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2841发布日期:2020-01-31 18:3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晶硅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已经成为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重要因素之一。晶硅太阳能电池印刷方法对其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转换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在日益追求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中,传统印刷方法主要依赖浆料和网版技术的发展,但是浆料和网版技术更新速度变慢,难以满足对转换效率提升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此外,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硅片,所述硅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包括层叠在所述第一表面的背铝层和层叠在所述背铝层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的背银层;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一银层;在所述第一银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二银层,且所述第二银层在所述第一银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一银层上;在所述第二银层远离所述第一银层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三银层,且所述第三银层在所述第二银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二银层上,得到副栅线电极;及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主栅线电极,且所述主栅线电极部分覆盖所述副栅线电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一银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且距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0.5mm~1.0mm处印刷形成所述第一银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栅线电极包括多根副栅线,多根所述副栅线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一银层的步骤中,还包括烘干的步骤,烘干温度为150℃~250℃,烘干时间为5s~30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银层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所述子电极均匀且间隔排列成阵列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主栅线电极的步骤中,所述主栅线电极包括多根主栅线,所述主栅线的根数与所述阵列结构中列的个数相同,且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位置与一个所述列的位置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背电极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印刷铝浆,经干燥,形成背铝层;在所述背铝层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印刷背面银浆,经干燥,形成背银层,得到所述背电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印刷铝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0.3mm~1.0mm处印刷所述铝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一银层的步骤的同时,所述第一银层上还形成了第一对准点,所述在所述第一银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二银层的步骤包括:以所述第一对准点为基准,在所述第一银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印刷形成所述第二银层,且所述第二银层上还形成了第二对准点和第三对准点,所述第二对准点的个数与所述第一对准点的个数相同,且每个所述第二对准点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第一对准点相对应,所述在所述第二银层远离所述第一银层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三银层的步骤包括:以所述第二对准点和所述第三对准点为基准,在所述第二银层远离所述第一银层的一侧印刷形成所述第三银层,且所述第三银层上还形成了第四对准点,所述第四对准点的个数与所述第三对准点的个数相同,且每个所述第四对准点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第三对准点的位置相对应。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硅片,所述硅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层叠有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包括层叠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背铝层和层叠在所述背铝层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的背银层,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副栅线电极和主栅线电极,所述副栅线电极包括层叠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一银层、层叠在所述第一银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一侧的第二银层以及层叠在所述第二银层远离所述第一银层一侧的第三银层,所述第二银层在所述第一银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一银层上,且所述第三银层在所述第二银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二银层上,所述主栅线电极部分覆盖所述副栅线电极。经发明人研究发现:传统在太阳能电池在制作时,在硅片的第一表面先形成背银层,再形成背铝层,背铝层覆盖的面积被覆盖的背银层占据一部分面积,导致背铝层与硅片的直接接触面积小,不能形成完整的铝背场。而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中通过在硅片的第一表面先形成背铝层,再在背铝层表面形成背银层,一方面使得背铝层的覆盖面积增加,能够形成完整的铝背场,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另一方面避免了背银层直接与硅片接触产生的复合,导致短路电流损失,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然后在硅片的第二表面三次印刷形成第一银层、第二银层和第三银层,减少了在印刷过程中的断栅情况,且能够减少副栅线的宽度,提高副栅线的总高度,增加高宽比,而较大的高宽比有利于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从而与背电极的形成方法共同作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因此,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能够使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21得到的第一表面形成有背铝层的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22得到的第一表面形成有背电极的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30得到的第二表面印刷有第一银层的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40得到的第二表面印刷有第一银层和第二银层的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60中得到的第二表面形成有副栅线电极和主栅线电极的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对比例1中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0:提供硅片,硅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中硅片为镀膜后的硅片。