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安装空间利用率的制动电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605发布日期:2019-03-05 17:4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能提高安装空间利用率的制动电阻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电阻箱,尤其是一种能提高安装空间利用率的制动电阻箱,属于输送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工艺中,很多转载设备需要快速制动,当变频器控制的电机在停机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能耗制动的方式来实现的,就是把停止后电机的动能和线圈里面的磁能都通过一个耗能元件消耗掉,从而实现设备的快速停止,通常我们耗能元件选择的是制动电阻,根据变频器功率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制动电阻。制动电阻消耗能量的同时会散发很多的热量,所以不会安装在控制柜内,一般制动电阻箱安装在控制柜柜顶,受控制柜尺寸的限制,制动电阻箱的尺寸也有限制。

目前的制动电阻箱里的制动电阻均采用平铺的方式安装在制动电阻箱内,如图1和图2所示,为传统安装方式的制动电阻箱的一个实施例,制动电阻箱(3)内设置两条宽折边支架(6),使用宽折边支架(6)的目的是同时满足长制动电阻(4)和短制动电阻(5)的安装,但仅能安装4个制动电阻,而且增加支架的宽度后,长制动电阻(4)与宽折边支架(6)的接触面积增大,不利于电阻热量的散发,使得传统制动电阻箱中制动电阻的安装数量受到限制,影响制动电阻箱的适用范围,因此,如何高效使用制动电阻箱的安装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制动电阻箱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提高安装空间的制动电阻箱,通过在制动电阻箱内设置折边支架,使制动电阻分层安装,其结构简单,有效利用制动电阻箱内的空间,提高制动电阻箱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能提高安装空间利用率的制动电阻箱,包括制动电阻和折边支架,所述制动电阻设置在折边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支架固定在制动电阻箱的底部,所述制动电阻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折边支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两两相同,不同阻值的制动电阻长度不同,不同折边支架的高度不同,短制动电阻安装在低折边支架上,长制动电阻安装在高折边支架上,且高折边支架位于低折边支架的外侧,长制动电阻位于短制动电阻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支架的数量为偶数,且两两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支架为门字形支架,且两侧竖直支架的高度可任意调节。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电阻箱的安装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2)通过在制动电阻箱内设置高度不同的折边支架,可使制动电阻分层安装,且增加安装制动电阻的数量,有利于制动电阻散热,同时有效提高了制动电阻箱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制动电阻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边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低折边支架、2-高折边支架、3-制动电阻箱、4-长制动电阻、5-短制动电阻、6-宽折边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以制动电阻箱3中安装四个折边支架(两个低折边支架1和两个高折边支架2)为例进行说明,能提高安装空间利用率的制动电阻箱,包括制动电阻和折边支架,所述制动电阻设置在折边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支架固定在制动电阻箱3的底部,两个低折边支架1上依次安装有四个短制动电阻5,且两个低折边支架1分别与短制动电阻5的两端接触,两个高折边支架2上依次安装有四个长制动电阻5,且两个高折边支架2分别与长制动电阻4的两端接触,且两个高折边支架2分别位于两个低折边支架1的外侧,长制动电阻4位于短制动电阻5的上方。

根据附图5所示,为折边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折边支架为门字形支架,且其高度可任意调节,所述制动电阻箱内折边支架两两相同。

以上实施例的制动电阻箱3最多能安装四个长制动电阻4和四个短制动电阻5,其安装过程为,1、先将两个低折边支架1和两个高折边支架2固定安装在制动电阻箱的底部,同时两个高折边支架2分别位于两个低折边支架1的外侧;2、将四个短制动电阻5依次安装在低折边支架1上,再将四个长制动电阻4依次安装在高折边支架2上,这样便完成了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的折边支架的数量为偶数,制动电阻的安装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定,折边支架两侧竖直支架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任意调节。本实用新型采用高低折边支架后,制动电阻根据尺寸可以分层安装,相同大小的制动电阻箱,这种安装方式结构比平铺安装能够容纳更多的制动电阻,有效利用制动电阻箱内的空间,提高制动电阻箱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