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225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中的避雷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



背景技术:

钢管构架避雷针与地线柱连接处及各分段钢管之间都通过法兰盘螺栓连接,其长细比很大,属于典型的高耸结构。从整体角度看,构架避雷针的受力类似悬臂柱的受力状态,可以按压弯构件设计。构架避雷针结构所受的荷载主要有:结构自重、风荷载、安装或检修活荷载、地震荷载、温度荷载等。由于构架避雷针重量不大,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比风荷载小,所以风荷载通常是构架避雷针结构的水平控制荷载。作用在避雷针上的风荷载主要有顺风向的稳定风和脉动风以及横风向的尾流漩涡干扰,这将引起避雷针产生水平位移和结构振动,最终导致疲劳破坏,即现有的单一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的固定不可靠,容易倒塌,不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且固定可靠、耐用的避雷针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包括接地立柱及设于接地立柱上的避雷针,避雷针包括避雷针本体及设于避雷针本体顶端的针尖,避雷针本体的下端设有上法兰,接地立柱的上端设有与上法兰配合的下法兰,其中,所述上法兰的底部设有插接柱,接地立柱的上端设有套接孔,下法兰上设有供插接柱插入套接孔内的通孔,插接柱与套接孔的插接深度为D,30cm≤D≤120cm,上法兰与下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以使接地立柱与避雷针本体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为金属插接柱并通过焊接固定于上法兰的底部,插接柱的长度为L,30cm≤L≤120cm。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为圆形柱或圆锥形柱或棱柱,套接孔的形状与插接柱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的表面设有限位筋条,套接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凹槽,限位筋条与限位凹槽配合以将插接柱的周向方向固定;或者,所述插接柱的表面设有限位凹槽,套接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筋条,限位筋条与限位凹槽配合以将插接柱的周向方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为空心插接柱;或者,所述插接柱为实心插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避雷针本体设有多段,多段避雷针本体之间通过上法兰与下法兰进行第一次固定,再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进行第二次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周围设有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第一金属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避雷针本体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支架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接地立柱固定连接,第一金属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金属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避雷针本体部分和接地立柱部分与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形成三角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均设有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第一金属支架和多个第二金属支架环绕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金属抱箍,金属抱箍的周侧设有连接片,第一金属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金属支架的第一端均通过螺栓与连接片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法兰的表面设有金属扭片,金属扭片另一端与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各自的第二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上法兰的底部设置插接柱,并在接地立柱的上端内部设置套接孔,下法兰上设有供插接柱插入套接孔内的通孔,上法兰与下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以使接地立柱与避雷针本体连接成一体,这样通过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的一次固定,再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之间的二次固定,形成多重固定结构,使得避雷针与接地立柱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更好的防止避雷针倒塌的情况发生,提升避雷针的耐用性;且即使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因为腐蚀导致固定失效,还可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之间的固定来保持避雷针不会突然倒塌,会使得避雷针倾斜,这样电力操作人员一旦看到此种情况(避雷针倾斜),即可及时对避雷针周围人员及设备进行疏散、防护,并及时对避雷针进行抢修,防止避雷针倒塌,很好的挽回了因避雷针突然倒塌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插接柱与套接孔的插接深度为D,30cm≤D≤120cm,这样不仅保证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可靠,且插接深度适宜,避免避雷针本体的重心上移后容易产生晃动,能更好的防止避雷针倒塌。当D小于30cm时,插接深度太浅,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不可靠;当D大于120cm时,插接深度太深,导致避雷针本体的重心上移,使得避雷针本体容易晃动,即容易倒塌。

2、通过将插接柱设置为金属插接柱,并通过焊接固定于上法兰的底部,这样不仅使得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的固定可靠、闹固,且方便插接柱的安装固定和加工成型,使得整体结构简单、易实现;同时,将插接柱的长度L设定在30cm至120cm之间,这样不仅保证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可靠,且插接深度适宜,避免避雷针本体的重心上移后容易产生晃动,能更好的防止避雷针倒塌。当D小于30cm时,插接柱太短,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不可靠;当D大于120cm时,插接柱太长,导致避雷针本体的重心上移,使得避雷针本体容易晃动,即容易倒塌。

