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拉带结构的Oculink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8411发布日期:2019-01-04 23:1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拉带结构的Oculink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拉带结构的Oculink连接器。



背景技术:

Oculink 连接器是新一代高速数据信号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及工作站等领域,用于传输24G SAS数据信号,目前Oculink的产品的解锁机构为按键式结构,常用的解锁方式为从左往右解锁或者从上往下解锁,当产品摆放很紧凑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解锁,容易导致产品解锁困难甚至无法解锁,从而影响到Oculink 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拉带结构的Oculink连接器,通过在卡扣上方增加一拉带,使用时拉动该拉带,可轻易完成对Oculink连接器上的卡扣进行解锁,解决了传统按键式连接器在空间狭小时不易解锁以及解锁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拉带结构的Oculink连接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拉带、上壳、卡扣、线路板、连接部和下壳。所述的卡扣设在线路板上,所述的线路板下方与连接部连接,所述线路板后端连接线缆并在连接处通过内模包覆,所述的上壳与下壳相连接。所述卡扣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卡钩,所述卡钩的上部设有与卡钩一体成型的延伸臂,所述上壳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所述拉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延伸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扣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弹性部,所述的固定部平行于线路板设置且下端固定在线路板上,所述的弹性部位于固定部的前端。所述的卡钩包括一横部、一竖部和一钩部,所述弹性部的两侧向固定部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横部,再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竖部,在竖部的前端形成用于固定线路板和连接部的钩部。所述的连接部内部设有空腔,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供所述钩部穿出的通孔,所述卡钩的竖部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使得卡钩的钩部卡接于所述通孔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拉带弯折成半圆状,所述拉带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的延伸臂包括第一支臂和垂直焊接在第一支臂末端的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与卡钩横部固定连接并且向着内模一侧倾斜。所述拉带通过长条孔套设在第二支臂上实现与所述延伸臂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拉带弯折成半圆状,所述拉带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的延伸臂包括第三支臂,第三支臂的末端往回弯折成U型部,第三支臂与卡钩横部固定连接并且向着内模一侧倾斜,所述拉带通过长条孔套设在U型部上实现与所述延伸臂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拉带弯折成半圆状,所述拉带两端的内侧相对位置上各设有一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环状卡槽。所述的延伸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支臂和O型圈,所述第四支臂的前端与卡钩横部固定连接并且向着内模一侧倾斜。所述的O型圈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环状卡槽卡接的圆孔,所述拉带通过凸耳卡接在圆孔上实现与所述延伸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扣一体成型的焊脚,所述的卡扣通过所述焊脚焊接在线路板上予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拉带的Oculink连接器,通过在卡扣上方增加一拉带,使用时拉动该拉带,可轻易完成对Oculink连接器上的卡扣进行解锁,解决了传统按键式连接器在空间狭小时不易解锁以及解锁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拉带;11、长条孔;12、凸起;121、环状卡槽;2、上壳;21、通槽;3、卡扣;301、固定部;302、弹性部;31、焊脚;32、卡钩;321、横部;322、竖部;323、钩部;33、延伸臂;331、第一支臂;332、第二支臂;333、第三支臂;334、U型部;335、第四支臂;336、O型圈;3361、圆孔;4、线路板;41、内模;5、连接部;51、通孔;6、下壳;6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带拉带结构的Oculink连接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拉带1、上壳2、卡扣3、线路板4、连接部5和下壳6。线路板4下方与连接部5连接,线路板4后端连接线缆(图中未示出)并在连接处通过内模41包覆,上壳2与下壳6相连接。卡扣3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301和弹性部302,弹性部302位于固定部301的前端。固定部301平行于线路板4设置,固定部302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焊脚31,卡扣3通过焊脚31焊接在线路板4上予以固定,弹性部302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卡钩32,卡钩32的上部设有与卡钩32一体成型的延伸臂33,上壳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21。

卡钩32包括一横部321、一竖部322和一钩部323,弹性部302的两侧向固定部301方向延伸形成横部321,再向下延伸形成竖部322,在竖部322的前端形成钩部323。连接部5内部设有空腔,连接部5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供卡钩32的钩部323穿出的通孔51,卡钩32的竖部322置于空腔内并使得卡钩32的钩部323卡接于通孔51内。

拉带1弯折成半圆状,拉带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长条孔11。延伸臂33包括第三支臂333,第三支臂333的末端往回弯折成U型部334,第三支臂333与卡钩32的横部321固定连接并且向着内模41一侧倾斜,拉带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槽21并通过长条孔11与U型部334的套接实现与延伸臂32的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延伸臂33包括第一支臂331和垂直焊接在第一支臂331末端的第二支臂332,第一支臂331与卡钩32的横部321固定连接并且向着内模41一侧倾斜。拉带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槽21并通过长条孔11与第二支臂332的套接实现与延伸臂33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其余部分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拉带1弯折成半圆状,拉带1内侧相对位置上各设有一凸耳12,凸耳12上开设有环状卡槽121。延伸臂3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支臂335和O型圈336,第四支臂335的前端与卡钩32的横部321固定连接并且向着内模41一侧倾斜。O型圈336上开设有用于与环状卡槽121卡接的圆孔3361,拉带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槽21并通过凸耳12与圆孔3361的卡接实现与延伸臂33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其余部分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具体组装过程如下:将线路板4和连接部5连接固定,可通过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将卡扣3焊接至线路板4上并使得卡钩32的竖部322放入连接器5的空腔内,卡钩32的钩部323卡入连接器5的通孔51内实现固定;将拉带1的两端分别从上壳2的两个通槽21内穿入并与延伸臂33连接;将上壳2和下壳6组装在一起,连接部5可从下壳6的凹槽61中穿出与其他连接器或应用设备相连接。通过拉动拉带1,可轻易完成对Oculink连接器上的卡扣进行解锁(323与51脱离)。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