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6322发布日期:2020-02-14 22:3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源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提高电源连接器插头和插座用电连接的稳定性,有在插头上设置出可以使插头和插座两者有效连接的技术方案,比如有将插头上设置出带勾的卡子与插座的凹槽相卡扣等等使插头和插座连接不易脱离的技术方案,实现插头和插座之间的稳定连接,使得与电源线连接的插头在被拉扯的情况下,插头和插座两者不会相互脱离,避免用电器突然断电带来的不利后果。

上述这种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有效卡扣连接设置,固然可以对提高供电的有效性稳定性有所帮助,但是,这只是停留在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之间连接,而实际的供电下,由于品质原因,或者插头长期使用后使插座内部的夹片卡住插头导电柱的角度扩大,会出现插头导电柱在插座的卡位不够紧密,严重影响了导电稳定性,此种情况下,应用了上述提到的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的卡扣式连接是不能解决电源连接器导电不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插头和插座电源连接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特提出一种电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导电不可靠的问题,包括有插座和插头,所述的插座具有夹片、所述的插头具有插脚,所述的插脚插入夹片,其特征在于,本申请的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座包括有设置在插座内部的活动卡头、插头定位柱和弹簧二,所述的插头还包括有设置在插头内部的插头活动柱和插头定位柱,所述的插脚具有凹槽,所述的活动卡头安装在插座活动柱的两侧,所述的插头活动柱与插头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的插头定位柱安装在插头活动柱的两侧,所述的插头定位柱设置在插头的两侧,所述的插座活动柱的一端与插头活动柱的一端抵靠。

上述活动卡头安装在插座活动柱的两侧,活动卡头和插座活动柱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的设置使得活动卡头始终有一个向插座活动柱靠拢的力量,从而实现活动卡头受插座活动柱移动而改变角度。在插座活动柱的初始状态下,插座活动柱具有插座定位块和导柱,所述的定位块定位插座活动柱在插座内部,所述的导柱定位在插座的导孔内部,在上述导孔与插座活动柱之间的导柱上套设有弹簧。

在插座内,插座活动柱两侧的活动卡头在靠近导柱一侧各设置有挡块,上述插头未插入插座的初始状态下,插座活动柱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卡头以与插座活动柱最小夹角抵靠在挡块上;活动卡头的定位块抵靠在插座内,上述的活动卡头设置在插座活动柱两侧又被挡块定位,因此,当对插座活动柱施加压力时,插座活动柱向导孔移动,同时活动卡头在挡块定位下,活动卡头遂向两侧展开,使得活动卡头到达插座内具有的插孔。所述的插座活动柱为绝缘体,所述的活动卡头接有与夹片的导线,所述的插座活动柱在插头插入的一侧穿出插座,所述的插座活动柱高处插座。

在插头内,在插头未插入插座的初始状态下,上述插头内部的插头活动柱和插头定位柱处于初始状态,具体是,所述的插头活动柱具有限制插头内设置的弹簧二的上定位块;所述的插头活动柱具有受插头内设置的导柱孔约束的下定位块,所述的插头活动柱中部设置有与插头定位柱相匹配的原始卡位,在上述插头活动柱的原始卡位在下定位块一侧还设置有活动卡位。

上述插头活动柱在插头内,插头定位柱的原始卡位卡住插头活动柱上,此状态为原始状态,在弹簧二的作用下,插头活动柱仍然处于动平衡下,加上插头上的导柱孔约束了插头活动柱上的下定位块,插头活动柱的插头活动柱上的下定位块之间设置有较细部,使得所述的插头活动柱在原始卡位与活动卡位之间位移。上述插头定位柱安装在插头活动柱的两侧,所述的插头定位柱穿出插头,插头定位柱与插头之间设置有弹簧三。

将插头活动柱处在原始状态下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处于原始状态的插座迎接插头,当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座的插孔时,插头活动柱抵靠到插座活动柱,并随插头的插入推动插座活动柱向插头插入方向位移,随之而动的自然是活动卡头,在插座的挡块作用下,活动卡头逐渐向两侧展开,直至到插头完全插到位,使得活动卡头完全开在插脚的凹槽上,实现了活动卡头卡住插脚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展现无疑。

在插头插入时,当用手将两侧的插头定位柱按压,由于手压克服了弹簧三的弹力,使得插头活动柱可从原始卡位位移到活动卡位,活动卡位从而带动活动卡头脱离插脚的凹槽,使得插头要在手按压住两侧的插头定位柱后插头才可以拔出插座;在插头插入状态下,手不对插头的插头定位柱按压,此时插脚的凹槽被活动卡头卡住,因此插脚不能被拔出插座,综上,上述的方案一方面插头定位柱对插头插座的连接起到了控制拔插的作用,另一方面活动卡头卡住插脚进一步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