硅片的厚度为170μm~200μm。步骤s120:在第一表面上形成背电极,背电极包括层叠在第一表面的背铝层和层叠在背铝层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的背银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表面上形成背电极的步骤包括:步骤s121:在第一表面上印刷铝浆,经干燥,形成背铝层。其中,在第一表面上印刷铝浆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表面上且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0.3mm~1.0mm处印刷铝浆。将铝浆在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为0.3mm~1.0mm处印刷的作用是:防止铝浆污染硅片边缘,导致漏电流大,降低转换效率。进一步地,步骤s121中,干燥温度为150℃~300℃,干燥时间为5s~30s。通过干燥便于后续在背铝层表面形成背银层。请参阅图2,步骤s121中硅片210的第一表面212上形成有背铝层222,硅片2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背铝层作为背电场形成重掺杂,能够阻挡电子的移动,减小表面复合,提高少子寿命,有利于载流子的吸收,同时形成内部背反射,减少光穿透硅片,增强对长波的吸收,从而提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因此先在第一表面印刷背铝层,增大了背铝层覆盖第一表面的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步骤s122:在背铝层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印刷银浆,经干燥,形成背银层。具体地,请参阅图3,背银层224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子电极均匀且间隔排列成阵列结构。在图3中,背银层224包括20个子电极,20个子电极均匀且间隔排列成4行及5列。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子电极的个数不限于20个,背银层也不限于为4行5列的图案,背银层可以为具有若干行及若干列的图案。进一步地,步骤s122中,干燥温度为100℃~250℃,干燥时间为5s~30s。背银层224与硅片210直接接触,存在一定的接触电阻,接触区域易形成表面复合,导致短路电流损失。当背银层224直接覆盖在背铝层222表面时,而不与硅片210接触时,能够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步骤s130:在第二表面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一银层。具体地,步骤s130包括:在第二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为0.5mm~1.0mm处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一银层。在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5mm~1.0mm处印刷第一银层的作用是:防止银浆污染硅片边缘,导致漏电,影响转换效率。在实际的太阳能电池印刷中,银浆和铝浆均不能接触到硅片边缘,因此需要一定的距离来避免污染硅片边缘。进一步地,在第二表面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一银层的步骤的同时,第一银层上还形成了第一对准点。具体地,请参阅图4,硅片210的第二表面214上形成有第一银层242,第一银层242上还形成有四个第一对准点2422。在第一银层242中设置第一对准点2422,便于后续印刷第二银层时,印刷机台对准叠层印刷。进一步地,步骤s130中,还包括干燥的步骤。干燥的步骤中,干燥温度为150℃~250℃,干燥时间为5s~30s。步骤s140:在第一银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二银层,且第二银层在第一银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一银层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银层叠印在第一银层表面。具体地,步骤s140包括:以第一对准点为基准,在第一银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印刷形成第二银层,且第二银层上还形成了第二对准点和第三对准点,第二对准点的个数与第一对准点的个数相同,且每个第二对准点的位置与一个第一对准点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地,请参阅图5,在硅片210的第二表面214上依次形成有第一银层和第二银层,第二银层中第二对准点和第三对准点分别有四个。进一步地,在第一银层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二银层的步骤中,还包括干燥的步骤。干燥的步骤中,干燥温度为150℃~250℃,干燥时间为5s~30s。步骤s140中,通过在第一银层表面叠加印刷第二银层,可以增加副栅线的高度,同时可以覆盖步骤s130中第一银层中的副栅线的印刷断栅之处。这样不仅有利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还可以增加短路电流,进而提升转换效率。步骤s150:在第二银层远离第一银层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三银层,且第三银层在第二银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二银层上,得到副栅线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银层叠印在第二银层上。具体地,步骤s150包括:在第二银层远离第一银层的一侧印刷形成第三银层,且第三银层上还形成了第四对准点,第四对准点的个数与第三对准点的个数相同,且每个第四对准点的位置与一个第三对准点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银层中设有四个第四对准点。第一对准点和第二对准点是两组相对应的对准点,通过这两组对准点印刷软件才可以计算进行叠加印刷,而不会偏移,第一对准点和第二对准点的位置相对应,是为了重叠在一起不影响外观;第三对准点和第四对准点是两组对应的对准点,也是要通过这两组对准点印刷软件才可以计算进行叠加印刷。因此,第一对准点和第二对准点是为了第二银层和第一银层进行叠加印刷,第三对准点和第四对准点是为了第三银层和第二银层进行叠加印刷。进一步地,在第二银层远离第一银层的一侧印刷形成栅线状的第三银层的步骤中,还包括干燥的步骤。干燥温度为150℃~250℃,干燥时间为5s~30s。具体地,请参阅图6,副栅线电极240包括多根副栅线,多根副栅线相互平行。将副栅线电极240设置为包括多根副栅线,可以减少副栅线的宽度,而通过三次印刷分别形成第一银层、第二银层和第三银层,从而得到副栅线电极,能够使副栅线的高度增加,进而提高副栅线的高宽比,且避免了副栅线的断栅情况,从而有利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还可以增加短路电流,进而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第一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也可以小于第二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同样,第二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三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也可以小于第三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银浆材料和印刷的栅线宽度而定。例如,在印刷过程中,第一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较小,容易出现印刷不良的情况,此时,第二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以降低印刷不良情况。