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733发布日期:2019-02-19 19:0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随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装配多是有人工组装,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且耗材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可对发光二极管半自动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它包括包括有机架、二极管输料装置、电池输料装置、组装台和二极管抓取装置,所述二极管输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池输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组装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池输料装置的末端与组装台连通,所述二极管输料装置的末端的上方设置有二极管抓取装置,所述二极管抓取装置的运动路径与二极管运动方向垂直;

所述二极管抓取装置包括有气动滑轨和真空吸管,所述气动滑轨固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真空吸管固接所述气动滑轨的运动端,所述真空吸管的运动路径与二极管运动方向垂直;

所述组装台包括有用于电池下落的漏料管、用于容纳若干个电池的容置管、成型台和底座,所述漏料管位于所述容置管的上方,所述漏料管与所述容置管贯通,所述漏料管与所述电池输料装置的末端连通,所述容置管的径向设置有贯穿的开口,推杆通过开口穿设所述容置管,所述推杆一端设置为弧形缺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推杆往复运动的第一气动单元,所述推杆与所述成型台正对,容置管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辅助若干个电池限位的两个弧形片,两个所述弧形片穿过容置管,所述弧形片与所述容置管同圆心,两个所述弧形片固接长杆,所述长杆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漏料口,所述漏料口位于成型台和容置管之间。

进一步,所述成型台包括有带有斜槽口的基台,所述基台的斜槽口与容置管开口正对,所述斜槽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抵住发光二极管的第三气动单元,所述第三气动单元的运动端穿设所述斜槽口,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用于基台滑动的第二气动单元。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固接有U型架,两个所述长杆分别铰接在U型架的横端,所述推杆穿设所述U型架。

进一步,所述机架为铝合金制品。

进一步,所述电池输料装置包括有第一振动盘和第一筛选装置,所述第一筛选装置与第一振动盘的螺旋轨道末端连接,所述第一筛选装置包括有第一弧形轨道和直滑槽,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与螺旋轨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与螺旋轨道连接处设置挡杆,所述挡杆端面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倾斜面相对,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倾斜面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池的凸棱,所述凸棱的中段设有一截窄凸棱,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末端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直滑槽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末端连接,所述弧形滑槽与直滑槽连通,所述漏料管顶端设置有半圆形切口,所述直滑槽通过半圆形切口与漏料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二极管输料装置包括有第二振动盘和第二筛选装置,所述第二筛选装置与第二振动盘的螺旋轨道末端连接,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第二弧形轨道、挡片、筛选挡片和排列轨道,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与螺旋轨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上依次设置挡片和筛选挡片,所述挡片固接在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外侧,所述筛选挡片固接在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外侧,所述筛选挡片上开设有若干组筛选口槽,筛选口槽为相邻的一长一短的开口,所述排列轨道固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末端,所述排列轨道为设有滑槽的面板,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支撑二极管的棱,所述挡片、筛选挡片和排列轨道设置有间隙,所述排列轨道的上方设置有二极管抓取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二极管输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池输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组装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池输料装置的末端与组装台连通,所述二极管输料装置的末端的上方设置有二极管抓取装置,所述二极管抓取装置的运动路径与二极管运动方向垂直;使得发光二极管半自动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去除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组装台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组装台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池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二极管输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发光二极管半自动组装机,包括包括有机架1、二极管输料装置2、电池输料装置3、组装台和二极管抓取装置,所述二极管输料装置2安装在所述机架1 上,所述电池输料装置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组装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池输料装置3的末端与组装台连通,所述二极管输料装置2的末端的上方设置有二极管抓取装置,所述二极管抓取装置的运动路径与二极管运动方向垂直;通过电池输料装置3和二极管输料装置,将二极管和电池向组装台有次序的输送,二极管抓取装置将二极管单个吸起放入组装台中,电池由组装台进行推送;本实用新型中电池输料装置输送的电池种类是纽扣电池。

所述二极管抓取装置包括有气动滑轨4和真空吸管5,所述气动滑轨4固接在所述机架1 上,所述真空吸管5固接所述气动滑轨的运动端,所述真空吸管5的运动路径与二极管运动方向垂直;本实施例就是通过运动的真空吸管5实现二极管由二极管输料装置2末端到达待组装的位置,即成型台中的基台斜槽口处;