本申请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头定位柱对插头插座的连接起到了控制拔插的作用,活动卡头卡住插脚进一步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开创了插头与插座之间导电体的活动连接,实现了插头拔插受插头定位柱控制,插头在被拉扯下不会脱离插座,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头插入插座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脚与座活动卡头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1.插座;11.夹片;12.导孔;13.挡块;14.插孔;2.插头;21.插脚;22.凹槽;23.导柱孔;3.活动卡头;4.插座活动柱,41.扭簧;42.定位块;43.导柱;5.插头活动柱;51.上定位块;52.下定位块;53.原始卡位;6.插头定位柱;71.弹簧一;72.弹簧二;73.弹簧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图2和图3显示,本申请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有插座1和插头2,所述的插座1具有夹片11、所述的插头2具有插脚21,所述的插脚21插入夹片11,其特征在于,本申请的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座1包括有设置在插座1内部的活动卡头3和插座活动柱4,所述的插头2还包括有设置在插头2内部的插头活动柱5、插头定位柱6和弹簧二72,所述的插脚21具有凹槽22,所述的活动卡头3安装在插座活动柱4的两侧,所述的插头定位柱6安装在插头活动柱5的两侧,所述的插头活动柱5与插头2之间设置有弹簧二72,所述的插头定位柱6设置在插头2的两侧,所述的插座活动柱4的一端与插头活动柱5的一端抵靠。

上述活动卡头3安装在插座活动柱4的两侧,活动卡头3和插座活动柱4之间设置有扭簧41,扭簧41的设置使得活动卡头3始终有一个向插座活动柱4靠拢的力量,从而实现活动卡头3受插座活动柱4移动而改变角度。在插座活动柱4的初始状态下,插座活动柱4具有插座1定位块42和导柱43,所述的定位块42定位插座活动柱4在插座1内部,所述的导柱43定位在插座1的导孔12内部,在上述导孔12与插座活动柱4之间的导柱43上套设有弹簧71。

在插座1内,插座活动柱4两侧的活动卡头3在靠近导柱43一侧各设置有挡块13,图1插头未插入插座的初始状态下,插座活动柱4在弹簧71的作用下,活动卡头3以与插座活动柱4最小夹角抵靠在挡块13上;活动卡头3的定位块42抵靠在插座1内,上述的活动卡头3设置在插座活动柱4两侧又被挡块13定位,因此,当对插座活动柱4施加压力时,插座活动柱4向导孔12移动,同时活动卡头3在挡块13定位下,活动卡头3遂向两侧展开,使得活动卡头3到达插座1内具有的插孔14。所述的插座活动柱4为绝缘体,所述的活动卡头3接有与夹片11的导线,所述的插座活动柱4在插头2插入的一侧穿出插座1,所述的插座活动柱4高处插座1。

在插头2内,在插头2未插入插座的初始状态下,上述插头2内部的插头活动柱5和插头定位柱6处于初始状态,具体是,所述的插头活动柱5具有上定位块51,所述插头活动柱5的上定位块51与插头2之间设置有弹簧二72,弹簧二72和上定位块51的设置起到了有效定位插头活动柱5在插头2内。所述的插头活动柱5具有受插头2内设置的导柱孔23约束的下定位块52,所述的插头活动柱5中部设置有与插头定位柱6相匹配的原始卡位53,在上述插头活动柱5的原始卡位53在下定位块52一侧还设置有活动卡位54。

上述插头活动柱5在插头2内,插头定位柱6的原始卡位53卡住插头活动柱5上,此状态为原始状态,在弹簧二72的作用下,插头活动柱5仍然处于动平衡下,加上插头2上的导柱孔23约束了插头活动柱5上的下定位块52,插头活动柱5的插头活动柱5上的下定位块52之间设置有较细部,使得所述的插头活动柱5在原始卡位53与活动卡位54之间位移。上述插头定位柱6安装在插头活动柱5的两侧,所述的插头定位柱6穿出插头2,插头定位柱6与插头2之间设置有弹簧三73。

将插头活动柱5处在原始状态下的插头2插入插座1时,处于原始状态的插座1迎接插头2,当插头2的插脚21插入插座1的插孔14时,插头活动柱5抵靠到插座活动柱4,并随插头2的插入推动插座活动柱4向插头2插入方向位移,随之而动的自然是活动卡头3,在插座1的挡块13作用下,活动卡头3逐渐向两侧展开,直至到插头2完全插到位,使得活动卡头3完全开在插脚21的凹槽22上,实现了活动卡头3卡住插脚21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展现无疑。

在插头2插入时,当用手将两侧的插头定位柱6按压,由于手压克服了弹簧三73的弹力,使得插头活动柱5可从原始卡位53位移到活动卡位54,活动卡位54从而带动活动卡头3脱离插脚21的凹槽22,使得插头2要在手按压住两侧的插头定位柱6后插头2才可以拔出插座1。

在插头2插入状态下,手不对插头2的插头定位柱6按压,此时插脚21的凹槽22被活动卡头3卡住,因此插脚21不能被拔出插座1,综上,上述的方案一方面插头定位柱6对插头2插座1的连接起到了控制拔插的作用,另一方面活动卡头3卡住插脚21进一步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