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47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基站等电子设备中。随着服务器速率提升以及服务器内部空间布置越来越紧凑,传统连接器渐渐暴露出以下缺点:传统的连接器传输信号时完整性性能差,速度很难达到28Gbps/56Gbps的信号传输速度要求;传统产品的结构没有扩展性,若是做不同端子数量的产品,零部件需要全部开模才能满足要求,费时费力且成本高;传统产品的锁扣结构是单独的零部件,组装和加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传输信号完整性性能好、可达到28Gbps/56Gbps的传输密度的高速连接器组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连接器组合,包括:

一板端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外壳、第一塑胶主体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组件模块,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置于外壳内,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模块置于第一塑胶主体内,第一端子组件模块包括第一固定件和若干注塑于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一信号端子;

一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前壳、第二塑胶主体、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模块、接地片、连接线缆和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前后组装固定,所述第二塑胶主体置于前壳内,所述第二端子组件模块置于第二塑胶主体内,第二端子组件模块包括第二固定件和若干注塑于第二固定件上的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包括地线端子和差分对端子,所述连接线缆焊接固定在差分对端子上,所述接地片一端与地线端子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连接线缆连接固定,所述地线端子还与一连接片固定连接,多个地线端子通过连接片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模块的数量为一个、上下排布的两个或者呈两排两列排布的四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模块的数量与排布方式与第一端子组件模块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呈上下排布的两个第一端子组件模块通过其第一固定件连接固定,上排的第一固定件与下排的第一固定件的连接面上设有定位柱和定位槽,下排的第一固定件与上排的第一固定件的连接面上对应设有定位槽和定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呈上下排布的两个第二端子组件模块间设有导电塑胶,所述导电塑胶与地线端子接触导通,上下两个第二端子组件模块中的地线端子通过导电塑胶连接导通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包括外模和置于外模内的内模,所述前壳的后端设有若干凸缘,外模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凸缘配合固定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为金属铁壳,所述金属铁壳上设有与之一体化设计用于与板端连接器卡接固定的金属锁扣。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端连接器中的地线端子互相连接导通,大大提高其传输信号时的完整性性能,使其达到28Gbps/56Gbps的信号传输速度要求,同时将信号端子注塑到固定件上以使信号端子组件模块化,使得连接器的端子通过组合排列即可根据需求扩展成不同端子数量的产品,简单快捷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板端连接器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件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端子组件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电塑胶与上下排布的第二端子组件模块配合示意图。

图中:10-板端连接器,11-外壳,12-第一塑胶主体,13-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1-第一信号端子,132-第一固定件,133-定位柱,134-定位槽,20-线端连接器,21-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1-第二固定件,212-地线端子,213-差分对端子,22-第二塑胶主体,23-前壳,231-金属锁扣,232-凸缘,24-连接线缆,25-接地片,26-连接片,27-导电塑胶,28-内模,29-外模,29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连接器组合,包括:

一板端连接器10,所述板端连接器10包括外壳11、第一塑胶主体12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所述第一塑胶主体12置于外壳11内,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置于第一塑胶主体12内,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包括第一固定件132和若干注塑于第一固定件132上的第一信号端子13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包括呈两排两列排布的四个,每个第一固定件132上的第一信号端子131数均为26个,端子数总共为104个,当然这是经叠加组合扩展后的结果,其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的个数也可为一个或呈上下排布的两个,端子数相应为26个、52个,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所在,传统产品的结构没有扩展性,若是做不同端子数量的产品,零部件需要全部开模才能满足要求,费时费力且成本高,而本实用新型因第一信号端子131是通过模具注塑到第一固定件132上的,这样使得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化,做不同端子数量的产品直接将端子组件模块组合叠加即可,方便快捷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上下叠加的两个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通过是通过其第一固定件132连接固定,上排的第一固定件132与下排的第一固定件132的连接面上设有定位柱133和定位槽134,下排的第一固定件132与上排的第一固定件132的连接面上对应设有定位槽134和定位柱133,定位槽134和定位柱133起到防呆作用,同事可防止上排和下排的端子错位。

一线端连接器20,所述线端连接器20包括前壳23、第二塑胶主体22、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接地片25、连接线缆24和后壳,所述前壳23与后壳前后组装固定,所述第二塑胶主体22置于前壳23内,所述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置于第二塑胶主体22内,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包括第二固定件211和若干注塑于第二固定件211上的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包括地线端子212和差分对端子213,所述连接线缆24焊接固定在差分对端子213上,所述接地片25与地线端子212、连接线缆24均连接,所述地线端子212还与一连接片26固定连接,多个地线端子212通过连接片26连接为一体,接地片25和连接片26可有效改善产品传输信号的完整性性能。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的数量与排布方式与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相同,第二信号端子数量也与第一信号端子131相同,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同样包括呈两排两列排布的四个,每个第二固定件211上的第二信号端子数均为26个,端子数总共为104个,当第一端子组件模块13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四个时,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也相应为一个或者四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呈上下排布的两个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间设有导电塑胶27,所述导电塑胶27与地线端子212接触导通,上下两个第二端子组件模块21中的地线端子212通过导电塑胶27连接导通为一体,进一步提升产品传输信号的完整性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外模29和置于外模29内的内模28,所述前壳23的后端设有若干凸缘232,外模29对应位置设有与所述凸缘232配合固定的安装孔291。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23为金属铁壳,所述金属铁壳上设有与之一体化设计用于与板端连接器10卡接固定的金属锁扣231。金属锁扣231与前壳23的一体化设计,相较于传统的分离式其组装加工更方便,可有效防止线端连接器20从板端连接器10分离。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