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室和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2584发布日期:2020-12-29 13:2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弧室和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弧室和断路器。



背景技术:

合闸电阻为超高压、特高压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的限制交流系统合闸过电压,防止关合空载长线时产生危害电网安全的操作过电压。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灭弧室一般是圆柱形,灭弧室包括主断口所在的分合闸主路,主断口由串接在分合闸主路中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形成,灭弧室还包括并联在主路上的合闸电阻支路,合闸电阻支路中具有合闸电阻和电阻断口,电阻断口由串接在合闸电阻支路中的动侧电阻触头和静侧电阻触头形成,灭弧室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动触头和动侧电阻触头,以实现主断口和电阻断口的闭合与断开。合闸电阻一般设置在合闸电路支路的动侧或静侧,电阻断口一般在灭弧室的径向上与分合闸主路的主断口并列布置,为保证主断口与电阻断口之间的绝缘,需要在主断口与电阻断口之间预留绝缘距离,相应的会增加屏蔽结构以及灭弧室的外径,为了保证断路器的绝缘可靠性,灭弧室与断路器壳体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变,因此断路器壳体的尺寸也会较大,断路器壳体中六氟化硫的用量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弧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合闸电阻支路灭弧室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相应的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合闸电电阻支路的断路器尺寸较大、断路器中六氟化硫的用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灭弧室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灭弧室包括:

分合闸主路,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形成主断口;

分合闸电阻支路,与分合闸主路并联布置,包括合闸电阻、动侧电阻触头和静侧电阻触头,动侧电阻触头与静侧电阻触头形成电阻断口;

传动机构,用于与操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动触头和动侧电阻触头,实现主断口和电阻断口的闭合与断开;

合闸电阻包括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动侧合闸电阻导电连接在动触头与动侧电阻触头之间,静侧合闸电阻导电连接在静触头与静侧电阻触头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灭弧室中,合闸电阻包括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分别设置在电阻断口两侧,在电阻断口优先主断口闭合时,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各分担一部分合闸电阻支路中的电压,以减小电阻断口位置处与带电的静触头之间的压差,从而可减小满足绝缘要求的主断口与电阻断口之间的绝缘距离,有助于提高灭弧室结构的紧凑性,降低灭弧室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灭弧室的体积。

进一步的,灭弧室还包括动支座和静支座,静支座和动支座用于固定在断路器壳体内,动触头导电配置在动支座上,静触头导电配置在静支座上,静侧电阻触头穿装在静支座上,静侧电阻触头配置有静侧电阻触座,静侧电阻触座与静支座绝缘固定连接,动侧电阻触头穿装在动支座上,动侧电阻触头配置有动侧电阻触座,动侧电阻触座与动支座绝缘固定连接,以使主断口与电阻断口均位于静支座与动支座之间。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动侧电阻触座构设置中,动侧电阻触头穿装在动支座中,静侧电阻触头穿装在静支座中,而且动触头导电配置在动支座上,静触头导电配置在静支座上,以使主断口与电阻断口均位于静支座与动支座之间,可使主断口与电阻断口不受静支座和动支座尺寸的限制,满足在绝缘距离要求的条件下使用主断口与电阻端口之间的距离最小,有助于提高灭弧室的结构紧凑性。

进一步的,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均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延伸布置;

