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9727发布日期:2020-10-31 09:5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18年3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us62/644171的国内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内容其整体上并入本文。

本公开概括而言涉及一种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阻隔水分及碎屑的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防水电连接器系统常规地例如使用于汽车中的电连接。

典型地,一防水的电连接器系统包括一密封件,密封件具有多个电导线插入孔,所述多个电导线插入孔在密封件的一大体圆的平板状的主体的两个主表面之间延伸。多个环状的密封突部(projection)设置在各电导线插入孔的一内壁表面上,用于与一对应的导线对接,以制止水分及碎屑穿过其而通过。密封件安装在防水连接器的一壳体的一密封件收容腔体内。密封件的主体的一外周表面接触并压靠密封元件收容腔体的一内周表面,且一密封形成在所述外周表面和所述内周表面之间,以制止水分及碎屑穿过其而通过。这种布置提供了插入穿过插入孔的导线和密封件之间以及也密封件的外表和壳体之间的水分及碎屑屏障。

当电连接器系统经历一高压喷射(在约100mm的一距离处以90巴的压力对电连接器系统的高压力喷射)时,直接喷射能够导致任何类型的一标准的硅胶(silicone)密封件失效,因为喷射绕过(bypasses)密封件并进入电连接器系统的内部构件。典型的电连接器系统设计不能使压力偏移(deflect)碰撞密封件,因为电连接器系统中的一端子壳体必须具有腔体开口以允许安装和维护端子及导线组件。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通常的技术是将一导线穿戴罩(wiredresscover)或一背壳(backshell)增设到电连接器系统的背部。这必须在端子组装之后安装且这必须由线束制造商来做,这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概括而言涉及一种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一壳体和置于并固持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导线端接的电端子。所述端子通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一主密封件密封于所述壳体。一副密封件置于所述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的一导线出部处,以增强密封件性能。

本公开还概括而言涉及一种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具有在其前端对接在一起的一第一连接器组件和一第二连接器组件。在一实施例中,各组件包括各具有一端子穿过被安放的端子收容通道的一绝缘的外壳体、屏蔽密封帽以及端子壳体和一弹性屏蔽密封件及密封垫。所述屏蔽密封帽接合于所述外壳体的后端并将所述屏蔽密封件保持在所述外壳体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组件包括各具有一端子穿过被安放的端子收容通道的一绝缘的外壳体和一弹性密封件。所述密封垫形成主密封件,防止水分和碎屑穿过进入所述电连接器系统并达到标准密封(s2)性能。所述屏蔽密封件形成一副密封件,以防止高压喷射直接接触所述密封垫。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示例说明但不限于附图,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而且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第一以及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从两个连接器组件中的一个的一后端观察的一电连接器系统的一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系统的一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分解后视立体图;

图5是图3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外壳体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外壳体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7是图5的外壳体的一剖视图;

图8是图3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端子壳体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9是图8的端子壳体的一剖视图;

图10是图1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屏蔽密封帽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屏蔽密封帽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12是图10的屏蔽密封帽的一剖视图;

图13是图3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剖视图;

图14是图3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局部剖视图;

图15是能够与图1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组件一起使用的一替代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侧视图;

图17是图15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分解后视立体图;

图18是图15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部分分解的后视立体图,示出一子组件、一密封垫和一外壳体;

图19是子组件的一前视图;

图20是图15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外壳体的一前视立体图,其中一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接合于外壳体上;

图21是图20的外壳体的一剖视图;

图22是图15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剖视图;

图23是图15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局部剖视图;

图24是图1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25是图24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26是图24的第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分解前视立体图;

图27是图24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外壳体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28是图27的外壳体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29是图27的外壳体的一剖视图;

图30是图24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端子壳体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31是图24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屏蔽密封帽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32是图31的屏蔽密封帽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33是图24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剖视图;

图34是图22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局部剖视图;

