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9150发布日期:2020-04-10 16:2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接线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静端子通常安装在端盖上、下部之间的卡槽内,具体是说,静端子座具有至少一卡接部,将卡接部卡入端盖的卡槽内后,即将静端子安装固定,静端子不会脱离端盖。

但在静端子出现问题需要检查或维修时,拆卸较为麻烦,具体的说,是需要将端盖先从墙板上扳下,由于端盖一般与墙板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所以需要将所有固定螺丝一一拧下,才能将端盖拆开,这个方法虽然能够将静端子从卡槽内脱离出来,过程较为费时、费力。

此外,上述操作通常是带电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很不理想;现特想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拆装、且较为安全的静端子座的拆装结构及方法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及拆卸的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静端子座的拆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抽屉座与静端子座,在抽屉座上固定设有上下间隔相对设置的上卡板、下卡板,在上卡板下端面沿上卡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下端敞开的上缺口,在下卡板上端面沿下卡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上端敞开的下缺口;两两相邻的上缺口之间形成上止挡部,两两相邻的下缺口之间形成下止挡部,静端子座具有背板,背板上设有凸出于背板表面的上、下两排卡钩,上、下两排卡钩上下方向背对设置;背板与上、下卡板贴合时,上卡钩进入上缺口,下卡钩进入下缺口,同时背板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使得上、下卡钩分别与上、下止挡部卡接配合实现静端子座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板,上、下卡板分别带有上、下缺口,并且在静端子座背板上对应设有上下两排卡钩,在背板与上、下卡板贴合时,上、下卡钩分别进入上、下缺口,同时背板在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时,使上、下卡钩分别偏离上、下缺口,使得上、下卡钩分别钩在上、下卡板的上、下止挡部上,实现静端子座的安装固定;安装时,十分方便,无须拆下抽屉座的端盖,避免了以往大范围拆卸螺丝带来的操作不便与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在背板上设有至少一未贯通的槽口从而形成有凸出于背板表面的限位弹片,背板与上、下背板贴合时,所述的限位弹片受压内缩;当上、下卡钩分别与上、下止挡部卡接配合时,限位弹片不再受挤压从而进入任意一个上缺口或下缺口,并与相应的上缺口或下缺口的侧边相抵接。这样的设计,使得背板上、下卡钩卡位后,背板不能再移动,从而使背板保持固定,不会脱离上、下卡板;当需要拆卸时,通过工具外撬限位弹片,使其向外移出相应的缺口,此时,再沿背板长度方向移动静端子座,使上、下卡钩移入上、下缺口处,此时,即可将背板与上、下卡板分离。

作为优选,在背板上设有至少一未贯通的槽口从而形成有凸出于背板表面的限位弹片,在上、下卡板的任意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弹片配合的卡口,背板与上、下背板贴合时,所述的限位弹片受压内缩;当上、下卡钩分别与上、下止挡部卡接配合时,限位弹片不再受挤压从而进入卡口内,并与卡口内侧边相抵接。同样,这样的设计,使得背板上、下卡钩卡位后,背板不能再移动,从而使背板保持固定,不会脱离上、下卡板;当需要拆卸时,通过工具外撬限位弹片,使其向外移出卡口,此时,再沿背板长度方向移动静端子座,使上、下卡钩移入上、下缺口处,此时,即可将背板与上、下卡板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抽屉座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墙板,在左、右墙板间设有上、下端盖,上、下端盖分别通过螺丝或螺栓与左、右墙板安装固定,上、下卡板分别设置在上、下端盖的边缘处,且上卡板与上端盖间通过多个加强筋相连。这样的设计,使得安装或拆卸静端子座时不用拆除上、下端盖,十分方便,加强筋的设计使得一来提高了上卡板与上端盖的连接强度,二来又可以限制上卡钩在沿上卡板长度方向的移动距离,起到了在上卡板长度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一举两得。

作为优选,上、下卡钩各自包括一体设置的根部与钩部,钩部与根部基本垂直,根部与背板表面连接且基本垂直于背板表面,所述的钩部与上、下止挡部相抵配合。根部凸出于背板表面,使得钩部可以进入到缺口内,并分别与上、下止挡部相抵配合。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结构,通过在卡板上设置的上、下缺口,及在静端子座背板上对应设有的上下两排卡钩,使得在背板与上、下卡板贴合时,上、下卡钩分别进入上、下缺口,同时背板在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时,使得上、下卡钩分别钩在上、下卡板的上、下止挡部上,实现静端子座的快速安装固定;该实用新型的设计安装十分方便,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无须拆下抽屉座的端盖,从而避免了以往大范围拆卸螺丝带来的操作不便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抽屉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抽屉座与静端子座在拆分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抽屉座与静端子座在组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抽屉座与静端子座在组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抽屉座与静端子座在组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c部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限位弹片与卡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抽屉座1;静端子座2;上卡板3;下卡板4;墙板5;上、下端盖6、7;加强筋8;上缺口9;下缺口10;上止挡部11;下止挡部12;背板13;上卡钩14;下卡钩15;根部16;钩部17;槽口18;限位弹片19;卡口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抽屉座1与静端子座2,在抽屉座1上固定设有上下间隔相对设置的上卡板3、下卡板4;所述的抽屉座1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墙板5,在左、右墙板5间设有上、下端盖6、7,上、下端盖6、7分别通过螺丝或螺栓与左、右墙板5安装固定,上、下卡板3、4分别设置在上、下端盖6、7的前端边缘处,且上卡板3与上端盖6间通过多个加强筋8相连;加强筋8提高了上卡板3与上端盖6的连接强度。

