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连接器以及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6606发布日期:2019-11-06 01:2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接触件、连接器以及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而言涉及接触件、连接器以及连接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的连接器的接触件、具备该接触件的连接器、以及具备该接触件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5-294036号公报中,记载了具备作为一个连接器的插座和作为对方侧连接器的插头的基板对基板用的连接装置。

上述连接器具备多个接触件(插座接触件)、以及保持接触件的壳体(插座主体)。各接触件由带状的金属件构成,包括保持部和从保持部延伸的挠曲部。保持部形成为u字状,以夹持壳体的周壁的形式保持于壳体。挠曲部能够在使与保持部之间的距离变化的方向上挠曲。在挠曲部形成有向远离保持部的方向突出的触点部(接触凸部)。在连接器上连接了对方侧连接器的状态下,接触件的触点部与对方侧连接器的接触件的一部分弹性接触,两接触件电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结构的连接器中,关于接触件(特别是挠曲部),需要确保一定程度的长度,使得通过接触件的挠曲部的弹性能够确保两接触件间的接触压力。但是,如果接触件变长,则接触件自身的电阻变大,因此妨碍减少连接器中的损耗。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的接触件、连接器以及连接装置。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是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的连接器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具备触点部、基部、连结部以及突出部。所述触点部能够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所述基部的至少一部分隔着间隙与所述触点部对置。所述连结部连结所述触点部与所述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触点部与所述基部对置的对置方向上从所述触点部向所述基部侧突出。所述基部具有与所述突出部对置的对置部。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第2路径而所述触点部与所述对置部导通。所述连接状态是所述触点部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所述接触件接触的状态。所述第2路径是与包括所述连结部的第1路径不同的路径,并且包括所述突出部。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所述接触件和保持所述接触件的壳体。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包括所述连接器和所述对方侧连接器。

本公开具有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这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非连接状态下的端面的概略图。

图1b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下的端面的概略图。

图2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非连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b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a相当于图2b的x1-x1线剖视图,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非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3b相当于图2b的x1-x1线剖视图,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4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4b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的主视图。

图4c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的右侧视图。

图5a~图5d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接触件的主要部位的概略图。

图6a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非连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b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a相当于图6b的x1-x1线剖视图,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非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7b相当于图6b的x1-x1线剖视图,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8a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非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接触件的中间生成物的立体图。

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接触件的完成品的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非连接状态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图10b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图11a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1b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接触件的主视图。

图12a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他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2b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又一接触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概要

以下,参照图1a~图2b,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1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部位的长度或者大小的比未必反映了实际的尺寸比。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1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电连接。连接器101与对方侧连接器102一起构成连接装置100。换言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具备连接器101和对方侧连接器102。在连接装置100中,能够切换连接器101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电连接的“连接状态”和连接器101与对方侧连接器102未电连接的“非连接状态”这两个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连接器101是插座(阴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102是插头(阳连接器)。

连接装置100例如用于刚性基板(硬质基板)或者柔性印刷布线板等多个电路基板71、72(参照图3a)彼此的电连接、即基板对基板的电连接。作为一个例子,连接装置100用于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所搭载的多个电路基板71、72间的电连接。但是,连接装置100的用途并不限定于便携终端,连接装置100例如也可以用于相机模块、车载设备或者家电设备等便携终端以外的电子设备。此外,连接装置100并不局限于电连接多个电路基板71、72间的用途,例如,也可以用于电路基板与显示器之间或者电路基板与蓄电池之间等适当的多个连接对象间的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1具备壳体1和多个接触件2。壳体1保持多个接触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接触件2采用共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多个接触件2中的任一个接触件2进行说明的结构适用于多个接触件2的全部。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接触件2具备触点部21、基部22、连结部23以及突出部24。触点部21在对方侧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连接的“连接状态”下,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的接触件5(以下也称为“对方侧接触件5”)接触。基部22的至少一部分与触点部21隔着间隙对置。连结部23连结触点部21与基部22。突出部24在触点部21与基部22对置的对置方向上从触点部21向基部22侧突出。

在此,基部22具有相对于突出部24在基部22的厚度方向上对置的对置部221。换言之,从触点部21向基部22侧突出的突出部24与基部22的至少一部分(对置部221)对置。在这样构成的接触件2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如图1b所示,通过第2路径r2而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导通,第2路径r2是与不包含突出部24而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不同的路径,并且包含突出部24。

即,由于触点部21与基部22通过连结部23连结,因此触点部21与基部22的对置部221经由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始终电连接。进而,至少在“连接状态”、即在对方侧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连接的状态下,除了第1路径r1以外,还经由第2路径r2而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电连接。第2路径r2是与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不同的路径,是不包含连结部23而包含突出部24的路径。

总之,在接触件2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之间形成有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和包含突出部24的第2路径r2这两个电流路径(通电路径)。因此,至少在“连接状态”下,与仅由第1路径r1使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导通的结构相比,触点部21与基部22(对置部221)之间的电阻变小。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具备该接触件2的连接器101、以及具备该连接器101的连接装置100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

(2)详细

以下,参照图1a~图4c,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具备该接触件2的连接器101、以及具备该接触件2的连接装置100进行详细地说明。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连接器101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相互结合或者分离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也称为“第1方向”),从连接器101观察,将对方侧连接器102侧作为上方进行说明。此外,将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且壳体1的短边方向作为左右方向(也称为“第2方向”)进行说明。此外,将与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即壳体1的长度方向作为前后方向(与图1a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也称为“第3方向”)进行说明。即,在图1a等中,如“上”、“下”、“左”、“右”、“前”、“后”的箭头所示,规定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但是,这些方向并不是规定接触件2、连接器101以及连接装置100的使用方向的意思。此外,附图中的表示各方向的箭头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而标记的,不伴有实体。

(2.1)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连接器101是能够与作为插头的对方侧连接器102电连接的插座,如图2a~图3b所示,具备壳体1和多个(在此为40根)接触件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1还具备一对安装金属件3。

壳体1是树脂成形体。壳体1具有电绝缘性。壳体1具有底壁11和周壁12。底壁11在俯视时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左右方向长的长方形。周壁12从底壁11的厚度方向的一面(上表面)的外周部的整周向上方突出。换言之,壳体1是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长方体状,在上下方向的两面中成为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的对置面的上表面13的中央部,具有由周壁12包围的凹部14。

周壁12包含一对第1周壁121和一对第2周壁122。一对第1周壁121是周壁12中的分别与第3方向(壳体1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部分,隔着凹部14在左右方向上对置。一对第2周壁122是周壁12中的分别与第2方向(壳体1的短边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部分,隔着凹部14在前后方向上对置。一对第2周壁122分别将一对第1周壁121的端部彼此连结。即,壳体1具有利用底壁11来封闭截面为四角的角筒状的周壁12的一个开口面(下表面)的形状。

多个接触件2保持于壳体1的一对第1周壁121。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接触件2通过压入而固定于一对第1周壁121。即,多个接触件2通过从一个方向(在图2a~图3b中为上方)压入一对第1周壁121而保持于壳体1。在此,在一对第1周壁121的每一个,各保持20根接触件2。保持于各第1周壁121的20根接触件2被配置为在第1周壁121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配置。