图35是具有第一以及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从两个连接器组件中的一个的一后端观察的一替代电连接器系统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36是图35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分解后视立体图;

图37是图36的第二连接器组件的一外壳体的一后视立体图;

图38是图37的外壳体的一前视立体图;以及

图39是图37的外壳体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详细说明将描述示例性的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公开的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给出的另外的组合。

一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20、320典型地用于一汽车或其它车辆。本公开的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20、320达到通常称为高压喷射(highpressurespray)的密封等级3(uscar-2、gmw3191、iso20653以及类似的规范中的每一个)。

在一第一配置中,电连接器系统20包括具有可拆卸地对接在一起的前端22a、122a、24a的第一以及第二连接器组件22、122、24。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22、122、24由一插座组件和一板型(blade)组件形成。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一第一实施例示出在图3至图14。第一连接器组件122的一第二实施例示出在图15至图23。第二连接器组件24示出在图24至图34。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以及第二连接器组件24包括在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和第二连接器组件24对接时彼此电气接合的一般接合于引导导线的电端子(未示出)。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和第二连接器组件24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常规的主(primary)密封件30、130、230,主密封件30、130、230防止水分和碎屑穿过进入电连接器系统20并达到标准密封(s2)性能。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和第二连接器组件24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在一后端22b、122b、24b处的一副(secondary)密封件34、134、234,副密封件34、134、234形成一导线出部且防止高压喷射直接作用于主密封件30、130、230。通过增设一附加的牺牲的密封件,副密封件34、134、234使接触主密封件30、130、230的直接喷射最小化。副密封件34、134、234使直接喷射偏移接触主密封件30、130、230。

在一第二配置中,电连接器系统320包括具有可拆卸地对接在一起的前端22a、122a、324a的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和一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示出在图35至图39中。

诸如前、后、顶、底等的方向术语在本文中用于方便说明连接器系统但并不表示一所需的姿势。如本文中所采用的,“前”用在上下文中的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第二连接器组件24以及连接器壳体1040中的每一个的对接方向。

关注图3至图14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第一实施例。第一连接器组件22包括一外壳体40、一端子壳体42、一密封垫30、一环密封件44、一主锁定加强件46、一屏蔽密封件34以及一屏蔽密封帽48。如本领域已知的,密封垫30形成第一连接器组件22中的主密封件。屏蔽密封件34提供副密封件。一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50也可以设置。

参见图5至图7,外壳体40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一外壁52,外壁52具有在其内的从外壳体40的一前端40a延伸至外壳体40的一后端40b的一内部的腔体54。一内部的分隔壁56设置在外壁52内并将腔体54分成一前腔体部58、一后腔体部60以及与前、后腔体部58、60连通并延伸穿过内部的分隔壁56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62。前腔体部58从前端40a延伸至分隔壁56并限定在外壳体40的前端40a处的一开口端。后腔体部60从后端40b延伸至分隔壁56并限定在外壳体40的后端40b处的一开口端。分隔壁56具有从外壁52径向向内延伸的一第一壁部64以及沿外壁52纵向延伸的一第二壁部66,从而一穴部68形成在外壁52和第二壁部66之间。第二壁部66具有一平坦的后面66b。穴部68形成前腔体部58的一部分。端子收容通道62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壁部66。

参见图8和图9,端子壳体42由一绝缘材料形成并具有:一前壁70,具有从前壁70的一前面70a延伸至一后面70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72;以及一后壁74,从前壁70的外缘悬置从而形成具有一开口端的一腔体76。端子壳体42的一后端部42b接合在外壳体40的穴部68中,从而分隔壁56的第二壁部66安放在腔体76内且后壁74接合靠在外壁52的一后部80上。前壁70的一端部78从外壳体40的前端40a向前延伸出。前壁70与外壁52的一前部82间隔开,从而一腔体84形成在前部82和外壁52之间。端子壳体42具有与一锁定特征88(诸如设置在外壳体40的外壁52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指部上的突片)接合的一锁定特征86(诸如后壁74上的一对凹部),以在端子壳体42和外壳体40之间形成一锁定。

