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699发布日期:2018-12-11 21:2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在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上述的问题,对电动车的核心零件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动力电池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可靠的过流保护结构等。

目前,通常将多个单体电池先装配成电池模组,再将电池模组装配成电池包(即动力电池)。电池模组普遍采用的是方形硬壳结构,其外壳包括箱体和顶盖组件,箱体和顶盖组件能够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容纳多个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相互电连接。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当电池模组内的单体电池发生过充情况时,由于单体电池内的电解液分解会使电池内部产热及内部压力增大,因此有可能引发起火,甚至爆炸等事故。因此在每个单体电池上分别设置有防爆阀和短路保护机构,以便在单体电池内部气体过多时,及时形成保护回路,避免发生危险。采用这种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电池模组的过充问题,但是由于单体电池内产生气体后,其防爆阀有可能迅速爆破,从而使得气体到达电池模组内部,因此在电池模组内的气体不断累积的情况下,则有可能进一步导致电池模组发生起火,甚至爆炸,因此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能够在电池模组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加时,通过翻转片的翻转作用使电池模组的两个输出端子之间发生短路,从而形成保护回路,避免电池模组引发起火甚至爆炸等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具有下沉部,下沉部的面向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凸出于顶盖板的面向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第一输出端子,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顶盖板的远离电池模组内部一侧并与顶盖板绝缘;第二输出端子,包括第二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设置在顶盖板的远离电池模组内部一侧并与顶盖板绝缘;第一翻转片,设置于顶盖板,第一翻转片与第一输出端子相对应并与顶盖板连接;以及第二翻转片,设置于顶盖板,第二翻转片与第二输出端子相对应并与顶盖板连接,其中,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下沉部处,并且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分别被构造为响应电池模组内部的压力增加而翻转,以使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能够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还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置于下沉部的底壁,第一翻转片附接于下沉部并密封第一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皆设置于下沉部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还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置在下沉部中,第二翻转片附接于下沉部并密封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焊接连接于下沉部的面向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并且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分别具有位于中心区域的弯曲部分,弯曲部分朝靠近电池模组内部的方向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下沉部包括彼此分隔地设置在顶盖板上的第一下沉部和第二下沉部,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分别设置在各自对应的第一下沉部和第二下沉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分别容纳于各自对应的第一下沉部和第二下沉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电连接件为板状结构,并且第一电连接件的背离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不超过顶盖板的背离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和/或,第二电连接件为板状结构,并且第二电连接件的背离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不超过顶盖板的背离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组件还包括第一防转部件,第一防转部件同时与第一电连接件和顶盖板接合以阻止第一输出端子相对于顶盖板发生转动;和/或,顶盖组件还包括第二防转部件,第二防转部件同时与二电连接件和顶盖板接合以阻止第二输出端子相对于顶盖板发生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防转部件和/或第二防转部件包括止挡块,对应的第一电连接件和/或第二电连接件的面向顶盖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顶盖板的面向第一电连接件和/或第二电连接件的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止挡块分别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箱体,具有开口;多个单体电池,容纳在箱体中,多个单体电池相互电连接;以及上述的顶盖组件,顶盖组件覆盖箱体的开口,以将多个单体电池封闭在箱体中。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以及电池模组中,其中,顶盖组件的顶盖板上设置有下沉部,同时,对应顶盖组件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分别设置有相应的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分别与顶盖板电连接,并且第一翻转片和第二翻转片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下沉部处,因此设置于下沉部处的第一翻转片和/ 或第二翻转片则能够更靠近电池模组内部的多个单体电池。当单体电池由于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加而将气体释放至电池模组内部时,气体会迅速流通至设置于下沉部处的第一翻转片和/或第二翻转片处,此时,对应的第一翻转片和/或第二翻转片会响应气体压力增加而迅速翻转并与对应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短路,即在电池模组中形成保护回路。由此,能够缩短第一翻转片和/或第二翻转片的响应时间,避免电池模组发生起火、爆炸等事故。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池模组的沿纵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池模组中的顶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和图2的电池模组中的顶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电池模组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的顶盖组件中的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模组;10-顶盖组件;11-顶盖板;111-第一下沉部;112-第二下沉部;113-第一通孔;114-电极引出孔;115-第二安装槽;116-第二通孔;12-第一输出端子;121-连接板;121a-铆接孔;122-连接极柱;13-第一翻转片;131-弯曲部分;132-圆周边缘部分;133-凸出部分;15-第二翻转片;16-第二输出端子;161-连接板;162-连接极柱;17-第一防转部件; 18-绝缘部件;19-密封件;

