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8691发布日期:2019-06-14 23:5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接口转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接口是目前电子白板与电脑连接常见的接口,计算机接口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目前的计算机接口对于任何外部标准设备均可插入连接,这对于一些具有保密文件的设备来说,具有较大的威胁和危险性,如果不小心将保密设备与非保密设备一起与计算机连接时,则很容易导致保密设备内的文件被病毒感染,影响数据安全性。

中国专利cn201811076265.4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包括安装座、内定位板、转换柱一、转换柱二、转换防错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安装座伸入安装在计算机主机箱内,所述安装座为空腔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座伸入计算机主机箱内的一端的空腔内设置有内定位板,所述转换柱一和转换柱二平行的伸入所述内定位板内侧,且所述转换柱一与所述转换柱二均可沿着各自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内定位板滑动;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外定位板,所述转换柱一和转换柱二的外端伸出所述外定位板,且所述转换柱一和转换柱二的外端上设置有信号接口,所述内定位板的内侧设置有与计算机主板连接的信号输出电路板,所述转换柱一、转换柱二的内端分别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板相配合的连接端子一和连接端子二;所述转换柱一与转换柱二之间设置有转换防错组件,所述转换防错组件只允许转换柱一或者转换柱二中的一个的连接端子与信号输出电路板连通;所述外定位板上还设置有对所述转换柱一、转换柱二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所述信号输出电路板的两端设置有并联布设的接头端子一和接头端子二,所述接头端子一与连接端子一位置对应,所述接头端子二与连接端子二位置对应;所述转换柱一的内端设置有朝向所述转换柱二侧方向延伸的延伸端一,所述延伸端一上采用弹簧座一连接至连接端子一;所述转换柱二的内端设置有朝向所述转换柱一侧方向延伸的延伸端二,所述延伸端二上采用弹簧座二连接至连接端子二。

上述专利文件中的转换防错组件,需要人工操作将转换柱一或者转换柱二按入,才能使需要的转换柱伸出,换出需要的计算机接口,这种操作人工参与太多,不便于进行;此外,上述文件中的转换柱一、转换柱二均是通过锁紧组件锁定在外定位板上,这种锁定方式连接不牢靠,且转换柱一与转换柱二均通过弹簧座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相连,弹簧稳定性差,在将外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上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解决了使用不便、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具有内定位板、第一转换柱和第二转换柱,所述第一转换柱和所述第二转换柱之间设有一转换防错组件,所述转换防错组件只允许第一转换柱或第二转换柱中的一个连接端子与信号输出电路板连通,所述第一转换柱和所述第二转换柱均通过一夹持锁紧组件与所述内定位板相连,其中,所述转换防错组件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位于所述内定位板下方的安装板上;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二转换柱的出、入;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柱的入、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安装板上的一对第一导向座滑动配合;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齿条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转换柱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安装板上的一对第二导向座滑动配合;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齿条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转换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锁紧组件安装在位于所述内定位板上端的安装腔内,且所述夹持锁紧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下板与位于所述安装腔底壁上的凹槽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的凸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有拉簧,且一对夹持组件对所述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进行夹持将所述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锁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凸板上,所述拉簧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与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销轴之间;

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摆杆的中部枢接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

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固定在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夹持臂夹持在所述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上的夹持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臂的夹持面上设有若干个卡齿,所述卡齿与位于所述夹持槽底壁上对应的卡槽卡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上的接线端子均通过若干个橡胶件与所述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件具有依次相连的半球部、第一圆柱体、第一圆台体、第二圆柱体、第二圆台体和第三圆柱体,所述半球部的顶部与对应的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一圆台体的小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体相连,所述第一圆台体的大端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的小端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的大端与所述第三圆柱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圆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件内嵌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支撑板、连接板和底板,所述上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手持板,所述下板连接在所述手持板的下端,所述凸板通过一短板连接在所述手持板的内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的转换防错组件由电机驱动,从而控制第一转换柱和第二转换柱的出入,从而减少了人工操作,便于对本发明进行使用;

2.由于本发明的第一转换柱和第二转换柱均通过夹持锁紧组件连接在内定位板上,因而使得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与内定位板连接牢靠,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与内定位板脱离,从而导致外部设备与计算机之间断连;

