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3285发布日期:2019-11-19 21:3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特别涉及一种防脱插头。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connector)与电气产品插销(pin),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凸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常见的是三线插头,就是说具有三角排列的带l极插脚、n极插脚、e极插脚的插头,即为一个火线、一个零线、一个接地线,三线插头的作用是更好的保护工作人员使用外带金属壳的家用电器的安全,以防止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漏电触电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常见的插头在使用中容易发生滑脱,或是发生漏电等情况,对使用者或者电器本身造成伤害,导致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防脱插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脱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防脱机构,防脱机构设置在插头本体内,插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防脱机构的容纳腔;

插头本体的型号优选为c19;

所述防脱机构包括限位件和复位机构;

限位件一端与插头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设置在插头本体上的限位槽,限位槽的高度大于限位件伸出插头本体一端的高度,使得限位件伸出插头本体的一端能够沿着限位槽的高度方向滑动,即实现限位件以与插头本体的内壁铰接的一端为轴心,其另一端沿限位槽方向作线性往返运动;

限位件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以与插头本体的插孔配合,限位孔的大小与插头本体的插孔的大小相适配,当限位件处于与插头本体的插孔面互相平行的位置时,此时限位孔的横截面积最大,外部的插脚或插片能够顺利的插入插头本体的插孔内,当限位件处于初始状态时,限位孔相对于插头本体的插孔面形成一定角度,此时限位孔的横截面积变小,对插入插孔内部的外部的插脚或插片形成卡接固定的限位结构,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以提高该防脱插头在插接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复位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插头本体的内壁以及限位件相抵,以使限位件复位,复位机构与限位件配合,使得限位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动回复原位的功能,提高了对限位件的锁定能力以及效率。

上述的防脱插头,所述限位件包括与插头本体铰接的第一限位部以及滑动设置在限位槽上的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

上述的防脱插头,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优选为弹簧,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插头本体和限位件相抵,弹性件优选的设置在限位件的底面,即弹性件的初始状态将限位件顶起以使得限位孔的横截面减小以对伸入插孔以及限位孔内的外部的插脚或插片进行卡接限位。

上述的防脱插头,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不超过插头本体上相应的插孔的数量,限位孔的数量可以为与插头本体上的插孔位置相对应的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限位孔的数量越多,该防脱插头的防脱性能越好。

上述的防脱插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互相垂直,第一限位部、连接杆和第二限位部之间依次互相垂直。

上述的防脱插头,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插槽以与第一限位部卡接固定,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与插头本体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卡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限位件的转动以改变限位孔的横截面积大小,进而对插入插孔内部的外部的插脚或插片形成卡接固定的限位结构,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以提高该防脱插头在插接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复位机构与限位件配合,使得限位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动回复原位的功能,提高了对限位件的锁定能力以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防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

一种防脱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和防脱机构,防脱机构设置在插头本体内,插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防脱机构的容纳腔;

插头本体的型号为c19;

所述防脱机构包括限位件和复位机构;

限位件2包括与插头本体的内壁铰接的第一限位部21以及滑动设置在限位槽上的第二限位部22,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通过连接杆23固定,限位件的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与插头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限位部的一端伸出设置在插头本体上的限位槽11,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互相垂直,第一限位部、连接杆和第二限位部之间依次互相垂直,限位槽的高度大于限位件伸出插头本体一端的高度,使得限位件伸出插头本体的一端能够沿着限位槽的高度方向滑动,即实现限位件以与插头本体的内壁铰接的一端为轴心,其另一端沿限位槽方向作线性往返运动;

限位件上还开设有一个限位孔24以与插头本体的插孔12配合,限位孔的大小与插头本体的插孔的大小相适配,当限位件处于与插头本体的插孔面互相平行的位置时,此时限位孔的横截面积最大,外部的插脚或插片能够顺利的插入插头本体的插孔内,当限位件处于初始状态时,限位孔相对于插头本体的插孔面形成一定角度,此时限位孔的横截面积变小,对插入插孔内部的外部的插脚或插片形成卡接固定的限位结构,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以提高该防脱插头在插接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复位机构包括弹性件3,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插头本体和限位件相抵,且弹簧设置在限位件的底面,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插头本体的内壁以及限位件相抵,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将限位件顶起以使得限位孔的横截面减小以对伸入插孔以及限位孔内的外部的插脚或插片进行卡接限位,复位机构与限位件配合,使得限位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动回复原位的功能,提高了对限位件的锁定能力以及效率。

实施例2:

一种防脱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防脱机构,防脱机构设置在插头本体内,插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防脱机构的容纳腔;

限位件上还开设有三个限位孔以与插头本体的插孔配合,限位孔的大小与插头本体的插孔的大小相适配,当限位件处于与插头本体的插孔面互相平行的位置时,此时限位孔的横截面积最大,外部的插脚或插片能够顺利的插入插头本体的插孔内,当限位件处于初始状态时,限位孔相对于插头本体的插孔面形成一定角度,此时限位孔的横截面积变小,对插入插孔内部的外部的插脚或插片形成卡接固定的限位结构,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以提高该防脱插头在插接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限位件的转动以改变限位孔的横截面积大小,进而对插入插孔内部的外部的插脚或插片形成卡接固定的限位结构,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以提高该防脱插头在插接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复位机构与限位件配合,使得限位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动回复原位的功能,提高了对限位件的锁定能力以及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