所述组装台包括有用于电池下落的漏料管6、用于容纳若干个电池的容置管7、成型台和底座9,所述漏料管6位于所述容置管7的上方,所述漏料管6与所述容置管7贯通,所述漏料管6与所述电池输料装置3的末端连通,所述容置管7的径向设置有贯穿的开口,推杆 10通过开口穿设所述容置管7,所述推杆10一端设置为弧形缺口,所述底座9上设置有用于推杆10往复运动的第一气动单元11,所述推杆10与所述成型台正对,容置管7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辅助若干个电池限位的两个弧形片12,两个所述弧形片12穿过容置管7,所述弧形片12与所述容置管7同圆心,两个所述弧形片12固接长杆13,所述长杆13与底座9铰接,所述底座9上设置有漏料口17,所述漏料口17位于成型台和容置管7之间。两个弧形片12用于防止推杆10在推送电池时或电池自由下落时,出现位置错误或摆放顺序错误,对若干个电池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电池数量为三个纽扣电池。

所述成型台包括有带有斜槽口的基台8,所述基台8的斜槽口与容置管7开口正对,所述斜槽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抵住发光二极管的第三气动单元18,所述第三气动单元18的运动端穿设所述斜槽口,所述底座9还设置有用于基台8滑动的第二气动单元14。本实施例中所组装的发光二极管包括四种零部件,塑料壳体,金属片,电池和二极管,其中塑料壳体和用于起到开关作用的金属片是手动放置在斜槽口中。第三气动单元14就是穿过凹槽抵住金属片和壳体,便于推杆10推送电池。

所述底座9上固接有U型架15,两个所述长杆13分别铰接在U型架15的横端,所述推杆10穿设所述U型架15。

所述机架1为铝合金制品。

所述电池输料装置2包括有第一振动盘201和第一筛选装置,所述第一筛选装置与第一振动盘201的螺旋轨道末端连接,所述第一筛选装置包括有第一弧形轨道202和直滑槽16,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01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02与螺旋轨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02与螺旋轨道连接处设置挡杆203,所述挡杆203端面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02的倾斜面相对,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02的倾斜面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池的凸棱204,所述凸棱201的中段设有一截窄凸棱,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02的末端设置有弧形滑槽205,所述直滑槽16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02末端连接,所述弧形滑槽205与直滑槽16连通,所述漏料管6顶端设置有半圆形切口,所述直滑槽16通过半圆形切口与漏料管6连通。通过第一弧形轨道202上的棱204宽窄变化进行筛选,纽扣电池沿着螺旋轨道上升,在刚进入第一弧形轨道202初始处,纽扣电池被第一弧形轨道202侧倾斜侧面和挡杆203侧翻,纽扣电池背面或正面依靠第一弧形轨道202的倾斜面,纽扣电池的边缘在凸棱204上向前运动,当运动至凸棱204变窄处,纽扣电池正面依靠在第一弧形轨202道侧面的,由于此方向电池的边缘与窄棱接触面积小,电池会脱落,而背面依靠第一弧形轨道的电池则可以继续向前运动,沿着圆面平滑落入弧形滑槽205中,最后进入直滑槽16中。

所述二极管输料装置3包括有第二振动盘301和第二筛选装置,所述第二筛选装置与第二振动盘301的螺旋轨道末端连接,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第二弧形轨道302、挡片303、筛选挡片304和排列轨道305,所述第二弧形轨道302与螺旋轨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 302上依次设置挡片303和筛选挡片304,所述挡片303固接在所述第二弧形轨道302的外侧,所述筛选挡片304固接在所述第二弧形轨道302的外侧,所述筛选挡片304上开设有若干组筛选口槽,筛选口槽为相邻的一长一短的开口,所述排列轨道305固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302 的末端,所述排列轨道305为设有滑槽的面板,所述第二弧形轨道30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支撑二极管的棱306,所述挡片303、筛选挡片304和排列轨道305设置有间隙,所述排列轨道 305的上方设置有二极管抓取装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