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345发布日期:2019-01-18 19:31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电的需求更是日益增大,可以说是随时随地。插线板作为电的转接工具,更是走进了每家每户。但由于同一时刻插线板上同时工作了多根充电线,容易缠绕在一起且占地面积大,插线板自身的插头电线长度不唯一且工作时要求的距离不同导致占地面积不同。如何高效、方便的使用插线板,减少插线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占地面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插线板在使用过程中用电器的电线易缠绕的问题,减少插线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占地面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包括底盘以及沿垂直于所述底盘的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插座组件;

所述底盘包括转盘、开关、插头、线缆、发条弹簧、盖帽、外壳和拨片;所述线缆端连接所述插头;所述转盘、所述发条弹簧、所述盖帽和所述拨片位于所述外壳构成的腔体内,所述插头位于所述腔体外部;所述转盘的中心设置有一转轴,所述线缆缠绕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开关,安装于所述外壳表面,且与位于所述腔体内部的拨片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拨片与所述开关所在平面的角度;所述发条弹簧与所述盖帽均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转轴内部,所述发条弹簧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盖帽包括排列呈圆周的多个L型凸起;所述拨片能够卡固于相邻的两个L型凸起之间,以阻止所述发条弹簧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插座组件,为由左侧面、右侧面、前表面、后表面、上表面、下表面构成的六面体结构;其左侧面与右侧面为向所述插座组件的中心内凹的弧形面;前表面与后表面均为平面形结构,且均设置有若干插孔;

相邻插座组件之间、以及插座组件与底盘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得每一插座组件能够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插孔包括三孔插孔、双孔插孔以及USB插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通过在插线板的底盘中设置转盘、开关、插头、线缆、发条弹簧、盖帽、外壳和拨片,利用类似卷尺自动收缩的原理,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线缆伸出外壳的长度,从而避免了插线板在使用过程中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也避免了插线板线缆的随意放置,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底盘的垂直方向层叠设置多个插座组件,形成立式插座结构,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插座组件中弧形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是得用户在使用该插座的过程中,可以将过长的用电器电线缠绕在所述插座组件上,避免了用电器电线的乱放、以及相邻插座组件之间的用电器电线易缠绕的问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发条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底盘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盖帽上L型凸起卡固拨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线缆安装于转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底盘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插座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插座组件层叠设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包括底盘10以及沿垂直于所述底盘10的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插座组件11。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发条弹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盖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底盘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盖帽上L型凸起卡固拨片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线缆安装于转盘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底盘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所述底盘10包括转盘30、开关41、插头43、线缆42、发条弹簧21、盖帽20、外壳40和拨片50。所述线缆42连接所述插头43;所述转盘30、所述发条弹簧21、所述盖帽20和所述拨片50位于所述外壳40构成的腔体内,所述插头43位于所述腔体外部;所述转盘30的中心设置有一转轴301,所述线缆42缠绕于所述转轴301上;所述开关41,安装于所述外壳40表面,且与位于所述腔体内部的拨片50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拨片50与所述开关41所在平面的角度α;所述发条弹簧21与所述盖帽20均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转轴301内部,所述发条弹簧21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01转动;所述盖帽20包括排列呈圆周的多个L型凸起201;所述拨片50能够卡固于相邻的两个L型凸起201之间,以阻止所述发条弹簧21带动所述转轴301转动。

具体来说,所述外壳40上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中安装有所述开关41。所述开关41能够沿水平方向左右拨动,从而实现对所述线缆42长度的锁定或者解锁。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底盘10利用卷尺长度可以自动收缩的原理,来调整伸出所述外壳40的所述线缆42的长度,从而避免了插线板自身线缆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也实现了对插线板自身线缆的收纳。

所述发条弹簧21、所述盖帽20和所述拨片50共同构成一个锁定组件。当将所述开关41向右拨动时,所述锁定组件进入锁定状态,此时,所述拨片50朝向所述L型凸起201的方向伸出,使得所述拨片50与所述开关41所在的平面具有一锐角夹角,用户拉动所述线缆42,由于所述盖帽20包括排列呈圆周的多个L型凸起201,使得所述转盘30中的所述转轴301只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线缆42自所述外壳40拉出;当延伸出所述外壳40的所述线缆42的长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时,用户即可将拉动线缆的手松开,此时所述发条弹簧21处于拉伸状态,再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发条弹簧21有带动所述转轴30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但是,此时的所述拨片50卡固于两个相邻的L型凸起201之间,从而阻止了所述发条弹簧21带动所述转轴301回转(即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实现了对伸出所述外壳40的所述线缆42长度的自动锁定。当将所述开关41向左拨动时,所述拨片50收回,使得所述拨片50与所述开关41所在的平面平行,此时,所述拨片50不对所述发条弹簧21的收缩造成阻碍,使得拉伸的所述发条弹簧2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收缩,并带动所述转轴301回转(即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实现自动收线。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插座组件的截面示意图,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插座组件层叠设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9、10所示,所述插座组件11,为由左侧面111、右侧面112、前表面113、后表面、上表面、下表面构成的六面体结构;其左侧面111与右侧面112为向所述插座组件11的中心内凹的弧形面;前表面113与后表面均为平面形结构,且均设置有若干插孔;相邻插座组件11之间、以及插座组件11与底盘10之间通过轴承90连接,使得每一插座组件11能够自由转动。

具体来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用电器的插座插于所述前表面113或所述后表面上的插孔中,而过长的用电器电线则可以环绕具有弧形面的所述左侧面111和所述右侧面112进行收纳,避免了用电器电线的随意乱放,以及用电器电线之间的相互缠绕。同时,多个插座组件11沿垂直于所述底盘10的方向一一层叠设置,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避免了插线板在水平面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另外,每一插座组件11均能够围绕所述轴承90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插线板的使用灵活性。

为了扩大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的应用范围,扩展其功能,优选的,所述插孔包括三孔插孔1133、双孔插孔1132以及USB插孔1131。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立式可旋转可自动收线插线板,通过在插线板的底盘中设置转盘、开关、插头、线缆、发条弹簧、盖帽、外壳和拨片,利用类似卷尺自动收缩的原理,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线缆伸出外壳的长度,从而避免了插线板在使用过程中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也避免了插线板线缆的随意放置,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底盘的垂直方向层叠设置多个插座组件,形成立式插座结构,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插座组件中弧形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是得用户在使用该插座的过程中,可以将过长的用电器电线缠绕在所述插座组件上,避免了用电器电线的乱放、以及相邻插座组件之间的用电器电线易缠绕的问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