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钻机高压供电系统的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740发布日期:2019-11-08 23:4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钻机高压供电系统的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互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钻机供电系统中的电压互感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施工中,通过高压供电系统为钻机提供动力。在高压供电系统中,为了在变换电压的时候,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或者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线路中的贵重设备、电机和变压器,需要在高压供电系统中安装电压互感器。

现有的电压互感器,一般包括绝缘外壳和设置在绝缘外壳内的铁芯、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为了增加电压互感器的保护作用,现在的电压互感器还会在绝缘外壳内设置与一次线圈连接的熔断器。但是,增加了熔断器后,原先设置在绝缘外壳内的浇注体就不方便继续使用,因为熔断器在每次更换之后都需要经过打开浇注体和重新浇筑的过程,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而若不使用浇注体,则会对整个电压互感器的防水和密封保护起到较大的影响。而若是不设置熔断器,则会极大削弱电压互感器的防护作用。

此外,现有的绝缘外壳,直接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形成,其形状不变控制,为了使绝缘外壳的形状统一,现有的绝缘外壳基本上都是形状简单、表面光滑的简单结构;且铁芯采用叠片式,这样的电压互感器存在成本高、爬电距离小的问题,且外壳的浇注过程较难控制,易产生外观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钻机高压供电系统的电压互感器,用来解决现有电压互感器在安装熔断器后需要反复修复内浇注体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如下方案:

本方案中的用于钻机高压供电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以及设置在绝缘外壳内的一次线圈、二次线圈、铁芯和熔断器;所述绝缘外壳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包括上下设置的熔断室和绕组室;所述熔断器设置在熔断室内;所述一次线圈、二次线圈和铁芯均设置在绕组室内;所述熔断器与所述一次线圈串联;所述绕组室内还设置有浇注形成的内浇注体;所述内浇注体的顶面位于所述熔断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没有安装熔断器的绕组室中浇注内浇注体,既对电压互感器中起主要作用的一次线圈、二次线圈和铁芯起到了密封保护的作用,又不影响熔断器的更换,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电压互感器在安装熔断器后必须反复修复内浇注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利用熔断器,增加了电压互感器的保护作用。内浇注体的顶面位于熔断器的下方,使在更换熔断器的时候,不会影响内浇注体以及被内浇注体包裹保护的一次线圈、二次线圈和铁芯,不仅不会额外增加修复内浇注体的工作,还会增加对绕组室内各个器件的密封保护。

进一步,所述熔断室的顶端设置有一次接线端子,所述熔断器设置在一次接线端子和一次线圈之间。

一次接线端子是用来使外部电路与电压互感器连接的接头端子,将熔断器设置在此处,能够在电压变换过程中发生任何故障时,通过熔断器及时切断一次接线端子和一次线圈的连接关系,保护电网中的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受到损坏。

进一步,所述绕组室上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置在绝缘外壳上;所述接线盒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电压接线端子。

接线盒子设置在绕组室上,并镶嵌在绝缘外壳上,即接线盒的外表面和绝缘外壳一起形成了这部分电压互感器共同的外表面,绝缘外壳未覆盖接线盒设置电压接线端子的地方,不影响电压互感器通过电压接线端子与各种设备或者仪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与所述电压接线端子串联。

接线盒的外表面,指的是接线盒向外露出来的一面,即使电压接线端子已经与一些设备或者仪器连接,也不会阻挡设置在该面的警示灯。将警示灯与电压接线端子串联,使该警示灯能够及时反应出当前接线盒子是否连通,进而能够推断出当前熔断器是否处于熔断状态。当熔断器正常连接的时候,一次线圈连通,二次线圈根据磁感应获得转换后的电压,接线盒连通,警示灯连通,为点亮状态;当熔断器被熔断后,一次线圈所在电回路断开,二次线圈无法获得转换后电压,接线盒断开,警示灯断开,为熄灭状态。通过警示灯的不同状态,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熔断器的工作状态,有利于及时更换掉被损坏的熔断器。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设置在绝缘外壳的下部。

方便通过接线盒上的电压接线端子与其它设备和仪器连接,便于操作。同时,也便于观察接线盒上的警示灯,有效解决了现有电压互感器,因为熔断器设置位置过高,而不方便观察其工作状态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内浇注体的顶面与熔断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3-7厘米。

这个距离范围,既方便进行内浇注体的浇注工作,又为熔断器的更换提供了操作空间。

进一步,所述铁芯采用硅钢片带料卷制成矩形,铁芯的截面分多级呈阶梯状排列。

铁芯这样设置无接缝、没有叠片铁芯的空气气隙,磁路完全闭合,无漏磁,能充分发挥硅钢片的晶粒取向性,铁芯截面分四级呈阶梯状排列,填充系数高,有效减少了磁阻及层间涡流、短路,故产品空载损耗小、温升低、噪音小、抗过载能力强。