动侧合闸电阻设置有至少两组,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在垂直于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平行布置,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串联,串联的动侧合闸电阻上与动触头导电连接的动触头导电连接端与动支座导电固定连接,串联的动侧合闸电阻上与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的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与动侧电阻触座导电固定连接;和/或静侧合闸电阻设置有至少两组,成组布置的静侧合闸电阻在垂直于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平行布置,成组布置的静侧合闸电阻串联,串联的静侧合闸电阻上与静触头导电连接的静触头导电连接端与静支座导电固定连接,串联的静侧合闸电阻上与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的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与静侧电阻触座导电固定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可减小动侧合闸电阻和/或静侧合闸电阻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的尺寸,有助于减小灭弧室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的,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动触头导电连接端均为所在的动侧合闸电阻上靠近动支座的一端。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可使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动触头导电连接端靠近动支座设置,以便于实现动侧合闸电阻分别与动支座和动侧电阻触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动侧合闸电阻设置在动支座背向主断口一侧,动侧合闸电阻靠近动支座的一端固定在动支座上,远离动支座的一端通过动侧绝缘件固定在传动机构上。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中动侧合闸电阻在动触头移动方向的两端中一端固定在动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机构上,有助于提高灭弧室中动侧合闸电阻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动侧电阻触头配置有动侧电阻触头杆,动侧电阻触头杆沿动触头移动方向延伸布置,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中其中两组在垂直于动触头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供动侧电阻触头杆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活动空间。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中,动侧电阻触头杆活动设置在两组动侧合闸电阻之间,有助于提高灭弧室结构的紧凑性,可减小灭弧室的体积。

进一步的,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静触头导电连接端均为所在的静侧合闸电阻上靠近静支座的一端。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可使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静触头导电连接端靠近静支座设置,以便于实现静侧合闸电阻分别与静支座和静侧电阻触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静侧合闸电阻设置在静支座背向主断口一侧,静侧合闸电阻靠近静支座的一端固定在静支座上,远离静支座的一端通过静侧绝缘件固定在静侧电阻触座上。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中静侧合闸电阻在动触头移动方向的两端中一端固定在静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静侧电阻触座上,有助于提高灭弧室中静侧合闸电阻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动侧电阻触座通过动侧绝缘体固定在动支座上,所述静侧电阻触座通过静侧绝缘体固定在静支座上,所述动侧绝缘体和静侧绝缘体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在动支座和静支座之间。

其有益效果是:由于主断口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需要较大安装空间,上述结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动支座与静支座之间的空间,有助于增加灭弧室结构的紧凑性,可减小灭弧室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的断路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断路器壳体内设有操动机构和灭弧室,操动结构与灭弧室传动连接,灭弧室包括:

分合闸主路,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形成主断口;

分合闸电阻支路,与分合闸主路并联布置,包括合闸电阻、动侧电阻触头和静侧电阻触头,动侧电阻触头与静侧电阻触头形成电阻断口;

传动机构,用于与操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动触头和动侧电阻触头,实现主断口和电阻断口的闭合与断开;

合闸电阻包括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动侧合闸电阻导电连接在动触头与动侧电阻触头之间,静侧合闸电阻导电连接在静触头与静侧电阻触头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断路器的灭弧室中,合闸电阻包括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分别设置在电阻断口两侧,在电阻断口优先主断口闭合时,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各分担一部分合闸电阻支路中的电压,以减小电阻断口位置处与带电的静触头之间的压差,从而可减小满足绝缘要求的主断口与电阻断口之间的绝缘距离,有助于提高灭弧室和断路器结构的紧凑性,降低灭弧室和断路器在灭弧室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灭弧室和断路器的体积。

进一步的,灭弧室还包括动支座和静支座,静支座和动支座用于固定在断路器壳体内,动触头导电配置在动支座上,静触头导电配置在静支座上,静侧电阻触头穿装在静支座上,静侧电阻触头配置有静侧电阻触座,静侧电阻触座与静支座绝缘固定连接,动侧电阻触头穿装在动支座上,动侧电阻触头配置有动侧电阻触座,动侧电阻触座与动支座绝缘固定连接,以使主断口与电阻断口均位于静支座与动支座之间。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动侧电阻触座构设置中,动侧电阻触头穿装在动支座中,静侧电阻触头穿装在静支座中,而且动触头导电配置在动支座上,静触头导电配置在静支座上,以使主断口与电阻断口均位于静支座与动支座之间,可使主断口与电阻断口不受静支座和动支座尺寸的限制,满足在绝缘距离要求的条件下使用主断口与电阻端口之间的距离最小,有助于提高灭弧室和断路器的结构紧凑性。

进一步的,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均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延伸布置;