在上卡板3下端面沿上卡板3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下端敞开的上缺口9,在下卡板4上端面沿下卡板4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上端敞开的下缺口10;两两相邻的上缺口9之间形成上止挡部11,两两相邻的下缺口10之间形成下止挡部12,静端子座2具有背板13,背板13上设有凸出于背板13表面的上、下两排卡钩,分别为上卡钩14与下卡钩15;上卡钩14与下卡钩15上下方向背对设置;上述加强筋8限制上卡钩14在沿上卡板3长度方向的移动距离,起到了在上卡板3长度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说,所述上、下卡钩14、15各自包括一体设置的根部16与钩部17,钩部17与根部16基本垂直,根部16与背板13表面连接且基本垂直于背板13表面,所述的钩部17与可以进入到上缺口9或下缺口10内,并分别与上、下止挡部11、12相抵配合。

具体来说:在背板13与上、下卡板3、4贴合时,上卡钩14进入上缺口9,下卡钩15进入下缺口10,同时背板13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使上、下卡钩14、15分别偏离上、下缺口9、10,且分别钩在上、下卡板3、4的上、下止挡部11、12上卡接配合,实现静端子座2的安装固定。

为了使得背板13上、下卡钩14、15卡位后,背板13不能再移动,即将背板13保持固定,使其不会脱离上、下卡板3、4,在背板13上设有一未贯通的槽口18从而形成有凸出于背板13表面的限位弹片19,背板13与上、下卡钩14、15贴合时,所述的限位弹片19受压内缩;当上、下卡钩14、15分别与上、下止挡部11、12卡接配合时,限位弹片19不再受挤压从而进入任意一个上缺口9或下缺口10,本实施例中限位弹片19进入上缺口9内,并与相应的上缺口9侧边相抵接。

本实施例继而提供了一种的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方法,具体为:当需要安装静端子座2时,将静端子座2的背板13与上、下卡板3、4均保持平行,并使上、下卡钩14、15分别对准上、下缺口9、10,移动背板13靠近上、下卡板3、4并贴合,此时,限位弹片19受挤内缩,而上、下卡钩14、15则分别进入上、下缺口9、10内;再沿背板13长度方向移动背板13,使得上、下卡钩14、15分别与上、下止挡部11、12卡接配合,而限位弹片19移动到相应的上缺口9或者下缺口10处时,不再受挤压弹出,并卡在相应的上缺口9或下缺口10处,此时,静端子座2不能再移动,从而安装固定在抽屉座1上;需要拆下时,用工具外撬限位弹片19,使其向外移出相应的上缺口9或下缺口10,此时,再沿背板13长度方向移动静端子座2,使上、下卡钩14、15移入上、下缺口9、10处,此时,即可将背板13与上、下卡板3、4分离。

实施例2:如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不仅在背板13上设有一未贯通的槽口18从而形成有凸出于背板13表面的限位弹片19,而且在上、下卡板3、4的任意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弹片19配合的卡口20,背板13与上、下卡钩14、15贴合时,所述的限位弹片19受压内缩;当上、下卡钩14、15分别与上、下止挡部11、12卡接配合时,限位弹片19不再受挤压从而进入卡口20内,并与卡口20内侧边相抵接;这样的设计,同样使得背板13上、下卡钩14、15卡位后,背板13不能再移动,从而使背板13保持固定,不会脱离上、下卡板3、4。

本实施例继而提供了一种静端子座的快速拆装方法,具体为:当需要安装静端子座2时,将静端子座2的背板13与上、下卡板3、4均保持平行,并使上、下卡钩14、15分别对准上、下缺口9、10,移动背板13靠近上、下卡板3、4并贴合,此时,限位弹片19受挤内缩,而上、下卡钩14、15则分别进入上、下缺口9、10内;再沿背板13长度方向移动背板13,使得上、下卡钩14、15分别与上、下止挡部11、12卡接配合,而限位弹片19移动到所述的卡口20处时,不再受挤压弹出,并卡在卡口20处,此时,静端子座2不能再移动,从而安装固定在抽屉座1上;需要拆下时,用工具外撬限位弹片19,使其向外移出相应的卡口20,此时,再沿背板13长度方向移动静端子座2,使上、下卡钩14、15移入上、下缺口9、10处,此时,即可将背板13与上、下卡板3、4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