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4695发布日期:2018-09-28 20:3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滑触线是用于给移动中设备供电使用的装置,主要材料为铝合金,在滑触线连续长度超过200m时中间需要安装膨胀段装置。膨胀段装置,又称伸缩器、温度补偿装置等;换季时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滑触线热胀冷缩,可由膨胀段装置调节其直线运动,以避免滑触线变形。目前使用的膨胀段装置通过中间固定不动,两边使用滑线连接块连接,留有间隙调节;其缺点为容易受温差变化影响,间隙调整困难,膨胀间隙变小,过小容易导致滑线变形,过大取电碳刷通过时会产生撞击脱落或接触不良导致打火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触线,第二滑触线,第一滑触线和第二滑触线包含侧壁及嵌入到侧壁内的导轨,所述侧壁的长度大于导轨的长度;第一滑插片和第二滑插片,第一滑插片与第二滑插片互相插接并可相对滑动,第一滑插片嵌入安装于第一滑触线的侧壁内与导轨衔接,第二滑插片嵌入安装于第二滑触线的侧壁内与导轨衔接;第一滑触线与第二滑触线上分别安装有接线柱,两接线柱之间通过导电电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滑插片和第二滑插片分别嵌入安装于第一滑触线和第二滑触线的侧壁内,并与导轨衔接,第一滑插片与第二滑插片互相插接并可滑动,可有效避免滑触线膨胀段因换季产生的间隙使取电装置碳刷撞击损坏滑触线,或间隙过小出现滑触线顶变形;其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极大地降低了维保人员的工作强度及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的剖面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的仰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滑插片的仰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滑插片的侧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滑插片的仰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滑插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如图1a-1d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左滑触线1、右滑触线2,滑插片3,左支撑固定座4,导向杆5,右支撑固定座6和导电电缆7。左滑触线1和右滑触线2通过滑插片3固定连接在一起。左支撑固定座4通过固定螺母41固定连接于左滑触线1的上部,右支撑固定座6通过固定螺母61固定连接于右滑触线2的上部,左支撑固定座4与导向杆过盈配合安装,右支撑固定座6与导向杆5间隙配合安装。接线柱71贯穿左支撑固定座4与左滑触线1内导体相连接,接线柱72贯穿右支撑固定座6与右滑触线2内导体相连接,接线柱71与接线柱72之间通过导电电缆7相连。

左滑触线1包含侧壁11及嵌入到侧壁内的导轨12,其导轨一般为V型梁,侧壁11和导轨12一体成型,如图1c所示,其左端的截面为“H”型,取电碳刷可在侧壁11内,沿着V型梁滑动取电;侧壁的长度大于V型梁的长度,使得左滑触线1的右半部分只包含有侧壁,而没有V型梁。同样地,右滑触线2也包含侧壁和V型梁,其右端的截面为“H”型,侧壁的长度大于V型梁的长度,使得右滑触线2的左半部分只包含有侧壁。

滑插片3包含有可分离的左滑插片31和右滑插片32,如图2b和图3b所示,左滑插片31和右滑插片32为“L”型,各自包含有两个通孔,其截面为“T”型.如图1d所示,左滑插片31嵌入到左滑触线1中只包含侧壁,没有V型梁的右半部分,销轴通过通孔33,将左滑插片31与左滑触线1的侧壁固定连接;左滑插片31的底面设置为V型接触面,与V型梁导轨面同弧度,并与左滑触线1中左半部分的V型梁无缝对接,且底部处于同一水平线。右滑插片32嵌入到右滑触线2中只包含侧壁,没有V型梁的左半部分,销轴通过通孔33,将右滑插片32与右滑触线2固定连接;右滑插片32的底面设置为V型接触面,与V型梁导轨面同弧度,并与右滑触线2中右半部分的V型梁无缝对接,且底部处于同一水平线。如图2a和图3a所示,左滑插片31和右滑插片32包含有若干个导电插片,采用电切割方式加工整体成型,优选材质为铜。左右滑插片交叉插入互相插接,两者始终相互接触且能相对滑动。整个滑插片3通过左右滑插片嵌入到左滑触线1和右滑触线2中,与V型梁导轨面同弧度且无缝对接,同时底部处于同一水平线,通过这种方式,使取电碳刷在侧壁内,沿着V型梁及滑插片滑动,在填补膨胀间隙的同时也给取电碳刷提供一个直线的导轨面。滑插片加工成整体结构便于安装,且其底面加工成滑触线的V型接触面,有利于取电碳刷通过不产生卡滞,且不容易出现打火现象。滑插片可以根据当地热胀冷缩系数设计最大伸缩尺寸,保证滑触线不受换季热胀冷缩的影响断开从而也能降低材料的尺寸,降低膨胀段的加工成本,优选伸缩范围为0-150mm。

如图1a和1c所示,整个左支撑固定座4与右支撑固定座6优选倒U型,分别盖合到左滑触线1和右滑触线2上,并能包裹左滑触线1和右滑触线2。左滑触线1与U型左支撑固定座4通过T型条用防松固定螺母41连接,右滑触线2与U型右支撑固定座6通过T型条用防松固定螺母61连接;左支撑固定座4与导向杆5过盈配合安装,右支撑固定座6与导向杆间隙配合安装。左右支撑固定座的宽度与滑触线的宽度保持一致,其能够保证膨胀段不受横向摆动影响,保持取电碳刷在滑触线内直线性通过。由于取电碳刷有一个向上的力,导向杆5与左右支撑固定座配合插入起到支撑作用,保持膨胀段不拱起变形;导向杆的另一个作用是保证滑触线膨胀段的直线伸缩。优选地,左右支撑固定座采用铝合金材质,导向杆采用黄铜材质,铝合金具有质量轻的优点,同时配合黄铜材质的导向杆又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黄铜的导电性能好,同时又能保持直线伸缩的顺滑性。导向杆与左右支撑固定座互为一体式固定在滑触线上,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左右两边的支撑固定座通过导向杆可设计成不同长度,还可以延长滑触线的膨胀系数。左右滑触线的对接处与左右支撑固定座的对接处错开,即右支撑固定座包裹部分左滑触线,或者左支撑固定座包裹部分右滑触线,通过此种方式,可进一步加强避免膨胀段的横向摆动,更有利于膨胀段保持直线。左右支撑固定座上部安装有与左右滑触线内导体相连的接线柱71、72,两接线柱之间通过导电电缆7相连,从而稳定膨胀段的载流量,导电电缆7优选编织软铜线。

如上的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可实现换季温差变化时自动调节,无需人工调整,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的降低了维保人员的工作强度及经济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