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001发布日期:2019-04-23 23:5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



背景技术:

电池座即电池连接器,用于装载电池,比如纽扣电池,一般焊接在PCB板上,用于模块时钟供电用,纽扣电池广泛应用于相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为了能方便的更换电池。现有的电池座主要有以下缺点:一个电池座只能安装一颗纽扣电池,当需要安装多颗纽扣电池时,需要多个纽扣电池座,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采用由底板、前限位板及后限位板构成的基座,旨在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同时固定双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正极导电片及负极导电片;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及由底板两端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前限位板及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中间设有正极插槽,所述后限位板设有负极插槽,所述前限位板与后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凹陷形成圆弧面,所述圆弧面靠近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的固定条纹;所述正极导电片插入在正极插槽内且设有一对正极弹片及正极焊板,每个正极弹片位于电池基座内侧并弯折形成与纽扣电池电连接的连接片,所述正极焊板引出至基座外;所述负极导电片插入在负极插槽内且设有一对负极弹片及负极焊板,所述一对负极弹片位于所述底板上面并用于与纽扣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负极焊板引出至基座外。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限位板及后限位板的高度为8.70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还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负极弹片正下方,使得当所述负极弹片收到压力时能够下压在所述避让槽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弧面远离底板的一端设有若干卡电池扣。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限位板上刻有“﹢”字样,所述后限位板上刻有“-”字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由底板、前限位板及后限位板构成的基座,有效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同时固定双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双电池的电池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100,可用于同时固定两颗纽扣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装双电池的电池座100包括基座10、固定在基座10上的正极导电片20及负极导电片30。

具体的,所述基座10包括底板11及由底板11两端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前限位板12及后限位板13,所述前限位板12中间设有正极插槽121,所述后限位板13设有负极插槽131,所述前限位板12与后限位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凹陷形成固定纽扣电池的圆弧面14,所述圆弧面14靠近底板11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的固定条纹141。

所述正极导电片20插入在正极插槽121内且设有一对正极弹片21及正极焊板22,每个正极弹片21位于电池基座10内侧并弯折形成与纽扣电池电连接的连接片211,所述正极焊板22引出至基座10外并用于与PCB板上的电路电连接。

所述负极导电片30插入在负极插槽131内且设有一对负极弹片31及负极焊板32,所述一对负极弹片31位于所述底板11上面并用于与纽扣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负极焊板32引出至基座10外并用于与PCB板上的电路电连接。

必须说明的是,所述前限位板12的圆弧面14与后限位板13的圆弧面14的半径根据需要固定的纽扣电池半径来设定。在本实施例中,纽扣电池的为1632规格的纽扣电池;当装入第一颗纽扣电池时,所述负极弹片31与该纽扣电池的负极接触,所述圆弧面14上的固定条纹141能将该纽扣电池固定,防止负极弹片31将该纽扣电池的一端翘起,影响第二颗纽扣电池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限位板12及后限位板13的高度为8.70mm,使得所述基座10能收容两颗型号为1632标准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还设有避让槽111,所述避让槽111位于所述负极弹片31正下方,使得当所述负极弹片31收到压力时能够下压在所述避让槽11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面14远离底板11的一端设有若干卡电池扣142,所述卡电池扣142能进一步防止纽扣电池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限位板12上刻有“﹢”字样122,所述后限位板13上刻有“-”字样132,对正负极起到标识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