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缆头接地线焊接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861发布日期:2018-08-04 17:3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头接地线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便携式电缆头接地线焊接夹。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在新站建设或旧站技改工作中,敷设新二次电缆后,根据规范要求,在做电缆头过程中需将接地线焊接在电缆屏蔽层中的铜皮上,目前的工艺存在以下弊端:

(一)人为因素占比大:焊接人员的焊接角度、焊接时长、焊接质量、材料损耗等都是凭焊接人员自己的经验而定,制作出的电缆头终端难免会造成电缆局部(接地线处)受热过强,绝缘层加速老化,该处绝缘性能降低。当带有隐患的电缆使用时间一长,或出现负荷异常变化时,该处绝缘就会急剧降低或无法承受,发生击穿,从而导致电缆绝缘问题,导致接地短路等故障。

(二)人员利用率低:焊接时需两人配合,一人固定电缆及铜皮,一人固定接地线并焊接,如配合不好,易造成多次重复焊接,工作效率低。

(三)接地线焊接不牢靠:焊接时焊丝溶解不均匀,接地线与铜皮间接触不稳,在电缆移动或投入运行时间长后已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适用不同线径的电缆,安全性好,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携式电缆头接地线焊接夹。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便携式电缆头接地线焊接夹,包括夹体、夹盖、活动槽和线槽;所述夹体可开合地夹住电缆,夹体上开设有线槽,夹体与夹盖通过活动栓连接,夹盖上开设活动槽。

所述夹体和夹盖均采用耐高温材质。

所述线槽开设在夹体头部的外侧表面上,所述线槽的槽体呈“八”字型状。

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夹优点在于:

焊接夹具有耐高温、可开合,适用不同线径的电缆。在将接地线焊接至电缆铜皮层时不仅能夹住电缆,而且能隔离电缆与焊接铜皮接触,避免接地线处熔焊过度伤及里层电缆芯,以及避免损坏电缆其它部位的绝缘性能。同时能固定好接地线和铜皮,便于焊接操作,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60%,减少材料用量50%,减少人为对绝缘性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概率60%。在对电缆头焊接地线制作进行规范化,杜绝因人为原因在电缆头制作过程中造成的电缆绝缘低造成的直流接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缆头接地线焊接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2:电缆铜皮层,3、夹体,4:线槽,5:活动栓,6:夹盖,7:活动槽,8:夹体头部的外侧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接地线焊接夹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便携式电缆头接地线焊接夹,包括夹体3、夹盖6、活动槽7和线槽4;所述夹体3可开合地夹住电缆1,夹体3上开设有线槽4,夹体3与夹盖6通过活动栓5连接,夹盖6上开设活动槽7。

所述夹体3和夹盖6均采用耐高温材质,如铁或铝质材料。

所述线槽4竖向开设在夹体头部的外侧表面8上,所述线槽4的槽体呈“八”字型状,便于焊丝集中。

所述活动槽7为横向或竖向开设在夹盖6的头部,合上夹盖6后活动槽7对应在线槽4的上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焊接时,将焊接夹的夹体3调节后夹住电缆1,将电缆铜皮层2掀翻后铺覆在夹体头部的外侧表面8上,且将对应覆于线槽4上的电缆铜皮层2轻压使之下凹并与线槽4接触,将待焊接地线放在电缆铜皮层2的下凹处上,合上夹盖6,固定电缆铜皮层2和接地线于线槽4内,最后电烙铁通过活动槽7将线槽4内的接地线和电缆铜皮层2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焊接夹的应用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60%,减少材料用量50%,减少人为对绝缘性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概率60%。在对电缆头焊接地线制作进行规范化,杜绝因人为原因在电缆头制作过程中造成的电缆绝缘低造成的直流接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