密封垫30为弹性体且安放在端子壳体42的腔体76内并抵靠前壁70的一后面。密封垫30的外缘接合并密封后壁74的内表面。密封垫30设置有从密封垫30的一前面30a延伸至一后面30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90。前面30a和后面30b是平坦的。端子收容通道90与穿过外壳体40的端子收容通道62以及穿过端子壳体42的端子收容通道72纵向对齐。

环密封件44由一弹性材料形成并为一框状构造。环密封件44安装在端子壳体42的前壁70上、部分延伸到腔体84内并与外壁52的前部82的内表面间隔开。

主锁定加强件46安放在外壳体40的前腔体部58内、抵靠环密封件44并与端子壳体42的前壁70接合。主锁定加强件46具有穿过其设置的允许前壁70穿设的一通道92。主锁定加强件46具有与一锁定特征96(诸如端子壳体42的前壁70上的一对凹部)接合的一锁定特征94(诸如设置在能够弹性变形的指部上的突片),以在主锁定加强件46和端子壳体42且由此和外壳体40之间形成一锁定,并还使环密封件44与端子壳体42对接。

参见图10至图12,屏蔽密封帽48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以及具有:一后壁98,具有穿过其中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100;以及一前壁102,从后壁98悬置,从而形成具有一开口前端的一腔体104。前壁102与后壁98的外缘向内间隔开。如所示出的,前壁102安放在外壳体40的后腔体部60内且后壁98的一前表面106接合外壳体40的后端40b。屏蔽密封帽48具有与一锁定特征110(诸如穿过外壁52的后部80的开口)接合的一锁定特征108(诸如设置在前壁102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指部上的突片),以形成在屏蔽密封帽48和外壳体40之间一锁定。参见图14,穿过外壳体40的开口110大于屏蔽密封帽48上的突片108,从而一间隙112设置在突片108和后部80之间,以用于提供如本文所述的一排泄路径。另外,一排泄路径可以设置在突片108和外壁52的后端之间。

屏蔽密封件34为弹性的且具有从其一前面34a延伸至一后面34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114。前面34a和后面34b为平坦的。屏蔽密封件34安放在屏蔽密封帽48的腔体104内,且屏蔽密封件34的外缘接合并密封前壁102的内表面。屏蔽密封帽48将屏蔽密封件34固定于外壳体40。屏蔽密封件34的前面34a大体与开口110对齐或位于开口110的后方、接近但间隔外壳体40的分隔壁56的一后面。屏蔽密封件34的后面34b抵靠后壁98的一前面98a。端子收容通道114与穿过外壳体40的端子收容通道62和穿过屏蔽密封帽48的端子收容通道100纵向对齐。

端子收容通道100、114、62、90、72彼此纵向对齐且导线端接的电端子(未示出)延伸穿过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100、114、62、90、72中的预定的(不使用的由分隔壁56延伸的塞件(plug,未示出)塞住。端子壳体42引导端子进入密封垫30的端子收容通道90。密封垫30中的各端子收容通道90以及屏蔽密封件34中的各端子收容通道114包括在端子延伸穿过其中时被端子压缩的至少一个叶片(lobe)。如所示出的,为主密封件的密封垫30具有三个叶片116,但是仅两个叶片可以设置,或超过三个叶片可以设置。为副密封件的屏蔽密封件34具有单个叶片118,但是可以设置超过一个叶片118。各叶片116、118在端子延伸穿过其时被端子压缩,以针对端子提供一密封。

