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触指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91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指安装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触指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由于隔离开关完全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工作,运行条件比较恶劣,易产生机械或电气方面的故障,触指接触部分容易受雨水、灰尘及有害气体的侵袭,产生接触不良而导致发热,触指压力的弹簧因发热而退火使其压力降低,这样会导致触指发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烧坏触指酿成事故,在对隔离开关进行大修时,在进行触指安装时,由于其触头内部构造,更换隔离开关弹簧时全靠人力按压触指,其力度不好把握,并且必须保证六片触指紧密相连且同期,若六片触指受力不均,则会导致触指安装工作失败,工作时间大约需要二十分钟;随着当代社会的用电负荷增加,额定电流增大,隔离开关触头构造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触指数目由原先的六片已增至十片,额定电流也从原先的1250A升为2000A,由于此原因,以往触指安装的方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五片弹簧连接十片触指,其间的弹力已是人力无法克服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徒手安装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好的传播及使用前景的隔离开关触指安装工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离开关触指安装工具,包括支杆、固定支点和挂钩,所述固定支点和所述挂钩均设置在所述支杆的同一端,所述固定支点包括第一固定支点和第二固定支点,所述挂钩包括固定式挂钩和活动式挂钩,所述固定式挂钩设置在所述支杆一端的上半部分,所述固定式挂钩上方临近所述支杆端点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式挂钩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支点,所述第一固定支点的支杆对面斜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支点,所述活动式挂钩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杆连接。

所述凹槽、固定式挂钩和第一固定支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固定式挂钩和所述第一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固定支点和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支杆为圆柱形支杆,所述固定支点为中间具有空心柱的圆柱形固定支点,所述固定式挂钩和活动式挂钩均是结构相同的S型挂钩,所述固定支点的直径距离大于S型挂钩的长度。

所述活动式挂钩为单独的挂钩,平时不与所述支杆连在一起,只有用的时候才通过所述凹槽与支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挂钩采用S型的小挂钩,能够改变触指与弹簧之间间隙小,柱销不宜放进去的现状,利用固定式挂钩和活动式挂钩能够稳稳钩住弹簧上下两侧挂钩,利用固定支点处的杠杆原理能够比较省力地将挂钩拉起,增大了触指与弹簧之间间隙,方便柱销放入其中,使操作更简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点的设置,是为了针对五个弹簧压力大,无法同时按压的现状,利用固定支点(相当于利用杠杆原理),撬拉起单个弹簧实现能够单独按压一个弹簧,减轻弹簧压力的目标,利用杠杆原理逐一组装触指,保证了各触指紧密连接,提高触指安装质量,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能够由徒手安装工作耗时二十分钟,变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后实际工作时间为十分钟,缩短了工作时间,并且本实用新型不仅制作简易,操作简单,携带方便,还避免了徒手安装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好的传播及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触指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图中,1-支杆,2-第一固定支点,3-第二固定支点,4-固定式挂钩,5-活动式挂钩,6-凹槽。

实施例:一种隔离开关触指安装工具,包括支杆1、固定支点和挂钩,固定支点和挂钩均设置在支杆1的同一端,固定支点包括第一固定支点2和第二固定支点3,挂钩包括固定式挂钩4和活动式挂钩5,固定式挂钩4设置在支杆1一端的上半部分,固定式挂钩4上方临近支杆1端点处设置有凹槽6,固定式挂钩4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支点2,第一固定支点2的支杆1对面斜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支点3,活动式挂钩5通过凹槽6与支杆1连接。

凹槽6、固定式挂钩4和第一固定支点2在同一条直线上,固定式挂钩4和第一固定支点2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固定支点3和凹槽6之间的距离相同。

支杆1为圆柱形支杆1,固定支点为中间具有空心柱的圆柱形固定支点,固定式挂钩4和活动式挂钩5均是结构相同的S型挂钩,固定支点的直径距离大于S型挂钩的长度。

活动式挂钩5为单独的挂钩,平时不与支杆1连在一起,只有用的时候才通过凹槽6与支杆1连接。

应用此工具时,首先将单独的活动式挂钩5钩住弹簧一侧挂钩,留出一定的间隙,然后将固定式挂钩4钩住弹簧另一侧挂钩,利用杠杆原理橇拉起该侧弹簧挂钩增大间隙,将柱销放入其中;接下来取下工具,将触头翻转,把活动式挂钩5套入工具凹槽6处,同样利用杠杆原理橇拉起该侧弹簧挂钩穿入柱销,这样一片弹簧上下两片触指的安装就完成了,再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余的触指逐一安装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而已,并未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