若第一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适中,印刷情况良好,则第二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银层的副栅线的宽度。步骤s160:在第二表面形成主栅线电极,且主栅线电极部分覆盖副栅线电极。具体地,请参阅图6,主栅线电极230与副栅线电极240相互垂直。主栅线电极230包括多根主栅线,多根主栅线相互平行。每根主栅线的位置与步骤s120中得到的背银层224的一个列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可以方便在做成组件时焊带在同一直线上进行焊接。可以理解,在第二表面形成主栅线电极的步骤可以与步骤s150中在第二银层远离第一银层的一侧印刷形成第三银层的步骤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印刷形成第三银层,得到副栅线电极,再形成主栅线电极。可以理解,上述第一银层、第二银层及第三银层的印刷浆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均为本领域常用的正面银浆。将上述印刷后的硅片进行烧结,即得到晶硅太阳能电池。将印刷后的硅片进行烧结的步骤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烧结步骤。与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相比,上述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先印刷背面银浆再印刷背面铝浆,这样铝浆覆盖的面积被覆盖的银浆占据一部分面积,而上述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中优先印刷铝浆覆盖硅片,再在铝浆上表面覆盖背面银浆,一方面铝浆覆盖面积增加,能形成完整的bsf层,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另一方面避免了背面银浆直接与硅片接触产生的复合导致短路电流损失,两方面综合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2)另外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正面银浆印刷受限于正面银浆和正面网版的技术发展,容易出现印刷断栅异常,为了提升效率,进一步降低副栅的宽度,将会增加印刷困难。而上述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中采取三次印刷得到副栅线,不仅可以减少印刷断栅异常,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副栅线宽度,增加光照面积,提升短路电流,加上叠加印刷提升的副栅线高度,又可以增加副栅线的高宽比,降低栅线电阻,因此综合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请参阅图7,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300,包括硅片310。硅片3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层叠有背电极320。背电极320包括层叠在第一表面上的背铝层322和层叠在背铝层322远离硅片310的一侧的背银层324。硅片310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副栅线电极330和主栅线电极。副栅线电极330包括层叠在第二表面的第一银层332、层叠在第一银层332远离硅片310的一侧的第二银层334以及层叠在第二银层334远离第一银层332的一侧的第三银层336,第一银层332、第二银层334及第三银层336均为栅线状,且第二银层334在第一银层33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一银层332上,且第三银层336在第二银层334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二银层334上。主栅线电极部分覆盖副栅线电极330。其中,硅片310为镀膜后的硅片。硅片310的厚度为170μm~200μm。背铝层322均匀层叠在硅片310的第一表面。在第一表面层叠背铝层322作为背电场形成重掺杂,能够阻挡电子的移动,减小表面复合,提高少子寿命,有利于载流子的吸收,同时形成内部背反射,减少光穿透硅片310,增强对长波的吸收,从而提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因此将背铝层322层叠在硅片310第一表面,使得背铝层322覆盖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背银层324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子电极均匀排列成阵列结构。背银层324与硅片310直接接触,存在一定的接触电阻,接触区域易形成表面复合导致短路电流损失。当背银层直接层叠在背铝层上表面,而不接触硅片310时,就很好地避免了这种情况。主栅线电极与副栅线电极330相互垂直。主栅线电极包括多根主栅线,多根主栅线相互平行且均匀排列。进一步地,主栅线的根数与背银层324的列的个数相同,且每根主栅线的位置与背银层324的一个列的位置相对应。副栅线电极330包括多根副栅线,多根副栅线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在硅片310的第二表面。通过在硅片310的第一表面依次层叠第一银层332、第二银层334及第三银层336,能够避免只层叠一层银层时容易出现的断栅情况,且还能增加副栅线的高度,从而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并增加短路电流,进而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上述太阳能电池能够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得到。上述太阳能电池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上述太阳能电池中背铝层层叠在硅片的第一表面,背银层层叠在背铝层远离硅片的一侧,一方面使得背铝层的覆盖面积增加,能够形成完整的铝背场层,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另一方面避免了背电极直接与硅片接触产生的复合导致短路电流损失,从而提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在硅片的第二表面依次层叠第一银层、第二银层和第三银层,减少了在印刷过程中的断栅,且能够提高副栅线的高度,增加高宽比,降低串联电阻,与背铝层和背电极共同作用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因此,上述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到的硅片为隆基156.75尺寸p型单晶,铝浆购自广州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面银浆购自深圳首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背面银浆购自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的第一表面上且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0.75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覆盖硅片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背铝层。(2)在以上步骤(1)中背铝层表面印刷背面银浆,且均匀分布覆盖在背铝层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背银层,背银层具有20个子电极,均匀排列成4行及5列。(3)在以上步骤(2)中硅片的第二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且均匀分布在该硅片的第二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8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6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第一银层。(4)在以上步骤(3)中第一银层的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一银层的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第二银层。