即,40根接触件2按每组20根地分为一对接触件组。构成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接触件2保持在一个第1周壁121上,构成另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接触件2保持在另一个第1周壁121上。换句话说,构成各接触件组的20根接触件2被配置为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一列。进而,构成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接触件2和构成另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接触件2,相对于将壳体1在左右方向上二等分的基准面而面对称地配置。换言之,构成一对接触件组的接触件2对称地配置为隔着凹部14相互对置。

如上所述,接触件2具备触点部21、基部22、连结部23以及突出部2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还具备连接部25。这些触点部21、基部22、连结部23、突出部24以及连接部25无缝地构成为一体。在接触件2保持于壳体1的状态下,连接部25从壳体1的左右方向的各端面突出。连接部25从壳体1的下端部突出,连接部25的下表面位于比壳体1的下表面15(参照图3a)稍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例如,通过焊接等接合手段将连接部25与电路基板71接合,从而电路基板71与接触件2电连接且机械连接。

进而,在接触件2保持于壳体1的状态下,触点部21的至少一部分从一对第1周壁121中的相互对置的一对面突出。换言之,接触件2中的触点部21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中的凹部14的内侧面之中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内侧面突出。由此,在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与对方侧接触件5接触,连接器101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电连接。

接触件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作为一例,是科森系铜合金或磷青铜等铜合金制。在接触件2的表面适当形成镀金等的镀层。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至少在连结部23具有弹性。因此,在连接状态下,至少连结部23弹性变形,由此,按压于对方侧接触件5的朝向的力作用于触点部21,确保了触点部21与对方侧接触件5之间的接触压力。关于接触件2的结构,在“(2.3)接触件”一栏中更详细地说明。

一对安装金属件3分别被固定于壳体1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安装金属件3由金属材料构成,作为一例为铜合金制。安装金属件3以至少一部分埋入壳体1中的各第2周壁122的状态固定于壳体1。各安装金属件3具有从壳体1的左右方向的两面突出、即从一对第1周壁121向左右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安装片31。一对安装片31从壳体1的下端部突出,安装片31的下表面与连接部25的下表面位于相同平面内。

一对安装金属件3具有增强壳体1(特别是第2周壁122)的功能。此外,安装金属件3通过一对安装片31,与接触件2的连接部25同样地能够通过例如焊接等接合手段与电路基板71接合。由此,能够由安装金属件3承受在连接器101与电路基板71之间产生的应力,能够减少施加于接触件2的应力。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1具备一对安装金属件3,各安装金属件3具有一对安装片31,因此共计四个安装片31位于俯视时的壳体1的四角。因此,连接器101能够相对于电路基板71比较的牢固地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是将一对安装金属件3作为嵌入品的嵌件成型品。各安装金属件3被形成为安装片31中的与电路基板71接合的部分(接合部分)与电路基板71大致平行地延伸。即,各安装片31的接合部分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

作为一例,壳体1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的尺寸为几〔mm〕以下。此外,作为一例,壳体1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的尺寸为十几〔mm〕。此外,作为一例,壳体1的左右方向(短边方向)的尺寸为几〔mm〕。进而,作为一例,多个接触件2的间隔、即间距是零点几〔mm〕。

(2.2)对方侧连接器的结构

以下,说明对方侧连接器102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对方侧连接器102是能够与作为插座的连接器101电连接的插头,如图2a~图3b所示,具备对方侧壳体4和多个(在此为40根)对方侧接触件5。换句话说,对方侧壳体4是插头侧壳体,对方侧接触件5是插头侧接触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方侧连接器102还具备一对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插头侧安装金属件)。

对方侧壳体4、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以及一对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分别与连接器101中的壳体1、多个接触件2以及一对安装金属件3对应。

即,对方侧壳体4是树脂成形体,具有电绝缘性。对方侧壳体4保持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对方侧壳体4在俯视时形成为前后方向比左右方向长的长方体状。在此,以与凹部14对应的形状以及尺寸构成了对方侧壳体4,使得在对方侧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连接的连接状态下对方侧壳体4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壳体1的凹部14。

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沿着对方侧壳体4的左右方向的各面各被保持20根。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在至少一部分埋入对方侧壳体4的状态下,固定于对方侧壳体4。被对方侧壳体4保持的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在对方侧壳体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配置。

即,40根对方侧接触件5按每组20根地被分为一对接触件组。构成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对方侧接触件5和构成另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对方侧接触件5,相对于将对方侧壳体4在左右方向上二等分的基准面而面对称地配置。

如图3a所示,对方侧接触件5具备触点片51、卷入片52以及连接片53。这些触点片51、卷入片52以及连接片53无缝地构成为一体。触点片51沿着对方侧壳体4的高度方向即上下方向延长,在连接状态下,接触件2的触点部21是进行接触的部位。卷入片52是从触点片51的下端部突出的部位,形成为卷入对方侧壳体4的下端部的u字状。连接片53是从触点片51的上端部突出的部位。连接片53形成为从对方侧壳体4的左右方向的各端面突出,向对方侧壳体4的短边方向(左右方向)延伸。因此,例如,通过焊接等接合手段将连接片53与电路基板72接合,从而电路基板72与对方侧接触件5电连接且机械连接。

在此,触点片51在连接状态下与接触件2对置的面上具有突起511以及凹陷512。突起511的突出量越向上方越大。凹陷512位于突起511的上方,形成在连接状态下与接触件2的触点部21对应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从非连接状态(解除状态)向连接状态(结合状态)过渡时,随着对方侧壳体4被压入壳体1的凹部14内,连接器101的接触件2的触点部21越过突起511而嵌入凹陷512。因此,在从连接状态向非连接状态过渡时,触点部21从凹陷512脱出,并且,需要以能够越过突起511的一定以上的力将对方侧壳体4从壳体1的凹部14拉出。这样,突起511以及凹陷512构成能够维持连接器101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的连接状态的锁定机构。

对方侧接触件5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构成,作为一例,是科森系铜合金或者磷青铜等铜合金制。在对方侧接触件5的表面适当地形成镀金等的镀层。

一对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分别固定于对方侧壳体4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由金属材料构成,作为一例是铜合金制。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以至少一部分埋入对方侧壳体4的状态固定于对方侧壳体4。

一对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具有增强对方侧壳体4的功能。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与对方侧接触件5的连接片53同样地例如能够通过焊接等接合手段与电路基板72接合。由此,能够由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承受在对方侧连接器102与电路基板72之间产生的应力,能够减少对对方侧接触件5施加的应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方侧壳体4是将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以及一对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作为嵌入品的嵌件成型品。

