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968发布日期:2019-01-22 22:3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采用脉冲驱动,且在线圈去激励(脉冲消失)后可自保持的继电器,因而磁保持继电器不需要长期供电,可以有效降低继电器线圈的能耗,符合当前环保节能的发展大趋势,成为继电器发展的方向之一。磁保持继电器较普通电磁继电器多了一个对自保持起关键作用的部件——磁包,在相同触点负载能力下磁保持继电器整体结构比较大,导致无法应用在预留给继电器的空间较小的印刷线路板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CN202650990U的专利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小型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罩壳、基座、绝缘套、推杆、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的磁路部分包括磁包、铁芯、轭铁和绕组,所述的绕组包括线圈架和绕在线圈架上的线圈,轭铁的一端为U型端,铁心穿过线圈与衔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铁心的端部位于轭铁的U 型端的中间部位且形成一个E型,磁包由磁钢和垂直位于磁钢两端的衔铁注塑而成,磁包轴接在所述的线圈架上,两块衔铁注塑而成,磁包轴接在所述的线圈架上,两块衔铁与磁钢共同形成一个U型,两块衔铁平行插入铁心与轭铁所形成的E型的空隙中并居中。如该专利说明书附图3所示,绝缘套与基座、动引出脚与动接触片及静引出脚与静接触片各自为分体结构,这样,零、部件繁多,结构复杂,生产线装配效率低,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生产线上装配效率高的小型磁保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基座、接触系统、磁路系统、绝缘罩,所述的磁路系统与所述的接触系统之间通过所述的推杆相连接,所述的接触系统安装在所述的基座的一端,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绝缘罩为一体件,并形成开口背向所述的接触系统的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的卡接槽,所述的卡接槽的槽口设置在所述的基座的一个侧面,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隔离墙,所述的卡接槽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的绝缘罩的开口相对的所述的绝缘罩的底部、所述的第一隔离墙、所述的基座组成所述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的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的绝缘罩下方的所述的基座上。

所述的卡接槽的第二卡接部的竖截面呈┒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动接触脚与静接触脚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接触系统包括动接触组和静接触组,所述的推杆包括所述的推座和两根与所述的推座一体设置的推臂,所述的推座与所述的电磁系统的磁包相连接,两根所述的推臂的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的卡接部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的动接触组的动接触片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的推臂相对应的推槽,所述的推臂的卡接部卡入所述的推槽,这样,一方面,在动接触片返回时,推杆辅助拉动动接触片返回,从而增加了继电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在装配推杆时简捷方便,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

所述的绝缘罩的上端部设置有两个间距与所述的推臂相对应的用以各自支撑所述的推臂的台阶,两根所述的推臂穿过相对应的台阶,这样,使推杆推动动接触片时比较稳定,而且装配方便。

所述的静接触组为一体式结构,这样,进一步减少了产品的零件,增加装配效率,从而提高产品性能一致性。

所述的动接触组为一体式结构,这样,进一步减少了产品的零件,增加装配效率,从而提高产品性能一致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卡接槽的槽口设置在基座的一个侧面,基座上设置有第一隔离墙,卡接槽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与绝缘罩的开口相对的绝缘罩的底部、第一隔离墙、基座组成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设置在绝缘罩下方的基座上,即卡接槽紧靠在绝缘座的旁边,即满足了动、静接触组引出脚的间距要求,又给磁路系统留出了很大的空间,使得在限定的空间下,可以增设磁包,从而能够实现磁保持继电器功能;另一方面,基座与绝缘罩一体结构,动接触组、静接触组也都相应的为一体结构,动接触组、静接触组装配时,只要从侧面卡入基座即可完成安装,简单快捷,提升了生产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与绝缘罩一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推动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小型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基座1、接触系统2、磁路系统3、绝缘罩4,磁路系统2与接触系统3之间通过推杆5相连接,接触系统2安装在基座1的一端,基座1与绝缘罩4为一体件,并形成开口背向接触系统2的腔体41,还包括卡接槽6,卡接槽6 的槽口设置在基座1的一个侧面,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隔离墙11,卡接槽6包括第一卡接部61和第二卡接部62,与绝缘罩4的开口相对的绝缘罩的底部(图中未标示)、第一隔离墙11、基座1组成第一卡接部61,第二卡接部62设置在绝缘罩4下方的基座1上, 卡接槽6的第二卡接部62的竖截面呈┒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动接触脚(图中未标示)与静接触脚之间(图中未标示)的距离。

接触系统2包括动接触组21和静接触组22,静接触组21、动接触组22圴为一体式结构,推杆5包括推座51和两根与推座51一体设置的推臂52,推座51与电磁系统 3的磁包31相连接,两根推臂52的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521,卡接部521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522,动接触组21的动接触片211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推臂52 相对应的推槽212,推臂52的卡接部521卡入推槽212,这样,一方面,在动接触片211 返回时,推杆5辅助拉动动接触片211返回,从而增加了继电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在装配推杆5时简捷方便,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绝缘罩4的上端部设置有两个间距与推臂52相对应的用以各自支撑推臂52的台阶42,两根推臂52穿过相对应的台阶42,这样,使推杆5推动动接触片时比较稳定,而且装配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