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095发布日期:2019-03-19 20:3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也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装置,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发光亮度高、体积轻薄、响应速度快,而且易于实现彩色显示和大屏幕显示、易于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显示屏可靠性测试,通常采用落球实验测试屏幕的抗冲击性能,在该类测试方案及实际使用中,存在瞬间的冲击导致显示屏局部应力激增的现象,从而可能引起显示异常,尤其对于柔性屏幕,其受到瞬间冲击时,由于不存在硬质保护层,应力急剧增大,更易引发显示区域出现黑斑、亮斑、彩斑等显示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收和释放应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像素限定层,设置于基板上;

至少一个支撑柱,设置于像素限定层上,支撑柱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镂空部沿支撑柱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镂空部的两端以外的部位沿垂直于支撑柱厚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一端的面积和/或第二端的面积。

上述显示面板,通过在支撑柱的内部设置镂空部,并将镂空部设计为上下两端小中间空间大的结构,使支撑柱形成上下表面大中间镂空的结构,有效的保留了支撑柱的支撑作用,同时,在显示面板受到外来冲击时,能够通过镂空部的内部空间有效的分散和释放支撑柱上瞬时增加的应力,增加了屏体的抗冲击性能,达到了在外力冲击下保护膜层结构,提升应力扩散能力,保护像素区域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镂空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支撑柱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分别形成第一镂空区域和第二镂空区域;镂空部的两端以外的部位沿垂直于支撑柱厚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一镂空区域的面积和/或第二镂空区域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的第一表面为支撑柱远离像素限定层的表面;第一镂空区域的面积为4um2-10u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的第二表面为支撑柱与像素限定层相接触的表面;且第二镂空区域的面积为小于10u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镂空部的两端以外的部位沿垂直于支撑柱厚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小于25u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镂空部的总体积占支撑柱体积的15%-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镂空部与相邻镂空部之间互不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镂空部设置于支撑柱的中部和/或支撑柱的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沿镂空部厚度方向上的的剖面的图形为至少一对对立设置的梯形。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上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对镂空部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保证了支撑柱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支撑柱释放应力的能力。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既可以承受住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又可以保护像素区域免受应力的影响,有效的避免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上黑斑、亮斑、彩斑等显示缺陷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支撑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c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在落球实验后会出现黑斑、亮斑、彩斑等显示缺陷,且无法恢复,影响电子设备的显示性能。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发现,当显示面板受到瞬时的冲击时,显示面板上被冲击的部分会出现应力激增的现象,如果显示面板不能及时的分散和吸收应力,就会导致被击中的部分出现元件受损或膜层间剥离的问题。

参照图1,提供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显示面板10的像素限定层11上设置若干个支撑柱12,这些支撑柱12围绕在像素区域的周围并用于支撑盖板,当显示面板10受到瞬时冲击时,受冲击部分的支撑柱12最先受到应力的影响,如果这些支撑柱12不能很好够起到的支撑作用且无法及时的分散和释放瞬时增加的应力,就会导致显示面板10产生黑斑、亮斑、彩斑等显示缺陷。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像素限定层和至少一个支撑柱,其中,像素限定层设置在基板上,支撑柱设置在像素限定层上。在支撑柱上,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该镂空部贯穿或非贯穿的设置于支撑柱的内部,并在支撑柱厚度方向上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镂空空间,在这个镂空空间中,任意位置上的垂直于支撑柱厚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于镂空部上端的面积和/或镂空部下端的面积,也就是说,镂空部是一个上下两端开小而中间空间大的结构,这使得支撑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以保留足够大的面积以实现其支撑作用,同时,支撑柱内部的镂空空间可以将瞬时增加的应力及时的释放和分散在其中,从而使得像素区域的受损几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冲击性能,达到在外力冲击下保护像素区域的目的。

