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锂电池化成夹、托盘组件及化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433发布日期:2018-10-13 00:1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锂电池化成夹、托盘组件及化成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锂电池化成方式一般是利用两块加热板夹持锂电池后,对锂电池加热及加压,具体是,在批量化成时使用化成机,这种化成机是采用水平横向夹持的方式,通过机械手将锂电池夹到化成机的两块加热板之间,然后驱动加热板水平靠拢夹持锂电池,使锂电池的引线与化成机的PCB板连接,最后通电加热及加压。上述这种方式适用于对动力锂电池,软包锂电池等体积较大的锂电池,然而,对于小型的锂电池,例如蓝牙锂电池,现有的化成设备则无法适用,从而导致这些小型锂电池不能批量化成,化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对小型锂电池化成的化成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对小型锂电池化成的化成机的托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批量地化成小型锂电池,有效提高化成效率的化成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锂电池化成夹,包括夹子及PCB板组件,所述夹子包括相互枢接的下夹体及上夹体,所述PCB板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夹体,所述上夹体及下夹体夹持锂电池的引线,以使所述引线与所述PCB板组件电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一夹子,并且将PCB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夹子的下夹体上,从而可以在上夹体及下夹体共同夹持锂电池的引线时,使引线与PCB板组件电性接触,从而达到对锂电池通电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现对小型锂电池进行化成。

较佳地,所述PCB板组件包括一对供电板及一对电压测试板,其中一所述供电板及电压测试板与其中一所述锂电池的引线电接触,另一所述供电板及电压测试板与另一所述锂电池的引线电接触。

较佳地,所述夹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夹体与上夹体之间的扭簧。所述扭簧可以提供一弹性力使所述上夹体持续地将锂电池的引线压持于所述下夹体上,保证引线与所述PCB板组件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一种小型锂电池化成机的托盘组件,包括托盘及所述小型锂电池化成夹,所述锂电池承载于所述托盘上,所述下夹体固定于所述托盘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托盘承载夹子及锂电池,并且将PCB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夹子的下夹体上,从而可以在上夹体及下夹体共同夹持锂电池的引线时,使引线与PCB板组件电性接触,从而达到对锂电池通电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现对小型锂电池进行化成。

较佳地,所述托盘与所述夹子之间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PCB板组件及化成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设置所述电路板可以将所述PCB板的电路整齐有序地引导到托盘的一端,从而方便地与化成机的控制系统连接。

具体地,所述夹子呈阵列地设置于所述托盘的两侧,所述电路板从所述托盘的两侧向中间延伸,再从所述托盘中间向两端延伸。

较佳地,所述托盘的表面设有承载区,所述承载区上设有导热膜,所述锂电池承载于所述导热膜上。采用所述导热膜一方面可以承载锂电池,更换方便;另一方面因为很薄,所以导热速度快。

一种化成机,包括机架、升降机构、加热板及所述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呈上、下层叠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相邻两所述托盘组件之间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端且输出端与最上方的托盘组件连接;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每一个所述托盘的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所述托盘组件上、下的层叠地设置,由于所述托盘能承载所述夹子及锂电池,因此可以在一个所述托盘上设置多个所述锂电池及化成夹;再利用升降机构及连接带,可以驱动各个托盘组件上升或下降,上升时可实现对锂电池进行上下料,下降时又可实现加压加热化成,进而可以批量且自动地化成小型锂电池,有效提高化成效率。

较佳地,所述加热板的底面设有名片纸。所述名片纸既可以导热可以保护所述锂电池不被压坏。

较佳地,相邻两所述托盘组件之间设有抵消来自上方的重力的重力抵消机构。通过设置所述重力抵消机构可以保证所述升降机构下压时位于每一层的锂电池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从而保证锂电池化成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化成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化成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化成机的托盘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化成机的化成夹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化成机的化成夹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化成机的化成夹的剖面图。