动侧合闸电阻设置有至少两组,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在垂直于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平行布置,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串联,串联的动侧合闸电阻上与动触头导电连接的动触头导电连接端与动支座导电固定连接,串联的动侧合闸电阻上与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的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与动侧电阻触座导电固定连接;和/或静侧合闸电阻设置有至少两组,成组布置的静侧合闸电阻在垂直于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平行布置,成组布置的静侧合闸电阻串联,串联的静侧合闸电阻上与静触头导电连接的静触头导电连接端与静支座导电固定连接,串联的静侧合闸电阻上与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的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与静侧电阻触座导电固定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可减小动侧合闸电阻和/或静侧合闸电阻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的尺寸,有助于减小灭弧室和断路器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的,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动触头导电连接端均为所在的动侧合闸电阻上靠近动支座的一端。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可使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动触头导电连接端靠近动支座设置,以便于实现动侧合闸电阻分别与动支座和动侧电阻触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动侧合闸电阻设置在动支座背向主断口一侧,动侧合闸电阻靠近动支座的一端固定在动支座上,远离动支座的一端通过动侧绝缘件固定在传动机构上。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中动侧合闸电阻在动触头移动方向的两端中一端固定在动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机构上,有助于提高灭弧室中动侧合闸电阻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动侧电阻触头配置有动侧电阻触头杆,动侧电阻触头杆沿动触头移动方向延伸布置,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中其中两组在垂直于动触头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供动侧电阻触头杆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活动空间。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中,动侧电阻触头杆活动设置在两组动侧合闸电阻之间,有助于提高灭弧室和整个断路器结构的紧凑性,可减小灭弧室和断路器的体积。

进一步的,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静触头导电连接端均为所在的静侧合闸电阻上靠近静支座的一端。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可使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和静触头导电连接端靠近静支座设置,以便于实现静侧合闸电阻分别与静支座和静侧电阻触座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动触头移动的方向上,静侧合闸电阻设置在静支座背向主断口一侧,静侧合闸电阻靠近静支座的一端固定在静支座上,远离静支座的一端通过静侧绝缘件固定在静侧电阻触座上。

其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设置中静侧合闸电阻在动触头移动方向的两端中一端固定在静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静侧电阻触座上,有助于提高灭弧室中静侧合闸电阻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动侧电阻触座通过动侧绝缘体固定在动支座上,所述静侧电阻触座通过静侧绝缘体固定在静支座上,所述动侧绝缘体和静侧绝缘体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在动支座和静支座之间。