20-箱体;

30-体电池;31-防爆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组件,用于连接在电池模组的箱体开口处,以将多个单体电池密封于箱体中,并实现单体电池与箱体外部的电气设备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结构以及装配过程简单,并且还能够提升电池模组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 2是图1的电池模组100的沿纵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例描述中,“顶部”、“底部”“上”、“下”皆为以电池模组100在附图中的摆放位置作为参照所示出的方向。如图1和图2 所示,电池模组100大体包括:顶盖组件10、箱体20以及多个单体电池 30,其中,顶盖组件10连接于箱体20并与箱体20围成密闭的容纳空间,多个单体电池30设置在密闭空间中,并相互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箱体2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诸如铝、铝合金或者钢。箱体20被构成为矩形的盒状,并具有开口,以通过开口连通其内部的容纳空间。

多个单体电池30经由箱体20的开口放置于箱体20中,并且多个单体电池30以层叠的方式排布,构成单体电池组件。每个单体电池30具有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并且多个单体电池通过汇流排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相互连接,并最终形成两个极性相反的输出端,并将两个极性相反的输出端分别作为单体电池组件的正输出极和负输出极,从而通过将正输出极和负输出极对应地与外部电气设备连接而实现将单体电池组件的电能引出目的。

每个单体电池30的顶盖板上设置有防爆阀组件31,防爆阀组件31可以采用现有结构(例如设置防爆片的方式),当由于过度充电、过度放电或电池过热而产生气体使单体电池30的内部压力过大时,防爆阀组件31 中的防爆片可以被破坏,使得形成在单体电池30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防爆阀组件31的通孔排放到外部,由此能够防止单体电池30爆炸。

图3是图2的电池模组100中的顶盖组件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 是图1和图2的电池模组100中的顶盖板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顶盖组件10包括:顶盖板11、第一输出端子12、第一翻转片13、第二翻转片15、第二输出端子16、第一防转部件17、绝缘部件18以及密封件1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顶盖板11呈薄板状,并具有与箱体20的开口相匹配的尺寸和形状,以便能够连接在箱体20的开口处,与箱体20共同围成密闭空间。顶盖板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选择与箱体20的材料相同的金属材料,则此时顶盖板1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箱体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顶盖板11上设置有下沉部、第一通孔 113、电极引出孔114、第二安装槽115以及第二通孔116,其中,顶盖板 11上设置有两个电极引出孔114,以分别通过两个电极引出孔114将单体电池组件的正输出极和负输出极引出至电池模组100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顶盖板11的下沉部包括:第一下沉部 111和第二下沉部112,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彼此分隔地设置在顶盖板11的背离电池模组100内部的一侧,也就是顶盖板11的远离单体电池组件的一侧(即顶盖板11的顶部),并且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分别位于顶盖板11的靠近两端边缘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在顶盖板11的背离电池模组内部的表面上设置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以使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 112的上表面的高度(即远离电池模组100内部的表面)低于顶盖板11其余部分(即除了设置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的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并且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的下表面的高度(即面向电池模组100内部的表面)低于顶盖板11其余部分的下表面的高度。

示例性地,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的形状相同,并且设置深度相同。以第一下沉部111为例,第一下沉部111为方形的沉台,并且第一下沉部1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高度均低于顶盖板11其余部分的下表面的高度,即顶盖板11的设置第一下沉部111的区域朝向靠近电池模组100内部的方向凸起。为了保证顶盖板11散热均匀,优选将顶盖板11 整体设置为等厚的结构,也就是说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的厚度和顶盖板11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相同。