一排泄路径由此设置在屏蔽密封件34的前面34a和外壳体40的分隔壁56之间并穿过屏蔽密封帽48以及外壳体40的对接锁定特征108、110。

当一高压喷射(在约100mm的一距离处以90巴的压力喷射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液体指向在形成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一后端的外壳体40的后端40b处时,因为液体处于高压下,所以液体进入屏蔽密封帽48的端子收容通道114并进入在端子和屏蔽密封件34的叶片118之间。随着液体穿过,喷射的液体的压力降低,从而后续穿过分隔壁56的端子收容通道62并接合密封垫30的叶片116的任何液体被充分地减少,以使液体未在端子和密封垫30的叶片116之间通过。此外,液体通过所述排泄路径从第一连接器组件22中排泄出。

关注图15至23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组件122的第二实施例。第一连接器组件122包括一外壳体140、一环密封件(未示出)、一主锁定加强件(未示出)、一密封垫130以及一子组件124,子组件124插入外壳体140的一后端140b并接合密封垫130。子组件124包括一端子壳体142、接合于端子壳体142的一屏蔽密封帽148且子组件124具有设置在端子壳体142和屏蔽密封帽148之间的一屏蔽密封件134。如本领域已知的,密封垫130形成第一连接器组件122的主密封件。屏蔽密封件134提供副密封件。一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150可以也设置。

参见图20和图21,外壳体140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以及具有一外壁152具有从外壳体140的一前端140a延伸至外壳体140的一后端140b的一内部的腔体154。一内部的分隔壁156设置在外壁152内并将腔体154分成一前腔体部158、一后腔体部160以及与前、后腔体部158、160连通并延伸穿过内部的分隔壁156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162。前腔体部158从前端140a延伸至分隔壁156并限定在外壳体140的前端140a处的一开口端。后腔体部160从后端140b延伸至分隔壁156并限定在外壳体140的后端140b处的一开口端。分隔壁156具有从外壁152径向向内延伸的一第一壁部164以及沿外壁152纵向延伸的一第二壁部166,从而一穴部168形成在外壁152和第二壁部166之间。第二壁部166具有一平坦的后面166b。穴部168可以形成前腔体部158的一部分。端子收容通道162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壁部166。

密封垫130为弹性的且具有从其一前面130a延伸至一后面130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190。前面130a和后面130b为平坦的。密封垫130安放在后腔体部160内且密封垫130的前面130a安放靠在第二壁部166的平坦的后面166b。密封垫130的外缘接合并密封外壁152的内表面。端子收容通道190与穿过外壳体140端子收容通道162纵向对齐。

子组件124的端子壳体142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从其一前面142a延伸至一后面142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172。前面142a和后面142b是平坦的。

子组件124的屏蔽密封件134为弹性的以及具有从其一前面134a延伸至一后面134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214。前面134a和后面134b是平坦的。

子组件124的屏蔽密封帽148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以及具有一壁198,壁198具有从其一前面198a延伸至一后面198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200。前面198a和后面198b是平坦的。屏蔽密封帽148具有与外壳体140上的一对接特征207(诸如外壁152的一外周上的一凹部)接合的一对接特征205(诸如从前面198a向前延伸的一突片),以形成如本文所述的在屏蔽密封帽148和外壳体140之间的一接合。屏蔽密封帽148具有与一锁定特征210(诸如穿过外壁152的开口)接合的一锁定特征208(诸如设置在从壁198向前延伸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指部上的突片),以形成如本文所述的在子组件124和外壳体140之间的一锁定。锁定特征208还具有与端子壳体142的一对接特征213(诸如从端子壳体142的一外周延伸的一突起)接合的一对接特征211(诸如各指部上的一凹部),以形成如本文所述的在屏蔽密封帽148和端子壳体142之间的一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子组件124,屏蔽密封件134的后面134b抵靠屏蔽密封帽148的前面198a,从而屏蔽密封件134处于在锁定特征208之间。穿过屏蔽密封件134的端子收容通道214与穿过屏蔽密封帽148的端子收容通道200纵向对齐。随后,移动端子壳体142的后面142b接近屏蔽密封件134的前面134a并使对接特征211、213接合,以形成所述接合并使屏蔽密封件134附加(affix)在屏蔽密封帽148和端子壳体142之间。穿过端子壳体142的端子收容通道172与穿过屏蔽密封件134及屏蔽密封帽148的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214、200纵向对齐。