形成于对方侧接触件5(插头侧接触件)的突起511或者凹陷512等也可以适当省略。

(2.3)接触件

以下,参照图1a、图1b、图4a、图4b以及图4c,对连接器101中的接触件2的结构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在图1a以及图1b中,在表示与图3a以及图3b同样的截面的切断部端面图中,仅图示一个接触件2以及一个对方侧接触件5。图1a表示对方侧连接器102未与连接器101连接的“非连接状态”,图1b表示对方侧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连接的“连接状态”。此外,在图1a以及图1b中,省略了表示截面的“阴影”。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具备触点部21、基部22、连结部23、突出部24以及连接部25。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由具有规定的厚度(作为一例为0.1〔mm〕以下)的带状的板材构成,通过对板材实施使板材在厚度方向上弯曲的弯曲加工而形成。即,触点部21、基部22、连结部23、突出部24和连接部25由一张板材构成为一体。

在如图1b所示的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与对方侧接触件5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连接状态下,通过使触点部21嵌入凹陷512,触点部21与对方侧接触件5的凹陷512的底面接触。这样的触点部21隔着间隙与基部22的至少一部分对置。换言之,基部22的至少一部分与触点部21隔着间隙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2中的至少对置部221在左右方向上与触点部21对置。

此外,触点部21在触点部21与基部22对置的对置方向上,具有朝向远离基部22的方向凸出的突起部21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触点部21和基部22在作为壳体1的短边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对置,因此触点部21与基部22的对置方向为左右方向。在图1a的例子中,由于从触点部21观察基部22位于左侧,因此突起部211在左右方向上向远离基部22的方向即向右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部21通过板材在其厚度方向上大致直角地折弯而形成为向左方开放的大致v字状。这样的大致v字状的触点部21的顶角部构成突起部211。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触点部21的与对方侧接触件5的对置面,形成为接触件2的短边方向的中心部向对方侧接触件5隆起的形状。即,触点部21的与对方侧接触件5的对置面,与该接触件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v字状。换言之,触点部21中的与对方侧接触件5的对置面,其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以及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均形成为以突起部211为顶点向远离基部22的方向凸出的大致三角形状。进一步换言之,触点部21形成为朝向对方侧接触件5前端变细的形状,更详细而言,以突起部211为顶点呈大致四角锥状。由此,即使在触点部21与对方侧接触件5之间夹入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确保触点部21与对方侧接触件5之间的接触。

基部22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对置部221)隔着间隙与触点部21对置。接触件2由基部22保持在壳体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2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壳体1的第1周壁121(参照图3a)。

具体地说,基部22包含沿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对脚片22a、22b和连结一对脚片22a、22b的上端部彼此的连结片22c。基部22由这些一对脚片22a、22b以及连结片22c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这样的形状的基部22相对于第1周壁121从上方被压入,从而以在一对脚片22a、22b之间夹着第1周壁121的状态固定于第1周壁121。在此,基部22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宽度尺寸)设定得比触点部21、连结部23、突出部24以及连接部25大。另一方面,在第1周壁121的厚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两面分别形成有收纳一对脚片22a、22b的槽。各槽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基部22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小,因此基部22通过压入而固定于第1周壁121。即,基部22固定于壳体1,以使至少一对脚片22a、22b埋入第1周壁121的槽。

在此,基部22具有与突出部24对置的对置部22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部221由一对脚片22a、22b中的、位于壳体1的短边方向的中心侧即凹部14(参照图3a)的内侧面侧的脚片22a的一部分构成。

触点部21的突起部211与基部22的对置部221位于沿着触点部21与基部22的对置方向(左右方向)的一条直线l1(参照图4b)上。换言之,对置部221、突出部24以及突起部211并排配置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l1上,突出部24位于对置部221与突起部211之间。

连结部23连结触点部21和基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23将一对脚片22a、22b中的位于壳体1的短边方向的中心侧的脚片22a的下端部与触点部21的下端部连结。连结部23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换言之,连结部23具有向下方凸出的折回部231。折回部231形成为向下方凸出的大致半圆弧状。折回部231包含与触点部21相连的臂部232,并且支承触点部21而使得臂部232从基部22远离。连结部23至少在折回部231具有弹性,至少能够在减小折回部231的曲率半径即减小触点部21与基部22的间隔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即,折回部231作为弹簧发挥作用,当将触点部21向基部22侧按压的力作用于触点部21时,至少折回部231弹性变形,触点部21向接近基部22的方向移动,接触件2成为图1b所示的形状。另一方面,若解除将触点部21向基部22侧按压的力,则通过折回部231的弹性力(复原力),触点部21向离开基部22的方向移动,接触件2成为图1a所示的形状。

突出部24在触点部21与基部22对置的对置方向上从触点部21向基部22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触点部21与基部22的对置方向为左右方向。在图1a的例子中,由于从触点部21观察基部22位于左侧,因此突出部24从触点部21向左右方向上的基部22侧即左侧突出。在此,在图1a所示的非连接状态、即触点部21与对方侧接触件5不接触的状态下,突出部24相对于对置部221隔着间隙对置。

具体地说,突出部24与触点部21的上端部相连。突出部24具有向上方凸出的大致v字状的弯曲部241。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23的折回部231位于弯曲部241的下方。换言之,突出部24具有朝向远离连结部23的方向(上方)凸出的弯曲部241。此外,连结部23具有朝向远离弯曲部241的方向(下方)凸出的折回部231。而且,弯曲部241具有比折回部231大的曲率。即,若比较大致半圆弧状的折回部231与大致v字状的弯曲部241,则弯曲部241的曲率大。换言之,弯曲部241的曲率半径比折回部231的曲率半径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4还具有延长片242,延长片242从大致v字状的弯曲部241的与触点部2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下方延伸。延长片242包括从弯曲部241与基部22平行地向下方延伸的部位、和以从其前端(下端)逐渐扩大与基部22的间隔的方式向斜下方延伸的部位。在此,突出部24至少在延长片242中的与基部22大致平行的部位,与基部22的对置部221对置。通过这样的形状,突出部24在延长片242中的与基部22大致平行的部位,左右方向上的与基部22的间隔最小。换言之,基部22中的、至少在与突出部24的对置方向上到突出部24的距离最小的部位构成对置部221。

突出部24至少在弯曲部241具有弹性,至少能够在减小弯曲部241的曲率半径即减小延长片242与触点部21的间隔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而且,在突出部24中与对置部221对置的对置面包含平坦面243。另一方面,在对置部221中与突出部24对置的对置面包含基部侧平坦面222。因此,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相互对置,使得分别平坦的平坦面243和基部侧平坦面222彼此相对。

如图1a所示,通过上述的结构,基部22、连结部23、触点部21以及突出部24连续地结合为形成沿着一个平面的通电路径r0。而且,触点部21中的在通电路径r0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下端部)与连结部23结合,另一端部(上端部)与突出部24结合。换言之,由一张板材构成的接触件2形成依次通过基部22、连结部23、触点部21、突出部24的连续的通电路径r0。在本公开中,“一个平面”是虚拟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壳体1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平面。

