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BT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335发布日期:2019-10-15 18:02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式BT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BTB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浮动式BTB连接器。



背景技术:

BTB连接器(BTB,board-to-board Connectors)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现有技术的BTB连接器包括注塑的公座绝缘体、公座端子以及与上述公座绝缘体固定连接的公座盖子,公座端子的一端头端向外延伸到公座绝缘体的外部,用于和线路板进行电连接,公座端子的另一端埋设于公座盖子的内部。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BTB连接器相对于PCB板进行定位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位置偏移,另外,PCB板与设备的外壳之间亦会存在位置偏移,因此,公座部相对于母座部极易发生相对位置偏离的现象,如此一来,在进行对插操作时,必不可免地会增加装配操作的困难度,降低装配效率。更甚者,装配完成后很可能会影响信号导通的稳定性,使得产品功能出现异常。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方便、且公座端子相对于母座端子可以进行自动导正的浮动式BTB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浮动式BTB连接器,由相互对插的公座部和母座部构成,其中,公座部包括公座绝缘体、公座盖子以及公座端子。公座绝缘体呈空腔结构,且在其前、后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公座卡槽,用来插装上述公座端子。母座部包括母座绝缘体、母座端子。在母座绝缘体上亦均布有多个母座卡槽。母座卡槽用来插装母座端子,且与上述公座端子的位置一一对应。公座端子为折弯弹性件,且依序由下PCB板焊接部、与上述公座卡槽相适配的公座绝缘体插装部、弹性弯曲部以及公座绝缘体支撑部构成,相应地,在公座盖子上开设有与公座绝缘体支撑部相适配的插装部。公座盖子套设于公座绝缘体的空腔内,且完全与公座绝缘体不进行接触,仅通过公座绝缘体支撑部进行支撑。当公座部相对于母座部进行插装时,借助于弹性弯曲部公座盖子相对于公座绝缘体可以进行沿X方向和/或Y方向上的位置微调,从而使得公座端子相对于母座端子具有正确的插接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母座端子依序由上PCB板焊接部、与母座卡槽相适配的母座绝缘体插装部、弧形导通凸起以及与导向斜势构成。导向斜势由上述弧形导通凸起倾斜向下延伸而成,且与弧形导通凸起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分别沿公座盖子的左、右端部向下延伸有限位臂,且其下沿不得越过公座绝缘体的底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公座盖子相对于公座绝缘体的前、后侧壁的单边间隙不超过0.45mm。公座盖子相对于公座绝缘体的左、右侧壁的单边间隙亦不超过0.4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公座绝缘体支撑部呈U形,相应地,插装部为开设于公座盖子前、后侧壁上的对置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公座卡槽的横截面呈T形,相应地,在公座绝缘体插装部的侧壁上对称地开设有避让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公座焊片、母座焊片,分别插设于公座绝缘体和母座绝缘体的左、右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公座焊片上设置有内延限位翻边,相应地,在公座绝缘体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内延限位翻边相对应的限位凹槽。

相较于传统BTB连接器的刚性连接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可以使得公座部与母座部进行快速连接和分离,操作十分便捷;更为重要的是,公座盖子可以进行自适应性位移调整,直至母座端子相对于公座端子具有正确的装配位置,从而杜绝了刚性装配而导致的配合件受损,进而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情况的发生。另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振动、冲击等对BTB连接器连接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浮动式BTB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浮动式BTB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BTB连接器中公座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BTB连接器中公座部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BTB连接器中公座部(略去公座盖子)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公座部中公座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公座部中公座盖子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公座部中公座端子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公座部中公座焊片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BTB连接器中母座部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母座部中母座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母座部中母座端子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公座部中公座绝缘体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1-公座部;11-公座绝缘体;111-公座卡槽;112-限位凹槽;12-公座盖子;121-插装部;122-限位臂;13-公座端子;131-下PCB板焊接部;132-公座绝缘体插装部;1321-避让凹槽;133-弹性弯曲部;134-公座绝缘体支撑部;14-公座焊片;141-内延限位翻边;15-限位挡板;2-母座部;21-母座绝缘体;211-母座卡槽;22-母座端子;221-上PCB板焊接部;222-母座绝缘体插装部;223-弧形导通凸起;224-导向斜势;23-母座焊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浮动式BTB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可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BTB连接器的上端面与上PCB板进行连接,其下端面与下PCB板件连接,从而起到导通电源或信号的作用。