(5)在以上步骤(4)中第二银层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离硅片边缘距离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二银层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5mm,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还含有5根与副栅线垂直的主栅线,主栅线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6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主栅线电极和副栅线电极。(6)将以上步骤(5)中得到的硅片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的第一表面上且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0.75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覆盖硅片的第一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00℃,烘干时间为8s,形成背铝层。(2)在以上步骤(1)中背铝层表面上印刷背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具有4行及5列,且均匀分布覆盖在背铝层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70℃,烘干时间为8s,形成背银层,背银层中20个子电极均匀排列成4行及5列。(3)在以上步骤(2)中硅片第二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一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7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第一银层。(4)在以上步骤(3)中第一银层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一银层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5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第二银层。(5)在以上步骤(4)中第二银层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二银层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5mm,印刷银浆图案中还含有5根与副栅线垂直的主栅线,主栅线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主栅线电极和副栅线电极。(6)将以上步骤(5)中得到的硅片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的第一表面上且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0.3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覆盖硅片第一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25s,形成背铝层。(2)在以上步骤(1)中背铝层表面印刷背面银浆,印刷背面银浆图案具有4行及5列,且均匀分布覆盖在背铝层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30s,形成背银层。(3)在以上步骤(2)中硅片的第二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且均匀分布在第二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30s,形成第一银层。(4)在以上步骤(3)中第一银层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一银层的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7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30s,形成第二银层。(5)在以上步骤(4)中第二银层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二银层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8mm,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还含有5根与副栅线垂直的主栅线,主栅线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30s,形成主栅线电极和副栅线电极。(6)将以上步骤(5)中得到的硅片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的第一表面上且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1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覆盖硅片的第一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00℃,烘干时间为5s,形成背铝层。(2)在以上步骤(1)中背铝层表面上印刷背面银浆,印刷背面银浆图案具有4行及5列,且均匀分布覆盖在背铝层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50℃,烘干时间为30s,形成背银层。(3)在以上步骤(2)中硅片的第二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1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且均匀分布在第二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5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50℃,烘干时间为5s,形成第一银层。(4)在以上步骤(3)中第一银层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1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一银层的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8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50℃,烘干时间为5s,形成第二银层。(5)在以上步骤(4)中第二银层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1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二银层正面,副栅线宽度为0.016mm,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还含有5根与副栅线垂直的主栅线,主栅线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50℃,烘干时间为5s,形成主栅线电极和副栅线电极。(6)将以上步骤(5)中得到的硅片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对比例1对比例1的太阳能电池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对比例1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410的第一表面上印刷背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具有4行及5列,且均匀分布覆盖在第一表面。然后将硅片410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70℃,烘干时间为8s,形成背银层420。(2)在步骤(1)中得到的具有背银层420的硅片410的第一表面上且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0.75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覆盖硅片410第一表面,但在背银层420处不印刷铝浆。然后将硅片410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00℃,烘干时间为8s,形成背铝层430。