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6041发布日期:2019-01-18 23:1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生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火花塞用以在汽车行进中对燃气机进行点火,是发动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零部件,而在火花塞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火花塞不合格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所生产火花塞的合格率,厂家在进行出货之前都会进行抽样测试,虽仅是抽样测试但是测试数量依然较大,传统使用人工进行测试工作量较大,较为繁琐,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对生产出的火花塞自动的进行测试,并可在测试后自动的对合格及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离的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火花塞测试装置,所述火花塞测试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前段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二空腔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周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齿环,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环的右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后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空腔后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的前端,所述第一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五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内并可在所述第五空腔内转动的第一固定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周侧弧形端面上环形阵列的设置有装夹头组件,所述装夹头组件包括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块周侧弧形端面上的第二转动块,其中,以最右侧的所述装夹头组件中的第二转动块为例,所述第二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的上下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六空腔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七空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六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上上下对称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其中,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相配合的第八空腔,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八空腔的上下侧内壁上相连通的设置有可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凸块的相对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相对端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三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第六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五空腔的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拉线的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四滑块的左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轮,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火花塞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花塞输送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开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的弹性塑胶隔离片,所述第一开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所述第二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左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开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开腔内并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开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开腔,所述第一丝杠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开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开腔内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三开腔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开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开腔,所述第四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三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所述第三滑动块的前侧端面与所述第四开腔的前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滑动块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四开腔内可转动且相抵接的设置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的后侧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五开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开腔内并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开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六开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开腔,所述第七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七开腔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四滑动块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内并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弧形内壁相契合的弧形结构,所述第四滑动块的下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通电块,当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至所述第七开腔的下侧时,装夹于所述第六空腔内的火花塞的上端将与第二通电块抵接并进行通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周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六空腔的周侧弧形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相配合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所述第一转动块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通电块,当装卡入所述第六空腔内的火花塞中有电流通过即火花塞检验合格时电流可通过所述第一通电块对所述第一电磁铁进行通电并使其产生磁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消磁接触块,当所述第二转动块转至下侧且与所述消磁接触块相抵接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内的磁性将被消除并第二滑块在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火花塞推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且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传动滚轮,所述传动滚轮用以传送不合格的火花塞,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端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盒,所述第一收集盒用以收集检测不合格的火花塞。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空腔的内侧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四滑块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块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七空腔的侧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

本方法所使用装置的具体操作步骤:在进行测试之前,使用人员将火花塞按照顺序排放入第六开腔内,此时位于第六开腔最下侧的火花塞落入到第一推块左侧的第一开腔内,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环带动第一转动块转动,进而带动装夹头组件转动并最终使得最右侧的装夹头组件中的第六空腔的开口朝向第一开腔,同时,在第一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同时通过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凸轮推动第三滑动块在第四开腔内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啮合至第二齿轮,此时第二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丝杠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滑动块带动第一滑动块向左侧移动,进而推动落于第一开腔内的火花塞向左侧移动并进入到最右侧的装夹头组件内的第六空腔内,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动块通过火花塞推动第二滑块向左侧移动,并最终使得第一转动杆伸入第八空腔内并通过第二转动杆对第一凹槽进行活动限制,同时第一滑块受到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伸入第六空腔内并将火花塞夹紧,此时第二电机反转并带动第一滑动块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而准备下一推送动作,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动块转过九十度,进而带动装夹有火花塞的装夹头组件转至上侧,在此过程中装夹于第六空腔内的火花塞的上端推动第四滑动块向上移动并最终使得火花塞的上端与第二通电块相抵接,此时第二通电块对火花塞进行通电,此时若火花塞合格,则电流通过火花塞后通过第一通电块对第一电磁铁进行通电,此时第一电磁铁产生磁性并吸附住第一滑动槽,此时第一电机再次带动第一转动块转过九十度,此时进行过测试的装夹头组件中的第六空腔转动至第一通孔的右侧,在此过程中,第四滑块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端滑入第三滑块内,进而通过第一拉线拉动最左侧的第三滑块朝向第一固定块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杆及第一转动杆进行翻转,此时若测试合格,即第一电磁铁中具有磁性,则第一电磁铁继续吸附住第一滑动槽不发生移动,而若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第二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将第六空腔内的火花塞推送入第一通孔内并通过传动滚轮送出,此时第一电机再次带动第一转动块转过九十度,并带动装夹头组件转动至下侧,在此过程中装夹头组件抵接至消磁接触块的前端并通过消磁接触块对第一电磁铁进行消磁,此时第二滑块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将合格火花塞推出,本装置中具有四组装夹头组件,没转过九十度即可完成一次的装填,测试,送出不合格火花塞或合格火花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人员可借助于本装置对火花塞进行合格测试,仅需使用人员将火花塞放入即可,借助于本装置无需再通过人工单个的进行手动测试,极大的加快了火花塞的测试效率,同时,本装置可将测试合格或不合格的火花塞进行自动分离,无需人工参与,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值得推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生产火花塞的设备和方法,本方法所使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火花塞测试装置,所述火花塞测试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且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21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43,所述第二空腔4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前段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21内的第一转动块38,所述第二空腔43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41,所述第一转动块38的周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空腔41内转动的第一齿环42,所述第三空腔41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45,所述第四空腔45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环42的右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44,所述第一齿轮44的后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空腔45后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46的前端,所述第一转动块38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五空腔39,所述第一空腔21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39内并可在所述第五空腔39内转动的第一固定块37,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37的下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72,所述第一转动块38的周侧弧形端面上环形阵列的设置有装夹头组件,所述装夹头组件包括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块38周侧弧形端面上的第二转动块68,其中,以最右侧的所述装夹头组件中的第二转动块68为例,所述第二转动块68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六空腔71,所述第六空腔71的上下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空腔85,所述第七空腔8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85内的第一滑块99,所述第一滑块99远离所述第六空腔71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七空腔8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4,所述第一滑块99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71内并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六空腔7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98,所述第二滑块98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71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7,所述第六空腔71的左侧内壁上上下对称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杆73,其中,所述第二滑块98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73相配合的第八空腔78,所述第一转动杆7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凸块75,所述第八空腔78的上下侧内壁上相连通的设置有可与所述凸块75相配合的第一凹槽79,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凸块75的相对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6,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转动杆73的相对端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第六空腔71内设置有第三滑块72,所述第三滑块72与所述第一转动杆73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转动杆74,所述第三滑块72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67,所述第六空腔71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五空腔39的第九空腔66,所述第九空腔6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64,所述第一拉线67的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64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四滑块64的左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轮65,所述第一空腔21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火花塞输送装置。