另外,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第一下沉部111的上表面的高度还可以高于顶盖板11其余部分的下表面的高度,只要保证第一下沉部111的下表面的高度低于顶盖板11其余部分的下表面的高度即可。当然,根据其他可选的实施例,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的形状和深度还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还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成圆形或者椭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顶盖板11的一个电极引出孔114和第一通孔113同时设置于第一下沉部111的底壁处,而另一个电极引出孔 114和第二通孔116同时设置于第二下沉部112的底壁处,两个电极引出孔114位于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16的外侧,并且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极引出孔114连接于顶盖板11。

当然,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两个电极引出孔114还可以位于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16的内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输出端子12作为电池模组100的正极的输出端子与单体电池组件的正输出极连接,而第二输出端子16作为电池模组100的负极的输出端子与单体电池组件的负输出极连接。

图5是图1的电池模组100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 是图3的顶盖组件10中的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3至图6 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的自身结构以及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仅以第一输出端子12为例对其具体结构以及与顶盖板11的连接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地示例,第一输出端子12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用于实现与电池模组100外部的电气设备电连接的外接线部分(即第一电连接件)、用于实现与顶盖板1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分以及用于在电池模组100内部与箱体20内的正输出极连接实现电连接的内接线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输出端子12包括连接板121和连接极柱122,其中,连接极柱122包括作为与顶盖板1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分的极柱本体和作为与正输出极连接的内接线部分的延伸部。而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第一电连接件为板状结构,即连接板121,连接板121则作为第一电连接件与外部的电气设备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作为电池模组100的负极的输出端子,第二输出端子16同样包括第二电连接件、连接部分和内接线部分,第二电连接件为板状结构,即连接板 161,而连接极柱162同样包括极柱本体和延伸部。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极柱本体可以为铝或者铝合金材质且为圆柱形结构,极柱本体的直径与电极引出孔114的孔径相适应,而延伸部则为与极柱本体连接的板体。示例性地,极柱本体与延伸部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并且延伸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极柱本体的横截面的面积。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21包括:连接部分以及接触部分,当然,优选连接部分和接触部分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并且连接部分和接触部分皆呈板状并且厚度相同。连接部分的大致中心位置设置有铆接孔121a,并且铆接孔121a的孔径与连接极柱122的极柱本体的直径相适应。

在将第一输出端子12安装至顶盖板11时,连接板121需要固定于顶盖板11的远离电池模组100内部的一侧(即顶盖板11的顶部),连接极柱122则从电池模组100内部(即顶盖板11的底部)向外伸出与连接板 1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端子12的连接板121被容纳于第一下沉部111中,并且连接板121的上表面的高度与顶盖板11其余部分(即顶盖板11的除了设置第一下沉部111的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平齐,或者低于顶盖板11其余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同样地,第二输出端子16的连接板161被容纳于第二下沉部112中,并且连接板161的上表面的高度与顶盖板11其余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平齐,或者低于顶盖板11其余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因此,能够减少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在高度方向占用的空间,从而能够为提升电池模组100的能量密度提供有利条件。

具体地,连接极柱122的极柱本体从顶盖板11的底部一侧经由电极引出孔114朝向顶盖板11的顶部一侧伸出,而延伸部能够抵靠在顶盖板 11的面向电池模组100内部一侧(即顶盖板11的底部),从而对连接极柱122进行限位。极柱本体由顶盖板11伸出后则进一步伸入至连接板121 的铆接孔121a中,以便将连接极柱122与连接板121铆接连接,从而将第一输出端子12固定于顶盖板11。当然,为了电池模组100的使用安全性,第一输出端子12的连接板121以及第二输出端子16的连接板161需要分别与顶盖板11绝缘配合。并且连接板121的接触部分能够经由第一通孔113向电池模组100内部露出,同时连接板161的接触部分能够经由第二通孔116向电池模组100内部露出。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限定,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还可以仅包括连接板121和连接板161,而通过单体电池组件上设置的其他的延伸连接部分别伸入两个对应的电极引出孔114中与连接板121和连接板161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为了保持顶盖板11与连接极柱122 之间的绝缘状态,在顶盖板11和连接极柱122之间以及顶盖板11和连接极柱162之间还设置有绝缘部件18,绝缘部件18通常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绝缘部件18贴附于顶盖板11的朝向电池模组100内部一侧,并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子12以及第二输出端子16相对应。另外,绝缘部件18具有与电极引出孔114相对应的通孔,以实现电池模组100的电能引出目的。

