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4598发布日期:2019-02-22 21:2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母线槽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地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旋转开关集电器是母线槽系统中的重要组分,用于控制回路的通断。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旋转开关集电器,包括集电插头1和开关本体2,集电插头1由两块插头壳体拼接而成,其两侧面以及顶部中央开设有受电相位孔13,开关本体2内则装有接线盒3,接线盒3底部设有控制开关31,且控制开关31从开关本体2的下表面伸出,接线盒3顶面设有两个金属触点,两个金属触点上分别接有一根导线4,导线4另一端则接有碳刷5,且碳刷5从受电相位孔13内伸出。

这种旋转开关集电器虽然用碳刷代替了铜制的受电端子,碳刷与母线槽内的铜排长期接触工作时不会产生火花,安全系数高的同时便于接入母线槽,但是其两块插头壳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插头壳体与开关本体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细小零件较多,容易丢失,组装时亦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其具有开关本体和两块插头壳体之间相互卡接,便于组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包括集电插头和开关本体,集电插头由插头壳体一和插头壳体二组成,其上开设有若干受电相位孔,开关本体内设有接线盒,接线盒底端设有控制开关,接线盒顶面接有导线,且导线背向接线盒一端连有碳刷,碳刷位于受电相位孔内,所述开关本体由开关壳体一和开关壳体二组成,开关壳体一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一卡接槽,开关壳体二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插头壳体一底部背向插头壳体二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板,插头壳体二底部背向插头壳体一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板,且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嵌于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内,所述开关本体的底部内侧环设有第三卡接板,接线盒的底部外侧设有与第三卡接板相配合的第三卡接槽,所述开关本体外侧还套设有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壳体一与插头壳体二并拢,将开关壳体一和开关壳体二扣于插头壳体一和插头壳体二的底部外侧,使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嵌入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同时分别位于开关壳体一和开关壳体二上的两部分第三卡接板嵌入接线盒底部的第三卡接槽,旋转开关集电器即拼接成型;在开关本体外侧套上卡箍,使开关壳体一与开关壳体二紧密相连,插头壳体一与插头壳体二也连为一体,开关本体和两块插头壳体之间相互卡接,便于组装。

进一步设置:所述插头壳体一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槽,所述插头壳体二朝向插头壳体一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导向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壳体一与插头壳体二并拢时,各第一导向块嵌入第一导向槽内,使插头壳体一与插头壳体二对齐的同时,避免二者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相互错位,使二者连接更为紧固。

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关壳体一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导向槽,且各第二导向槽位于开关壳体一与开关壳体二的连接处,所述开关壳体二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槽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壳体一与开关壳体二并拢时,各第二导向块嵌入第二导向槽内,使开关壳体一与开关壳体二对齐的同时,避免二者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沿其长度方向发生相互错位,从而使得二者连接更为紧固。

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关本体外侧设有环形凸缘,所述卡箍位于凸缘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凸缘向上托起卡箍,可以防止卡箍背向母线槽从开关本体上滑下,使开关本体与集电插头能够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设置:所述集电插头顶部套设有端盖,端盖中部开设有与受电相位孔形状一致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端盖使插头壳体一与插头壳体二的顶部紧密连接,与开关本体配合,使得插头壳体一与插头壳体二的两端均得到有效的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端盖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集电插头的顶部外侧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弹性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上端盖的过程中,弹性凸块受力变形,直至弹性凸块与凹槽对齐后,弹性凸块复原,嵌于凹槽内,使端盖不易从集电插头上取下,避免端盖自行脱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开关四周环设有弹性密封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设于控制开关四周的弹性密封唇将控制开关与接线盒之间的缝隙填充,使控制开关能够顺利翻转的同时,也保证了控制开关与接线盒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扬尘进入接线盒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开关本体和两块插头壳体之间相互卡接,便于组装;