此外,如图4b以及图4c所示,在上述一个平面内,在与触点部21和基部22的对置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从连结部23观察的突出部24的高度尺寸h2比从连结部23观察的基部22的高度尺寸h1小。在此,两个高度尺寸h1、h2均以连结部23的下端为基准,高度尺寸h1是从连结部23的下端到基部22的上端的距离,高度尺寸h2是从连结部23的下端到突出部24的上端的距离。总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4的上端位于比基部22的上端低的位置(下方)。

连接部25与基部22电连接。连接部25如上述那样,是通过焊接等接合手段与电路基板71接合的部位。换言之,接触件2能够通过连接部25与电路基板71连接。在此,如图1a所示,基部22在通电路径r0上位于连接部25与连结部23之间。即,基部22中的在通电路径r0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与连接部25结合,另一端部与连结部23结合。具体地说,连接部25与一对脚片22a、22b中的位于壳体1的短边方向的中心的相反侧的脚片22b的下端部结合。更具体而言,连接部25形成为:在一对脚片22a、22b的对置方向(左右方向)上,从脚片22b的下端部向脚片22b的相反侧与脚片22b大致正交地延伸。换言之,脚片22b与连接部25之间的角部通过构成接触件2的板材在其厚度方向上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连接部25与电路基板71大致平行地延伸,在使其下表面(与电路基板71的对置面)与电路基板71接触的状态下,与电路基板71接合。从脚片22b延伸的连接部25的前端面(与脚片22b相反的一侧的端面)与电路基板71的表面大致正交。换言之,由一张板材构成的接触件2形成依次通过连接部25、基部22、连结部23、触点部21、突出部24的连续的通电路径r0。

进而,接触件2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宽度尺寸)在触点部21、基部22、连结部23、突出部24以及连接部25中不是相同的,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根据各部位而不同。即,如图4c所示,接触件2的宽度尺寸大致存在宽度尺寸w1、w2、w3、w4这四个阶段的尺寸。这四个阶段的宽度尺寸w1、w2、w3、w4的相对关系由“w1<w2<w3<w4”表示。而且,触点部21、连结部23、突出部24以及连接部25各自的宽度尺寸是宽度尺寸w1、w2、w3、w4中最小的宽度尺寸w1。另一方面,基部22中的至少连结片22c的宽度尺寸为宽度尺寸w2(>w1)。基部22中的脚片22a的宽度尺寸基本上与连结片22c同样为宽度尺寸w2,但脚片22a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宽度尺寸为宽度尺寸w3(>w2)。此外,基部22中的脚片22b的宽度尺寸是宽度尺寸w1、w2、w3、w4中最大的宽度尺寸w4(>w3)。换句话说,在基部22中,也按照脚片22b、脚片22a、连结片22c的顺序以宽度尺寸变小的方式设定了各部位的宽度尺寸,由此,基部22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壳体1的第1周壁121(参照图3a)。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如图1b所示,通过作为与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不同的路径且包含突出部24的第2路径r2,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导通。由于触点部21与基部22通过连结部23连结,因此触点部21与基部22的对置部221经由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而始终电连接。第1路径r1是上述通电路径r0(参照图1a)中连结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之间的路径。而且,至少在“连接状态”即对方侧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连接的状态下,除了第1路径r1以外,还经由第2路径r2而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电连接。第2路径r2是与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不同的路径,是不包含连结部23而包含突出部24的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b所示的连接状态下,通过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接触,从而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导通。换言之,基部22中的至少在连接状态下与突出部24接触的部位构成对置部221。即,在如图1a所示的非连接状态下,如上所述,突出部24隔着间隙与对置部221对置,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处于非接触的状态。因此,在非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之间仅形成有第1路径r1,没有形成第2路径r2。与此相对,在连接状态下,从对方侧接触件5向触点部21,作用向基部22侧按压触点部21的力发挥作用,连结部23弹性变形,触点部21向接近基部22的方向移动。伴随于此,突出部24也向接近基部22的方向移动,如图1b所示,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接触。因此,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不经由连结部23而直接导通,在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之间形成第2路径r2。

总之,至少在“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之间形成作为与第1路径r1不同的路径且包括突出部24的第2路径r2,不仅通过第1路径r1,还通过第2路径r2而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导通。因此,至少在“连接状态”下,与仅由第1路径r1使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导通的结构相比,触点部21与基部22(对置部221)之间的电阻变小。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具备该接触件2的连接器101以及具备该连接器101的连接装置100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在图1a以及图1b中,表示通电路径r0、第1路径r1以及第2路径r2的虚线仅通过了接触件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但只不过是概念性地表示各路径,并不是将电流流过的位置限定为接触件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的意思。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触点部21的突起部211与基部22的对置部221位于沿着触点部21与基部22的对置方向(左右方向)的一条直线l1(参照图4b)上。根据这样的位置关系,在连接状态下,沿着触点部21从对方侧接触件5受到的力f1的方向,从突出部24向对置部221作用压力f2。即,在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从对方侧接触件5受到沿着左右方向接近基部22的朝向(在图1b中为朝左)的力f1。由此,突出部24以与力f1相同的朝向(在图1b中为朝左)的压力f2被按压于对置部221。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之间的接触压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b所示的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与连接部25之间的路径长度,与经由第1路径r1相比经由第2路径r2更短。即,在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和连接部25通过经由第1路径r1的路径和经由第2路径r2的路径这两个路径电连接。而且,若比较这些路径的路径长度,则后者(第2路径r2)比前者(经由第1路径r1)短。换言之,在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与连接部25之间,电流通过第2路径r2流动,由此能够实现电流路径的捷径。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对于接触件2(特别是连结部23)确保某种程度的长度而使得接触件2与对方侧接触件5之间能够确保充分的接触压力的同时,能够将接触件2自身的电阻抑制得较小。

在此,第2路径r2是通过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接触而形成的路径,因此第2路径r2包括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之间的接触电阻。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考虑该接触电阻,触点部21与连接部25之间的电阻,经由第2路径r2的路径也比经由第1路径r1的路径小。

(3)变形例

实施方式1只不过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实施方式1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则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列举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的基本结构都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1或者连接装置100相同,因此有时对共同的点省略说明。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应用。

接触件2中的突出部24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例如,如图5a~图5d所示,能够适当变更。

在图5a的例子中,突出部24代替向上方凸出的大致v字状的弯曲部241而具有向下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的弯曲部241。在图5b的例子中,突出部24具有如下形状,即,将大致v字状的触点部21的突出部24侧的一边向斜上方笔直地延长,并且将延长片242的上端部笔直地向上方延长,将这两者的交点设为弯曲部241。在图5c的例子中,突出部24省略弯曲部241,从将大致v字状的触点部21的突出部24侧的一边向斜上方笔直地延长的前端部向上方延长的部分构成延长片242。在这些图5a~图5c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2相比,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难以将从连结部23观察的突出部24的高度尺寸h2抑制得较小。换言之,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2中,突出部24以与大致v字状的触点部21的突出部24侧的一边共用一边的形式,具有向上方凸出的大致v字状的弯曲部241,从而减小从连结部23观察的突出部24的高度尺寸h2。此外,在图5a以及图5b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2相比,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的接触面积变大,因此能够将第2路径r2中的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之间的接触电阻抑制得较小。