另外,为了保证电极引出孔114的密封性,密封件19设置于连接极柱122和顶盖板11之间。密封件19为圆形的环状体,包括轴向延伸部分和径向延伸部分,其中,轴向延伸部分夹设于顶盖板11和连接极柱122 的极柱本体之间,而径向延伸部分夹设于顶盖板11和连接极柱122的延伸部之间,由此连接极柱122与连接板121连接后,密封件19被压紧在顶盖板11和连接极柱122之间,从而能够保证电池模组100的气密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密封件19的具体形状并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9的形状还可以对应第一通孔113的形状被构造为方形或者其它形状的环状体。

为了避免在压力升高时,电池模组100内的单体电池30重复充放电过程中发生起火和爆炸现象,在单体电池30上设置有防爆阀组件31,所以当单体电池30内部的气体压力不断增加超过单体电池30的预定压力阈值时(即超过单体电池30的基准压力),防爆阀组件31会打开,以使单体电池30内部的气体能够进入箱体20和顶盖组件10围成的密闭空间中。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电池模组100的使用安全性,顶盖板11上还分别对应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设置有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 15,并且将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配置成在电池模组100内部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阈值时(即超过电池模组100的基准压力)翻转而与各自对应的连接板121和连接板161电连接,以便能够及时使电池模组100 的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短路,而形成保护回路,避免电池模组100持续处于过充状态而导致起火甚至爆炸。

具体地,由于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在顶盖板11上的连接方式以及自身结构均相同,所以仅以第一翻转片1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翻转片13附接于顶盖板11,具体地,第一翻转片13附接于顶盖板11的第一下沉部111的底壁。第一翻转片13具有薄膜式的弯曲部分131、圆周边缘部分132以及凸出部分133,其中,弯曲部分131被构成为朝向箱体20 内部空间凸起的圆弧;圆周边缘部分132形成在弯曲部分131的外侧。第一通孔113的面向电池模组100内部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沉台结构,由此第一翻转片13可以通过圆周边缘部分132焊接连接在第一通孔113的沉台处,从而将第一翻转片13电连接到顶盖板11。将圆周边缘部分132连接在第一通孔113的沉台处,也就是说,第一翻转片13连接在第一下沉部 111的面向电池模组100内部一侧的表面,由此使得第一翻转片13更接近单体电池组件。而凸出部分133从弯曲部分131的大致中心位置朝向箱体 20外部的方向凸出。

因此,第一翻转片13连接在第一通孔113处并与第一输出端子12的连接板121的接触部分相对且保持分离状态。同时,第一翻转片13的背离连接板121一侧的表面露出于箱体20内部,从而使得箱体20内部产生的气体能够迅速到达至第一翻转片13的下表面。同样地,第二翻转片15 连接在第二通孔116处并与第二输出端子16的连接板161的接触部分相对且保持分离状态。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限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翻转片的结构对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进行合理调整。

另外,第一翻转片13被配置为,当箱体20内部的压力升高时,第一翻转片13的弯曲部分131能够翻转并改变为朝向箱体20外部的方向弯曲,以与从第一通孔113露出的连接板121的接触部分接触并电连接;而第二翻转片15被配置为,当箱体20内部的压力升高时第二翻转片15的弯曲部分(图中未标识出)能够翻转并改变为朝向箱体20外部的方向弯曲,以与从第二通孔116露出的连接板161的接触部分接触并电连接。

由此,当电池模组100的箱体20内部的压力升高时(例如超过预定压力阈值时),第一翻转片13能够发生变形,即第一翻转片13的弯曲部分131朝向远离箱体20内部的方向翻转,使得其上的凸出部分133与连接板121形成电连接,从而使第一输出端子12(即连接板121和连接极柱 122)、第一翻转片13、顶盖板11、第二翻转片15以及第二输出端子16 (即连接板161和连接极柱162)依次被接通,即在电池模组100中形成保护回路,并且通过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维持这种短路状态,避免电池模组100持续过充而发生起火甚至爆炸等现象。