其有益效果是:由于主断口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需要较大安装空间,上述结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动支座与静支座之间的空间,有助于增加灭弧室和断路器结构的紧凑性,可减小灭弧室和断路器在动触头移动方向上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断路器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灭弧室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灭弧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动侧电阻触头、动侧电阻触座以及动侧绝缘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动侧电阻触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静侧电阻触头、静侧电阻触座、静侧绝缘棒以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中静侧电阻触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断路器壳体,2-操动机构,3-灭弧室,4-动触头,5-动侧电阻触头,6-静侧电阻触头,7-电阻断口,8-主断口,9-动侧合闸电阻,10-静侧合闸电阻,11-动触头杆,12-动侧电阻触头杆,13-传动箱,14-绝缘支撑筒,15-传动连板,16-连杆,17-传动杆,18-动支座,19-导向轴,21-静支座,22-静侧电阻触头杆,23-绝缘杆,25-出线端,26-高压进线端,27-动侧电阻触座,28-静侧电阻触座,29-端盖,30-弹簧,31-动侧连接凸台,32-动侧绝缘棒,33-静侧连接凸台,34-静侧绝缘棒,35-动侧导电板,36-动侧导电凸台,37-动侧绝缘件,38-静侧导电板,39-静侧导电凸台,40-静侧绝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1,断路器壳体1内设有操动机构2和灭弧室3,灭弧室3整体呈细长结构,灭弧室3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分合闸主路和分合闸电阻支路,分合闸主路与分合闸电阻支路并联布置,分合闸主路上设有动触头4和静触头,动触头4与静触头之间形成主断口8,动触头4可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分合闸电阻支路上设有动侧电阻触头5和静侧电阻触头6,动侧电阻触头5可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动侧电阻触头5与静侧电阻触头6之间形成电阻断口7,电阻断口7与主断口8在灭弧室3的宽度方向上并列布置,分合闸电阻支路上还设有合闸电组,合闸电阻包括动侧合闸电阻9和静侧合闸电阻10,在分合闸电阻支路上,动侧合闸电阻9导电连接在动触头4与动侧电阻触头5之间,静侧合闸电阻10导电连接在静触头与静侧电阻触头6之间,动侧合闸电阻9与动侧电阻触头5位于电阻断口7的同侧,静侧合闸电阻10与静侧电阻触头6位于电阻断口7的同侧,以使两侧的合闸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在电阻断口7优先主断口8闭合时,使动侧合闸电阻9和静侧合闸电阻10各分担一部分电压,以减小电阻端口位置处与带电的静触头之间的压差,从而降低对主断口8与电阻断口7之间的绝缘距离要求,有助于提高灭弧室3以及整个断路器结构的紧凑性,降低灭弧室3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灭弧室3以及整个断路器的体积,进而可减小断路器壳体1中使用的六氟化硫用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动触头4上连接有动触头杆11,灭弧室3包括与动触头杆11连接的传动机构,动侧电阻触头5上连接有动侧电阻触头杆12,传动机构与动侧电阻触头杆12连接,传动机构与操动机构2的输出轴连接,以通过操动机构2和传动机构带动动侧电阻触头5和动触头4沿灭弧室3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实现主断口8以及电阻断口7的分合闸。具体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13,传动箱13通过绝缘支撑筒14与断路器壳体1固定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连板15,传动连板15位于传动箱13中,传动连板15上铰接有连杆16,连杆16穿出传动箱13并与操动机构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连板15还分别与动触头4和动侧电阻触头5传动连接,传动连板15直接与动触头杆11的端部铰接,传动连板15上分别与连杆16和动触头杆端部铰接的两个铰接轴在灭弧室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在传动连板15与动侧电阻触头杆12之间的传动杆17,传动杆17的其中一端与传动连板15铰接,其铰接轴在传动连板15分别与连杆16和动触头杆端部铰接的两个铰接轴所在直线的旁侧,传动杆17的另一端与动侧电阻触头杆12的端部铰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