此外,在图5d的例子中,突出部24省略了延长片242。在该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2相比,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难以将第2路径r2中的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之间的接触电阻抑制得较小。而且,在图5c以及图5d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2相比,能够缩短接触件2的全长,能够将接触件2所需要的材料抑制得较少。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器101中,与对方侧连接器102之间的电连接不仅限于接触件2,也可以用安装金属件3进行。即,也可以通过安装金属件3与对方侧连接器102的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接触,从而利用安装金属件3和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进行连接器101与对方侧连接器102之间的电连接。此外,安装金属件3的个数不限于一对(两个),能够适当增减,例如,连接器101也可以具备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安装金属件3。在安装金属件3为一个的情况下,安装金属件3例如仅配置于壳体1的一个第2周壁122。而且,安装金属件3不是连接器101所必须的结构,安装金属件3能够适当地省略。

此外,各安装金属件3中的安装片31的个数不限于一对(两个),能够适当增减,例如,各安装金属件3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安装片31。例如,即使在各安装金属件3仅具有一个安装片31的情况下,安装金属件3也位于俯视下的壳体1的四角,由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共计四个安装片31位于俯视下的壳体1的四角。在各安装金属件3具有三个以上安装片31的情况下,连接器101能够更牢固地安装于电路基板7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连接器101具备40根接触件2,但接触件2的根数不限于40根。而且,多个接触件2不限于分开成一对接触件组而配置成两列的结构,也可以排列成一列。在本实施方式1中,多个接触件2等间距地排列,但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不等间距地排列。

此外,接触件2不限于科森系铜合金或者磷青铜等铜合金制,电可以由其他导电性材料构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接触件2的表面形成有镀层,但镀层不是接触件2所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此外,在突出部24中与对置部221对置的对置面不限于平坦面243,例如,也可以包含朝向对置部221凸出的曲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非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隔着间隙与对置部221对置,但不限于该结构,在非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也可以与对置部221接触。如上所述,突出部24至少在弯曲部241具有弹性,因此即使在非连接状态下,在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接触的情况下,突出部24也能够通过其弹性来确保与对置部221之间的接触压力。而且,在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受到来自对方侧接触件5的力,从而突出部24进一步被按压于对置部221,突出部24与对置部221之间的接触压力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壳体1具有与一对第1周壁121对置的方向(左右方向)相比而在一对第2周壁122对置的方向(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壳体1也可以具有与一对第2周壁122对置的方向相比而在一对第1周壁121对置的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也可以是俯视时为正方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接触件2至少在连结部23具有弹性,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接触件2也可以在连结部23以外的基部22或者触点部21等具有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壳体1通过嵌入成型与安装金属件3一体化,但安装金属件3也可以与接触件2同样通过压入等固定于壳体1。相反地,壳体1通过将接触件2作为嵌件成型品进行嵌入成型,从而接触件2也可以与安装金属件3同样地在至少一部分埋入壳体1的状态下固定于壳体1。

此外,连接器101与电路基板71的接合手段、以及对方侧连接器102与电路基板72的接合手段不限于焊接,例如,也可以是导电性膏或者压接等。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中,连接器101是插座,对方侧连接器102是插头,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连接装置100中,连接器101可以是插头,对方侧连接器102可以是插座。而且,也可以是构成连接装置100的插头以及插座这两者具备接触件2,在接触件2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作为与包含连结部23的第1路径r1不同的其他路径且包含突出部24的第2路径r2而触点部21与对置部221导通。

(实施方式2)

如图6a~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a的连接器101a以及对方侧连接器102a的具体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不同。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1a具备壳体1a和多个(在此为40根)接触件2a。该连接器101a不具备安装金属件3(参照图2a)。

壳体1a与实施方式1中的壳体1同样地,在上下方向的两面中成为与对方侧连接器102a的对置面的上表面13a的中央部具有凹部14a。

多个接触件2a通过压入而保持于壳体1a。构成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接触件2a和构成另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接触件2a,相对于将壳体1a在左右方向上二等分的基准面而面对称地配置。

对方侧连接器102a具备对方侧壳体4a和多个(在此为40根)对方侧接触件5a。该对方侧连接器102a不具备对方侧安装金属件6(参照图2a)。

以与凹部14a对应的形状以及尺寸构成了对方侧壳体4a,使得在对方侧连接器102a与连接器101a连接的连接状态下对方侧壳体4a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壳体1a的凹部14a。

在此,壳体1a在凹部14a的内侧面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用于防止对方侧连接器102a相对于连接器101a的反向组装的第1限制部11a。在图6a的例子中,在俯视时,在右前方以及右后方的两处角部分别形成有锥面构成的第1限制部11a。另一方面,对方侧壳体4a在嵌入壳体1a的凹部14a的部位的外侧面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用于防止对方侧连接器102a相对于连接器101a的反向组装的第2限制部41a。在图6a的例子中,在俯视时,在右前方以及右后方的两处角部分别形成有由锥面构成的第2限制部41a。

第1限制部11a在俯视时相对于壳体1a的中心点非点对称地形成。第2限制部41a在俯视时相对于对方侧壳体4a的中心点而非点对称地形成。由此,当对方侧连接器102a相对于连接器101a以与正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组合时,对方侧壳体4a不会嵌入壳体1a的凹部14a,可防止对方侧连接器102a相对于连接器101a的反向组装。在本公开中,“反向组装”是指对方侧连接器102a相对于连接器101a以与正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组合,具体地说,是指对方侧连接器102a以从图6a所示的状态前后颠倒后的状态与连接器101a组合。

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a通过压入而保持于对方侧壳体4a。构成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对方侧接触件5a和构成另一个接触件组的20根对方侧接触件5a,相对于将对方侧壳体4a在左右方向上二等分的基准面而面对称地配置。

如图7a所示,接触件2a具备触点部21a、基部22a、连结部23a、突出部24a以及连接部25a。这些触点部21a、基部22a、连结部23a、突出部24a以及连接部25a无缝地一体地构成。在接触件2a保持于壳体1a的状态下,连接部25a从壳体1a的左右方向的各端面突出。例如,通过焊接等接合手段将连接部25a与电路基板71接合,从而电路基板71与接触件2a电连接且机械连接。

而且,在接触件2a保持于壳体1a的状态下,接触件2a中的触点部21a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a中的凹部14a的内侧面之中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内侧面突出。由此,在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a与对方侧接触件5a接触,连接器101a与对方侧连接器102a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23a连结基部22a的上端部和触点部21a的上端部。连结部23a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突出部24a与触点部21a的下端部连接。突出部24a具有向下方凸出的大致u字状的弯曲部241a。基部22a具有与突出部24a对置的对置部221a。