随后,子组件124插入外壳体140的后腔体部160。当子组件124插入时,端子壳体142的前面142a安放靠在密封垫130的平坦的后面130b上,端子壳体142以及屏蔽密封件134安放在后腔体部160内,且屏蔽密封帽148的壁198安放靠在外壳体140的后端140b上。屏蔽密封件134的外缘接合并密封外壁152的内表面。穿过子组件124的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172、214、200与穿过密封垫130及外壳体140的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190、162纵向对齐。当子组件124插入外壳体140的后腔体部160时,锁定特征208、210彼此接合,以形成子组件124和外壳体140之间的锁定。当子组件124插入外壳体140的后腔体部160时,对接特征205、207彼此接合,以形成子组件124和外壳体140之间的接合。

参见图23,穿过外壳体140的开口210大于屏蔽密封帽148上的突片208,从而一间隙212设置在突片208和外壁152,以提供如本文所述的一排泄路径。另外,一排泄路径可以设置在突片208和外壁152的后端之间。

导线端接的电端子(未示出)延伸穿过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200、214、172、190、162中的预定的(不使用的由从分隔壁156延伸的塞件(未示出)塞住)。端子壳体142引导端子进入密封垫130的端子收容通道190。密封垫130中的各端子收容通道190和屏蔽密封件134中的各端子收容通道214包括至少一个叶片,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在端子延伸穿过其时被端子压缩。如所示出的,为主密封件的密封垫130具有两个叶片216,但是三个或更多的叶片可以设置。为副密封件的屏蔽密封件134具有单个叶片218,但是超过一个叶片218可以设置。各叶片216、218在端子延伸穿过其时被端子压缩,以针对端子提供一密封。

一排泄路径由此设置在屏蔽密封件134的前面134a和端子壳体142之间的后面142b并穿过屏蔽密封帽148以及外壳体140的对接锁定特征208、210。

当一高压喷射(在约100mm的一距离处以压力的90巴喷射第一连接器组件122)的液体指向在外壳体140的后端140b处时,因为液体处于高压下,所以液体进入屏蔽密封帽148的端子收容通道214以及端子和屏蔽密封件134的叶片218之间。随着液体穿过,喷射的液体的压力降低,从而后续穿过分隔壁156的端子收容通道62并接合密封垫130的叶片216的任何液体被充分地减少,以使液体未在端子和密封垫130的叶片216之间通过。此外,液体通过所述排泄路径从第一连接器组件122中排泄出。

环密封件围绕分隔壁156的第二壁部166安放并延伸到穴部168中。主锁定加强件安放在外壳体40的前腔体部158和外部的穴部168中并抵靠环密封件。主锁定加强件具有穿过其设置的允许端子穿过的一通道。主锁定加强件具有与一锁定特征(诸如外壳体140的外壁152上的一对凹部)接合的一锁定特征(诸如设置在能够弹性变形的指部上的突片),以使主锁定加强件与外壳体140锁定并还使环密封件与外壳体140对接。

关注图24至34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组件24。第二连接器组件24包括一外壳体240、一密封垫230、一端子壳体242、一屏蔽密封件234、一屏蔽密封帽248以及一主锁定加强件246。如本领域已知的,密封垫230形成第二连接器组件24中的主密封件。屏蔽密封件234提供副密封件。