传动箱13的远离绝缘支撑筒侧连接有动支座18,动触头杆11与动侧电阻触头杆12均穿过动支座18上,传动箱13内还设有导向轴19,导向轴19沿灭弧室3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导向轴19一端固定在传动箱13的箱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动支座18上,传动连板15导向穿装在导向轴19上,以在操动机构2动作时使传动连板15沿灭弧室3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驱动动触头4与动侧电阻触头5同时动作,确保动触头4与动侧电阻触头5动作的同步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动支座18上分别设有动触头杆穿孔和动侧电阻触头杆穿孔,在动支座18的背向传动箱侧设有静支座21,静侧电阻触头6上连接有静侧电阻触头杆22,静支座21用于固定静侧电阻触头杆22,动侧电阻触头5和静侧电阻触头6均位于动支座18与静支座21之间,使主断口8与电阻断口7均位于动支座18与静支座21之间,且在灭弧室宽度方向上,主断口8与电阻断口并列布置,以在灭弧室3的宽度方向上减小电阻端口与主断口8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减小灭弧室3以及断路器在灭弧室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动触头导电配置在动支座上,静触头导电配置在静支座上,静侧电阻触头配置有静侧电阻触座,静侧电阻触座穿装在静支座中,且与静支座绝缘固定连接,动侧电阻触头配置有动侧电阻触座,动侧电阻触座穿装在动支座中,且与动支座绝缘固定连接,以使主断口与电阻断口均位于静支座与动支座之间。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动支座18与静支座21的外部轮廓均为圆柱形,动支座18上设有用于支撑静支座21的绝缘杆23,绝缘杆23沿动支座18的周向间隔布置,动支座18上设有槽口朝向静支座21的动支座开槽,静支座21上设有槽口朝向动支座18的静支座开槽,绝缘杆2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动支座开槽槽底和静支座开槽槽底,上述结构设置使动支座18上的开槽槽侧壁与静支座21上的开槽槽侧壁对主断口8与电阻断口7具有屏蔽作用,有助于提高灭弧室3以及整个断路器的绝缘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动触头4通过动触座固定在动支座18上,动触座与动支座18导电固定连接,动支座18上设有出线端25,动触座通过触指与动触头杆11导电滑动连接,静触头通过静触座固定在静支座21上,静触座通过触指与静触头导电固定连接,静支座21上设有高压进线端26,在操动机构2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动触头杆11在动触座中往复移动以实现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动侧电阻触头杆12配置有动侧电阻触座27,动侧电阻触座27为圆筒形结构,动侧电阻触头杆12滑动穿装在动侧电阻触座27中,动侧电阻触座27穿装在动侧电阻触头杆穿孔中,且动侧电阻触座27通过触指与动侧电阻触头杆12导电连接。静侧电阻触头杆22配置有静侧电阻触座28,静支座21上设有静侧电阻触头杆穿孔,静侧电阻触座28穿装在静侧电阻触头杆穿孔中,静侧电阻触座28为圆筒形结构,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静侧电阻触座28的远离动侧电阻触头5的端部设有端盖29,静侧电阻触座28内设有弹簧30,静侧电阻触头杆22导向插装在静侧电阻触座28中,并通过触指与静侧电阻触座28导电连接,在操动机构2和传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动侧电阻触头杆12可在动侧电阻触座27中导向移动,以实现分合闸电阻支路中电阻断口7的开闭,而且静侧电阻触座28中弹簧30的设置可使分合闸电阻支路中电阻断口7优先主断口8分闸,并优先主断口8合闸,可有效避免电力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动侧电阻触座27的朝向静侧电阻触头6的端部设有动侧连接凸台31,动侧连接凸台31有两个,且在动侧电阻触座27的径向上布置,各动侧连接凸台31与动支座18之间通过动侧绝缘体连接,动侧绝缘体为动侧绝缘棒32,以确保动侧电阻触座27与动支座18之间绝缘,动侧绝缘棒32在水平方向上布置,且动侧绝缘棒32连接在动支座18开槽的槽底,以使动侧绝缘棒32位于动支座18与静支座21之间,由于主断口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上述结构设置可充分利用动支座18与静支座21之间的空间,可减小动侧电阻触头5的运动行程,有助于增加灭弧室3和断路器结构的紧凑性,可减小灭弧室3和断路器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的尺寸。