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4456发布日期:2019-07-19 23:1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不会有电容效应产生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按,电连接器的运用非常广泛,其种类已涵盖多种电子产品,包括所谓的智能型手机,电视、列表机等等,皆会需要用连接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为了符合多种电子产品,亦衍生出有usb、hdmi、displayport等,然而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除了规格多样外,在处理效能质量、速度等,皆是每家厂商必然去开发创新的部分,以让愈来愈大的档案得以顺利的被传输。

然而,就一般市面的连接器而言,其运作时,乃会产生电容效应,且回授损失上非常的大,致使高频特性较差。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额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额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故,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不会有电容效应产生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透过第一电源传输导体、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第一功能传输导体、第二功能传输导体、第六功能传输导体、第七功能传输导体、第一接地传输导体、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三功能传输导体、第四功能传输导体及第五功能传输导体的排列设计,并搭配切口及长度的设计,而可达到降低电容效应值,以及减少回授的损失,使整体高频特性更佳。

本发明能够达成上述目的的结构包括有第一电源传输导体,一端乃界定有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界定有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电源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界定有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界定有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及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及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功能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二功能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六功能传输导体一侧设有一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另一端与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电性连结,而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及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其一端处分别与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及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电性连结,另一端设有一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及第一功能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及第二功能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三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三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及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的第三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三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及第六功能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四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四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而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及第七功能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设有一第五功能传输导体,其一端设有一第五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另一端设有一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此外,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及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的一侧处,乃分别形成有一切口,并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及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的长度短于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及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藉此,当电性连接而进行信息传输动作时,因切口额设计,以及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及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的长度短于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及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的设计,让其有效的降低电容效应值,甚至不会产生电容效应,且同时还可减少回授的损失,提高高频特性的效益。

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技术连接器所存在的会产生电容效应,且回授损失上非常的大,致使高频特性较差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本发明如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俯视图一。

图5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俯视图二。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俯视图一。

图10a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俯视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5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额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8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俯视图。

其中:第一电源传输导体、a,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引脚部、a1,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切口、b,绝缘胶体、c,绝缘胶体基部、c1,绝缘胶体舌板部、c2,屏蔽壳体、d,插接空间、e,电路基板、f,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a,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第一接地传输导体、2,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3a,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4,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4a,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1a,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6,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6a,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7a,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8,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9a,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0,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0a,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1a,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2a,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2,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2a,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第一功能传输导体、13,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3a,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第三功能传输导体、14,第三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4a,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5a,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第四功能传输导体、16,第四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6a,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7a,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第五功能传输导体、18,第五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8a,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第七功能传输导体、19,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9a,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第八功能传输导体、20,第八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20a,第八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20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附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依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

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a,其一端设有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引脚部a1,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且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a一侧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引脚部a2一侧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且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一侧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a一侧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3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且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一侧的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其一端叉分设有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3a一侧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1a及一位于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1a一侧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且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一侧的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一侧的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7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且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一侧的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7a一侧的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9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且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一侧的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其一端乃叉分设有一位于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9a一侧的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1a及一位于该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1a一侧的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2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且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一侧的第一功能传输导体13,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2a一侧的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3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且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13一侧的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3a一侧的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5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且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一侧的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其一端有一位于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5a一侧的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7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且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为板状状态;

一设于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一侧的第七功能传输导体19,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7a一侧的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9a,并另一端处界定有一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且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之间下方处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2,其一端与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1a电性连结,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且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及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之间下方处的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4,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1a及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之间的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4a,并另一端处界定有一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且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及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之间下方处的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6,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4a及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之间的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6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且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及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之间下方处的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8,其一端分别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及该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1a电性连结,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且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及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之间下方处的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0,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1a及该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2a之间的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0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且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及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之间下方处的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2,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0a及该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2a之间的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2a,并另一端处界定有一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且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为板状,并其上形成有一切口b;

一设于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13及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之间下方处的第三功能传输导体14,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5a及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3a之间的第三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4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且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为板状;

一设于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及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之间下方处的第四功能传输导体16,其一端设有一位于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9a及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7a之间的第四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6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且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为板状状态;

一设于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及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19之间下方处的第五功能传输导体18,其一端乃界定有一位于该第四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6a及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9a之间的第五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8a,并另一端设有一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且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为板状状态;