进一步,所述绝缘外壳为硅橡胶套;所述熔断室对应的硅橡胶套为上部硅橡胶套;所述绕组室对应的硅橡胶套为下部硅橡胶套;所述上部硅橡胶套和下部硅橡胶套上均设置有多个伞裙。

通过伞裙的设置,加大了爬电比距,提高绝缘强,增加保护能力,适于重污秽地区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心线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绝缘外壳1、一次线圈2、二次线圈3、铁芯4、熔断器5、内浇注体6、圆形伞裙7、椭圆形伞裙8、高压引线9、低压引线10、接线盒11、电压接线端子12、警示灯13、槽钢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钻机高压供电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1以及安装在绝缘外壳1内的一次线圈2、二次线圈3、铁芯4和熔断器5。

其中,绝缘外壳1形成密封空间,其密封空间包括上方的熔断室和下方的绕组室。熔断室有具体包括两个高压引线9套管。每个高压引线9套管的顶端都安装了一个一次接线端子,高压引线9管内都安装了一个与一次接线端子连接的熔断器5。熔断器5通过高压引线9与一次线圈2连接。

绕组室内一次线圈2、二次线圈3和铁芯4均安装在绕组室内。在绕组室内,向一次线圈2、二次线圈3和铁芯4,沿着包裹形成绕组室的绝缘外壳1浇注环氧树脂形成内浇注体6,使内浇注体6的顶面位于熔断器5的下方,使内浇注体6的顶面与熔断器5的底面相距3-7厘米,本实施例中两者相距5厘米。这个距离范围,既方便进行内浇注体6的浇注工作,又为熔断器5的更换提供了操作空间。

绕组室的底部安装有接线盒11,接线盒11贯穿绝缘外壳1,并绝缘外壳1形成一体。接线盒11的正面上安装有向外伸出的电压接线端子12。电压接线端子12通过低压引线10与二次线圈3连接。同时在接线盒11的正面上安装有警示灯13,警示灯13与电压接线端子12串联,用来提醒工作人员接线盒11是否连通,进而能够合理推断出熔断器5是否损坏。警示灯13选用LED灯珠,不仅使用寿命长,且能够节约用电。

在绝缘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用来安装整个电压互感器的矩形槽钢14。由两个槽钢14形成用来支撑电压互感器的安装座。

在绕组室内的铁芯4采用硅钢片带料卷制成矩形,铁芯的截面分多级呈阶梯状排列。本实施例中,铁芯4的截面分四级呈阶梯状排列,在矩形铁芯4的心柱上连续绕制出圆环形的高低压绕组,采用户内环氧树脂将铁芯4、高低压绕组及高低压引线10包封浇注成内浇注体6,内浇注体6的外表面用粘接剂粘贴上由高温硫化硅橡胶压制成形的硅橡胶套,槽钢14支架与硅橡胶套和内浇注体6通过螺栓连接。

铁芯4这样设置无接缝、没有叠片铁芯4的空气气隙,磁路完全闭合,无漏磁,能充分发挥硅钢片的晶粒取向性,铁芯4截面分四级呈阶梯状排列,填充系数高,有效减少了磁阻及层间涡流、短路,故产品空载损耗小、温升低、噪音小、抗过载能力强。

其中,绝缘外壳1为硅橡胶套;熔断室对应的高压引线9套管上的硅橡胶套为上部硅橡胶套;绕组室对应的硅橡胶套为下部硅橡胶套;上部硅橡胶套和下部硅橡胶套上分别连接有多个伞裙。

本实施例中,在上部硅橡胶套,从上往下依次安装了五个伞裙,其中最顶端和最底端的伞裙为圆形伞裙7,中间的三个伞裙为椭圆形伞裙8。

在下部硅橡胶套,同样从上往下依次安装了五个伞裙,其中最顶端和最底端的伞裙为圆形伞裙7,中间的三个伞裙为椭圆形伞裙8。

圆形伞裙7的遮挡面积大于椭圆形伞裙8的遮挡面积。

通过伞裙的设置,加大了爬电比距,提高绝缘强,增加保护能力,适于重污秽地区安装使用。

本实施例仅浇注绕组室形成内浇注体6,既对电压互感器中起主要作用的一次线圈2、二次线圈3和铁芯4起到了密封保护的作用,又不影响熔断器5的更换,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电压互感器在安装熔断器5后必须反复修复内浇注体6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对接线盒11上的警示灯13设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当前的工作状态,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更好已经损坏的熔断器5。

以上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