通过在顶盖板11上设置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并将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分别设置于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 112,能够使得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更靠近位于电池模组100内部的多个单体电池30的防爆阀组件31,并且通过设置下沉部能够压缩电池模组100内的气体存储空间,增加电池模组100内部的压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的响应速度。由此,当单体电池30发生过充现象时,其防爆阀组件31爆破后,所产生的气体能够迅速到达顶盖组件10的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处,促使第一翻转片 13和第二翻转片15迅速翻转,形成保护回路。因此能够缩短第一翻转片 13和第二翻转片15的响应时间,及时切断电池模组100的充电或者放电回路,避免引发电池模组100起火、爆炸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下沉部还可以只包括一个沉台,也就是说,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112还可以连通,此时,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同时附接于一个沉台中。另外,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并不是必须要同时设置在下沉部中,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只要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下沉部中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变形实施例,第一下沉部111和第二下沉部 112还可以被构成为台阶状,也就是说还可以对应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将下沉部分别设置成包括多个尺寸由外向内递减的沉台,并将第一翻转片13和第二翻转片15连接于高度最低的沉台的底壁处。

另外,在其他的替换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只将第一翻转片13设置于第一下沉部111中,即第一输出端子12的连接板121可以不容纳于第一下沉部111中。具体地,电极引出孔114则临近第一下沉部111设置,此时,为了保证第一翻转片13翻转后能够与第一输出端子12接触,还可以在第一输出端子12的接触部分的面向第一翻转片13一侧设置延伸凸台,以通过该延伸凸台伸入第一下沉部111中,使得延伸凸台能够靠近第一翻转片13,以保证第一翻转片13能够在电池模组100内部的气体压力达到预定压力阈值时翻转并与连接板121接触而电连接,使电池模组100的正输出极和负输出极被短路,从而形成保护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为了防止第一输出端子12的连接板121和连接板161相对于顶盖板11发生转动,顶盖组件10还分别对应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设置有第一防转部件17和第二防转部件(图中未指示出)。第一防转部件17同时与连接板121以及顶盖板11接合,以阻止第一输出端子12相对于顶盖板11发生转动;第二防转部件同时与连接板161以及顶盖板11接合,以阻止第二输出端子16相对于顶盖板11发生转动。当然,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仅针对第一输出端子12和第二输出端子16中的一者设置对应的防转部件。

请继续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转部件17和第二防转部件结构相同,仅以第一防转部件17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防转部件17为止挡块,顶盖组件10包括两个止挡块,两个止挡块呈圆柱状。连接板121的面向顶盖板11的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并且顶盖板11上对应连接板121的第一安装槽设置有两个对应的第二安装槽115,两个止挡块各自的两端部分别嵌入连接板121的第一安装槽以及顶盖板11的第二安装槽中。

由此,通过两个止挡块能够在连接板121和顶盖板11之间形成两个固定点对连接板121进行定位,并避免连接板121沿顶盖板11的表面相对顶盖板11发生转动。因此设置第一防转部件17不但能够保证连接板121 和顶盖板11之间的接合稳定性,防止连接板121转动而影响顶盖组件10 的结构稳定。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止挡块的数量并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顶盖组件10还可以包括更多个止挡块。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块还可以与连接板121或者顶盖板11为一体式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防转部件17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防转部件17与连接板121和顶盖板11之间的接合方式并不进行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防转部件17还可以是设置在第一下沉部111中的凹槽,通过将凹槽的形状设置为与连接板121的形状相匹配,同样能够实现对连接板121定位并限制连接板121相对于顶盖板11转动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100,包括:箱体20、多个单体电池3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顶盖组件10,其中,箱体20具有开口;多个单体电池30容纳在箱体20中,多个单体电池30 相互电连接;顶盖组件10覆盖箱体20的开口,以将多个单体电池30封闭在箱体20中。由于电池模组100中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顶盖组件10,所以具有与顶盖组件10相同的优点,即在顶盖板11的下沉部处设置翻转片,在单体电池30的防爆阀打开后,能够使单体电池30生成的压力以最快的速度流通至电池模组100的翻转片处,促使翻转片翻转,进而实现短路保护的目的。所以能够降低电池模组100的翻转片出现失效的概率,并将单体电池30的过充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也就是能够提高电池模组100 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并且,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