在该接触件2a中,在图7a所示的非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a相对于对置部221a隔着间隙对置,突出部24a与对置部221a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与此相对,在图7b所示的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a与对置部221a接触,从而突出部24a与对置部221a导通。即,在连接状态下,从对方侧接触件5a向触点部21a,作用向基部22a侧按压触点部21a的力,连结部23a弹性变形,触点部21a向接近基部22a的方向移动。伴随于此,突出部24a也向接近基部22a的方向移动,突出部24a与对置部221a接触。因此,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a与对置部221a不经由连结部23a而直接导通,在触点部21a与对置部221a之间形成有第2路径r2(参照图1b)。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a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作为与包含连结部23a的第1路径r1(参照图1b)不同的路径且包含突出部24a的第2路径r2(参照图1b),触点部21a与对置部221a导通。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a、具备该接触件2a的连接器101a以及具备该连接器101a的连接装置100a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

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各种结构能够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适当组合应用。作为一例,用于防止对方侧连接器102a相对于连接器101a的反向组装的结构(第1限制部11a以及第2限制部41a)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具体地说,只要图2a中的壳体1在凹部14的内侧面的一部分具有作为第1限制部的至少一个肋、对方侧壳体4在外侧面的一部分具有作为第2限制部的至少一个槽部即可。作为第1限制部的至少一个肋在俯视时相对于壳体1的中心点而非点对称地形成。作为第2限制部的至少一个槽部在俯视时相对于对方侧壳体4的中心点而非点对称地形成。由此,当对方侧连接器102相对于连接器101以与正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组合时,对方侧壳体4不会嵌入壳体1的凹部14,可防止对方侧连接器102相对于连接器101的反向组装。上述肋与槽部的关系也可以相反,即,第1限制部为至少一个槽部,第2限制部也可以是至少一个肋。

(实施方式3)

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b中,连接器101b以及对方侧连接器102b的具体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不同。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1b是两点接触型的连接器,每1根接触件2b与对方侧连接器102b的对方侧接触件5b在第1触点部(触点部21b)以及第2触点部(触点部26b)这两个部位接触。若是两点接触型的连接器,则能够在确保电连接可靠性的同时将上下方向的尺寸即从电路基板71突出的突出尺寸抑制得更小,实现进一步的低高度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1b具备壳体1b和多个接触件2b。

壳体1b在上下方向的两面中成为与对方侧连接器102b的对置面的上表面13b,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一对凹部14b。

多个接触件2b保持于壳体1b。构成一个接触件组的多根接触件2b和构成另一个接触件组的多根接触件2b,相对于将壳体1b在左右方向上二等分的基准面而面对称地配置。

对方侧连接器102b具备对方侧壳体4b和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b。

以与一对凹部14b对应的形状以及尺寸构成了对方侧壳体4b,使得在对方侧连接器102b与连接器101b连接的连接状态下对方侧壳体4b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壳体1b的一对凹部14b。

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b保持于对方侧壳体4b。构成一个接触件组的多根对方侧接触件5b和构成另一个接触件组的多根对方侧接触件5b,相对于将对方侧壳体4b在左右方向上二等分的基准面而面对称地配置。

如图8a所示,接触件2b具备(第1)触点部21b、基部22b、连结部23b、突出部24b、连接部25b以及(第2)触点部26b。这些触点部21b、基部22b、连结部23b、突出部24b、连接部25b以及触点部26b无缝地构成为一体。在接触件2b保持于壳体1b的状态下,连接部25b从壳体1b的左右方向的各端面突出。例如,通过利用焊接等接合手段将连接部25b与电路基板71接合,从而电路基板71与接触件2b电连接且机械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23b连结基部22b的上端部和触点部21b的上端部。连结部23b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突出部24b与触点部21b的下端部相连。突出部24b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向基部22b侧凸出的突片244b。突片244b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向远离基部22b的方向开放的大致u字状。而且,突出部24b的前端部(与触点部21b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触点部26b相连。作为第1触点部的触点部21b和作为第2触点部的触点部26b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b中的至少连结部23b以及突出部24b具有弹性。

在接触件2b保持于壳体1b的状态下,触点部21b以及触点部26b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b中的一对凹部14b的各个内侧面之中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内侧面突出。由此,在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b以及触点部26b与对方侧接触件5b接触,连接器101b与对方侧连接器102b被电连接。具体地说,保持了对方侧接触件5b的对方侧壳体4b插入触点部21b以及触点部26b之间,由此对方侧接触件5b被夹持在触点部21b以及触点部26b之间。此时,通过突出部24b的弹性,触点部21b以及触点部26b被向对方侧接触件5b按压。

此外,在该接触件2b中,在如图8a所示的非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b通过突片244b与对置部221b隔着间隙对置,突出部24b与对置部221b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与此相对,在如图8b所示的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b通过突片244b与对置部221b接触,从而突出部24b与对置部221b导通。即,在连接状态下,从对方侧接触件5b向触点部21b,作用向基部22b侧按压触点部21b的力,连结部23b发生弹性变形,触点部21b向接近基部22b的方向移动。伴随于此,突出部24b的突片244b也向接近基部22b的方向移动,突出部24b通过突片244b与对置部221b接触。因此,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b与对置部221b不经由连结部23b而直接导通,在触点部21b与对置部221b之间形成有第2路径r2(参照图1b)。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b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作为与包含连结部23b的第1路径r1(参照图1b)不同的路径且包含突出部24b的第2路径r2(参照图1b),触点部21b与对置部221b导通。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b、具备该接触件2b的连接器101b以及具备该连接器101b的连接装置100b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那样的两点接触型连接器101b中,不仅是(第1)触点部21b,在(第2)触点部26b与对置部221b之间也形成有第1路径r1(参照图1b)以及第2路径r2(参照图1b)这两个路径。因此,能够将电阻抑制得更小。

此外,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作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接触件2bx可以构成为突出部24bx通过切口部272bx而与对置部221bx分离的结构。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接触件2bx具备(第1)触点部21bx、基部22bx、连结部23bx、突出部24bx、连接部25bx以及(第2)触点部26bx。这些触点部21bx、基部22bx、连结部23bx、突出部24bx、连接部25bx以及触点部26bx分别与实施方式3的接触件2b的触点部21b、基部22b、连结部23b、突出部24b、连接部25b以及触点部26b对应。而且,突出部24bx的突片244bx与实施方式3的接触件2b的突片244b对应。

作为上述接触件2bx的制造方法,存在从板材(金属板)直接制造图9b所示的接触件2bx的方法、和首先从板材生成图9a所示的中间生成物而最终制造图9b所示的接触件2bx的方法。

在前者的制造方法中,对于板材(金属板),例如,通过冲裁加工等,如图9b所示,形成在突出部24bx与对置部221bx之间形成有切口部272bx的状态的接触件2bx。即,在该接触件2bx中,如图9b所示,突出部24bx的突片244bx隔着切口部272bx而与对置部221bx对置。

在后者的制造方法中的接触件2bx的中间生成物中,如图9a所示,突出部24bx的突片244bx通过相连部271bx而与对置部221bx相连。突片244bx、相连部271bx以及对置部221bx无缝地构成为一体。对于这样的接触件2bx的中间生成物,例如通过冲裁加工等进行除去相连部271bx的加工,由此在突出部24bx与对置部221bx之间形成切口部272bx。即,在该接触件2bx中,通过对图9a所示的接触件2bx的中间生成物形成如图9b所示的切口部272bx,从而形成突出部24bx以及对置部221bx。