参见图27至图29,外壳体240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一外壁252,外壁252具有从外壳体240的一前端240a延伸至外壳体240的一后端240b的一内部的腔体254。一内部的分隔壁256设置在外壁252内并将腔体254分成一前腔体部258、一后腔体部260以及与前、后腔体部258、260连通并延伸穿过内部的分隔壁256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262。前腔体部258从前端240a延伸至分隔壁256并限定在外壳体240的前端240a处的一开口端。后腔体部260从后端240b延伸至分隔壁256并限定在外壳体240的后端240b处的一开口端。分隔壁256具有从外壁252径向向内延伸的一第一壁部264以及沿外壁252纵向延伸的一第二壁部266,从而一穴部268形成在外壁252和第二壁部266之间。第二壁部266具有一平坦的后面266b。穴部268形成前腔体部258的一部分。端子收容通道262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壁部266。

密封垫230为弹性的且安放在外壳体240的后腔体部260内并抵靠第二壁部266的后面266b。密封垫230的外缘接合并密封外壁252的内表面。密封垫230设置有从其一前面230a延伸至一后面230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290。前面230a和后面230b是平坦的。端子收容通道290与穿过外壳体240的端子收容通道262纵向对齐。

参见图30,端子壳体242由一绝缘材料形成并具有:一壁270,具有从其一前面270a延伸至一后面270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272;以及一凸缘274,从壁270向外悬置。壁270的处于凸缘274的前方的部分安放在后腔体部260内且前面270a接近密封垫230的后面230b。凸缘274接合靠在外壳体240的后端240b上。端子壳体242具有与一锁定特征288(诸如穿过外壳体240的外壁252设置的一开口)接合的一锁定特征286(诸如从壁270延伸的一突片),以将端子壳体242锁定于外壳体240。穿过端子壳体242的端子收容通道272与端子收容通道290、262纵向对齐。

参见图31和图32,屏蔽密封帽248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一后壁298,具有穿过其中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300;以及一前壁302,从后壁298悬置,从而形成具有一开口前端的一腔体304。端子壳体242的壁270的处于凸缘274的后方的部分安放在屏蔽密封帽248的腔体304内。屏蔽密封帽248具有与一锁定特征310(诸如从端子壳体242延伸的突片)接合的一锁定特征308(诸如设置在前壁302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指部上的开口),以将屏蔽密封帽248和端子壳体242锁定在一起。参见图34,穿过屏蔽密封帽248的开口308大于端子壳体242上的突片310,从而一间隙312设置在突片310和屏蔽密封帽248之间,提供如本文所述的一排泄路径。

屏蔽密封件234为弹性的且具有从其一前面234a延伸至一后面234b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314。前面234a和后面234b平坦的。屏蔽密封件234安放在屏蔽密封帽248的腔体304内且屏蔽密封件234的外缘接合并密封前壁302的内表面。前面234a接近但间隔端子壳体242的后面270b。屏蔽密封帽248将屏蔽密封件234固定于端子壳体242并进而固定于外壳体240。屏蔽密封件234的前面234a大体对齐开口308或位于开口308的后方。屏蔽密封件234的后面234b抵靠后壁298的一前面。端子收容通道314与端子收容通道300、272、290、262纵向对齐。

端子收容通道300、314、272、290、262彼此纵向对齐,且导线端接的电端子(未示出)延伸穿过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300、314、272、290、262中的预定的(不使用的由从端子壳体242延伸的塞件(未示出)塞住)。端子壳体242引导端子进入密封垫230的端子收容通道290。密封垫230中的各端子收容通道290以及屏蔽密封件234中的各端子收容通道314包括至少一个叶片,所述至少一个叶片在端子延伸穿过其时被端子压缩。如所示出的,为主密封件的密封垫230具有三个叶片316,但是仅两个叶片可以设置,或超过三个叶片可以设置。为副密封件的屏蔽密封件234具有单个叶片318,但是超过一个叶片318可以设置。各叶片316、318在端子延伸穿过其时被端子压缩,以针对端子提供一密封。