3、通过将插接柱设置成圆形柱或圆锥形柱或棱柱,且套接孔的形状与插接柱的形状相匹配,这样既便于插接柱与套接孔的插接配合,且固定可靠、稳固。

4、通过限位筋条与限位凹槽的配合以将插接柱的周向方向固定,防止插接柱在套接孔内转动,使得插接柱与套接孔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可靠,从而提升了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的可靠性。

5、通过将插接柱设置为空心插接柱,减少了插接柱的加工材料,从而降低了避雷针整体的制造成本。

6、由于避雷针通常都是比较长的,如果加工成一个整体,加工难度较大,也不便安装,通过将避雷针本体设置成多段,且多段避雷针本体之间也通过上法兰与下法兰进行一次固定,再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进行二次固定,这样不仅便于避雷针整体的加工制造,还便于避雷针整体的安装固定,且多段避雷针本体之间固定可靠、不易脱落,提升避雷针整体的耐用性。

7、通过在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周围设置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且第一金属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避雷针本体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支架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接地立柱固定连接,第一金属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二金属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避雷针本体部分和接地立柱部分与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形成三角框架,由于三角框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对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进行更好的固定,即使上、下法兰因长期使用腐蚀失去固定效果,但在三角框架的支撑下也不会发生突然倒塌的情况,避免避雷针因突然倒塌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的情况。

8、通过将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均设置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第一金属支架和多个第二金属支架环绕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设置,这样在避雷针本体及接地立柱周围形成一圈三角框架,进一步提升避雷针的固定效果和稳定性,更好的避免避雷针突然倒塌的情况发生。

9、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金属抱箍,金属抱箍的周侧设有连接片,第一金属支架的第一端和第二金属支架的第一端均通过螺栓与连接片连接固定,这样便于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的安装固定,且能更好的将第一金属支架与第二金属支架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避雷针本体部分和接地立柱部分连接成一体,形成更好的整体性,从而提升避雷针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更不易突然倒塌。

10、通过在上法兰的表面设置金属扭片,金属扭片另一端与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各自的第二端连接,这样金属扭片对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各自的第二端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从而使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的连接处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避雷针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避雷针结构实施例一中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的局部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避雷针结构实施例一中避雷针本体下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避雷针结构实施例一中接地立柱上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避雷针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避雷针结构实施例四中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的局部配合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接地立柱;11、下法兰;111、通孔;12、套接孔;2、避雷针;21、避雷针本体;22、针尖;23、上法兰;24、插接柱;3、螺栓;4、第一金属支架;5、第二金属支架;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金属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重固定结构的避雷针结构,包括接地立柱1及设于接地立柱1上端的避雷针2,避雷针2包括避雷针本体21及设于避雷针本体21顶端的针尖22,避雷针本体21的下端设有上法兰23,接地立柱1的上端设有下法兰11,避雷针本体21通过上法兰23与下法兰11的配合以与接地立柱1固定。

本实施例中,上法兰23的底部设有插接柱24,接地立柱1的上端设有套接孔12,下法兰11上设有供插接柱24插入套接孔12内的通孔111,上法兰23与下法兰11通过螺栓3连接固定以使接地立柱1与避雷针本体21连接成一体,这样通过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的一次固定,再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之间的二次固定,形成多重固定结构,使得避雷针与接地立柱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从而更好的防止避雷针倒塌的情况发生,提升避雷针的耐用性;且即使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因为腐蚀导致固定失效,还可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之间的固定来保持避雷针不会突然倒塌,会使得避雷针倾斜,这样电力操作人员一旦看到此种情况(避雷针倾斜),即可及时对避雷针周围人员及设备进行疏散、防护,并及时对避雷针进行抢修,防止避雷针倒塌,很好的挽回了因避雷针突然倒塌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且,插接柱24与套接孔12的插接深度为D,30cm≤D≤120cm,本实施例中,D具体为75mm,这样不仅保证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可靠,且插接深度适宜,避免避雷针本体的重心上移后容易产生晃动,能更好的防止避雷针倒塌。

