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2693发布日期:2021-05-28 14:2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线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线,扩展性不强,同时虽然具有冗余性,但是一旦线路破损更换不方便,此外导线不耐剪切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包括第一导线层1、第二导线层2、柔性铰链3、半球体4、裂缝5、触点6、标记槽7,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线层1的上设置有贯穿两侧的均匀分布的裂缝5,前述裂缝5位于第一导线层1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触点6;第一导线层1内设置有导线且与前述的触点6电性连接。第二导线层2内设置有导线;第二导线层2的上端面上电性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柔性铰链3;每一个柔性铰链3均连接有一个半球体4;每一个半球体4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触点6,该触点6通过柔性铰链3与第二导线层2内的导线电性连接;每一个半球体4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标记槽7;第二导线层2通过将半球体4挤过裂缝5;使得半球体4下端面的触点与第一导线层1上的触点6电性接触,实现第二导线层2与第一导线层1的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导线层2通过将半球体4挤过裂缝5;使得半球体4下端面的触点与第一导线层1上的触点6电性接触,实现第二导线层2与第一导线层1的连通,双层导线的设置,提高了耐剪切力,一旦第二导线层2或者第一导线层1某一段破裂断路,不影响整体的通导,而且由于通过半球体4、裂缝5配合连接,实现了线路的快速的安装拆卸,此外还可以通过将卡住标记槽7,旋转半球体4,实现该半球体4与其下的第一导线层1上的触点断开,实现第二导线层2与第一导线层1的电性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半球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导线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导线层1、第二导线层2、柔性铰链3、半球体4、裂缝5、触点6、标记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包括第一导线层1、第二导线层2、柔性铰链3、半球体4、裂缝5、触点6、标记槽7,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线层1的上设置有贯穿两侧的均匀分布的裂缝5,前述裂缝5位于第一导线层1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触点6;第一导线层1内设置有导线且与前述的触点6电性连接。第二导线层2内设置有导线;第二导线层2的上端面上电性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柔性铰链3;每一个柔性铰链3均连接有一个半球体4;每一个半球体4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触点6,该触点6通过柔性铰链3与第二导线层2内的导线电性连接;每一个半球体4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标记槽7;第二导线层2通过将半球体4挤过裂缝5;使得半球体4下端面的触点与第一导线层1上的触点6电性接触,实现第二导线层2与第一导线层1的连通。

工作原理:

第二导线层2通过将半球体4挤过裂缝5;使得半球体4下端面的触点与第一导线层1上的触点6电性接触,实现第二导线层2与第一导线层1的连通,双层导线的设置,提高了耐剪切力,尤其是外面在包裹一层电工绝缘胶带,一旦第二导线层2或者第一导线层1某一段破裂断路,不影响整体的通导,而且由于通过半球体4、裂缝5配合连接,实现了线路的快速的安装拆卸,此外还可以通过将卡住标记槽7,旋转半球体4,实现该半球体4与其下的第一导线层1上的触点断开,实现第二导线层2与第一导线层1的电性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包括第一导线层1、第二导线层2、柔性铰链3、半球体4、裂缝5、触点6、标记槽7,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线层1的上设置有贯穿两侧的均匀分布的裂缝5,前述裂缝5位于第一导线层1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触点6;第一导线层1内设置有导线且与前述的触点6电性连接;第二导线层2内设置有导线;第二导线层2的上端面上电性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柔性铰链3;每一个柔性铰链3均连接有一个半球体4;每一个半球体4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触点6,该触点6通过柔性铰链3与第二导线层2内的导线电性连接;每一个半球体4的上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标记槽7;第二导线层2通过将半球体4挤过裂缝5;使得半球体4下端面的触点与第一导线层1上的触点6电性接触,实现第二导线层2与第一导线层1的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剪切力数据线,包括第一导线层1、第二导线层2、柔性铰链3、半球体4、裂缝5、触点6、标记槽7,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线层1的上设置有贯穿两侧的均匀分布的裂缝5,前述裂缝5位于第一导线层1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触点6;第一导线层1内设置有导线且与前述的触点6电性连接。第二导线层2内设置有导线。

技术研发人员:阳作明;韦万和;宋明;郭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