一排泄路径由此设置在屏蔽密封件234的前面234a和端子壳体242的后端242b之间并穿过屏蔽密封帽248及端子壳体242的对接锁定特征308、310。

尽管屏蔽密封件234示出为安放在屏蔽密封帽248内且屏蔽密封帽248连接于端子壳体242,端子壳体242进而连接于外壳体240,但是能够为第一连接器组件122的第二实施例设置与图15至图23所示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其中密封垫230、端子壳体242、屏蔽密封件234安放在外壳体240的第二腔体内的以及屏蔽密封帽248接合于外壳体240。

主锁定加强件246安放在外壳体240的前腔体部258中,并与外壳体240的分隔壁256的前端266a接合。主锁定加强件246具有穿过其设置的允许端子穿过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292。端子收容通道292与端子收容通道300、314、272、290、262纵向对齐。主锁定加强件246可以具有与一锁定特征(诸如外壳体240上的一对凹部)接合的一锁定特征(诸如设置在能够弹性变形的指部上的突片),以将主锁定加强件246与外壳体240锁定。主锁定加强件246的一端与外壳体240的外壁的前端240a间隔开。

当一高压喷射(在约100mm的一距离处以90巴的压力喷射第二连接器组件24)的液体指向在形成第二连接器组件24的一后端的外壳体240的后端240b处时,因为液体处于高压下,所以液体进入屏蔽密封帽248的端子收容通道314以及端子和屏蔽密封件234的叶片318之间。随着液体穿过,喷射的液体的压力降低,从而后续穿过端子壳体242的端子收容通道272以及接合密封垫230的叶片316的任何液体被充分地减少,以使液体未在端子和密封垫230的叶片316之间通过。此外,液体通过所述排泄路径从第二连接器组件24中排泄出。

为了形成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20,通过将第二连接器组件24的外壳体240的外壁252插入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的外壳体40、140的前腔体部58、158,第二连接器组件24的前端24a插入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前端22a、122a。主锁定加强件46、246彼此抵靠。环密封件44密封地接合外壳体240的内壁254,以用于为电连接器系统20的环境密封作出贡献。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50、150(如果设置)使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的外壳体40、140和第二连接器组件24的外壳体240接合,以使连接器组件22、122、24对接在一起。当连接器组件22、122、24对接在一起时,穿过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端子收容通道72、90、62、114、100与穿过第二连接器组件24的端子收容通道292、262、290、272、314、300纵向对齐。

端子(未示出)延伸穿过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72、90、62、114、100、292、262、290、272、314、300。密封垫30、130、230的叶片116、216、316在与接合端子时被压缩以及屏蔽密封件34、134、234的叶片118、218、318在与端子接合时压缩。

当一高压喷射的液体(在约100mm的一距离处以90巴的压力喷射组件22、122、24)指向在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20的任一后端22b、122b、24b处时,因为液体处于高压下,所以液体进入屏蔽密封帽48、148、248的端子收容通道114、214、314以及端子和屏蔽密封件34、134、234的叶片118、218、318之间。随着液体穿过,喷射的液体的压力降低,从而后续穿过并接合密封垫30、130、230的叶片116、216、316的任何液体被充分地减少,从而液体未在端子和密封垫30、130、230的叶片116、216、316之间通过。此外,液体通过如本文所述的排泄路径从电连接器系统20中排泄出。

现在关注图35至39所示的用于第二配置中的与第一连接器组件22、122一起使用的第二连接器组件324。图35示出与第一连接器组件22一起使用的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的一实施例;第二连接器组件324能够同样地与第一连接器组件122一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器组件324举例说明(illustrates)用于第一连接器组件22和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的所有实施例之间的合适的连接的对接接口配置。第二连接器组件324包括一外壳体340,外壳体340包括一安装部,安装部配置成固定于一周边电子设备(未示出)。在这种布置下,一密封件(未示出)置于外壳体340和电子设备的一包围体(enclosure)/壳体(未示出)之间。密封件密封地接合包围体,包围体收容一印刷线路板(printedwiringboard)330于其内。

