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保护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546发布日期:2019-06-26 01:1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载保护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载保护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排插,板插,插座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安全用电,高端的排插或者插座上通常装备有过载断电保护结构。现有的保护结构通常是在插座开关上串联一个过载保护器,虽然能够实现过载保护,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占用了插座空间,也增大了装配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载保护按钮开关,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插,插座等的过载保护结构复杂,占用结构空间大,装配流程复杂,低效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载保护按钮开关,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动触片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静触片;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棘轮开关,所述棘轮开关的弹簧抵靠在所述动触片的顶端;

所述静触片包括:第一接线柱以及双金属片;

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接线柱上,所述第一接线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双金属片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通槽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末端设置有静触点;

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二接线柱以及弹性簧片;

所述第二接线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簧片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接线柱上,所述弹性簧片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动触点,且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相对,所述棘轮开关的弹簧抵靠在所述弹性簧片的顶端;

其中,所述双金属片的底层为主动层,顶层为被动层,在过载情况下,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由底层向顶层弯曲,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通槽远离所述动触点;

所述过载保护按钮开关还包括:复位按键;

所述复位按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复位按键的底端抵靠在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凸台;

所述第一支撑凸台支撑在所述双金属片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凸台的宽度自底端到顶端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支杆;

所述限位支杆设置在所述弹性簧片下方,形成所述弹性簧片的下压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凸台;

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位于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一侧;

所述复位按键的底端开设有复位部和支撑部,所述复位部抵靠在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上,所述支撑部对应抵靠在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复位按键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可滑动地嵌于所述竖向滑槽内,形成竖向滑动导向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按键的顶端设置有按压杆;

所述按压杆可活动地嵌于所述外壳上开设的筒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卡扣副,并通过所述卡扣副扣合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紧固凹槽,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相配合的紧固凸台,所述紧固凸台卡嵌在所述紧固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固定悬臂,所述固定悬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插座上的螺栓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过载保护按钮开关,通过在将静触片设置成双金属片配合静触点的结构,在过载过热条件下,产生热形变使得静触点脱离电连接状态实现过载断电保护。具体来说,将双金属片的第一端固定,在双金属片中部设置通槽,并在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设置伸入到所述通槽内的延伸部并将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末端,从而过载过热是,位于底层的主动侧具备更大的热膨胀幅度,使得第二端想顶层的被动层弯曲,相连接的延伸部自然顺势向通槽内移动,脱离与动触点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实现过载断电保护。同时,设置有复位按键抵靠在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上,通过按压复位按键,能够迫使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恢复形变,所述延伸部复位,保证正常的开关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保护按钮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组件的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保护按钮开关的正常关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保护按钮开关的正常通电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保护按钮开关的过载关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保护按钮开关的整体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过载保护按钮开关,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插,插座等的过载保护结构复杂,占用结构空间大,装配流程复杂,低效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9,一种过载保护按钮开关,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底座1和外壳5;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动触片3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静触片;所述外壳5上设置有棘轮开关6,所述棘轮开关6的弹簧63抵靠在所述动触片3的顶端,棘轮开关6的,第一棘轮61和第二棘轮62套接在所述外壳5上的棘轮套筒51内。

参见图4和图5,所述静触片包括:第一接线柱4以及双金属片2;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一端21固定在所述第一接线柱上4,所述第一接线柱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一般来说,在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1用于将所述第一接线柱4固定。

所述双金属片2中部开设有通槽23,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22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通槽23内的延伸部24,所述延伸部24的末端设置有静触点25。

向对应的,所述动触片3包括:第二接线柱以及弹性簧片31;所述第二接线柱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开设的第二卡槽12中,所述弹性簧片3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接线柱上,所述弹性簧片3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动触点32,且所述动触点32与所述静触点25相对,所述棘轮开关6的弹簧63抵靠在所述弹性簧片31的顶端;一般对应设置在所述动触点32的顶端。从而,通过操作所述棘轮开关6向下压所述弹性簧片31,使得所述动触点32与所述静触点25接触,实现电连接。