基于以上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a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支撑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b和图3c示出了本实施中显示面板的支撑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b和图3c为图3a沿AA’线的剖面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中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像素限定层120、和至少一个支撑柱130。其中,像素限定层120设置在基板110上,支撑柱130设置在像素限定层120上。进一步的,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在支撑柱130上,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140,该镂空部140贯穿或非贯穿的设置于支撑柱130的内部,并在支撑柱130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32之间形成一个镂空空间,在这个镂空空间中,任意位置上的垂直于支撑柱厚度方向上的截面143的面积均大于镂空部第一端141和/或镂空部第二端142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第一端141和镂空部第二端142分别为支撑柱厚度方向上的上端和下端,也就是说,镂空部140实际上是一个上下两端小而中间空间大的结构,相应的,对于支撑柱130来说,则形成了上下表面大中间有若干个镂空空间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可以通过干法刻蚀的等离子轰击法制成。具体的,在实际工艺中,可以根据支撑柱的材料,选择可以与该材料快速反应的等离子气体,并利用电场对该等离子体进行引导和加速,使其具备一定能量,然后,用其轰击支撑柱的上表面并控制其轰击的角度和位置,最终,支撑柱中的材料原子被轰击出并形成了贯穿支撑柱的镂空部。进一步的,制作完成的镂空部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参照图3b和图3c可知,镂空部是上下两端开小而中间空间大的结构,这使得支撑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以保留足够大的面积以实现其支撑作用,同时,支撑柱内部的镂空空间又可以将瞬时增加的应力及时的释放和分散在镂空空间中,以保护像素结构不会受到应力的破坏。可以理解的是,图3b和图3c中所示的镂空部只是本实施例中的两种情况,并不作为对镂空部具体结构的限定。

