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3005发布日期:2019-08-10 00:0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典型的单玻光伏组件结构主要由玻璃、eva、电池方阵、eva、背板封装而成;典型的双玻组件通过玻璃、eva、电池方阵、eva玻璃封装而成。电池方阵由多个电池串串联或并联而成,电池串又由多个电池片串联而成。

在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中电池片之间存在片间距,通常在2mm以上,由于片间距的存在,组件片间距处会损失能量,因此降低了组件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光伏组件,提高光伏组件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通过焊带串联的电池片,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重叠区域,所述电池片在靠近重叠区域处且位于相邻焊带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缓冲带。

本发明将电池串中相邻电池片之间重叠一部分,形成一个重叠区域,避免间距导致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组件的效率。同时为了避免发生主栅破片和主栅el隐裂的问题,尤其对于双玻光伏组件来说,尤其严重,因此本发明中在重叠区域处,即两根相邻焊带之间还增设有缓冲带结构,通过缓冲带结构增加了电池片重叠区域出的受力面积,由之前的焊带承受层压压力,增加整个重叠区域以及缓冲带受力,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破片率和el隐裂比例。

本发明中重叠区域处的宽度有多种情况,例如可以略微重叠,作为优选,所述重叠区域的宽度为0~2mm。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带与焊带相垂直。

本发明中缓冲带的材料可以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带的材料为导电胶、导电胶带或不导电胶带。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带的两端与焊带相接或者保持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带整段连续或者由多段缓冲段间隔布置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带由2~10段多段缓冲段间隔布置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焊带位于相邻电池片的连接区域处的部位经由压扁处理形成扁平状结构,所述缓冲带的厚度a,扁平状结构的厚度为b,所述a≥1/2b。本发明缓冲带的厚度与焊带压扁后的厚度相等或相当,这样在组件层压时两个电池片重叠处的压力就由之前的焊带承担增加缓冲带承担,极大增加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少了电池片在焊带处的破片和隐裂比例。

作为优选,所述焊带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焊带压扁处理形成的扁平状结构的厚度为0.05~0.3mm。

本发明中焊带的结构形状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焊带的为扁平形状焊带、圆形形状焊带、三角形形状焊带或者表面异构化焊带。

本发明中可以适用于具有任意根主栅的电池片,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片为具有3-18根主栅的电池片。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片为整片电池片或者以任意尺寸切割后的电池片。

本发明中光伏组件应用版型包含横竖版等使用焊带互联的组件版型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中电池片之间没有片间距,极大利用了组件空间,提升组件效率,在电池片重叠区域处的缓冲带增加了电池片重叠处的受力面积,由之前的焊带承受层压压力,增加整个重叠区域以及缓冲带受力,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破片率和el隐裂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池片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池串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池串上相邻电池片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双玻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单玻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多个电池串,电池串包括多个通过焊带2串联的电池片1。本发明中光伏组件应用版型包含横竖版等使用焊带互联的组件版型中,可以为双玻光伏组件,也可以为单玻光伏组件,见图5和图6。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中电池串中相邻电池片1之间具有重叠区域,电池片1在靠近重叠区域处且位于相邻焊带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缓冲带3。

本发明中焊带2的结构形状有多种,例如焊带2的为扁平形状焊带2、圆形形状焊带2、三角形形状焊带2或者表面异构化焊带2等结构形式。本发明中可以适用于具有任意根主栅的电池片1,例如电池片1可以为具有3-18根主栅的电池片1。

本发明将电池串中相邻电池片1之间重叠一部分,形成一个重叠区域,避免间距导致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组件的效率。同时为了避免发生主栅破片和主栅el隐裂的问题,尤其对于双玻光伏组件来说,尤其严重,因此本发明中在重叠区域处,即两根相邻焊带2之间还增设有缓冲带3结构,通过缓冲带3结构增加了电池片1重叠区域处的受力面积,由之前的焊带2承受层压压力,增加整个重叠区域以及缓冲带3受力,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破片率和el隐裂比例。

本发明中重叠区域处的宽度有多种情况,例如可以略微重叠,一般情况下,重叠区域的宽度为0~2mm。

其中,缓冲带3与焊带2相垂直。本发明中缓冲带3的材料可以有多种,缓冲带3的材料为导电胶、导电胶带或不导电胶带。缓冲带3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粘粘在电池片上。缓冲带3的两端与焊带2相接或者保持间隙。缓冲带3整段连续或者由多段缓冲段间隔布置而成。若为多段缓冲段组成时,一般情况下,缓冲带3由2~10段多段缓冲段间隔布置而成。

本发明中焊带2位于相邻电池片1的连接区域处的部位经由压扁处理形成扁平状结构21,缓冲带3的厚度a,扁平状结构21的厚度为b,a≥1/2b。本发明缓冲带3的厚度与焊带2压扁后的厚度相等或相当,这样在组件层压时两个电池片1重叠处的压力就由之前的焊带2承担增加缓冲带3承担,极大增加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少了电池片1在焊带2处的破片和隐裂比例。一般情况下,焊带2的厚度为0.1~0.5mm,焊带2压扁处理形成的扁平状结构21的厚度为0.05~0.3m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通过焊带串联的电池片,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重叠区域,所述电池片在靠近重叠区域处且位于相邻焊带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缓冲带。所述缓冲带的两端与焊带相接或者保持间隙。所述重叠区域的宽度为0~2mm。本发明中电池片之间没有片间距,极大利用了组件空间,提升组件效率,在电池片重叠区域处的缓冲带增加了电池片重叠处的受力面积,由之前的焊带承受层压压力,增加整个重叠区域以及缓冲带受力,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破片率和EL隐裂比例。

技术研发人员:孙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19.08.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