参见图6、图7和图8,所述双金属片2的底层为主动层,顶层为被动层,所述双金属片2的底层的膨胀系数大于顶层的膨胀系数,因此,在所述双金属片2过载情况下,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22由底层向顶层弯曲,所述延伸部24穿过所述通槽23远离所述动触点32,断开电连接,实现断电保护。

当然,通常根据开关的空间按规模,还可将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向下弯曲一定幅度,相应的所述延伸部24也跟随向上翘起一定幅度,当产生过载过热形变时,双金属片2的弹性形变将更为显著,从而使得所述延伸部2向下远离所述动触点32的距离更大,断电保护的可靠性更高。

所述过载保护按钮开关还包括:复位按键7;

所述复位按键7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5上,所述复位按键7的底端抵靠在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22的顶面上。

在所述双金属片2过载过热形变时,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22会推动所述复位按键7向上移动;当要进行复位操作时,直接压下所述复位按键7迫使其恢复形变即可。

虽然双金属片2的第一端21固定,所述双金属片2本身已经悬空,具备一定的形变空间;为了避免随着开关的长时间使用,出现的形态变化,影响过载保护的可靠性,本实施例提出,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凸台14,支撑在所述双金属片2的底部实现两点支撑,保持下部具备足够的空间容纳所述延伸部24及静触点25。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的台面影响形变过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的宽度自底端到顶端逐渐缩小,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缩小与所述双金属片2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过大的接触面积导致所述双金属片2在竖直方向上的形变高度变化过大,使得断电可靠性的劣化。

相配合的,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的支撑点位于所述通槽23靠近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22的一侧槽壁下方或者附近区域,从而最大限度的限制对所述延伸部24的姿态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限位支杆15;所述限位支杆15设置在所述弹性簧片31下方,形成所述弹性簧片31的下压限位结构;也就是说,在所述弹性簧片31的下压路径上设置限位支杆15,限制动触点32的下压位置,避免过度下压影响,断电操作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所述限位支杆15和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相错设置在所述双金属片2的两侧,便于装配定位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所述双金属片2的中部的形变幅度限制,避免过度形变劣化断电操作的可靠性。

参见图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凸台13;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3位于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22的一侧;所述复位按键7的底端开设有复位部73和支撑部76,所述复位部73抵靠在所述双金属片2的第二端22上,作为复位操作的直接接触施力部;所述支撑部76对应抵靠在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3上。

从而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3限制所述复位按键7的下压幅度,避免过度挤压,损伤所述双金属片2的形态。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5上设置有竖向滑槽53,所述复位按键7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凸台74,所述导向凸台74可滑动地嵌于所述竖向滑槽53内,形成竖向滑动导向限位结构。从而能够显著的限制所述复位按键7的复位操作方向,保证复位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复位按键7的主体71的中部设置有豁口75,所述复位部73和所述支撑部76为与所述豁口75两侧,所述豁口75位于所述弹性簧片31的第二段上方,从而使得所述复位按键7能够充分适应弹性簧片31的形变空间,避免相互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按键7的顶端设置有按压杆72,确切地说,固定在所述主体71顶端;所述按压杆72可活动地嵌于所述外壳5上开设的筒套52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5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卡扣副,并通过所述卡扣副扣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卡扣副包括为与所述外壳5上的第一部55和位于所述底座1上的第二部17。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紧固凹槽16,所述外壳5上设置有相配合的紧固凸台54,所述紧固凸台54卡嵌在所述紧固凹槽内16,限制相对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5上开设有固定悬臂,所述固定悬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插座上的螺栓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过载保护按钮开关,通过在将静触片设置成双金属片配合静触点的结构,在过载过热条件下,产生热形变使得静触点脱离电连接状态实现过载断电保护。具体来说,将双金属片的第一端固定,在双金属片中部设置通槽,并在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设置伸入到所述通槽内的延伸部并将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末端,从而过载过热是,位于底层的主动侧具备更大的热膨胀幅度,使得第二端想顶层的被动层弯曲,相连接的延伸部自然顺势向通槽内移动,脱离与动触点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实现过载断电保护。同时,设置有复位按键抵靠在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上,通过按压复位按键,能够迫使所述双金属片的第二端恢复形变,所述延伸部复位,保证正常的开关功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