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2900发布日期:2018-11-23 20:5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从开关柜出线后进行大都需要汇集与分接,其主要使用电气设备为电缆对接箱。电缆对接箱广泛用于35kV、25kV、10kV电缆系统的节点连接,其箱体全部为金属钢板或不锈钢板,厚度为2mm壳体,采用防腐设计和特殊喷漆处理。然而采用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电缆对接箱存在以下问题:(1)箱体由不锈钢材质做成,设备重,安装时需多人抬卸,体积大,如遇到电缆沟窄小,会造成安装不便或无法安装的情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2)电缆连接座安装于箱体内部,外接电缆需要伸入电缆连接座内部,箱体内部紧凑,如遇到大平方电缆不平直的情况下,会造成电缆安装不易(3)电缆中间接头的安装,过份依赖现场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安全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缆连接结构,用以解决使用现有的电缆对接箱体积大,不方便安装,外接电缆对接效率低,安全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结构,所述电缆连接结构包括电缆连接座和T型插头;

所述电缆连接座包括本体和至少一组三相接头,一组三相接头包括三对相位接口,所述相位接口包括两个接口套管和U形电导体,所述接口套管均设置于本体的上表面,所述U形电导体位于本体内,U形电导体两臂分别位于两接口套管内,U形电导体的两臂均由顶面向下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T型插头包括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的一端与竖管连接,电缆位于横管内腔,电缆的铜芯上连接有铜鼻子,所述铜鼻子穿过竖管侧壁伸入竖管内腔中;

所述竖管套设于接口套管外,螺钉穿过铜鼻子上的通孔与U形电导体上的螺纹孔配合锁固,所述螺钉帽上套接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接口套管为喇叭状结构,接口套管由顶端向下管径依次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接口套管与电缆连接座本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三相接头至少为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U形电导体外部包裹有内半导电层,所述电缆连接座本体外部包裹有外半导电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内半导电层外覆盖有主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缆连接座本体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缆连接座本体外壁与主绝缘层之间还设置有金属屏蔽网,所述电缆连接座本体上开设有接地孔,接地线经由接地孔与金属屏蔽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T型插头的横管和竖管均为硅橡胶材质制成。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结构,通过在电缆连接座本体内设置U形电导体实现三相接头的导通,外接电缆无需伸入电缆连接座内部连接,使得电缆连接座的体积大大缩小,结构更加紧凑,适用于小空间内电缆对接的使用;采用电缆连接座与T型插头配合进行电缆连接,将T型插头的竖管插入接口套管中并通过螺钉锁固,然后使用密封盖对连接处密封,电缆对接效率高,绝缘密封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结构中电缆连接座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结构中电缆连接座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结构中电缆连接座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结构中T型插头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连接结构中T型插头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缆连接座;

110、本体;111、接地孔;

121、接口套管;122、U形电导体;123、螺纹孔;124、螺钉;125、内半导电层;126、外半导电层;127、密封盖;

200、T型插头;

210、横管;

220、竖管;

230、电缆;

240、电缆铜芯;

250、铜鼻子;

300、主绝缘层。

400、金属屏蔽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结构,所述电缆连接结构包括电缆连接座100和T型插头200;所述电缆连接座100作为电缆230 线的转接结构,用于电缆230系统节点的对接。所述T型插头200作为插接结构,将外部电缆230与电缆连接座100电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电缆连接座包括本体和至少一组三相接头,一组三相接头包括三对相位接口,所述相位接口包括两个接口套管和U 形电导体,所述接口套管均设置于本体的上表面,所述U形电导体位于本体内,U形电导体两臂分别位于两接口套管内,U形电导体的两臂均由顶面向下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三相接头具有两个三相接头,而两个三相接头构成三对相位接口。进一步的,所述相位接口包括两个接口套管和U形电导体,接口套管作为三相接头与T型插头200的接触连接部分,U形电导体122则用来将两个三相接头的同相接口导通,使得同相线插头插入到两接口套管121中可以实现电导通。采用该结构电缆连接座100,外接电缆230无需伸入电缆连接座100内部连接,那么无需再为电缆230连接预留安装空间,缩小了电缆连接座100的体积,占用空间小。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口套管与电缆连接座100本体11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是指零件不做分割,直接铸造完成。近来的模型为了增加制作时的便利,减少零件的数量,常采用一体成型来制作零件。