上述显示面板,通过在支撑柱的内部设置镂空部,并将镂空部设计为上下两端小中间空间大的结构,使支撑柱形成上下表面大中间镂空的结构,有效的保留了支撑柱的支撑作用,同时,在显示面板收到外来冲击时,能够通过镂空部的内部空间有效的分散和释放支撑柱上瞬时增加的应力,增加了屏体的抗冲击性能,达到了在外力冲击下保护膜层结构,提升应力扩散能力,保护像素区域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至3c所示,镂空部第一端141和镂空部第二端142分别在支撑柱130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32上形成第一镂空区域和第二镂空区域,继而,镂空部140可以在第一镂空区域和第二镂空区域之间形成一个镂空空间,在这个镂空空间中,任意位置上的垂直于支撑柱厚度方向的截面143的面积均大于第一镂空区域的面积和/或第二镂空区域的面积。进一步的,镂空部第一端141与第一镂空区域处于同一位置,镂空部第二端142与第二镂空区域处于同一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140可以贯穿支撑柱130,从而使聚集于支撑柱130上的应力可以更好的释放在镂空部140的空间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c所示,支撑柱130的第一表面131为支撑柱130远离像素限定层120的表面,即第一表面131为膜层厚度方向上的上表面。具体的,镂空部140贯穿第一表面131,并在第一表面131上形成第一镂空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镂空区域的面积在4um2-10um2之间,且第一镂空区域的最大宽度应控制在2-3um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镂空区域应是一个相对聚拢的形状,而不能是一个细而长的形状,例如,第一镂空区域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宽比为1.5的长方形等。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镂空区域为圆形,则其直径应控制在2-3um之间,如果第一镂空区域为正方形,则其对角线长度应控制在2-3um之间。在此基础上,第一镂空区域的面积也不能过大或过小,如第一镂空区域的面积过大,则支撑柱上表面的支撑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如第一镂空区域的面积过小,则镂空部就无法形成更大的内部空间,从而影响到应力释放的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c所示,支撑柱130的第二表面132为支撑柱130与像素限定层120相接触的表面,即第二表面132为膜层厚度方向上的下表面。具体的,镂空部140可以贯穿第二表面132也可以不贯穿第二表面132,当镂空部140贯穿第二表面132时,可以在第二表面132上形成第二镂空区域1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镂空区域142的面积应控制在10um2以内,且第二镂空区域的最大宽度最好控制在2-3u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镂空区域的形状是与第一镂空区域相对应的,这是因为镂空部140是从支撑柱130的第一表面131进行刻蚀的并贯穿至第二表面132上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镂空区域可能并不是一个十分规则的形状,但是第二镂空区域的面积还是需要控制在10um2之内,如果第二镂空区域的面积过大,就会影响到支撑柱130的第二表面132与像素限定层120之间的粘附性,从而影响到支撑柱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c所示,镂空部140在支撑柱130内部是一个两端开口小中间空间大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140的的两端以外的部位沿垂直于支撑柱厚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应小于25um2,相应的,其截面最大宽度应小于5um。具体的,镂空部140是一个两端开口较小而中间结构逐渐变大的空间结构,相应的,对于支撑柱130来说,则形成了上下表面大中间有若干个镂空空间的结构。当显示面板受到瞬时冲击时,支撑部内部的这些镂空空间可以用来释放和分散应力,但是,这个内部镂空空间不可过大,否则就会影响到整个支撑柱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支撑柱上的所有镂空部的总体积可以占支撑柱总体积的15%-35%,优选的,这一比例最好控制在20%左右。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支撑柱上的镂空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通过这些镂空部,可以降低支撑柱的密度并为支撑柱提供应力释放的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如镂空部的总体积过大,比如超过支撑柱总体积的35%,就会为支撑柱的结构稳定性留下隐患;如镂空部的总体积过小,比如小于支撑柱总体积的15%,则无法有效的释放集中于支撑柱上的应力,因而,将镂空部的体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十分必要。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镂空部与相邻镂空部之间互不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是一个可以贯穿支撑柱厚度的立体空间结构,并且,这个立体空间的两端较小而中部较宽。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相邻的两个镂空部的开口距离较近,就会导致两个镂空部的中部位置被打通,从而导致支撑柱的结构不稳定。因而,相邻的两个镂空部之间的开口距离应控制在5um以上,即相邻的两个镂空部的第一镂空区域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在5um以上,以保证支撑柱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镂空部可以设置于支撑柱的中部和/或支撑柱的边缘位置。具体的,镂空部可以设置在支撑柱的任意位置上,但是相邻的两个镂空部之间距离不可以过近。可以理解的是,当镂空部设置于支撑柱的中部时,镂空部可以在支撑柱的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的立体空间结构;当镂空部设置于支撑柱的边缘时,镂空部可以在支撑柱的边缘形成一个整体或部分的立体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当镂空部设置于支撑柱的边缘时,其镂空部的结构可以是不完整的,这并不会影响到整个方案的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工艺具体选择,再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支撑柱130沿镂空部140厚度方向上的剖面图形可以为至少一对对立设置的梯形。从图2至图4的剖面图中可以看出,镂空部140是一个两端开口小中间空间大的结构,在任意两个镂空部140之间,都会使支撑柱形成一种对立梯形的形状,这两个对立的梯形相接触的宽度约为上下两个梯形底面宽度的20%-40%,也就是说,两个镂空部之间的距离不能过近,否则就会影响到支撑柱的支撑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当同一个截面上有一个或两个镂空部时,就会形成一对对立设置梯形的形状,当同一个截面上有三个镂空部时,就会形成两对对立设置的梯形的形状,当同一个截面上有更多个镂空部时,这种形状的数量就更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光罩刻蚀工艺可以在像素限定层120上形成多个像素开口,在这些像素开口中,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发光层材料蒸镀在对应的像素开口内以形成不同颜色的像素,通过上述工艺,即可以在像素限定层120上形成阵列式排布的多个像素区域121。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个像素区域121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支撑柱,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像素限定层上众多的像素区域均可以受到支撑柱的支撑和保护,减少了像素区域被损坏的面积,并降低像素区域上膜层被击中脱落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130可以是圆柱形、正方体形、长方体形、棱柱形,圆台形、梯形体形或其他相对规则的形状。具体的,支撑柱130可以是上下表面一致的圆柱形、正方体形、长方体形和棱柱形,也可以是上小下大的圆台结构和梯形体结构,还可以是上大下小的倒圆台结构和倒梯形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柱130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和像素限定层均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且固化后的支撑柱的材料硬度大于像素限定层的材料硬度。具体的,支撑柱和像素限定层均可以由聚丙烯酸酯或聚酰亚胺(PSPI)等材料制成,但是制作支撑柱和像素限定层的具体材料的却是不相同的。在本实施例中,制作完成的支撑柱相对较硬,可以用于支撑盖板并抵抗瞬时激增的应力;而像素限定层则相对较柔软,可以辅助支撑柱吸收和释放聚集在支撑柱上的应力,从而达到改善显示失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具体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智能穿戴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上述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受到外来冲击时,不易出现黑斑、亮斑、彩斑等显示缺陷。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