图7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化成机100适用于对小型锂电池200进行化成,其包括机架1、升降机构2、加热板3及托盘组件4,所述托盘组件4呈上、下层叠且通过导柱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相邻两所述托盘组件4之间连接有连接带(图中未示),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且输出端与最上方的托盘组件4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为气缸,也可以为液压油缸;所述连接带可以在升降机构2驱动最上方的一个托盘组件4时带动下方的托盘组件4上升;所述加热板3设置于每一个所述托盘41的底面。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托盘组件4包括托盘41及多个所述小型锂电池化成夹42,所述化成夹42呈阵列地设置于所述托盘41的两侧,所述托盘41的表面设有承载区,所述锂电池200承载于所述承载区上。所述化成夹42包括夹子421及PCB板组件422,所述夹子421包括相互枢接的下夹体421a及上夹体421b,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夹体421a与上夹体421b之间的扭簧421c,所述下夹体421a固定于所述托盘41上。所述PCB板组件422设置于所述下夹体421a,所述上夹体421b及下夹体421a夹持锂电池200的引线201,以使所述引线201与所述PCB板组件422电性接触。所述扭簧421c可以提供一弹性力使所述上夹体421b持续地将锂电池200的引线201压持于所述下夹体421a上,保证引线201与所述PCB板组件422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再请参阅图5,具体地,所述PCB板组件422包括一对供电板422a及一对电压测试板422b,其中一所述供电板422a及电压测试板422b设置所述下夹体421a的一侧并与其中一所述锂电池200的引线201电接触,对称地,另一所述供电板422a及电压测试板422b设置于所述下夹体421a的另一侧并与另一所述锂电池200的引线201电接触。

再请参阅图3,所述托盘41与所述夹子421之间设有电路板43,所述电路板43从所述托盘41的两侧向中间延伸,再从所述托盘41中间向两端延伸。所述电路板43分别与所述PCB板组件422及化成机100的控制系统电连接。设置所述电路板43可以将所述PCB板的电路整齐有序地引导到托盘41的一端,从而方便地与化成机100的控制系统连接。

再如图7所示,所述承载区上设有导热膜44,所述锂电池200承载于所述导热膜44上。所述导热膜44为mylar纸,是一种聚脂膜,厚度为0.2mm;采用所述导热膜44一方面可以承载锂电池200,更换方便;另一方面因为很薄,所以导热速度快。另外,所述加热板3的底面设有名片纸。所述名片纸既可以导热可以保护所述锂电池200不被压坏。所述名片纸也可以为mylar纸。

相邻两所述托盘组件4之间设有抵消来自上方的重力的重力抵消机构(图中未示),所述重力抵消机构为一压缩弹簧,可根据每一层受到的重力大小设置不同的压缩弹簧,也可以根据每一层受到的重力大小设置压缩弹簧的压缩量来调整压缩弹簧的弹力来抵消该层受到的重力。通过设置所述重力抵消机构可以保证所述升降机构2下压时位于每一层的锂电池200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从而保证锂电池200化成质量的稳定性。

综合上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化成机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化成前,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2的输出端上升,位于最上方的托盘组件4上升,并通过连接带动下一个托盘组件4上升,最后将每一个托盘组件4提升到呈间隙状态。然后,取出托盘组件4,将所述锂电池200放置于所述托盘41的承载区上,再使所述夹子421夹持所述锂电池200的引线201,使其中一所述供电板422a及电压测试板422b与其中一所述锂电池200的引线201电接触,另一所述供电板422a及电压测试板422b与另一所述锂电池200的引线201电接触。然后将托盘41层叠于所述化成机100的机架1上,并将每一所述托盘41上的电路板43与控制系统连接。

化成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机构2,使所述升降机构2的输出端下降,位于最上方的托盘组件4下降,从而各个托盘组件4呈上下地层叠并压在一起,此时,所述升降机构2对托盘组件4施加一定的压力;另外,在重力抵消机构的作用下,位于每一层的锂电池200所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与此同时,通过所述供电板422a对锂电池200及加热板3供电,所述加热板3对锂电池200进行升温,锂电池200在加温加压及通电的状态下即可化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一夹子421,并且将PCB板组件422设置在所述夹子421的下夹体421a上,从而可以在上夹体421b及下夹体421a共同夹持锂电池200的引线201时,使引线201与PCB板组件422电性接触,从而达到对锂电池200通电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现对小型锂电池200进行化成。并且通过将所述托盘组件4上、下的层叠地设置,因此可以在一个所述托盘41上设置多个所述锂电池200及化成夹42;再利用升降机构2及连接带,可以驱动各个托盘组件4上升或下降,上升时可实现对锂电池200进行上下料,下降时又可实现加压加热化成,进而可以批量且自动地化成小型锂电池200,有效提高化成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