3.由于本发明的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均通过橡胶件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相连,从而使得连接端子与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之间连接稳定,防止外部设备与计算机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转换柱/第二转换柱与内定位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橡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内定位板10、安装板11、第一导向座111、第二导向座112、外伸板113、安装腔12、凹槽121、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电机40、第一驱动组件50、第一齿轮51、第一齿条52、第一连杆53、第二驱动组件60、第二齿轮61、第二齿条62、第二连杆63、驱动件70、下板71、凸板72、手持板73、短板74、夹持组件80、驱动连杆81、摆杆82、夹持臂83、卡齿84、拉簧90、夹持槽100、卡槽101、橡胶件110、半球部111、第一圆柱体112、第一圆台体113、第二圆柱体114、第二圆台体115、第三圆柱体116、支撑板120、上支撑板121、连接板122、底板1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附图1至图6,如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具有内定位板10、第一转换柱20和第二转换柱30,所述第一转换柱20和所述第二转换柱30之间设有一转换防错组件,所述转换防错组件只允许第一转换柱20或第二转换柱30中的一个连接端子与信号输出电路板连通,所述第一转换柱20和所述第二转换柱30均通过一夹持锁紧组件与所述内定位板10相连,其中,所述转换防错组件包括电机40、第一驱动组件50和第二驱动组件60,所述电机40安装在位于所述内定位板10下方的安装板11上,所述电机40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控制所述第二转换柱30的出、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的带动控制所述第一转换柱20的入、出,由于该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的转换防错组件采用电机40驱动,来控制第一转换柱20的出、入,以及第二转换柱30的入、出,从而使得该计算机转换接口装置更加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便于将外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上。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第一齿轮51、第一齿条52和第一连杆53,所述第一齿轮51套设在所述电机40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条52与所述第一齿轮51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一齿条52与所述安装板11上的一对第一导向座1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5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齿条52上,所述第一连杆5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转换柱30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包括第二齿轮61、第二齿条62和第二连杆63,所述第二齿轮61与所述第一齿轮5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条62与所述第二齿轮61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齿条62与所述安装板11上的一对第二导向座11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6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齿条62上,所述第二连杆6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转换柱20上,启动电机40,电机40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61同时转动,使第一齿条52和第二齿条62同向运动,从而在第一连杆53和第二连杆63的带动作用下,使第二转换柱30和第一转换柱20发生反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1的底端设有一外伸板113,一对第二导向座112设置在外伸板113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夹持锁紧组件安装在位于所述内定位板10上端的安装腔12内,且所述夹持锁紧组件包括驱动件70,所述驱动件70的下板71与位于所述安装腔12底壁上的凹槽121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70的凸板7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夹持组件80,所述夹持组件80与所述安装腔12之间设有拉簧90,且一对夹持组件80对所述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进行夹持将所述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锁定在所述安装板11上,所述夹持组件80包括驱动连杆81、摆杆82和夹持臂83,所述驱动连杆8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凸板72上,所述拉簧90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81与位于所述安装腔12内的销轴122之间,所述摆杆8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连杆81的另一端上,所述摆杆82的中部枢接在所述安装腔12的底壁上,所述夹持臂83固定在所述摆杆82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夹持臂83夹持在所述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上的夹持槽100内,所述夹持臂83的夹持面上设有若干个卡齿84,所述卡齿84与位于所述夹持槽100底壁上对应的卡槽101卡合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件70还包括手持板73,所述下板71连接在所述手持板73的下端,所述凸板72通过一短板74连接在所述手持板73的内侧。

当需要对接口进行转换时,将手持板73向外拉,使一对夹持臂83张开,然后启动电机40,使第一转换柱20和第二转换柱30进行伸出或伸入,然后释放手持板73,在一对拉簧90的作用下,使一对夹持臂83对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进行夹持锁定,将第一转换柱20和第二转换柱30可靠地连接在内定位板10上。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上的接线端子均通过若干个橡胶件110与所述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相连,所述橡胶件110具有依次相连的半球部111、第一圆柱体112、第一圆台体113、第二圆柱体114、第二圆台体115和第三圆柱体116,所述半球部111的顶部与对应的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一圆台体113的小端与所述第一圆柱体112相连,所述第一圆台体113的大端与所述第二圆柱体11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115的小端与所述第二圆柱体11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圆台体115的大端与所述第三圆柱体11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圆柱体1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相连,所述橡胶件110内嵌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板120,具体是,若干个支撑板120以橡胶件110的轴线为中心线环形嵌设在所述橡胶件110内,所述支撑板120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支撑板121、连接板122和底板123,所述上支撑板121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体112内,从而使得第一转换柱20/第二转换柱30与对应的连接端子连接稳定,防止外部设备与计算机之间接触不良,影响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22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且连接板122的小底与支撑板121相连,所述连接板122的大底与底板123相连。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发明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