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芯一次封装系统的电池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9862发布日期:2018-07-20 21:5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封装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电芯一次封装系统的电池治具。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

在软包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对电池的电芯进行封装,在传统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封装的技术及方法通常是,首先采用手工或者半自动机械将成卷的铝塑膜分切成片,然后冲制、切余边成型,制备包装袋,然后手工将电芯放入包装袋,将包装袋折叠包住电芯,再将包装袋连同电芯转入顶封、侧封机完成顶侧边的封装。

现有的封装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现提出一种高自动化的电芯一次封装系统,同时设计适用于该电芯一次封装系统的电池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电芯一次封装系统的电池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治具夹,所述治具夹包括下治具板和上治具板,所述下治具板的一端和上治具板的一端通过治具座铰接,所述治具座固定于底板上表面,所述下治具板的另一端和上治具板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下夹持槽和上夹持槽,所述上夹持槽与下夹持槽扣合形成电池夹持腔,所述下治具板和上治具板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磁铁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治具板在下夹持槽一端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面与底板的底面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上治具板在铰接处设置有按压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开设有矩形进给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开设有锥形工位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组治具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治具分为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二者通过治具座铰接,为了保证治具的平稳,治具座底部设置有底板,下治具板的自由端也设置有与底板水平的垫板。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对称设置有夹持槽,两个夹持槽在治具扣合时形成完整的电池夹持腔,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均设置有磁铁安装孔。通过安装在其中的磁铁,正负极相互吸引的特性,将上治具板和下治具板锁死完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磁铁作为治具锁死的设计结构稳定,易拆解维护,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同时该治具上设置的特殊槽口是配合传送装置及定位装置的必备要素。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芯一次封装系统的电池治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芯一次封装系统的电池治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治具夹,所述治具夹包括下治具板2和上治具板3,所述下治具板2的一端和上治具板3的一端通过治具座4铰接,所述治具座4固定于底板1上表面,所述下治具板2的另一端和上治具板3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下夹持槽5和上夹持槽6,所述上夹持槽6与下夹持槽5扣合形成电池夹持腔,所述下治具板2和上治具板3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磁铁安装孔7。

进一步的,所述下治具板2在下夹持槽5一端底部设置有垫板8,所述垫板8的底面与底板1的底面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上治具板3在铰接处设置有按压键9。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开设有矩形进给定位槽10。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开设有锥形工位定位槽11。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两组治具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治具分为上治具板3和下治具板2,二者通过治具座4铰接,为了保证治具的平稳,治具座4底部设置有底板1,下治具板2的自由端也设置有与底板1水平的垫板8。上治具板3和下治具板2对称设置有夹持槽,两个夹持槽在治具扣合时形成完整的电池夹持腔,上治具板3和下治具板2均设置有磁铁安装孔7。通过安装在其中的磁铁,正负极相互吸引的特性,将上治具板3和下治具板2锁死完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磁铁作为治具锁死的设计结构稳定,易拆解维护,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同时该治具上设置的特殊槽口是配合传送装置及定位装置的必备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