根据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接触件2bx的结构,在接触件2bx的制造过程中,通过调整切口部272bx的尺寸,从而能够调整突出部24bx与对置部221bx之间的间隔(间隙)。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能够与在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适当组合应用。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接触件2中,如作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那样,突出部24能够采用通过切口部与对置部221分离的结构。

(实施方式4)

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c的对方侧连接器102c的具体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不同。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1c具备壳体1c和多个接触件2c。壳体1c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器101的壳体1同样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接触件2c具备触点部21c、基部22c、连结部23c以及突出部24c。触点部21c、基部22c、连结部23c以及突出部24c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触件2的触点部21、基部22、连结部23以及突出部24同样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22c中的、至少在与突出部24c对置的方向上到突出部24c的距离最小的部位构成对置部221c。

对方侧连接器102c具备对方侧壳体4c和多个对方侧接触件5c。对方侧壳体4c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对方侧连接器102的对方侧壳体4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如图10a所示,对方侧接触件5c具备触点片51c、卷入片52c、连接片53c以及插入片54c。这些触点片51c、卷入片52c、连接片53以及插入片54c无缝地构成为一体。由于触点片51c、卷入片52c以及连接片53c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对方侧接触件5的触点片51、卷入片52以及连接片53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插入片54c从连接片53c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插入片54c和触点片51c都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左右方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作为一个例子,插入片54c通过切起构成对方侧接触件5c的板材的一部分而形成。插入片54c是在连接状态下被夹在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之间的导通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c中,在图10a所示的非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隔着间隙对置,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与此相对,在图10b所示的连接状态下,在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之间的间隙插入插入片54c,成为插入片54c被夹在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之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突出部24c与插入片54c接触,并且由于对置部221c与插入片54c接触,因此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经由插入片54c导通。总之,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经由作为导通构件的插入片54c而间接导通,在触点部21c与对置部221c之间形成包含作为导通构件的插入片54c的第2路径r2(参照图1b)。

如上所述,在连接状态下,通过被夹在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之间的导通构件(插入片54c),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导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c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作为与包含连结部23c的第1路径r1(参照图1b)不同的路径且包含突出部24c的第2路径r2(参照图1b),触点部21c与对置部221c导通。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c、具备该接触件2c的连接器101c、以及具备该连接器101c的连接装置100c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

作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在连接状态下,被夹在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之间的导通构件并不限于作为对方侧接触件5c的一部分的插入片54c,例如,也可以是与对方侧接触件5c不同的金属构件。即使在该情况下,在连接状态下,也通过在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之间夹持导通构件,使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通过导通构件导通。

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在非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c与对置部221c隔着间隙对置,但不限于该结构,在非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c也可以与对置部221c接触。

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能够与在实施方式1~3中分别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适当组合而应用。

(实施方式5)

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器的接触件2d的具体形状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b不同。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接触件2d保持于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连接器101b的壳体1b相同的壳体。在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只要保持于壳体的多根接触件中的至少1根为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的接触件2d即可。

如图11a所示,接触件2d具备(第1)触点部21d、基部22d、连结部23d、突出部24d、连接部25d以及(第2)触点部26d。这些触点部21d、基部22d、连结部23d、突出部24d、连接部25d以及触点部26d分别与实施方式3的接触件2b的触点部21b、基部22b、连结部23b、突出部24b、连接部25b以及触点部26b对应。

接触件2d具有多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的组合(在此为3组)。更具体而言,接触件2d的从触点部21d到触点部26d的部位在前后方向上被分割为三个部分。换言之,接触件2d分别具有被分割为三个部分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即三岔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这样的接触件2d例如像电源端子那样,特别适合于流过较大电流的用途。

在接触件2d中,这些多个组(在此为3组)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中的仅至少1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之间设置有突出部24d。即,至少1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之间由突出部24d连结。突出部24d与触点部21d的下端部相连。突出部24d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向基部22d侧凸出的突片244d。突片244d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向远离基部22d的方向开放的大致u字状。进而,突出部24d的前端部(与触点部21d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触点部26d相连。另一方面,对于多组(在此为3组)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中的、未设置突出部24d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的组合,触点部21d与触点部26d直接相连。即,触点部21d的下端部向远离基部22d的方向延伸,其前端部(与触点部21d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触点部26d相连。

在图11a以及图11b的例子中,仅在沿前后方向排列的3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中的、位于中央的一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之间设置有突出部24d。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如图12a所示,在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三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中,也可以在位于前后两侧的两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之间分别设置突出部24d。此外,例如,如图12b所示,也可以在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三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中的、全部(三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之间分别设置突出部24d。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中,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作为与包含连结部23d的第1路径r1(参照图1b)不同的路径且包含突出部24d的第2路径r2(参照图1b),触点部21d与对置部221d导通。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d、具备该接触件2d的连接器以及具备该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具有多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的组合的接触件2d,与对方侧连接器的接触点变多,能够将电阻抑制得更小。

作为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接触件2d也可以具有2组或者4组以上的触点部21d以及触点部26d的组合。

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能够与在实施方式1~4中分别说明的各种结构(包含变形例)适当组合而应用。

(总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是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102、102a~102c)电连接的连接器(101、101a~101c)的接触件。接触件(2、2a~2d)具备触点部(21、21a~21d)、基部(22、22a~22d)、连结部(23、23a~23d)以及突出部(24、24a~24d)。触点部(21、21a~21d)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102、102a~102c)的接触件(对方侧接触件5、5a~5c)接触。基部(22、22a~22d)的至少一部分隔着间隙与触点部(21、21a~21d)对置。连结部(23、23a~23d)连结触点部(21、21a~21d)和基部(22、22a~22d)。突出部(24、24a~24d)在触点部(21、21a~21d)与基部(22、22a~22d)对置的对置方向上从触点部(21、21a~21d)向基部(22、22a~22d)侧突出。基部(22、22a~22d)具有与突出部(24、24a~24d)对置的对置部(221、221a~221d)。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第2路径(r2)而触点部(21、21a~21d)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导通。连接状态是触点部(21、21a~21d)与对方侧接触件(5、5a~5c)接触的状态。第2路径(r2)是与包含连结部(23、23a~23d)的第1路径(r1)不同的路径,并且包含突出部(24、24a~24d)。

根据该方式,至少在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21a~21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形成包含连结部(23、23a~23d)的第1路径(r1)和与第1路径(r1)不同的第2路径(r2)。因此,在连接状态下,与仅由第1路径(r1)使触点部(21、21a~21d)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导通的结构相比,触点部(21、21a~21d)与基部(22、22a~22d)之间的电阻变小。其结果是,在接触件(2、2a~2d)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

第2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在第1方式中,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接触。由此,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导通。

根据该方式,在连接状态下,通过使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接触,能够容易地实现第2路径(r2)。