具体的,插接柱24为金属插接柱,具体为钢柱,且为圆形柱,相应的,套接孔12为圆形孔,插接柱24通过焊接固定于上法兰23的底部,样不仅使得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的固定可靠、闹固,且方便插接柱的安装固定和加工成型,使得整体结构简单、易实现,还便于插接柱与套接孔的插接配合;同时,插接柱的长度为L,30cm≤L≤120cm,本实施例中,L具体为75mm,这样不仅保证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可靠,且插接深度适宜,避免避雷针本体的重心上移后容易产生晃动,能更好的防止避雷针倒塌;还有,插接柱24为空心插接柱,这样减少了插接柱的加工材料,从而降低了避雷针整体的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D也可以为30cm、35cm、40cm、45cm、50cm、55cm、60cm、70cm、80cm、85cm、90cm、95cm、100cm、105cm、110cm、115cm、120cm等。

可以理解的,插接柱也可以为铁柱或铝合金柱。

可以理解的,L也可以为30cm、35cm、40cm、45cm、50cm、55cm、60cm、70cm、80cm、85cm、90cm、95cm、100cm、105cm、110cm、115cm、120cm等。

可以理解的,插接柱也可以为圆锥形柱或棱柱。

可以理解的,插接柱也可以为实心插接柱。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插接柱的表面设有限位筋条,套接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凹槽。

本实施例中,插接柱的表面设有限位筋条,套接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凹槽,限位筋条与限位凹槽配合以将插接柱的周向方向固定。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通过限位筋条与限位凹槽的配合以将插接柱的周向方向固定,防止插接柱在套接孔内转动,使得插接柱与套接孔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可靠,从而提升了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之间固定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插接柱的表面设有限位凹槽,套接孔的内侧壁设有限位筋条,限位筋条与限位凹槽配合以将插接柱的周向方向固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区别在于,避雷针本体设有多段。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避雷针本体21设有多段,具体为两端,多段避雷针本体21之间通过上法兰与下法兰进行一次固定,再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进行二次固定。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由于避雷针通常都是比较长的,如果加工成一个整体,加工难度较大,也不便安装,通过将避雷针本体设置成多段,且多段避雷针本体之间也通过上法兰与下法兰进行一次固定,再通过插接柱与套接孔进行二次固定,这样不仅便于避雷针整体的加工制造,还便于避雷针整体的安装固定,且多段避雷针本体之间固定可靠、不易脱落,提升避雷针整体的耐用性。

可以理解的,避雷针本体可以设置三段、四段或五段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三的区别在于,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周围设有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周围设有第一金属支架4和第二金属支架5,第一金属支架4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避雷针本体21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支架4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7与接地立柱1固定连接,第一金属支架4的第二端与第二金属支架5的第二端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之间的避雷针本体部分和接地立柱部分与第一金属支架4和第二金属支架5形成三角框架,由于三角框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对避雷针本体和接地立柱进行更好的固定,即使上、下法兰因长期使用腐蚀失去固定效果,但在三角框架的支撑下也不会发生突然倒塌的情况,避免避雷针因突然倒塌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的情况。

具体的,第一金属支架4和第二金属支架5均设有多个且数量相同,具体为四个,四个第一金属支架4和四个第二金属支架5环绕避雷针本体21和接地立柱1设置,这样在避雷针本体及接地立柱周围形成一圈三角框架,进一步提升避雷针的固定效果和稳定性,更好的避免避雷针突然倒塌的情况发生。

且,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均为金属抱箍,金属抱箍的周侧设有连接片,第一金属支架4的第一端和第二金属支架5的第一端均通过螺栓与连接片连接固定,这样便于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的安装固定,且能更好的将第一金属支架与第二金属支架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避雷针本体部分和接地立柱部分连接成一体,形成更好的整体性,从而提升避雷针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更不易突然倒塌。

还有,上法兰23的表面设有金属扭片8,金属扭片8另一端与第一金属支架4和第二金属支架5各自的第二端连接,这样金属扭片对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各自的第二端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从而使避雷针本体与接地立柱的连接处更加稳固。

可以理解的,第一金属支架和第二金属支架的设置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或六个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