由图2中可知,浮动式BTB连接器由相互对插的公座部1和母座部2构成,其中,公座部1由公座绝缘体11、公座盖子12以及公座端子13等几部分组成(如图3中所示)。公座绝缘体11整体上呈空腔结构,且在其前、后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公座卡槽111,用来插装上述公座端子13(如图6、7中所示)。另外,母座部2主要由母座绝缘体21、母座端子22构成。在母座绝缘体21上亦均布有多个母座卡槽211,用来插装上述母座端子22(如图11、12中所示)。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母座端子22的具体位置应与公座端子13的位置呈一一对应关系,以便于实现电源和信号的良好传输。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对BTB连接器作如下设置:公座端子13依序由下PCB板焊接部131、与上述公座卡槽111相适配的公座绝缘体插装部132、弹性弯曲部133以及公座绝缘体支撑部134构成(如图9中所示),相应地,在公座盖子12上开设有与公座绝缘体支撑部134相适配的插装部121(如图8中所示)。公座盖子12套设于公座绝缘体11的空腔内,且完全与公座绝缘体11不进行接触,仅通过公座绝缘体支撑部134进行支撑(如图4、5中所示)。当公座部1相对于母座部2进行插装时,借助于弹性弯曲部133,公座盖12相对于公座绝缘体11可以进行沿X方向和/或Y方向上的位置微调,从而使得公座端子13相对于母座端子22具有正确的插接位置。由上可以看出,公座盖子1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即母座端子22的插入力大小以及插入方向等因素)进行自适应性位移调整,直至使得母座端子22相对于公座端子13具有正确的装配位置,从而杜绝了刚性装配而导致的配合件受损,进而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情况的发生。

再者,为了提高公座端子13与公座盖子12之间固定的可靠性,可以将公座绝缘体支撑部134设置为U形,相应地,上述插装部121为开设于公座盖子12前、后侧壁上的对置凹槽。

同理,为了提高公座端子13与公座绝缘体11固定的可靠性,亦可以公座卡槽111的横截面呈T形,相应地,在公座绝缘体插装部132的侧壁上对称地开设有避让凹槽1321。

在此需要着重说明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不但使得公座端子13与母座端子22之间具有正确的装配位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振动、冲击等对BTB连接器连接可靠性造成的影响,确保电源或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由上述叙述可知,当执行母座部2插入公座部1的操作时,公座端子13在公座盖子12的带动下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的倾斜。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的BTB连接器中,其母座端子22和公座端子13多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顶靠、接触,因而,在实际插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使得母座端子22相对公座端子13的接触面积发生阶跃,从而影响电源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另外,还会对公座端子13和母座端子22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作为上述浮动式BTB连接器的进一步优化,可以对上述母座端子22作如下结构设计:其依序由上PCB板焊接部221、与母座卡槽211相适配的母座绝缘体插装部222、弧形导通凸起223构成(如图13中所示)。这样一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弧形导通凸起223直接顶靠于公座端子13的侧壁,且两者之间呈线性接触状态,避免了公座端子13的自身状态变化对电源和信号的传输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一般来说,公座盖子12相对于公座绝缘体11的前、后侧壁的单边间隙不超过0.45mm。公座盖子12相对于公座绝缘体11的左、右侧壁的单边间隙亦不超过0.45mm。

作为上述母座端子22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可以在上述弧形导通凸起223的下部设置导向斜势224,其由上述弧形导通凸起223倾斜向下延伸而成,且与弧形导通凸起223相切。这样一来,导向斜势224在母座端子22的插入过程中为其导向,使得母座端子22的装配过程更加流畅,从而提高了母座部2和公座部1的装配效率。

在现有技术中,母座端子22均为折弯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切片、折弯等操作,且折弯后亦发生回弹现象,成型质量不易于进行控制。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得母座端子22通过一体切割或冲压方式进行成型成为了可能,不但大大地缩短了其制作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确保了母座端子22的成型尺寸精度。

再者,还可以分别沿公座盖子12的左、右端部向下延伸有限位臂122,且其下沿不得越过公座绝缘体11的底壁(如图8中所示),这样一来,从而杜绝了由于母座部2下插力过大而导致公座端子13受损情况的发生(即公座端子13的弹性弯曲部133受到下插力过大时,其自身会产生过大变形量,进而导致其自身失去弹性)。作为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可以在公座绝缘体11的左、右端设置限位挡板15。在实际装配过程,限位挡板15可以作为上述限位臂122的定位基准,从而使得公座盖子12以及公座端子13相对于公座绝缘体11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最后,为了提高公座端子13与PCB板的固定可靠性,防止受力时发生脱焊现象,还可以在公座绝缘体11的左、右侧壁上增设公座焊片14,且公座焊片14的下端部亦焊接于PCB板。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座焊片14连接的牢固度,还可以对其进行如下设置:公座焊片14设置有内延限位翻边141(如图10中所示),相应地,在公座绝缘体11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内延限位翻边141相对应的限位凹槽112(如图7中所示)。当然,参照于上述公座焊片14,亦可以在母座绝缘体21的左、右侧壁上增设母座焊片23(如图11中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