(3)在以上步骤(2)中得到的硅片410第二表面上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该硅片410的正面,副栅线宽度为0.028mm。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还含有5根与副栅线垂直的主栅线,主栅线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410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正面银层440。(4)将以上步骤(3)中得到的硅片410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对比例2对比例2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的第一表面印刷背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具有4行及5列,且均匀分布覆盖在第一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70℃,烘干时间为8s,形成背银层。(2)在步骤(1)中得到的具有背银层的硅片的第一表面上且与第一表面的边缘距离为0.75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覆盖硅片第一表面,但在背银层处不印刷铝浆,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200℃,烘干时间为8s,形成背铝层。(3)在以上步骤(2)中硅片第二表面离硅片边缘距离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该硅片的正面,副栅线宽度为0.024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第一银层。(4)在以上步骤(3)中第一银层远离硅片的一侧离硅片边缘距离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及5根主栅线,均匀分布在该硅片的正面,副栅线宽度为0.022mm,主栅线的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主栅线电极和副栅线电极。(4)将以上步骤(3)中得到的硅片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对比例3对比例3的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的第一表面上且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0.75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均匀覆盖硅片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背铝层。(2)在步骤(1)中背铝层表面印刷背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具有4行及5列,且均匀分布覆盖在背铝层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背银层。(3)在以上步骤(2)中硅片第二表面上且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第二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24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第一银层。(4)在以上步骤(3)中第一银层远离硅片的一侧离硅片边缘距离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及5根主栅线,均匀分布在该硅片的正面,副栅线宽度为0.024mm,主栅线的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主栅线电极和副栅线电极。(4)将以上步骤(3)中得到的硅片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对比例4对比例4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如下:(1)在镀膜后硅片的第一表面印刷背面银浆,印刷背面银浆图案具有4行及5列,且均匀分布覆盖在第一表面。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背银层。(2)在以上步骤(1)中得到的硅片的第一表面与硅片边缘的距离为0.75mm处印刷铝浆,印刷的铝浆覆盖硅片表面,但背银层处无铝浆。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背铝层。(3)在以上步骤(2)中硅片的第二表面离硅片边缘距离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且均匀分布在该硅片的正面,副栅线宽度为0.018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60℃,烘干时间为10s,形成第一银层。(4)在以上步骤(3)中第一银层表面离硅片边缘距离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该硅片的第一银层的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80℃,烘干时间为8s,形成第二银层。(5)在以上步骤(4)中第二银层表面离硅片边缘距离0.875mm处印刷正面银浆,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含有104根副栅线,均匀分布在该硅片的第二银层表面,副栅线宽度为0.015mm,印刷正面银浆图案中还含有5根与副栅线垂直的主栅线,主栅线宽度为0.6mm。然后将硅片在烘干炉里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60℃,烘干时间为10s。(6)将以上步骤(5)中得到的硅片经过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60℃,烧结时间为1.5min,得到太阳能电池。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4和对比例1~对比例4中采用的硅片、铝浆、背面银浆、正面银浆等材料均相同,区别在于制作方法的不同。采用zata3d显微镜测试实施例1~实施例4和对比例1~对比例4中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的副栅线的宽度和高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并计算得到高宽比。采用halm测试仪测试实施例1~实施例4和对比例1~对比例4中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串联电阻以及转换效率,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1宽度(μm)高度(μm)高宽比实施例136.718.149.3%实施例235.217.349.1%实施例334.118.654.5%实施例433.617.251.2%对比例142.415.536.6%对比例239.616.541.7%对比例339.416.441.6%对比例436.117.849.3%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4的太阳能电池中副栅线的宽度比对比例1~对比例3中的太阳能电池中副栅线的宽度要小,高度要高,因此实施例1~实施例4的太阳能电池中副栅线高宽比较对比例大。其中对比例4中不做高宽比对比,因为其正面印刷依然是三次印刷,而背面印刷和传统方式一致。表2开路电压(v)短路电流(a)串联电阻(mω)转换效率(%)实施例10.68619.6401.8521.99实施例20.68629.6461.8822.00实施例30.68629.6531.7222.06实施例40.68609.6581.7922.05对比例10.67809.6141.6721.81对比例20.67819.6271.5821.87对比例30.68639.6261.9121.96对比例40.67839.6421.522l.92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4中的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得到提升,串联电阻降低,转换效率提升约0.1%。上述实验结果均表明,实施例中的制作方法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对比例中传统的制作方法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更高。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