静侧电阻触座28的背向动侧电阻触头5的端部设有静侧连接凸台33,静侧连接凸台33有两个,两个静侧连接凸台33在静侧电阻触座28的周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各静侧连接凸台33与静支座21之间通过静侧绝缘体连接,静侧绝缘体为静侧绝缘棒34,如图1所示,静侧绝缘棒34连接在静支座21的背向动支座侧,以在动支座18与静支座21之间预留出供动侧电阻触头5往复运动的行程空间,两个静侧连接凸台33偏下布置,两个静侧绝缘棒34也朝下倾斜布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动侧合闸电阻9设有两组,两组动侧合闸电阻9位于动支座18的背向静支座侧,且分别在灭弧室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9在灭弧室3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平行布置,以在两个动侧合闸电阻9之间形成供动侧电阻触头杆12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活动空间。两组动侧合闸电阻9的远离动支座18的两端通过动侧导电板35连接,以使动侧合闸电阻形成u形结构,两个动侧合闸电阻9靠近动支座18的两个端部中,其中一个端部为用于与动触头4导电连接的动触头导电连接端,另一个端部为用于与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的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动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导电件和螺栓与动支座18的背向静支座21的端部导电固定连接,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导电板和螺栓与动侧电阻触座27导电固定连接。具体的,动侧电阻触座27另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动侧导电凸台36,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导电板和螺栓固定在动侧导电凸台36上,以实现动侧合闸电阻9与动侧电阻触座27、动支座18的导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动侧合闸电阻9在灭弧室的宽度方向上与传动箱13并列布置,且在如图2所示的方位中,动侧合闸电阻9位于传动箱13的下侧,以减少动侧合闸电阻9在灭弧室3长度方向上占用灭弧室3的安装空间,有助于减小灭弧室3以及断路器在灭弧室3径向上的尺寸。动侧导电板35上连接有动侧绝缘件37,动侧绝缘件37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箱13上,以通过动侧绝缘件37将动侧合闸电阻9吊装在传动箱13的外侧壁上,增加动侧合闸电阻9以及灭弧室3、断路器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静侧合闸电阻10设有两组,两组静侧合闸电阻10位于静支座21背向动支座侧,且分别在灭弧室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成组布置的静侧合闸电阻10在灭弧室3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平行布置。两组静侧合闸电阻10的远离静支座21的两端通过静侧导电板38连接,以使静侧合闸电阻形成u形结构,两个静侧合闸电阻10靠近静支座21的两个端部中,其中一个端部为用于与静触头导电连接的静触头导电连接端,另一个端部为用于与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的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静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导电件和螺栓与静支座21的背向动支座18的端部导电固定连接,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导电板和螺栓与静侧电阻触座28导电固定连接。具体的,静侧电阻触座28的外侧壁上设有静侧导电凸台39,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导电板和螺栓固定在静侧导电凸台39上,以实现静侧合闸电阻10与静侧电阻触座28、静支座21的导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由于静侧电阻触座28在灭弧室3长度方向上背向动支座凸出布置,以使静侧电阻触座28的端盖29悬伸在静支座21外,在如图2所示的方位中,静侧合闸电阻10位于静侧电阻触座28的上侧,静侧合闸电阻10端部的静侧导电板38与端盖29之间通过静侧绝缘件40连接,静侧绝缘件40为圆柱形绝缘管,静侧绝缘件40与静侧合闸电阻10平行布置,静侧绝缘件40两端安装有连接嵌件,静侧绝缘件40的朝向端盖29端部的连接嵌件为螺柱,静侧绝缘件40通过该螺柱固定在端盖20上,相应的,静侧绝缘件40的背向端盖29的端部的连接嵌件为导电嵌件,该导电嵌件上设有螺纹孔,导电嵌件与静侧导电板3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静侧绝缘件40通过导电嵌件与静侧导电板38连接,并通过静侧绝缘件40将静侧合闸电阻10支撑在端盖29上,增加静侧合闸电阻以及灭弧室3、断路器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由于两个静侧连接凸台33偏下布置,两个静侧绝缘棒34也朝下倾斜布置,可增加静侧绝缘棒34与设置在静侧合闸电阻10端部的螺栓之间的距离,确保静侧合闸电阻10与静侧绝缘板34之间绝缘。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2:

其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动支座上仅设置有用于穿过动触头杆的穿孔,使主断口位于动支座与静支座之间,可使动支座上开槽的槽侧壁和静支座上开槽的槽侧壁对主断口具有屏蔽作用。

动侧电阻触座通过设置在动支座径向外侧的动侧绝缘连接件与动支座绝缘固定连接,静侧电阻触座通过设置在静支座径向外侧的静侧绝缘连接件与静支座绝缘固定连接,电阻断口设置在动支座的径向外侧,且对应设置在动支座与静支座之间,但是动支座上开槽的槽侧壁和静支座上开槽的槽侧壁对电阻断口没有屏蔽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这种结构设置可减小动支座和静支座的径向尺寸,以减小电阻断口与主断口之间的距离,减小灭弧室以及断路器在灭弧室径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3:

其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均设有一组,且均沿灭弧室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动侧合闸电阻远离动支座的端部为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该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动侧导电件固定在动侧电阻触座上,动侧合闸电阻靠近动支座的端部为动触头导电连接端,动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动支座的背向静支座的端面上。动侧合闸电阻的远离动支座的端部通过动侧绝缘件吊装在传动箱的外侧壁上,以增加动侧合闸电阻以及灭弧室、断路器的结构稳定性。

静侧合闸电阻远离静触头的端部为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该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静侧导电件固定在静侧电阻触座上,静侧合闸电阻靠近静支座的端部为静触头导电连接端,该静触头导电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静支座的背向动支座的端面上。静侧合闸电阻的的远离静支座的端部通过静侧绝缘件支撑在静侧电阻触座的端盖上,增加静侧合闸电阻以及灭弧室、断路器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上述结构布置的合闸电阻结构也可减小在电阻断口合闸时电阻断口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压差,减小满足绝缘要求的电阻断口与主断口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减小灭弧室和断路器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灭弧室和断路器的体积,而且还可以减小灭弧室中六氟化硫气体的使用量。

其他实施例中,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的组数还可以是三组或者四组,对应侧的合闸电阻均串联,且串联且成组布置的动侧合闸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动支座与动侧电阻触座上,串联且成组布置的静侧合闸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静支座与静侧电阻触座上,以减小灭弧室中合闸电阻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占用的安装空间,有助于减小灭弧室和断路器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其他实施例中,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的组数不同。例如,可以使动侧合闸电阻设置一组,静侧合闸电阻设置两组,或者仅静侧合闸电阻设置一组,动侧合闸电阻设置两组或三组。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4:

其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灭弧室长度方向上,动侧合闸电阻与传动机构并列布置,连杆为绝缘杆,连杆穿过动侧合闸电阻,这种结构设置可使灭弧室以及断路器形成细长结构,满足在特殊需求空间中断路器的安装和使用。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5:

其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如图2所示的方位中,主断口位于电阻端口下侧,且动侧合闸电阻位于传动箱的上侧,静侧合闸电阻位于静侧电阻触座的下侧,以使动侧合闸电阻通过动侧绝缘件支撑在传动箱的箱壁上,静侧合闸电阻通过静侧绝缘件吊装在静侧电阻触座上,以提高动侧合闸电阻和静侧合闸电阻的结构稳定性。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静侧合闸电阻位于静侧电阻触座的上侧,动侧合闸电阻位于传动箱的上侧,以使静侧合闸电阻通过静侧绝缘件支撑在端盖上,动侧合闸电阻通过动侧绝缘件支撑在传动箱的箱壁上。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静侧合闸电阻位于静侧电阻触座的下侧,动侧合闸电阻位于传动箱的下侧,以使静侧合闸电阻通过静侧绝缘件吊装在端盖上,动侧合闸电阻通过动侧绝缘件吊装在传动箱的箱壁上。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6:

其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动侧电阻触座通过动侧绝缘棒固定在动支座的背向静支座的端面上,以使动侧绝缘棒位于动支座的背离静支座侧,静侧电阻触座通过静侧绝缘棒固定在静支座的朝向动支座的端面上,以使静侧绝缘棒位于静支座与动支座之间,这种结构设置也可减小灭弧室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7:

其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动侧电阻触座通过动侧绝缘棒固定在动支座的朝向静支座的端面上,静侧电阻触座通过静侧绝缘棒固定在静支座的朝向动支座的端面上,以使动侧绝缘棒和静侧绝缘棒均位于静支座与动支座之间,有助于增加灭弧室结构的紧凑性,减小灭弧室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8:

其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动侧合闸电阻设有三组,三组动侧合闸电阻首尾串接,以使动侧合闸电阻形成z形结构,动侧合闸电阻的动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远离动支座设置,且通过动侧导电件与动侧电阻触座导电固定连接,动触头导电连接端靠近动支座设置,且与动支座通过螺栓导电固定连接。

相应的静侧合闸电阻设有三组,三组静侧合闸电阻首尾串接,以使静侧合闸电阻形成z形结构,静侧合闸电阻的静侧电阻触头导电连接端远离静支座设置,且通过静侧导电件与静侧电阻触座导电固定连接,静触头导电连接端靠近静支座设置,且与静支座通过螺栓导电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灭弧室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灭弧室的结构与上述断路器的具体实施例1至具体实施例8中灭弧室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