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型蓄电池板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975发布日期:2018-10-30 23:2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型蓄电池板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型蓄电池板栅结构。



背景技术:

循环充放电是储能型铅酸蓄电池的使用模式,绝大部分储能型铅酸蓄电池失效模式都是正极板铅膏泥化或负极板硫酸盐化。

正极铅膏泥化是电池放充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膨胀收缩造成,铅膏泥化失效的正极板具有上部活性物质完全泥化,下部20%以上活性物质完好的特征。当极板高度越高时,上下部泥化的差异越大。负极活性物质硫酸盐化是极板放电后充电不完全造成,硫酸盐化失效的负极板主要体现在极板下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型蓄电池板栅结构,目的是平衡极板上下部内阻差异和电势差异,确保极板充放电过程中上下部电子分布更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储能型蓄电池板栅结构,包括板栅边框和纵横交错设于板栅边框内的多个横筋条与竖筋条,所述竖筋条倾斜分布于板栅边框内,且竖筋条从上到下的筋条密度及横截面积总和均逐渐增加。

所述竖筋条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筋条结构。

所述横筋条从上部到下部的筋条密度逐渐减小。

所述板栅边框的四个边角均采用圆弧结构。

所述板栅边框内设有用于稳固四个边角栅格铅膏附着力的加强筋条。

所述板栅结构为平板镂空状的构件。

所述板栅边框顶端设有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平衡极板上下部内阻差异和电势差异,确保极板充放电过程中上下部电子分布更均匀,极板上下部各位置截面通过的电流密度更一致;有效防止负极板下部活性物质不完全充电造成硫酸盐化的风险,且能平衡正极板上下部位活性物质利用率。在增加极板成本情况下,不仅有效防止负极板硫酸盐化失效,还间接延长正极板的循环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与传统板栅相比,调整了筋条的分布方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储能循环充放电使用模式的蓄电池板栅结构,特别是高型或厚型极板的蓄电池。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极耳,2、板栅边框,3、边角,4、加强筋,5、横筋条,6、竖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储能型蓄电池板栅结构,该板栅结构优选为平板镂空状的构件,其包括板栅边框2和纵横交错设于板栅边框2内的多个横筋条5与竖筋条6,横筋条5主要起到固定铅膏的作用,竖筋条6主要起到充放电过程中电子导电的作用,板栅边框2包括上边框、侧边框和底部边框,上边框和侧边框主要起到导电作用,底部边框起到固定作用;在板栅边框2上部设置极耳1,用于焊接成极群组,竖筋条6倾斜分布于板栅边框2内,且竖筋条6从极板上部到下部的筋条密度及横截面积总和均逐渐增加。此处竖筋条采用斜筋设计,整体布局为:极板上部筋条密度稀,极板下部筋条密度高;板栅竖筋条6的横截面面积总和要求从极板上部到下部逐渐增加,目的是平衡极板上下部内阻差异和电势差异,确保极板充放电过程中上下部电子分布均匀。

为了便于单根竖筋条6符合上部电流大,下部电流下的电流密度分布原则设计,竖筋条为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筋条结构,也即是单根竖筋条上部粗,下部细小。

横筋条5均匀分布在板栅边框2内,由于横筋条5主要起到固定铅膏的作用,可以将横筋条设计成极板上部密至极板下部逐渐变稀,确保极板铅膏稳定牢固的附着于板栅上。

此外,板栅边框2的四个边角3均采用圆弧结构,防止装配极群时刺破隔板造成短路。板栅边框2内设有加强筋条4,其主要作用是牢固和稳定四个边角栅格较大时的铅膏附着力。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