第3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在第2方式中,在触点部(21、21a~21d)与对方侧接触件(5、5a~5c)不接触的状态下,突出部(24、24a~24d)隔着间隙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对置。

根据该方式,仅在连接状态下,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接触。因此,与突出部(24、24a~24d)始终与对置部(221、221a~221d)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接触件(2、2a~2d)的塑性变形等的弹力减弱。

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2或者3方式中,在连接状态下,沿着触点部(21、21a~21d)从对方侧接触件(5、5a~5c)受到的力(f1)的方向,从突出部(24、24a~24d)向对置部(221、221a~221d)作用压力(f2)。

根据该方式,触点部(21、21a~21d)从对方侧接触件(5、5a~5c)受到的力(f1),有效地从突出部(24、24a~24d)作用于对置部(221、221a~221d)。因此,容易确保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第5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1方式中,在连接状态下,通过被夹在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的导通构件,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导通。

根据该方式,由于能够利用导通构件填埋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的间隙,因此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的间隙的尺寸设计的自由度变高。

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1~5方式的任一种方式中,触点部(21、21a~21d)具有在对置方向上向与基部(22、22a~22d)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突起部(211)。突起部(211)和对置部(221、221a~221d)位于沿着对置方向的一条直线(l1)上。

根据该方式,触点部(21、21a~21d)从对方侧接触件(5、5a~5c)受到的力,有效地从突出部(24、24a~24d)作用于对置部(221、221a~221d)。因此,容易确保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1~6方式的任一种方式中,基部(22、22a~22d)、连结部(23、23a~23d)、触点部(21、21a~21d)以及突出部(24、24a~24d)连续地结合为形成沿着一个平面的通电路径(r0)。触点部(21、21a~21d)中的在通电路径(r0)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与连结部(23、23a~23d)结合,另一端部与突出部(24、24a~24d)结合。

根据该方式,第2路径(r2)相对于触点部(21、21a~21d),在通电路径(r0)的延伸方向上的与第1路径(r1)相反的一侧,与对置部(221、221a~221d)相连。因此,能够在设置第1路径(r1)以及第2路径(r2)的同时将与一个平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接触件(2、2a~2d)的尺寸抑制得较小。

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7方式中,突出部(24、24a~24d)具有朝向远离连结部(23、23a~23d)的方向凸出的弯曲部(241、241a)。

根据该方式,能够抑制对方侧接触件(5、5a~5c)卡在突出部(24、24a~24d)的前端而引起的接触件(2、2a~2d)的变形(塑性变形)。即,在连接器(101、101a~101c)与对方侧连接器(102、102a~102c)连接时,对方侧接触件(5、5a~5c)与弯曲部(241、241a)接触,从而不易卡在突出部(24、24a~24d)。

在第9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8方式中,连结部(23、23a~23d)具有朝向远离弯曲部(241、241a)的方向凸出的折回部(231)。弯曲部(241、241a)具有比折回部(231)大的曲率。

根据该方式,能够将触点部(21、21a~21d)与基部(22、22a~22d)对置的对置方向上的接触件(2、2a~2d)的尺寸抑制得较小。

在第10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7~9的任一个方式中,在一个平面内且在与对置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上,从连结部(23、23a~23d)观察的突出部(24、24a~24d)的高度尺寸(h2)比从连结部(23、23a~23d)观察的基部(22、22a~22d)的高度尺寸(h1)小。

根据该方式,容易抑制因对方侧接触件(5、5a~5c)卡在突出部(24、24a~24d)的前端而引起的接触件(2、2a~2d)的变形(塑性变形)。此外,在连接器(101、101a~101c)的组装时,也容易抑制突出部(24、24a~24d)的变形(塑性变形)。

在第11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7~10中的任一种方式中,接触件还具备与基部(22、22a~22d)电连接且能够与电路基板(71)连接的连接部(25、25a、25b、25d)。基部(22、22a~22d)在通电路径(r0)上位于连接部(25、25a、25b、25d)与连结部(23、23a~23d)之间。

根据该方式,位于连接部(25、25a、25b、25d)与触点部(21、21a~21d)之间的基部(22、22a~22d)至少在连接状态下,通过第2路径(r2)而与触点部(21、21a~21d)导通。因此,与仅通过第1路径(r1)而连接部(25、25a、25b、25d)与触点部(21、21a~21d)导通的结构相比,连接部(25、25a、25b、25d)与触点部(21、21a~21d)之间的电阻变小。

在第12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11方式中,在连接状态下,触点部(21、21a~21d)与连接部(25、25a,25b、25d)之间的路径长度,经由第2路径(r2)比经由第1路径(r1)短。

根据该方式,在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21a~21d)与连接部(25、25a、25b、25d)之间通过第2路径(r2)而电流流动,由此可以成为电流路径的捷径。因此,能够使连接部(25、25a、25b、25d)与触点部(21、21a~21d)之间的电阻更小。

在第13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1~12的任一种方式中,在突出部(24、24a~24d)中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对置的对置面包含平坦面(243)。

根据该方式,由于能够在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实现基于平坦面(243)的面接触,因此能够将在第2路径(r2)上产生的接触电阻抑制得较小。

在第14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1~13的任一种方式中,在对置部(221、221a~221d)中与突出部(24、24a~24d)对置的对置面包含基部侧平坦面(222)。

根据该方式,由于能够在突出部(24、24a~24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实现基于基部侧平坦面(222)的面接触,因此能够将在第2路径(r2)上产生的接触电阻抑制得较小。

在第15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中,在第1~14的任一种方式中,连结部(23、23a~23d)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弹性。

根据该方式,通过连结部(23、23a~23d)的弹性,能够确保触点部(21、21a~21d)与对方侧接触件(5、5a~5c)之间的接触压力。

第16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1、101a~101c)具备第1~15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接触件(2、2a~2d)和保持接触件(2、2a~2d)的壳体(1、1a~1c)。

根据该方式,至少在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21a~21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形成有包含连结部(23、23a~23d)的第1路径(r1)和与第1路径(r1)不同的第2路径(r2)。因此,在连接状态下,与仅通过第1路径(r1)而触点部(21、21a~21d)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导通的结构相比,触点部(21、21a~21d)与基部(22、22a~22d)之间的电阻变小。其结果是,在连接器(101、101a~101c)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

第17方式所涉及的连接装置(100、100a~100c)具备第16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1、101a~101c)和对方侧连接器(102、102a~102c)。

根据该方式,至少在连接状态下,在触点部(21、21a~21d)与对置部(221、221a~221d)之间形成有包含连结部(23、23a~23d)的第1路径(r1)和与第1路径(r1)不同的第2路径(r2)。因此,在连接状态下,与仅通过第1路径(r1)而触点部(21、21a~21d)与对置部(221、221a~221d)导通的结构相比,触点部(21、21a~21d)与基部(22、22a~22d)之间的电阻变小。其结果是,在连接装置(100、100a~100c)中,能够将电阻抑制得较小。

对于第2~15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不是接触件(2、2a~2d)所必需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