有益地,所述火花塞输送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21右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27,所述第一开腔27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31,所述第一滑动块31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29,所述第一滑动块31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开腔27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的弹性塑胶隔离片32,所述第一开腔27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28,所述第二开腔28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丝杠62,所述第一丝杠62的左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开腔28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块31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开腔28内并与所述第一丝杠62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61,所述第二开腔28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开腔57,所述第一丝杠62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开腔57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开腔57内转动的第二齿轮59,所述第三开腔57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开腔57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齿轮58,所述第三开腔58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开腔52,所述第四开腔5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54,所述第三滑动块54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55,所述第三齿轮58的左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55的右端,所述第三滑动块54的前侧端面与所述第四开腔52的前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56,所述第三滑动块54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四开腔52内可转动且相抵接的设置有第一凸轮53,所述第一凸轮53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1,所述第一电机46的后侧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设置有第五开腔48,所述第一转动轴51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开腔48内并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9,所述第一电机46的后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9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7,所述第一开腔27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六开腔26。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开腔23,所述第七开腔23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块24,所述第四滑动块24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七开腔23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22,所述第四滑动块24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21内并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空腔21的弧形内壁相契合的弧形结构,所述第四滑动块24的下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通电块25,当所述第二转动块68转动至所述第七开腔23的下侧时,装夹于所述第六空腔71内的火花塞的上端将与第二通电块25抵接并进行通电。

有益地,所述第二滑块98的周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86,所述第六空腔71的周侧弧形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86相配合的第二电磁铁69,所述第二滑块98远离所述第一转动块38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通电块81,当装卡入所述第六空腔71内的火花塞中有电流通过即火花塞检验合格时电流可通过所述第一通电块81对所述第一电磁铁86进行通电并使其产生磁性。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2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消磁接触块33,当所述第二转动块68转至下侧且与所述消磁接触块33相抵接时所述第一电磁铁86内的磁性将被消除并第二滑块98在受到第二弹簧77的弹力作用下将火花塞推出。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21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且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34,所述第一通孔34的上下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传动滚轮35,所述传动滚轮35用以传送不合格的火花塞,所述装置主体11左侧端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盒36,所述第一收集盒36用以收集检测不合格的火花塞。

有益地,所述第九空腔66的内侧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69,所述第四滑块64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69内的第一导滑块68,所述第一导滑块68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块38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69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97,所述第七空腔85的侧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82,所述第一滑块99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82内的第二导滑块83。

