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4405发布日期:2019-02-01 19: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模组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激光模组具有耦合效率高、功耗低、传输速率快、制造成本低等优良特点,它广泛应用于手机摄像头,激光雷达,虚拟现实设备和增强现实设备等多种终端设备上。

激光模组主要由基板、激光芯片、支架以及具有发散角的扩散片组成。当模组通电后,激光芯片发出一定波长,一定角度的光束,光束经扩散片后形成一定角度投射到人脸上。若扩散片坏掉后,激光芯片发出的光会直接投射到人眼上,大功率的光束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在激光模组上设置防护机制。其中一种在扩散片内表面镀氧化烟锡(英文全称:Indium tin oxide,英文简称:ITO),然后通过导线与基板上的焊盘引脚导通。

在扩散片上通过导线与基板上的焊盘引脚导通需要考虑导线的设置和保护,会使得激光模组的尺寸增加,不利于激光模组设置于终端设备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用于解决现有的激光模组采用导线连接扩散片和基板上的焊盘引脚而导致激光模组的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模组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面上设置有金属端子,所述凹槽用于搭载扩散片且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扩散片电性连接;

所述支架本体设置于基板上,所述金属端子贯穿所述支架本体且与所述基板上的引脚导通连接。

可选地,所述扩散片与所述金属端子之间通过导电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扩散片的底面上设置有氧化烟锡或纳米导电线路,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氧化烟锡或所述纳米导电线路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溢气槽,用于保证所述支架本体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溢气槽与外界连通。

可选地,所述凹槽到所述支架本体外侧壁的距离为0.1至0.6mm。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长为2.5至3.5mm,宽为2.5至3.5mm,高为0.5至1.2mm。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由工业化液晶聚合物或聚酰胺塑料构成。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架本体中镶嵌有贯穿整个支架本体的金属端子,并将金属端子的顶部与扩散片电性连接,金属端子的底部与基板上的引脚导通连接,通过镶嵌于支架本体的金属端子实现扩散片与支架本体底部的基板的电连接,维持了支架本体的原有结构,保持了支架本体原有尺寸,解决了支架本体由于引线而导致尺寸增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正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上开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顶面上设置有金属端子3,所述凹槽2用于搭载扩散片4且所述金属端子3与所述扩散片4电性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设置于基板5上,所述金属端子3贯穿所述支架本体1且与所述基板5上的引脚导通连接。如图1所示,支架本体1本身为一个中空的长方体,其中,支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于基板5上,基板5中心上设置有激光芯片,激光芯片同时位于支架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支架本体1上搭载有扩散片4,基板5上的激光芯片通过发出一定波长及一定角度的光束,光束经扩散片5后形成一定角度投射到人脸上。

可以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俯视图。由图2中可以看出,金属端子3的中部边缘开有U型槽6。其中,U型槽6主要是用于在制作激光模组支架的过程中固定金属端子3。具体的,激光模组支架的制作流程如下:在模具中放入金属端子3,并且在放入金属端子3后放置U字形的固定物对金属端子3实现固定作用,然后注塑成型,最后再脱模。由于成型后,去掉用于固定金属端子3的固定物,便留下U型槽6。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扩散片4能够牢固的固定于凹槽2的顶面上且不影响扩散片4与凹槽2上的金属端子3的电性连接,所述扩散片4与所述凹槽2上的金属端子3之间可以通过导电胶固定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在凹槽2上有金属端子3的两边通过导电胶与扩散片固定连接,而凹槽2上没有金属端子3的两边可以通过普通的黏胶与扩散片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扩散片4的底面上可以设置有氧化烟锡(英文全称:Indium tin oxide,英文简称:ITO)或纳米导电线路,所述金属端子3与所述氧化烟锡或纳米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扩散片4坏掉后,激光芯片发出的光会直接投射到人眼上,大功率的光束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因此,可以选择在扩散片4上设置防护层,即在扩散片4的底面上镀上一层ITO薄膜或纳米导电线路(例如银纳米导电线路),其中,ITO薄膜是透明的导电薄膜,在不影响激光芯片的光线照射的同时,还能够对扩散片4到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激光模组是设置于终端设备的密闭空间内,且激光模组中的支架本体1、扩散片4和基板5之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腔,激光模组中的激光芯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空腔内的空气膨胀;而在终端设备处于较冷的环境下,空腔内的空气会受冷压缩,从而导致了空腔内的空气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为了保护支架本体1、扩散片4和基板5,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溢气槽7,用于保证所述支架本体1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溢气槽7与外界连通,从而避免空腔内的空气由于热胀冷缩而对空腔外的器件造成损坏。可以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的仰视图。其中,溢气槽7可以对称地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四个边缘角上。此外,支架本体1还可以设置有定位孔8,在支架本体1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在支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稳定金属端子3的固定柱,在支架本体1成型后,将固定柱去掉,则留下定位孔8。

具体地,为保证扩散片4与凹槽2表面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所述凹槽2到所述支架本体1外侧壁的距离可以设置为0.1至0.6mm,即凹槽2外的壁厚为0.1至0.6mm。0.1至0.6mm已接近制程的极限,距离再缩短容易出现缩孔和局部坍塌。

所述支架本体1的长可以为2.5至3.5mm,宽可以为2.5至3.5mm,高可以为0.5至1.2mm。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1可以由工业化液晶聚合物(英文全称:Liquid Crystal Polymer,英文简称:LCP)或聚酰胺塑料(英文全称:Polyamide,英文简称:PA)等塑料材质构成。通过采用LCP或PA制作支架本体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激光模组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