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拍仪线缆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171发布日期:2018-11-20 21:0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拍仪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拍仪线缆夹。



背景技术:

高拍仪由于超便携低的优点,具有折叠式的超便捷设计,能完成一秒钟高速扫描,具有OCR文字识别功能,可以将扫描的图片识别转换成可编辑的word文档。它还能进行拍照、录像、复印、网络无纸传真、制作电子书、裁边扶正等操作。因此高拍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便携,在携带过程中,电源线、数据线等与高拍仪的主体连接处,虽然一般连接处都设有保护套,但是线缆与保护套外端连接处容易折弯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拍仪线缆夹,可以有效的保护连接在高拍仪底座上的各个线缆。

具体技术方案为:

高拍仪线缆夹,包括两块水平的夹板和一块垂直的侧板组成的半开口形的夹持板,所述的侧板上下边缘分别与夹板边缘固定连接,夹持板用于夹持在高拍仪的底座边缘上;所述的侧板中心位置开有大圆孔;夹持板内部还包括内板,内板上下边缘在两块夹板相对的侧面上滑动,内板中心位置开有小圆孔,小圆孔内安装有线缆保护筒,所述的线缆保护筒和内板上下均分成对称的两部分,所述的线缆保护筒从侧板内壁经过大圆孔穿出。

优选的,所述的线缆保护筒内壁设有多个簧片,多个所述的簧片的分布在同一个圆内,簧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线缆保护筒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簧片为弧形簧片,凸起的一侧朝向线缆保护筒的轴心线。

所述的簧片一端固定在线缆保护筒内壁上,另一端连接有弹性橡胶块,弹性橡胶块嵌入在线缆保护筒内壁的凹槽内。

所述的簧片有四片,对称分布在线缆保护筒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拍仪线缆夹,通过线缆保护筒夹持住线缆,同时夹持板夹在高拍仪底座上,可以对底座上引出的电源线、数据线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高拍仪线缆夹,包括两块水平的夹板1和一块垂直的侧板2 组成的半开口形的夹持板,所述的侧板2上下边缘分别与夹板1边缘固定连接,夹持板用于夹持在高拍仪的底座边缘上;所述的侧板2中心位置开有大圆孔3;夹持板内部还包括内板4,内板4上下边缘在两块夹板1相对的侧面上滑动,内板4中心位置开有小圆孔,小圆孔内安装有线缆保护筒5,所述的线缆保护筒5和内板4上下均分成对称的两部分,所述的线缆保护筒5从侧板2内壁经过大圆孔3穿出。

安装的时候,首先将线缆保护筒5和内板4取出,内板4紧贴高拍仪底座的侧边,将电线夹持在线缆保护筒5内,如果电线与底座之间还有连接保护套,就将保护套放在线缆保护筒5内,将线缆保护筒5和内板4两部分相对合拢,然后将电线的插头或连接头从夹持板的侧板2上大圆孔3穿入,将线缆保护筒5和内板4塞入到两块夹板1之间,直到内板4紧贴在侧板2的内壁,并将夹持板夹持在高拍仪底座的侧边上。通过线缆保护筒5,保持电线能沿着线缆保护筒5和沿着水平方向分布一端距离,避免电线与底座连接处或者与保护套连接处发生折弯和摩擦。

为了提高对电线露出线缆保护筒5部分进行保护,所述的线缆保护筒5内壁设有多个簧片6,多个所述的簧片6的分布在同一个圆内,簧片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线缆保护筒5 的内壁上。多个簧片6为外围径向的夹持住电线,电线无论向哪个方向受力,都有簧片6 的弹性保护,避免电线硬性折弯。

所述的簧片6为弧形簧片,凸起的一侧朝向线缆保护筒5的轴心线。凸起一面夹持电线,电线与线缆保护筒5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可以用于散热,并且簧片之间有空隙,防止电线收到较大的拉扯,电线可以在簧片之间空隙内有一定的移动空间。

如图4所示,所述的簧片6一端固定在线缆保护筒5内壁上,另一端连接有弹性橡胶块7,弹性橡胶块7嵌入在线缆保护筒5内壁的凹槽内。当簧片6变形较大时候,弹性橡胶块7可以为簧片6一端提供适当的缓冲空间。

本实施例选取的最优设计为,所述的簧片6有四片,对称分布在线缆保护筒5内,上下各两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