本方法所使用装置的具体操作步骤:在进行测试之前,使用人员将火花塞按照顺序排放入第六开腔26内,此时位于第六开腔26最下侧的火花塞落入到第一推块29左侧的第一开腔27内,此时第一电机46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4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环42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动,进而带动装夹头组件转动并最终使得最右侧的装夹头组件中的第六空腔71的开口朝向第一开腔27,同时,在第一电机46转动的过程中同时通过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47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49带动第一转动轴51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凸轮53推动第三滑动块54在第四开腔52内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58啮合至第二齿轮59,此时第二电机55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三齿轮58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59带动第一丝杠62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滑动块61带动第一滑动块31向左侧移动,进而推动落于第一开腔27内的火花塞向左侧移动并进入到最右侧的装夹头组件内的第六空腔71内,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动块31通过火花塞推动第二滑块98向左侧移动,并最终使得第一转动杆73伸入第八空腔78内并通过第二转动杆74对第一凹槽79进行活动限制,同时第一滑块99受到第一弹簧84弹力的作用伸入第六空腔71内并将火花塞夹紧,此时第二电机55反转并带动第一滑动块31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而准备下一推送动作,此时第一电机46启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44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过九十度,进而带动装夹有火花塞的装夹头组件转至上侧,在此过程中装夹于第六空腔71内的火花塞的上端推动第四滑动块24向上移动并最终使得火花塞的上端与第二通电块25相抵接,此时第二通电块25对火花塞进行通电,此时若火花塞合格,则电流通过火花塞后通过第一通电块81对第一电磁铁86进行通电,此时第一电磁铁86产生磁性并吸附住第一滑动槽69,此时第一电机46再次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过九十度,此时进行过测试的装夹头组件中的第六空腔71转动至第一通孔34的右侧,在此过程中,第四滑块64靠近第一固定块37的一端滑入第三滑块72内,进而通过第一拉线67拉动最左侧的第三滑块72朝向第一固定块37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杆74及第一转动杆73进行翻转,此时若测试合格,即第一电磁铁86中具有磁性,则第一电磁铁86继续吸附住第一滑动槽69不发生移动,而若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第二滑块98受到第二弹簧77的弹力作用将第六空腔71内的火花塞推送入第一通孔34内并通过传动滚轮35送出,此时第一电机46再次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过九十度,并带动装夹头组件转动至下侧,在此过程中装夹头组件抵接至消磁接触块33的前端并通过消磁接触块33对第一电磁铁86进行消磁,此时第二滑块98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将合格火花塞推出,本装置中具有四组装夹头组件,没转过九十度即可完成一次的装填,测试,送出不合格火花塞或合格火花塞。

通过本装置进行火花塞测试时,在进行测试之前,使用人员将火花塞按照顺序排放入第六开腔26内,此时位于第六开腔26最下侧的火花塞落入到第一推块29左侧的第一开腔27内,此时第一电机46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4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环42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动,进而带动装夹头组件转动并最终使得最右侧的装夹头组件中的第六空腔71的开口朝向第一开腔27,同时,在第一电机46转动的过程中同时通过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47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49带动第一转动轴51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凸轮53推动第三滑动块54在第四开腔52内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58啮合至第二齿轮59,此时第二电机55启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三齿轮58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59带动第一丝杠62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滑动块61带动第一滑动块31向左侧移动,进而推动落于第一开腔27内的火花塞向左侧移动并进入到最右侧的装夹头组件内的第六空腔71内,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动块31通过火花塞推动第二滑块98向左侧移动,并最终使得第一转动杆73伸入第八空腔78内并通过第二转动杆74对第一凹槽79进行活动限制,同时第一滑块99受到第一弹簧84弹力的作用伸入第六空腔71内并将火花塞夹紧,此时第二电机55反转并带动第一滑动块31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而准备下一推送动作,此时第一电机46启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44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过九十度,进而带动装夹有火花塞的装夹头组件转至上侧,在此过程中装夹于第六空腔71内的火花塞的上端推动第四滑动块24向上移动并最终使得火花塞的上端与第二通电块25相抵接,此时第二通电块25对火花塞进行通电,此时若火花塞合格,则电流通过火花塞后通过第一通电块81对第一电磁铁86进行通电,此时第一电磁铁86产生磁性并吸附住第一滑动槽69,此时第一电机46再次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过九十度,此时进行过测试的装夹头组件中的第六空腔71转动至第一通孔34的右侧,在此过程中,第四滑块64靠近第一固定块37的一端滑入第三滑块72内,进而通过第一拉线67拉动最左侧的第三滑块72朝向第一固定块37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杆74及第一转动杆73进行翻转,此时若测试合格,即第一电磁铁86中具有磁性,则第一电磁铁86继续吸附住第一滑动槽69不发生移动,而若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第二滑块98受到第二弹簧77的弹力作用将第六空腔71内的火花塞推送入第一通孔34内并通过传动滚轮35送出,此时第一电机46再次带动第一转动块38转过九十度,并带动装夹头组件转动至下侧,在此过程中装夹头组件抵接至消磁接触块33的前端并通过消磁接触块33对第一电磁铁86进行消磁,此时第二滑块98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将合格火花塞推出,本装置中具有四组装夹头组件,没转过九十度即可完成一次的装填,测试,送出不合格火花塞或合格火花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人员可借助于本装置对火花塞进行合格测试,仅需使用人员将火花塞放入即可,借助于本装置无需再通过人工单个的进行手动测试,极大的加快了火花塞的测试效率,同时,本装置可将测试合格或不合格的火花塞进行自动分离,无需人工参与,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值得推荐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