外壳体340由一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一外壁352,外壁352具有一内部的腔体354,内部的腔体354从外壳体340的一前端340a延伸外壳体340的一后端340b。一内部的分隔壁356设置在外壁352内并将腔体354分成一前腔体部358、一后腔体部360以及与前、后腔体部358、360连通并延伸穿过内部的分隔壁356的多个端子收容通道362。前腔体部358从前端340a延伸至分隔壁356并限定在外壳体340的前端340a处的一开口端。后腔体部360从后端340b延伸至分隔壁356并限定在外壳体340的后端340b处的一开口端。分隔壁356具有一平坦的前面356a。端子收容通道362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穿过分隔壁356。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一凸缘357从外壁352向外延伸且具有多个安装特征359(诸如其内的开口),安装特征359收容与之接合的诸如紧固件的一固定特征(未示出),并将外壳体340紧固于包围体。凸缘357将外壁352分成从外壳体340的前端340a延伸至凸缘357的一前部341和从外壳体340的后端340b延伸至凸缘357的一后部343。

如前所述,密封件(未示出)为弹性的且安放在外壳体340和包围体之间。典型地,密封件位于壳体340的后端340b和包围体之间,以将外壳体340密封于包围体。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密封件具有一开口,外壁352的前部351延伸穿过该开口且密封件接合靠在凸缘357的一前面357a上。密封件接合包围体的一内表面,从而密封件、凸缘357以及外壳体340的后部343处于包围体内。前部341延伸穿过包围体上的一开口(未示出)。在一实施例中,如所示出的,印刷线路板330具有从其一前面330a延伸至一后面330b的多个端子收容过孔(vias)390以及从其前面330a延伸至后面330b的多个紧固件收容通道391。前面330a和后面330b是平坦的。通过图36所示的印刷线路板330的实施例,端子收容过孔390与穿过外壳体340的端子收容通道362纵向对齐,且紧固件收容通道391与锁定特征359纵向对齐。

为了形成密封的电连接器系统320,通过将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的外壳体340的外壁352插入第一连接器组件22或122的外壳体40或140的前腔体部58或158,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的前端324a插入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前端22a或122a。主锁定加强件46抵靠分隔壁356的前面356a。环密封件44密封地接合4外壳体340的内壁35,用于对电连接器系统320的环境密封作出贡献。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50、250(如果设置)使第一连接器组件22或122的外壳体40或140和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的外壳体340接合,以使连接器组件22或122、324对接在一起。当连接器组件22或122、324对接在一起时,穿过第一连接器组件22的端子收容通道72、90、62、114、100与穿过第二连接器组件324的端子收容过孔390(以及端子收容通道362如果设置)纵向对齐。

端子(未示出)延伸穿过对齐的端子收容通道以及过孔72、90、62、114、100、390分别(以及端子收容通道362,如果设置的话)并穿过包围体中的端子收容通道。端子随后路由穿过包围体,用于与印刷线路板对接。密封垫30或130的叶片116、216在与端子时接合时被压缩,而屏蔽密封件34或134的叶片118或218在与端子接合时被压缩。

当一高压喷射的液体(在约100mm的一距离处以90巴的压力喷射组件22、122、324)指向在第一连接器组件22或122的后端22b或122b处时,因为液体处于高压下,所以液体进入屏蔽密封帽48或148的端子收容通道114或214以及端子和屏蔽密封件34或134的叶片118或218之间。随着液体穿过,喷射的液体的压力降低,从而后续穿过并接合密封垫30或130的叶片116或216的任何液体被充分地减少,使得液体未在端子和密封垫30或130的叶片116或216之间通过。此外,液体通过如本文所述的第一连接器组件22或122的所述排泄路径从电连接器系统320中排泄出。

本文提供的本公开借助其优选且示范性的实施例说明了特征。从阅读本公开,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想到在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许多其它的实施例、修改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