请参阅图6和图7,具体的,所述T型插头包括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的一端与竖管连接,电缆位于横管内腔,电缆的铜芯上连接有铜鼻子,所述铜鼻子穿过竖管侧壁伸入竖管内腔中。采用结构的T型插头连接外部电缆230 与电缆连接座100,对接效率高,拔插方便,连接稳定。优选的,所述T型插头的横管210和竖管220一体成型,结构上更加牢固。优选的,所述T型插头上还连接有接地线,起到接地保护的作用。优选的,T型插头的横管210和竖管220均为硅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竖管套设于接口套管外,螺钉124穿过铜鼻子250上的通孔与U形电导体上的螺纹孔123配合锁固,所述螺钉帽上套接有密封盖127。铜鼻子是对铜丝和所需连接物品起到连接和保护作用的连接件,是用于电线电缆连接到电器设备上的连接件,顶端这边为固定上螺丝边,末端为上剥皮后的电线电缆铜芯。采用与铜鼻子250的配合锁固,使得T型插头与电缆连接座100的连接更加的牢固,防止外接电缆230受力发生电连接断开的问题,使用过程更加可靠。此外密封盖127的设置,能够使得连接电缆处于密封环境,密封盖为绝缘材料制成,使得其能够完全模拟完整电缆的运行环境,全绝缘、全密封,使得岂能够适应绝大部分恶劣的安装环境。

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结构,通过在电缆连接座本体内设置U形电导体实现三相接头的导通,外接电缆无需伸入电缆连接座内部连接,使得电缆连接座的体积大大缩小,结构更加紧凑,适用于小空间内电缆对接的使用;采用电缆连接座与T型插头配合进行电缆连接,将T型插头的竖管插入接口套管中并通过螺钉锁固,然后使用密封盖对连接处密封,电缆对接效率高,绝缘密封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性高。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口套管121为喇叭状结构,接口套管121由顶端向下管径依次增大。喇叭状结构的接口套管121,接口套管121顶端管径小更加方便T型插头的竖管220套设在接口套管121上,底端管径大与T型插头的竖管220内壁产生摩擦力,插接更加的稳定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三相接头至少为两组。设置至少为两组三相接头,一个电缆连接座100上能够对接多条电缆230线,进行多条电缆230转接。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U形电导体外部包裹有内半导电层125,所述电缆连接座100本体110外部包裹有外半导电层 126。内半导电层125作用是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外半导电层126能够有效的使表面保持零电位,确保操作人员自身安全。优选的,所述内半导电层125和外半导电层126的材质为石墨,该结构的电缆连接座100优选的作为地埋式连接座使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半导电层外覆盖有主绝缘层300。优选的,所述主绝缘层300的材料为绝缘纤维或者绝缘橡胶。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缆连接座100本体110的材质为环氧树脂。固化后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介电性能良好,变形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其良好性能好决定了其非常适合作为电缆连接座100的本体110,产品质量轻,搬运安装更加方便,耐大部分的酸、碱、盐及有机溶剂,可水下应急运行,能够在绝大部分恶劣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

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电缆连接座100本体110与主绝缘层300之间还设置有金属屏蔽网400,所述电缆连接座100本体110上开设有接地孔111,接地线经由接地孔111与金属屏蔽网400连接。金属屏蔽网400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接地线经由接地孔111与金属屏蔽网400起到接地保护的作用。在图5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网400为笼状结构,静电屏蔽效果更好。在某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网400 直接设置于U形电导体与外本体110之间的空腔中。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