一绝缘胶体c,供设置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a、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13、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19、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2、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4、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6、该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8、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0、该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2、该第三功能传输导体14、该第四功能传输导体16及该第五功能传输导体18,并所述绝缘胶体c包括有一绝缘胶体基部c1及一由该绝缘胶体基部c1一侧延伸的绝缘胶体舌板部c2,并该绝缘胶体c乃藉由该绝缘胶体基部c1固设于一屏蔽壳体d内,该绝缘胶体舌板部c2周围乃与该屏蔽壳体d之间形成一插接空间e。

此外,所述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及该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的长度短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该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该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该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该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及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

再者,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引脚部a1、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a、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3a、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1a、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4a、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6a、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7a、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9a、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1a、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0a、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引脚部12a、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2a、第一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3a、第二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5a、第三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4a、第四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6a、第五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8a、第六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7a、及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9a乃以表面贴附(smt)或直立插接(dip)方式结合于一电路基板f上,本实施例以表面贴附(smt)做为举例。

经上述结果技术可知本案当受到插动并进行导通动作时,因第一接地传输导体2、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及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8分别把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及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4、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6及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及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0、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2分别隔离开来,使其不会彼此受到干扰,此部分可参阅图6。

除此之外,透过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及该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上所形成的切口b,以及其长度的设计,可让高频在传输的过程当中,具有更佳的高频传输特性、降低电容效应值及降低回授损失。

更重要的是,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及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8乃利用分叉技术,分别将第一接地传输导体2、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1a、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52a、第三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1a及第四接地传输导体引脚部112a串连起来,且同时将上述各个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进行隔离,以达简化结构同时,还兼具抗干扰的优势。

请参阅图8至12所示,由图中可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及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乃为弯曲弹性状态而非平板状态,以藉弯曲弹性状态可运用在不同的电连接器上,如本实施例利用弯曲弹性状态而形成一个公头电连接器。

此外本实施例同样具有至少一个绝缘胶体c,此绝缘胶体c乃供设置第一电源传输导体a、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13、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19、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2、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4、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6、该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8、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0、该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2、该第三功能传输导体14、该第四功能传输导体16及该第五功能传输导体18,且绝缘胶体c一端处之上排处具有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及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而下排处则具有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及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并且于上下排之间处乃形成有一插接空间e,并该绝缘胶体c乃收容于一屏蔽壳体d内。藉本实施例可证,本案不止可运用于母座电连接器上,也可运用于公头电连接器上,达到多运用广泛的优势。

请参阅图13至15所示,由图可看出,本实施例以displayport型式母座电连接器做举例,本实施例与上述不同处在于第七功能传输导体19一侧设有一第八功能传输导体20,其第八功能传输导体20一端乃界定有一位于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19a一侧的第八功能传输导体引脚部20a,而另一端则设有一位于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一侧的第八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20b,且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该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及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的长度短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该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该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该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该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及该第八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20b,又该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的长度短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该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该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该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及该第八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20b,如此,透过多一个第八功能传输导体20的技术以及长度的设计,即可达到符合displayport型式电连接器的优势,在制程上相当便利且简化,有助于降低成本。

此外,各个传输导体乃同样相埋于一绝缘胶体c内,且绝缘胶体c包覆于一屏蔽壳体d内,以形成一完整的电连接器结构。

请参阅图16至18所示,由图中可看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为一个displayport型式的公头电连接器,而第一电源传输导体接触部a2、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b、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3b、该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5b、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7b、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9b、该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11b、该第一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3b、该第二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5b、该第六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7b、该第七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9b、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接触部2b、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4b、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6b、该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接触部8b、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0b、该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接触部12b、该第三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4b、该第四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6b、该第五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18b及第八功能传输导体接触部20b为弯曲弹性状态,以符合公头连接器型式,且同样具有一绝缘胶体c,并收容于一屏蔽壳体d内,其余皆与上述相同,不再赘述。

是以,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为可改善现有技术的技术关键在于:

透过第一电源传输导体a、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第一接地脚传输导体5、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7、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9、第二接地脚传输导体11、第一功能传输导体13、第二功能传输导体15、第六功能传输导体17、第七功能传输导体19、第一接地传输导体2、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4、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6、第三接地脚传输导体8、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0、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2、第三功能传输导体14、第四功能传输导体16及第五功能传输导体18的排列设计,并搭配切口及长度的设计,而可达到降低电容效应值,以及减少回授的损失,使整体高频特性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