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叠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010阅读:9716来源:国知局
高效叠瓦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领域,尤其是叠瓦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叠瓦组件。



背景技术:

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在普通组件加工工艺础上,加入特有的叠瓦流程,使得单位面积下可以叠放更多的太阳能电池片,提高组件的发电功率以及稳定性。叠瓦组件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封装工艺,使组件效率提高15%,这是组件生产技术上的一个革命性的改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 106898671A)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件。该申请通过将相邻焊接单元中相对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设置互联带,实现了光伏电池组件中太阳能电池片交错搭接的焊接方式,相比传统的由单片电池片串联焊接而成电池串的串联式焊接工艺,一定程度上可简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结构形式上呈叠瓦状的光伏电池子组件结构节凑布局合理。

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①电池串排列方式影响组件的输出功率;

②无主栅电池片正面无法焊接互联条进行连通导电,所以只能通过背面导电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叠瓦组件。

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叠瓦组件,电池片呈横列排布,所处列的电池片呈叠瓦状排布且并联连接,采用全部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可降低内部电阻损耗,提升组件输出功率;背板内设置有焊接汇流条,所述焊接汇流条包括两条横向汇流条和一条纵向汇流条:两条横向汇流条分别设置在行列排布的电池片首末行所对应的组件背板内。

优选的,所述组件的每列的串长为940.5mm,每列有36片26.125mm*26.125mm的电池片呈叠瓦状均匀排布。

具体的,所述组件的电池片共有10列,相对于常规组件横向6串的结构,我们的方案可增加每串组件电压,提升组件输出功率。

优选的,所述焊接汇流条的厚度为0.15mm,以降低隐裂、破片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两条横向汇流条上均设有导电胶焊接点,用于同电池片背面相对应的焊接点实现低温焊接。

具体的,所述组件背板及两条横向汇流条是一体结构,为可导电式背板,以实现焊接汇流条精确定位,降低因操作时偏移导致的组件外观差的风险。

具体的,所述组件背板内预设有横向汇流条装置槽线,以实现焊接汇流条精确定位,降低因操作时偏移导致的组件外观差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叠瓦组件采用新式排版,全部并联的电路连接方式降低组件内阻损耗,提高组件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新排版式叠瓦组件设计,即为横向排串(10串),常规组件排版为纵向(6串),这样可增加每串组件电压,提升组件输出功率。

焊接汇流条的厚度变薄,降低隐裂、破片的风险。

焊接汇流条上设置导电胶焊接点,用于同电池片背面相对应的焊接点实现低温焊接,低温焊接可进一步降低因高温导致的电池片隐裂及破片风险。

背面可导电式背板结构已经将焊接汇流条先精确定位在背板处,这样可省略常规组件在层叠操作过程中需要额外动作完成的汇流条焊接,防止在焊接汇流条时因员工操作或在运输过程中导致的汇流条偏移,降低因偏移导致的组件外观差风险,然后通过在焊接汇流条上涂覆与电池片背面相对应焊接点处的导电胶进行焊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组件背板内预设有横向汇流条装置槽线,以实现焊接汇流条精确定位,降低因操作时偏移导致的组件外观差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与焊接汇流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一种高效叠瓦组1,电池片2呈横列排布,所处列的电池片2呈叠瓦状排布且并联连接,采用全部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可降低内部电阻损耗,提升组件输出功率;背板6内设置有焊接汇流条,所述焊接汇流条包括两条横向汇流条3和一条纵向汇流条4:横向汇流条3主要用于组件电路走向,正极流向负极;纵向汇流条4主要用于引出线焊接接线盒。两条横向汇流条3分别设置在行列排布的电池片首末行所对应的组件背板6内。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叠瓦组件1,所述组件的每列的串长为940.5mm,每列有36片26.125mm*26.125mm的电池片2呈叠瓦状均匀排布。

实施例3:如实施例2所述的高效叠瓦组件1,所述组件的电池片2共有10列,相对于常规组件横向6串的结构,我们的方案可增加每串组件电压,提升组件输出功率。

实施例4:如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叠瓦组件1,所述焊接汇流条的厚度为0.15mm,以降低隐裂、破片的风险。

优选的实施例中,焊接汇流条的宽度为5mm。

实施例5:如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叠瓦组件1,所述两条横向汇流条3上均设有导电胶焊接点5,用于同电池片2背面相对应的焊接点实现低温焊接。背板6里的焊接汇流条可与电池片2背面焊接点通过导电胶进行低温焊接:通过层压工序可将其进行焊接,焊接温度在140~150度左右,焊接时间15-20min,这样可降低因高温导致的电池片隐裂及破片风险。

实施例6:如实施例5所述的高效叠瓦组件1,所述组件背板6及两条横向汇流条3是一体结构,形成可导电式背板7,即通过背板厂家将已经将横向汇流条3先精确定位在背板6上,这样可省略常规组件在层叠操作过程中需要额外动作完成的汇流条焊接。

实施例7:如实施例5所述的高效叠瓦组件1,所述组件背板6内预设有横向汇流条3装置槽线,横向汇流条3根据装置槽线进行焊接固定。

实施例6和实施例7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案,目的在于实现横向汇流条3的精确定位,降低因操作时偏移导致的组件外观差的风险。

基于本申请提出的最优方案,试验验证改善效果明显:

①组件输出功率较常规叠瓦组件排版高5W左右;

②组件隐裂率降低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做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