2、插头壳体一、插头壳体二、开关壳体一和开关壳体二之间连接紧密,受力之后不会发生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旋转开关集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电插头的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开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电插头;2、开关本体;3、接线盒;4、导线;5、碳刷;6、卡箍;7、端盖;11、插头壳体一;12、插头壳体二;13、受电相位孔;14、第一卡接板;15、第二卡接板;16、第一导向槽;17、第一导向块;18、弹性凸块;21、弹性密封唇;22、开关壳体一;23、开关壳体二;24、第一卡接槽;25、第二卡接槽;26、第三卡接板;27、第二导向槽;28、第二导向块;29、凸缘;31、控制开关;32、第三卡接槽;71、通槽;7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便于组装的旋转开关集电器,如图2和图3所示,集电插头1由插头壳体一11和插头壳体二12组成,其上开设有若干受电相位孔13,其底部与开关本体2卡接,开关本体2由开关壳体一22和开关壳体二23组成,其内设有接线盒3,其外侧套设有卡箍6,接线盒3的底端设有控制开关31,其顶面通过导线4与碳刷5相连,碳刷5位于受电相位孔13内。

如图4和图5所示,集电插头1顶部套设有端盖7,端盖7使插头壳体一11与插头壳体二12的顶部保持相对固定,且端盖7中部开设有与受电相位孔13形状一致的通槽71,便于碳刷5(参见图3)通过。

如图4和图5所示,端盖7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凹槽72,集电插头1的顶部外侧则设有弹性凸块18。装上端盖7时,弹性凸块18被挤压变形,使端盖7得以顺利套在集电插头1上。装上端盖7后,弹性凸块18嵌于凹槽72内,使端盖7不易被取下,防止其自行脱落。

如图4所示,插头壳体一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导向槽16,插头壳体二12朝向插头壳体一11的一侧则固设有若干第一导向块17。当插头壳体一11与插头壳体二12并拢时,第一导向块17嵌入对应的第一导向槽16内,使插头壳体一11与插头壳体二12无法发生错位。

如图3和图4所示,插头壳体一11底部背向插头壳体二12的一侧固设有第一卡接板14,插头壳体二12底部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板15,开关壳体一22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一卡接槽24,开关壳体二23的顶部内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接槽25。第一卡接板14和第二卡接板15的一端嵌于第一卡接槽24内,另一端嵌于第二卡接槽25内,将集电插头1与开关本体2连接。

如图3和图6所示,开关本体2外侧设有环形凸缘29,且凸缘29位于卡箍6下方,用于防止卡箍6从开关本体2上滑下。

如图6所示,开关壳体一22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导向槽27,开关壳体二23上则固设有若干第二导向块28,第二导向槽27和第二导向块28相互配合,且位于开关壳体一22与开关壳体二23的连接处。第二导向块28嵌于第二导向槽27内,可以防止开关壳体一22与开关壳体二23沿竖直方向发生错位。

如图6所示,开关本体2的底部内侧环设有第三卡接板26,第三卡接板26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分别位于开关壳体一22和开关壳体二23上,接线盒3的底部外侧开设有第三卡接槽32。当开关壳体一22与开关壳体二23并拢时,第三卡接板26嵌入第三卡接槽32内,将接线盒3与开关本体2固定。

如图6所示,控制开关31周围环设有弹性密封唇21。弹性密封唇21将控制开关31与接线盒3之间的缝隙填充,防止扬尘进入接线盒3内的同时,不会影响控制开关31的旋转。

具体实施过程:

将碳刷5放置在插头壳体一11上的半个受电相位孔13内,合上插头壳体二12,然后套上端盖7。将接线盒3放在开关壳体一22内,开关壳体一22上的半块第三卡接板26嵌入接线盒3上的第三卡接槽32内,同时将第一卡接板14和第二卡接板15的同一端嵌入第一卡接槽24内,然后合上开关壳体二23,并套上卡箍6,旋转开关集电器即组装成型。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