能。

所述增韧层为编织增韧布,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结构相同,均是由10~15根尼龙纤维和15~20根涤纶纤维合并加捻而成,强度高,韧性好,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韧性和铠装强度。

所述第一薄膜层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聚乙烯薄膜层、中间尼龙薄膜层和第二聚乙烯薄膜层,三层之间热复合连接,强度高,且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所述第二薄膜层、第三薄膜层和第四薄膜层均为聚乙烯薄膜,彼此结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所述第一薄膜层、增韧层、不锈钢带铠装层、第二薄膜层、铝带层、第三薄膜层、铜带层和第四薄膜层之间通过粘结剂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每隔3米具有一个印有电缆信息的热打印标记,该热打印标记位于线缆内部,不会消失,在后期线缆维修、更换、或者出现线缆质量原因导致的事故等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来辨识线缆信息,简单实用。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带铠装层的厚度为115微米,所述铝带层的厚度为85微米,所述铜带层的厚度为55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钢塑复合带,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较高的韧性和铠装强度,耐腐蚀性好,防水防潮性能好,另外,直接在复合带上设置的热打印标记不会消失,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来辨识线缆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